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一則新聞成功引起了聰媽的注意:
3月30日,天貓海外聯合國產紙巾品牌緊急調撥100000000卷手紙,供應海外市場,足夠70.9萬人使用1年。
除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產品,衛生紙也成為了國外的「硬通貨」。
天貓海外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今,海外消費者購買捲筒紙同比增長631%,溼廁紙更是暴漲1807%。這股衛生紙搶購風,從日本一路刮到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
有關市民搶購衛生紙的新聞不斷:
美國人搶購物資驚呆Costco員工:我現在很害怕上班
為搶衛生紙,三名女士大打出手!
科羅拉多州野生動物園入口公告~
無意間訂購了2304卷衛生紙,得衛生紙者得天下的既視感~
搶到成堆廁紙的宅男們,人生贏家~
不僅如此,連呼籲大家不要囤紙的英國首相也忍不住「出手」了。有媒體在唐寧街10號門口拍到數輛運送物資的卡車,車上裝滿衛生捲紙和食品等,其中一大排衛生捲紙格外醒目~
這一操作導致不少同學開始懷疑人生:
理工男:「為什麼世界各地都在恐慌搶購衛生紙?為什麼不是鹽呢?我們能定義一些指標來量化一種商品被哄搶的可能性嗎……」
德國網友:「有人能告訴德國人,新冠病毒不是腹瀉嗎?」
切入正題(終於)今天聰媽就來跟大家好好分析,為啥wai'guo'r這麼喜歡搶購衛生紙?
一、用紙需求量大
2018 年,在有關「每人每年廁紙使用量」的調查中,因搶廁紙出名的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毫不意外地佔了前5名。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廁紙消費國」,人均一年耗費141卷廁紙,每兩天半用完一卷。而中國人均一年耗費49卷廁紙,一個禮拜才用完一卷。
對於我們來說,衛生紙主要用於上廁所,而對於外國人來說,衛生紙還用於家庭清潔,因其便宜、吸水性好,所以用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二、謠言滿天飛
1.廁紙和口罩材料相同,會出現短缺
在日本的社交網站上曾有這一說法:廁紙和口罩使用的是相同的材料,而廁紙的生產地是中國,因此廁紙和紙類製品都會出現短缺,最好提前購買。
川一製紙株式會社闢謠:日本廁紙使用的材料裡70%是來自回收的廢紙,主要是廢棄的列印紙、書籍、報紙,約30%是來自於加拿大、印尼等地的海外進口木材,而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只有2%。
2.口罩裡墊紙巾後可反覆使用
口罩作為最重要的防疫工具,卻存在資源短缺的情況。而有網友稱將紙巾墊在口罩裡面,這樣稀缺的口罩就能重複使用;
專家闢謠:墊紙巾只能吸收水蒸氣,影響氣密性,反而得不償失。
種種這些,都可稱為「疫情下的過度反應」,瘋狂囤紙的外國人像當初瘋搶雙黃連的我們一樣。
聰媽呼籲:在特殊時期,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理智防疫,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