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簡稱「天津VTS」)正式上線「掌上VTS」微信小程序,社會公眾和港航企業可以通過小程序可隨時查看最新通知公告、交通管制、氣象預警信息,船舶預確報、非商船計劃申報也將更加輕鬆便捷。
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精業篤行,暢航津海。2020年,天津VTS持續推進「一流VTS」建設,全體幹部職工在全力做好海上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創新研究,一棒接著一棒幹,越來越多的工作從「憑經驗」的人工模式,轉變為「靠科技」的信息化模式,轄區船舶交通組織方案不斷優化,奏響了以「智能交管」助力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的凱歌。
勇擔當 助力疫情「阻擊戰」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陸上交通受阻,水運成了疫情期間物資運輸的重要渠道。為此,天津VTS克服重重困難,積極作為,有效保障了天津港的高效運轉。
俯瞰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2月13日清晨,裝載3263噸口罩生產原料「哈林漿」的貨櫃船「新隆運28」輪離開天津港,駛往曹妃甸港。這是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天津港通過貨櫃海運進口轉運數量最大的一批防疫物資。
「防疫物資保障是重中之重,必須要確保船舶安全、高效進港靠泊,一刻都不能耽誤!」在得知「新隆運28」輪將在天津港大批量轉運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的消息後,天津VTS高度重視,統一認識、周密部署。
與以往保障工作不同,「新隆運28」輪的航行計劃涉及「進港、靠泊、卸貨、移泊、裝貨、離泊、出港」七個環節,環環相扣,保障防疫物資海上運輸安全快速,每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組織。
為此,天津VTS設置黨員示範崗專臺實施交通組織,提前與天津港調度、船舶代理等部門聯繫,並根據該輪實時動態和位置信息,保障「新隆運28」輪優先作業、優先引航、優先進出港,用專業的舉措在短短16個小時內,為 「新隆運28」輪節省出寶貴的3個小時,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前線。
打好疫情「阻擊戰」,水上亦是戰場,VTS人都是戰士。護航「新隆運28」輪快速進出港,只是天津VTS眾多疫情防控事跡中的一例。
疫情期間,天津VTS全員一心,在做好交管中心內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發揮專業優勢,對外做好疫情聯防聯控,不僅開闢了防疫應急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出色完成「歌詩達賽琳娜」號等輪的應急管控工作,還協助天津海事局完成疫情海上隔離區設置、建立船舶輪詢機制,並對MIS系統進行技術改造,實現了疫情船舶信息的全局共享。
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天津VTS共保障41艘次防疫物資運輸船舶快速進出港,累計輪詢船舶近2.3萬艘次、38.4萬餘人次。因在疫情期間的突出表現,監控中心值班長魏宏平獲評「直屬海事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名同志火線入黨。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助力水上施工項目復工復產成為了天津VTS又一工作重點。天津VTS主動發揮專業優勢,積極為涉水工程項目提供定製化服務,為一大批國家及天津市重點工程項目的開工、復工提供了重要支持。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貨櫃碼頭項目就是天津VTS主動對接服務的天津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為將疫情對該項目的影響降到最低,天津VTS從1月底開始,每周定期詢問施工單位和相關生產方需求,為項目提供專業的信息服務。
項目復工後,天津VTS在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控、做好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的傳遞同時,合理安排船舶動態計劃,協調好港口生產與港口建設的關係。
「以服務C段智能化貨櫃碼頭工程為例,我們及時了解施工船舶工作進展,指揮施工船舶避讓。在不影響船舶正常進出港的情況下,原計劃4小時的管線沉放施工提前1—2小時完成,原計劃5天的潛管槽施工任務提前2天結束,幫助企業把項目因疫情而落下的工作進度趕了回來。」天津VTS常務副主任高侃介紹,北港池潛管槽開挖及跨越航道水下管線的沉放工作需要佔用航道,施工船在航道作業時會影響商船航行。為此,天津VTS值班員會定期詢問施工船施工進度、退出航道避讓所需時間,等船舶進出港時,就能在最合適的時間精準進行交通組織,讓項目施工船既不影響商船進出,又能第一時間進入現場復工,最大程度提高項目建設期間航道利用率。
就這樣,天津VTS為一大批國家及天津市重點工程項目「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勝」貢獻力量。
重實幹 築牢安全「防火牆」
安全是立身之本、發展之基,是天津VTS肩負的重要職責與使命。
2020年,天津VTS結合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在加強學習和宣傳教育、完善安全責任體系的同時,不斷強化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定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並針對可預見性的安全風險提出防控措施,動態更新清單內容,形成清單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水上交通安全風險管理和隱患治理監督管理水平。
天津VTS黨員示範崗
「今年,我們在水上涉客運輸、載運危險品船舶、商漁船防碰撞方面開展了重點領域治理,同時在內河船涉海運輸、重點水域通航秩序和無線電秩序方面開展了突出問題的集中整治。」天津VTS監控中心值班長鄭永春介紹,截至11月底,天津VTS共實施船舶航行計劃交通組織6.5萬餘艘次,保障重點船舶3135艘次,船舶動態兌現率達99%,重點船舶跟蹤率達100%,未發生一般等級以上的碰撞、擱淺事故,全年事故率為0.001%,轄區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此外,天津VTS積極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津冀海事監管一體化,協助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研究、起草了《渤海灣中部水域船舶定線制(試行)》《自願報告指南》等文件;開展定線制配套制度研究,制定了《渤海灣中部水域船舶定線制海事監管工作方案(VTS部分)》;根據定線制水域通航情況制定了《VTS信號覆蓋情況實船測試方案》,協同河北海事局開展了實船信號測試,取得了詳實的數據,形成測試報告,有力地保障了渤海西部擬新增船舶定線制發布實施工作穩步開展。
除了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管控,天津VTS還是水上人命救助和險情處置的最前線。
3月5日上午7點,天津VTS接「上電翔安7」輪報告:在天津港主航道10號浮附近有漁船起火冒煙,隨時有傾覆危險!遇險漁船位於通航密集區,隨時可能對航道及錨地船舶構成安全威脅,天津VTS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上報險情信息,劃定重點監控水域,對失火漁船周邊水域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措施,指定專人專臺對過往船舶開展「一對一」的交通疏導,同時協調專業船舶前往施救。7點27分,天津VTS指揮「海洋石油257」輪趕到現場展開人員救助及滅火作業;7點36分,失火漁船上的5名人員全部安全轉移;8點34分,漁船上的火被撲滅,火災險情解除;8點58分,事故漁船被拖離出航道,天津VTS解除現場臨時交通管制,天津港主航道恢復正常使用。
此次漁船火災險情應急處置行動前後僅用了兩個小時,救助決策科學果斷,救助力量行動迅速,救助措施有力高效,保障了遇險人員生命安全和港口正常生產秩序,天津VTS對海上突發應急事件的組織能力和實戰水平得到了大眾的一致認可。
「護航水上安全,『防』『救』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天津VTS副主任張春雨介紹,除有序推進應急搜救能力建設外,今年,天津VTS強化人本理念,通過開通「傷病船員綠色通道」救助11人,協助局指揮中心處置水上險情39起,救助遇險船舶27艘、遇險人員310名。
練內功 搭建人才「蓄水池」
幹事創業,關鍵在人。轄區的長治久安,與天津VTS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密不可分。
為激發人才隊伍幹事創業熱情,天津VTS以文化引領職工成長,以品牌打造交管鐵軍。在第二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展示活動中,「暢航津海」文化品牌被評為「成長力文化品牌」。同時,蓄力打造「心航清風」廉政文化品牌,深植、廣植廉政元素,開展家庭助廉活動日主題活動,不斷豐富黨風廉政建設形式和深度。文化建設的穩步推進為VTS人才隊伍建設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鐵樹創新工作室開展履約研究
天津VTS鐵樹創新工作室也積極發揮人才「蓄水池」作用,堅持「以課題培養人、以項目鍛鍊人」,帶動履約、科技創新、課題研究出成果,不僅撰寫業務論文8篇,取得軟體著作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還探索建立了《VTS值班員分級管理辦法》《VTS人員交流激勵辦法》,為促進VTS隊伍的結構合理化和穩定發展打基礎、添後勁。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高自身人才能力、總結優秀經驗的同時,天津VTS也在積極發揮人才在行業內的示範帶動作用,僅今年就有3人入選直屬海事系統VTS師資庫,天津VTS通過承辦直屬海事系統VTS值班員、值班長和VTS設備管理人員培訓班,輸出自身經驗,貢獻「天津智慧」。
此外,天津VTS在VTS設備管理、設備培訓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培養了一批骨幹人才團隊。自2003年起,天津VTS已承辦了20期海事系統VTS設備管理人員培訓班,具備豐富的VTS設備管理人員培訓組織經驗,同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VTS培訓質量體系。
2019年,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的指導下,天津VTS組織行業專家、教授一起編制了海事系統VTS設備管理培訓教材,教材內容涵蓋VTS設備技術、維護、維修等內容。
「目前,該教材已在海事系統VTS設備管理人員培訓班推廣應用,受到廣大教師、學員的好評。」天津VTS裝備信息科科長廖銘勝笑著說,通過成立國際VTS技術跟蹤小組、設立教材編制專班,持續搜集業內先進管理經驗和VTS設備故障案例,藉助天津VTS自主研發的設備維修模擬仿真培訓系統,科學設置實戰場景,豐富教材內容,幫助學員理論聯繫實踐,從而使VTS設備管理培訓內容更加規範,不斷為海事系統培養出符合履約要求的VTS設備管理人才。
謀長遠 打造強港「助推器」
「遵循『智慧海事』發展思路,更好地服務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我們要主抓『智能VTS』科技成果轉化。」高侃介紹說。
殷殷期盼下,天津VTS人主動鑽研業務提效之法,持續求變求突破,一系列服務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的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落實船舶航行計劃報告「零待時」舉措。全年實施「零待時」舉措35779艘次,每艘船舶平均節省等待時間2小時43分鐘,節省商船船期成本約2250萬元。受益於「零待時」舉措,渤海石油作業船舶裝卸計劃效率由原來的88%大幅提升至95%以上;天津港推出的精品航線「北歐1線」2020年平均船時效率205箱/小時,平均在泊時長21.9小時,全球排名第一。
服務天津港「一港六區」船舶動態系統一體化運行。自6月2日開始,天津VTS與天津港集團相關單位建立系統對接機制,試行船舶動態傳輸路徑全港統一運行,船舶動態計劃從各港區單獨申報編制到一體化運行,簡化了船舶計劃編制、審核、發布、變更流程,更加有力地確保了船舶動態的高效執行。
完善VTS系統建設,強化技術支撐。完成天津港港域環境監測系統工程,為港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實時水文、氣象監測數據;實施天津海事局VTS系統改造工程,VTS有效監控覆蓋範圍得到進一步鞏固;啟動渤海水域綜合監控監視系統建設,渤海水域的綜合監控監視能力顯著提高,水域內船舶交通效率和各轄區之間的協調能力進一步增強;改造VTS運維子系統,實現閉環管理和智能統計,VTS系統設備運行維護管理的規範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對接港口需求,優化交通組織。支持保障北港池與新港水域之間船舶直接移泊常態化,共25艘次船舶實施直接移泊,減少航道運行時間50小時以上,在提高泊位利用率的同時,加快了船舶周轉,降低了港口、船舶運營成本。天津港集團調度指揮中心調度管理副經理吳桐介紹,「以北港池與新港水域之間直接移泊工作為例,平均每艘船舶節省時間至少3小時,單從船期成本上算,就可以節約1萬元左右,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為航運企業降本增效。」
在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同時,天津VTS也在積極拓展與相關單位跨專業的合作,為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提供跨專業的優質服務。廖銘勝介紹,天津VTS已與天津航標處共享氣象浮標應用,就AIS信息智能播發進行合作,提高天津港航標設施利用效能;與天津通信信息中心加強技術合作,研究北鬥在VTS系統的應用已取得初步進展。此外,天津VTS還與天津港集團、大連海事大學等單位合作開展低能見度條件下進出天津港的相關研究,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技術研發,把低能見度進出港變為可視、可控,助力港口效益進一步提升。
年年挑戰不同,歲歲步伐堅定。「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能的、科學的,天津VTS的發展也一定會更好。」高侃表示,2021年,天津VTS將繼續以「一流VTS」為目標,一以貫之抓創新,聚焦一流港口建設、創新一流VTS監管服務,聚焦數據共享、建設一流VTS智能系統,聚焦履職擔當、鍛造一流VTS人才隊伍,聚焦凝心聚力、創建一流VTS系列品牌,構建監管智能化、業務協同化、應急高效化、服務便民化的現代化VTS系統,助力天津海事局「一流海事」和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穩步向前。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全媒記者 楊柳 通訊員 葉海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