為什麼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

2020-12-09 上觀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從當地時間3月7日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疫情報告來看,中國以外,全球93個國家和地區已出現確診病例,日新增確診達3633例。

隨著各國確診人數不斷增多,多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其中澳大利亞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新聞特別引人關注。


圖片來源:News.com.au

據BBC報導,上周末澳大利亞出現首例本土死亡病例,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當地人感到很恐慌。


澳大利亞衛生署8日公布的數據

官方指南建議人們保持衛生、勤洗手,如果需要可以囤些食物和日常用品。

Official guidance advised people to practice good hygiene and wash their hands. It was also suggested that people could prepare two weeks' worth of food and water, as well as other household goods, if they felt it necessary.

令人意外的是,衛生紙銷量暴增,比長保質期的食品等更受歡迎。

The demand for toilet paper surged - ahead of long-life food and other non-perishable goods.

有報導稱,澳大利亞兩位居民為了搶衛生紙,甚至拔刀相向。

其實,隨著疫情蔓延全球,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美國、日本、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等越來越多國家的民眾加入了搶紙大軍。

It’s not just Australians. Shops in Japan, the US and New Zealand have also run low on the precious sanitary rolls.

加拿大居民在搶購衛生紙↓↓

美國居民在搶購衛生紙↓↓

英國居民也在搶購衛生紙↓↓


此前,面對民眾瘋搶衛生紙,日本政府特地提醒居民不要囤積衛生紙,並對「衛生紙短缺」進行了闢謠。

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

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一位澳洲網友就在Reddit論壇上發問——「一個嚴肅的問題,為啥人們在買衛生紙?」

這位網友說,囤罐頭食品、瓶裝水啥的都能理解,但為啥要囤紙?

外媒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紛紛寫起了文章,分析背後的原因。

News.com.au: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啥澳大利亞人搶購廁紙?


《衛報》:就算作為行為研究者,我們都抗拒不了想要買廁紙的迫切欲望

下面,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就來總結下外媒分析的幾大原因。

▌恐慌性購物(panic buying):害怕短缺

澳大利亞新聞網站News.com.au分析稱,人們擔心疫情打亂中國這一全球廁紙供應商的生產計劃,從而導致澳大利亞衛生紙短缺。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has disrupted manufacturing in China, which is one of the world’s key suppliers of toilet paper.

That’s prompted fears there may be a shortage in Australia, but experts say there’s no need to worry.

而相同的原因,也引發了日本的衛生紙搶購現象。


據Time Out東京報導,此前日本網絡上有謠言稱,由於衛生紙都是中國生產的,受疫情影響可能買不到。

The source of the hysteria is a few rumours circulating online, including one claiming toilet paper will no longer be available because it is made in China. Although, as The Japan Times was quick to point out, most toilet paper on sale in Japan is actually produced in Japan.

還有謠言稱,衛生紙和口罩是同一種原料,口罩短缺,勢必也引發衛生紙短缺。

隨後,日本媒體對此類謠言進行了闢謠,消除民眾恐慌情緒。

衛生紙體積大,空貨架引人注目

行為研究者(behavioural researchers)Liam Smith和Celine Klemm發表在《衛報》的文章指出,衛生紙體積大,缺貨後非常醒目,空貨架很容易引發人們害怕買不到的心理。

The supermarket shelf itself also sends signals. Toilet paper isbulky and, as it’s removed, the shelves look empty quickly, which triggers the perceptions of scarcity. In reality, the situation appears worse than it actually is.
bulkyˈ[ˈbʌlki]:adj. 體積大的;龐大的;笨重的


消費者心理專家在接受BBC採訪時也表示,比起50罐焗豆子或洗手液,50包衛生紙消失後,會更加引人注目。

"What you've got to remember is that when 50 packs of toilet paper rolls disappear off shelves, you really notice it because they take up so much room," says Prof Debra Grace from Griffith University.

"It's much more noticeable than say 50 cans of baked beans or hand sanitiser disappearing.

▌跟風搶購

新南威爾斯大學消費者行為研究專家Nitika Garg稱,人們搶購衛生紙還出於「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理。如果你看到別人買了,就會覺得自己也應該買。

Another explanation for the phenomenon is what’s known as the 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 — syndrome, Associate Professor Nitika Garg, a 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told the news outlet.

「They think if this person is buying it, if my neighbor is buying, there’s got to be a reason and I need to get in too,」 she said.


而《衛報》則引用了心理學上「社會證據啟發」social proof heuristic這一概念來做進一步解釋,即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很多人會把「別人做的」當作心理捷徑加以效仿。

Humans are finely attuned to monitoring what everybody else is doing (even subconsciously). Most of us use 「what other people do」 as a mental shortcut to decide on what the appropriate behaviour would be if we are unsure. It’s a simple decision mechanism called 「social proof heuristic」, a concept popularised by psychologist Robert Cialdini.

▌社交媒體加劇恐慌

《衛報》文章還指出,發達的社交媒體放大了對廁紙短缺的恐慌,而這種恐慌比病毒傳播的還快。

Social media amplifies the fear which, in some way, seems to travel faster than the virus.

衛生紙貨架空空的照片,也向人們傳遞了「趕緊搶購」的信息。

The hashtags #toiletpapercrisis and #toiletpapergate were trending on Twitter. Seeing image after image of empty shelves sends signals to the public that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everyone is talking about.

▌衛生紙帶給人控制感

據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The Conversation)報導,來自昆士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與社會工作學院的專家Niki Edwards表示,衛生紙能給人們帶來一種控制感,讓人覺得可以在衛生和清潔方面佔據主動。

Toilet paper symbolises control. We use it to 「tidy up」 and 「clean up」.

When people hear about the coronavirus, they are afraid of losing control. And toilet paper feels like a way to maintain control over hygiene and cleanliness.

▌衛生紙適合囤,不易壞

紐卡斯爾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專家David Savage把衛生紙稱作一種「完美商品」,不易腐壞,不管啥時候,終究能用到。

I think it is the perfect product. It is completely non-perishable and one of the few products that you can stock up on that you are guaranteed to use eventually.

面對民眾空前囤紙熱潮,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政府呼籲民眾不要過量囤積,本地衛生紙製造商也表示廁紙供應不會出現短缺。

Leading Australian toilet paper manufacturers have told news.com.au they won’t be running out anytime soon.

不少媒體和網友也勸大家保持理性,要為別人考慮一點。


So don’t be selfish, and keep others in mind when making purchases.

相關焦點

  • 緊缺的是口罩,為什麼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
    隨著各國確診人數不斷增多,多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其中澳大利亞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新聞特別引人關注。據BBC報導,上周末澳大利亞出現首例本土死亡病例,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當地人感到很恐慌。官方指南建議人們保持衛生、勤洗手,如果需要可以囤些食物和日常用品。令人意外的是,衛生紙銷量暴增,比長保質期的食品等更受歡迎。
  • 為何最近很多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
    澳大利亞衛生署8日公布的數據  官方指南建議人們保持衛生、勤洗手,如果需要可以囤些食物和日常用品。  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  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
  • 疫情當前,為什麼世界人民都在搶購衛生紙?
    除了廁紙、手紙、廚房紙等,在平常做清潔的時候,他們並不愛用抹布、拖把之類的工具,而是直接用紙。反正能用擦這個動作來清潔時,幾乎都改用紙了。抹布?不存在的,一次性的紙用完就丟。這也導致了他們紙品消耗量異常巨大。那麼作為日常生活的必備消耗品,哪些國家最離不開衛生紙呢?
  • 為什麼外國人要搶購衛生紙?
    加拿大居民在搶購衛生紙↓↓美國居民在搶購衛生紙↓↓英國居民也在搶購衛生紙↓↓此前,面對民眾瘋搶衛生紙,日本政府特地提醒居民不要囤積衛生紙,並對「衛生紙短缺」進行了闢謠。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一位澳洲網友就在Reddit論壇上發問——「一個嚴肅的問題,為啥人們在買衛生紙?」這位網友說,囤罐頭食品、瓶裝水啥的都能理解,但為啥要囤紙?
  • 為什麼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丨外媒說
    澳大利亞衛生署8日公布的數據官方指南建議人們保持衛生、勤洗手,如果需要可以囤些食物和日常用品。Official guidance advised people to practice good hygiene and wash their hands.
  • 為啥外國不鼓勵戴口罩,卻在瘋狂搶購衛生紙?
    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一位澳洲網友就在Reddit論壇上發問——「一個嚴肅的問題,為啥人們在買衛生紙?」
  • 外國人為什麼在疫情期間執著於買紙?
    大家都知道這幾天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外國人都在囤紙,那為什麼外國人要囤紙巾嗎?今天就帶你來揭秘!①從眾心理。新南威爾斯大學消費者行為研究專家Nitika Garg稱,人們搶購衛生紙還出於「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理。如果你看到別人買了,就會覺得自己也應該買。而《衛報》則引用了心理學上「社會證據啟發」(social proof heuristic)這一概念來做進一步解釋,即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很多人會把「別人做的」當作心理捷徑加以效仿。
  • 為什麼是衛生紙?
    來源:新華社最近,顧客在澳大利亞超市為搶購衛生紙大打出手甚至拔刀相向的新聞衝上熱搜。隨著澳國內確診病例數不斷攀升,民眾開始去超市大量採購食品和生活用品。目前,澳各州衛生部門正加大力度排查病例並對確診病例接觸者進行追蹤和病毒檢測工作。澳民眾為搶衛生紙拼了超市被迫限購隨著澳大利亞疫情加劇,特別是當總理莫裡森宣布政府將啟動國家應急響應計劃,民眾變得緊張起來,多地出現「搶購潮」。從方便麵、義大利麵、麵粉、罐頭等保質期長、易存儲的食品,到衛生紙、洗手液、尿不溼等生活用品,都成為貨架上的搶手貨。
  • 英國媽媽搶購的廁紙被泡水傷心欲絕:為什麼外國人喜歡囤衛生紙
    原來這位寶媽好不容易在超市搶到18卷廁紙,本來對自己能搶購到廁紙沾沾自喜,結果就在她放好浴缸水出去給孩子拿換洗衣服的空檔,熊孩子竟然偷偷給她製造了一個驚嚇。回來後她眼前的景象讓她差點昏厥過去,她拉開浴簾,看到浴缸裡全是已經被泡透的衛生紙。
  • 為何外國人都在搶衛生紙?6種解釋這個最靠譜
    當疫情在世界多個地區暴發的情況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地,出現了一個讓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搶購衛生紙。搶購場面異常激烈,有百米衝刺搶廁紙的,也有為一提廁紙開打的。估計在歪果仁眼中,廁紙不是如廁用紙,而是戰略物資。
  • 面對疫情,日本為何要搶購衛生紙?同樣的事情,1973年也發生過!
    疫情當下,很多國家出現了搶購食物或者是口罩的情況。當然了,日本也不會例外。除了搶購日常生活用品之外,日本還出現了另外一個現象——搶購衛生紙。讓過慣了闊日子的日本人慌了手腳,爆發了搶購熱潮。剛開始的時候,人們搶購的僅僅是商品短缺的貨物。後來,這個範圍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一則電視廣告的播出,更是讓搶購風潮波及到了衛生紙。1973年,日本一家衛生紙企業剛剛研發了一種新型衛生紙。
  • 為啥搶購衛生紙?各國消耗排名來了!看看中國排第幾?
    在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之際,衛生紙在不少國家脫銷,除了食品、水和防護用品外,大眾紛紛搶購衛生紙,一時間平時不起眼的廁紙卻成了不少國家民眾眼中的「硬通貨」。全球幾乎所有的超市衛生紙都被搶購一空,網上也是經常缺貨。
  • 為何疫情之下外國人瘋狂搶購廁紙?這令人窒息操作的真正原因
    作者/鄭小弟前言大家知道最近受疫情的影響,很多物價上漲,各國民眾害怕物資短缺,都瘋狂屯各種物資,你說搶口罩,消毒液,酒精,食物等物品還可以想得通,但是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多國發生超市廁紙瘋搶,還為此發生多起爭執事件。難道真的是外國人比我們愛乾淨?
  • 衛生紙多到要出口,日本人為什麼還要跟風搶購?
    搶購,源於不安。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 最近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三個最偉大發明:衛生紙、酒精和口罩
    近日隨著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國蔓延,很多物資成了人們的搶購目標,其中就包括了「抗疫三神器」——衛生紙、消毒酒精和口罩。在討論相關話題時,一些外國人突然發現,衛生紙、酒精和口罩,竟然也都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所以在一些外國社交網站上出現了這樣的言論——難怪中國人不缺衛生紙,不缺口罩,也不缺消毒酒精。
  • 為防控疫情我們都搶口罩,為何日本人搶衛生紙?10倍價格都買不到
    有的人說為什麼今年不搶鹽了?因為17年前非典時候搶的鹽現在還沒用完。是的,17年前我們就被普及過了,鹽這個東西它是稀缺品嗎?絕對不是,我們都不說海鹽,那個時候我們就看到過很多鹽礦的照片,那個鹽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
  • 國內疫情期間都在搶口罩,為啥美國、日本、澳洲全部在搶衛生紙?
    受疫情影響,口罩產業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整個市場一罩難求,通過各種手段搶購口罩是大多數人最關心的問題。但隨著中國口罩產能的逐漸恢復,搶購現象逐步得到緩解。而當病毒蔓延到世界各地的時候,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比如搶購衛生紙?
  • 為什麼手紙成海外「硬通貨」?聰媽解析
    海外囤紙現場天貓海外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今,海外消費者購買捲筒紙同比增長631%,溼廁紙更是暴漲1807%。這股衛生紙搶購風,從日本一路刮到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有媒體在唐寧街10號門口拍到數輛運送物資的卡車,車上裝滿衛生捲紙和食品等,其中一大排衛生捲紙格外醒目~這一操作導致不少同學開始懷疑人生:理工男:「為什麼世界各地都在恐慌搶購衛生紙?為什麼不是鹽呢?
  • 澳大利亞紙民眾搶購紙製品最先脫銷
    (圖/澳新網頁面截圖)澳人瘋狂囤貨 首先脫銷竟是它報導援引澳新網4日報導稱,上周,澳洲總理莫裡森警告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世界很快將會進入「病毒大流行的階段」。為了應對這次疫情,專家建議澳洲人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且確保家中的食物和藥品儲備至少夠維持兩周的時間。在山火和洪災等人們可能被迫長時間待在家中的期間,也會推出類似的建議。昆州大學的病毒學專家麥凱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建議人們囤積必需品,比如處方藥,廁紙,衛生紙和罐頭食品,但他也強調沒有必要囤積物資。
  • 生孩子時為什麼要用刀紙,而不能用衛生紙?醫生這樣解釋
    在生孩子之前,需要準備很多的東西,包括產婦用品和寶寶用品,其中有一種物品很少有人聽過,那就是「刀紙」。我們在生活中基本不會使用刀紙,但是在生孩子的時候,醫生卻會讓產婦準備刀紙,這是為什麼呢?衛生紙也是紙,和刀紙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