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的三季度「成績單」即公募基金三季報已經全部披露,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一份報告洋洋灑灑幾萬字,充滿了各種數據、公司、行業和專業名詞,看著都頭大。基金公司季報是什麼?怎麼看?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一起學習如何看懂基金季報。
基金的定期報告有哪些?
基金定期報告的類型一般分為三種:季報、半年報、年報。
季報:一個季度一次。時效性比較強,通常是在一個季度結束後的15個工作日內發布,介紹基金這一季度以來的運作情況。
半年報:半年一次。半年報通常是在半年度結束後60個工作日內發布,信息量介於季報和年報之間。
年報:一年一次。信息量最大、最全的就是年報啦,但年報一般是在年度結束後90個工作日內發布。
那麼季報在哪看呢?
在基金公司官網和天天基金,都可以查看到基金季報、半年報、年報等相關信息。
基金季報看什麼?
1、看基金收益
想必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這個我們可以通過「基金淨值表現」來了解過去一段時間內這隻基金的表現怎麼樣,以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基金為例,
來源:《上投摩根慧選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2020年第3季度報告》
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分兩個部分來看:
(1)、基金淨值的增長情況
通過表格中的淨值增長率(),我們可以知道這隻基金過去六個月、過去一年、過去三年等不同時間段的收益率,了解基金過去一段時間的收益情況。
(2)、基金淨值增長相對業績基準的表現
如圖所示,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中證800指數收益率*75%+中證港股通指數收益率*1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15%,(-)表示它跑贏業績基準的比例,這個值越大,表明基金表現超越基準越多。
2、看基金買了什麼
通過投資組合報告,我們可以看到這隻基金股票/債券倉位是多少、重倉了哪些行業和個股等信息。
舉個例子,下面這張表是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基金截至2020年三季末的前十大重倉情況。
三季末按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資明細
來源:上投摩根慧選成長基金2020年三季報,數據截至2020.9.30,上述表格僅為展示本基金截止三季末的重倉持股情況,無特定推薦之意,也不代表基金將繼續持有或挑選該等項目作投資。
3、看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
在這裡可以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以為關於後市的一些看法。
同樣以上投摩根慧選成長A基金2020年三季報為例,基金經理李德輝在報告中表示「展望2020年第四季度,我們認為國內經濟延續微弱復甦態勢,流動性仍適度寬鬆,權益市場整體謹慎樂觀。從中長期角度看,我們認為宏觀總需求大概率將逐步放緩,微觀層面會出現競爭替代的關係,從投資角度看,我們希望選擇在未來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的一些行業或者公司。」
那麼基金經理會看好哪些行業呢?
「我們看好科技、新能源汽車、光伏、醫藥等中長期需求擴張、內部有競爭替代的行業,同時看好需求穩定增長的消費類行業。科技行業方面,我們認為線上經濟正在加速替代線下經濟,線上化、數位化、雲化有助於提升全產業鏈效率,進而有更大的生命力。有極強網絡效應的網際網路巨頭、較強技術實力的雲計算公司是稀缺的核心資產。硬體終端看好5g的換機周期,軟體需求看好5g後應用。新能源汽車行業方面,伴隨智能駕駛已是未來,經濟性的定價、智能化的產品均使得消費者開始慢慢接受新能源車,行業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智能化和電動化兩個環節重點受益。光伏行業方面,長期替代傳統發電的需求,使得光伏行業有持續的增長潛力,國內龍頭公司也具備全球競爭力。醫藥行業方面,人口老齡化導致醫療總需求持續增加,但是支付能力難以趕上需求增長,全產業鏈降價將會是必然的趨勢,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將是競爭中受益者。消費行業方面,伴隨經濟的企穩和居民財富效應,高端消費品和高性價比產品都有較強需求韌性。」
具體到個股選擇上,基金經理表示:「我們優選具有持續成長性、競爭力較強的平臺型公司,希望通過優秀公司的領先優勢降低行業需求的波動性風險,力爭獲取長期穩定超額收益。」
通過這幾點我們也就可以對某隻基金在業績、投資方向、投資策略以及基金經理等方面有個大概的了解了,所以當我們在糾結要買哪只基金時,不妨也去看一下該基金過往的季報,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基金和基金經理。
當前行情下,很多投資者上車擔心被套,觀望又怕踏空。對多數投資者來說,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選好投資方向和優秀的基金經理,如果看好後市那麼可以一次性買入,如果不看好後市,也可以考慮分批買入,通過長期投資,分享企業長期成長紅利。
(文章來源:上投摩根基金)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