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晚上好,今天聊聊口才。
之前看過很多關於鍛鍊口才的書,幾乎都是廢書,有一些甚至讓人感覺不是在鍛鍊口才,而是在治療結巴或者自閉。反正,用四個字就能概括這些書的內容——「勤讀多聽」。各種讀,例如躺著讀、走著讀、對著鏡子讀等等,還有各種聽,聽牛逼的人演講、聽口才好的朋友扯淡、聽自己的錄音等等。
不是說這些方法不好,是太無聊了。完全不合口味,激不起練習的欲望。所以,我覺得鍛鍊口才的重點是刺激欲望。
在開始聊之前,我們需要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口才」?口才是指通過說話來達到某種目的的能力,它是語言藝術和邏輯思維的外在表現。
根據這一定義,我覺得鍛鍊口才最好的方法就是吵架。很多人對「口才與吵架的關係」的理解有點消極,認為口才不好,應該儘量避免爭吵。其實不然,正是因為口才不好,才要多點吵。
為什麼說吵架是鍛鍊口才最好的方式呢?
這裡說的吵架,指的是邏輯、道德以及價值觀的對抗,是一個挑刺和吐槽的過程。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吵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找彼此的邏輯毛病和道德問題,然後再加以攻擊。這種懟來懟去的形式,能夠快速、有效的完善我們的羅輯思維和道德體系。這個過程有點像所謂「蘇格拉底方法」。據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不喜歡把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是通過一種類似於吵架的辯論方式,對概念不停的提出質疑和反駁、揭露學生認知中的矛盾,以此來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很多沒吵架經驗的人、特別容易說出一些想當然的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當被反問一句「『為什麼』、『是什麼』或者『怎麼樣』」時,他們就接不下去了。例如對方說不同意我的觀點,我會反問他「你知道我的觀點是什麼嗎?」,他可能就答不上來了。也就是說,口才不一定要說話流利、發音標準,只要切中要害,一兩個字都能讓對方心服口服或者啞口無言。假如他能說出我的觀點,此時,我就可以使用蘇格拉底方法,再反問他「你覺得這個觀點哪裡有問題?」,當他說出觀點的問題以後,我還可以反問「那你的觀點又是什麼?」等等。這樣的過程,對吵架的當事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處於弱勢的一方。因為強勢方只是在使用他的經驗和技巧,而弱勢方則是在吸收和學習。
最重要的一點是吵架能刺激當事人尋找問題答案的神經、勾起反抗的欲望。它不同於其他方式,例如寫作、思考、閱讀以及前面說的「勤讀多聽」,這些方式都缺乏動力,導致我們隨時可能放棄。但吵架不同。通常情況下,我們吵架是為了面子和榮譽而戰。行走江湖,可以沒錢沒車沒對象,但絕對不能沒面子。平日裡,當我們覺得某人說話有問題時,我們可能不會太在意;但如果是吵架的時候感覺對方有問題,而又不知道如何反駁時,我們就會想盡辦法去尋找答案。當你找到答案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你就應對自如了。而這種應對的經驗積累多了,你就成了別人眼中的「口才了得」的人。在別人看來,那些麻煩且複雜的問題,你想都不想就能回答出來——牛逼。其實是不是想都不想啊?肯定不是的嘛,是你早就想過了。也就是說,口才的好壞,其實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問題。
聊到這裡,肯定有人會想起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不要吵架,因為那嘴臉好醜》。其實,吵架跟吵架是不一樣的。《不要吵架……》那篇文章說的是純粹的罵髒話、羞辱對方,完全不講理的吵架。而這一篇不同,前面就說了,是邏輯、道德以及價值觀的對抗,是一個挑刺和吐槽的過程,類似於辯論。
我當年為了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口才,加了各種各樣的QQ群,見人就吵。不管什麼人說什麼話,我都要想辦法提出質疑和反駁,這個過程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可能有人要反駁:「也不見得你口才有多好啊」,其實,如果你知道我以前有多糟糕,你就知道經歷這個過程對我的改變有多大了。
還有,不要來找我吵,這套路在我身上沒用,你說什麼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