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金瀾北路,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正騎車送件
解碼
珠三角
快遞業混戰調查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在佛山開淘寶網店賣童裝的阿麗發現快遞費用突然下調了,每票(每件快遞)比去年至少降了1元,雖然是好事,但她有時會納悶:快遞,可是靠人工把一份份物品送到你家門口的,這年頭人工漲、油費漲,怎麼快遞費用還能降?
的確,針對電子商務的快遞費用在今年是下降了,佛山的民營快遞甚至陷入「低價競爭」的局面。
300多家公司齊齊爭食
佛山是製造業大市,淘寶賣家很多。目前佛山已經有300多家快遞公司,既有順豐、韻達、圓通等連鎖快遞大鱷,也有佛山本土快遞公司。
由於企業客戶基本被順豐和屬於「國家隊」的EMS壟斷,其他民營快遞公司於是將重點盯在淘寶賣家身上。
去年12月「佛山製造——中國電商新模式」研討會透露,雖然是國內外知名的製造基地,佛山的電子商務份額在整個銷售額裡所佔的比例卻不足4%,甚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不過,去年9月佛山市發布了一份文件,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突破3500億元」的目標。
據業內人士介紹,禪城淘寶賣家每天大概就要出3萬票,如果是「雙十一」之類的促銷期,出貨量更大,「如果每個網點能籤到幾個大淘寶賣家,收件的利潤就能高於派件的利潤,就會有盈利空間」。
一個人啟動一場價格戰
為了培養客戶,以待佛山電子商務興盛之時佔有一席之地,佛山民營快遞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新一輪價格戰。
首先挑起新一輪「價格戰」的是中通速遞。原本中通速遞在禪城有13個加盟商,從5月份開始,除去2家僅做中轉的加盟商之外,其餘11家均集中到了江浙人黃賽忠手中。
黃賽忠分析:中通之所以要整合這些資源,是因為中通在佛山的佔有率出奇的低,與中通在其他城市的佔有率差距巨大,「我5月份接手禪城站,當時每天平均只有1300多票」。
資源整合,固然可以節省人力和運輸成本,也能提高配送效率,但黃賽忠認為,要爭奪淘寶賣家,搶佔市場,還是要把價格做低。「先以低價吸引淘寶賣家與我們合作,然後在服務上打動他們,雙方進行長期合作。」
隨後,黃賽忠啟動了價格戰。從8月開始,他向其他快遞公司發起了兩輪衝擊,首先,他向大的淘寶賣家伸出了橄欖枝:「體驗中通,前一百票免費」;緊接著,他把大單每票做到了6元以下,有些單甚至每票只需5元。
無奈跟隨陷入惡性循環
在佛山開淘寶網店賣童裝的阿麗發現,原本通票(除新疆、內蒙、西藏外,其餘省份每票價格一致)7.5元一件的快遞費突然下降到6元,如果她的出貨量能再大些,還能更低。「在速度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用便宜的。」阿麗說,此前貨物發往江浙地區,她會選用圓通,但後來發現圓通通票都要8元,太貴了,就改用了相對便宜但速度一樣的中通。
「別人降價,我們不降,就會損失客戶。」韻達快遞禪城區祖廟分部經理李玉華8月得知中通速遞把淘寶大賣家的業務每票做到了低於6元的價格,為了爭奪原有客戶,他們也不得不降價。
「去年每票從來沒有低過6元。比起企業客戶,淘寶賣家對價格是極其敏感的,能少一分是一分,一旦有公司把價格降下來,淘寶賣家立馬就走。為了不至於損失客戶,我們咬牙也得降價,有時候算算,一票要是賺1元,一百票也有100元,更何況有些淘寶賣家每天的出貨量是用千來計量的,很多快遞公司就算每票賺5毛,也願意去接。」李玉華說,目前民營快遞已經進入了降價的惡性循環,在成本上漲、每票收費下降的情況下,快遞業的利潤已經非常薄。
蛋糕沒變只是此消彼長
黃賽忠的價格戰讓韻達的李玉華突然感覺到淘寶業務停滯了,她透露,往年從8月份開始就能進入快遞旺季,到了「雙十一」就是頂峰,但今年並沒有感覺到旺季到來,目前他們每天進出貨只有六七百票,比去年有所下滑。他們被動跟隨中通降價的結果是,毛利下滑了至少10%。
「雖說在打價格戰,但也不至於虧本,只是加盟店除了收發件,還需要售後,利潤太低就不好做了。」李玉華說。
圓通佛山總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價格大戰中,圓通今年業務有所下滑。
在蛋糕體量沒有大變的情況下,黃賽忠的業務有了飛速增長,從8月至今,中通速遞禪城站每天收件從此前的1300多票上升到了5000餘票,這意味著韻達、圓通等下滑的業務或多或少轉入了中通囊中。
錢沒賺只想先霸佔市場
但是中通並沒有賺錢,10月11日,黃賽忠坦言,他發起的這場價格戰只是為了爭奪客戶,「很多時候,我一票連5毛錢都賺不到,但是我還得做下去,為什麼?因為現在是一個打品牌的時期,我需要把品牌打出去了,接下來合作的機會才會更多,說實話,我目前是虧損的,但不要緊,在這場價格戰結束之後,我會把價格拉回來,明年應該可以盈利。」
不過,黃賽忠的同行並沒有那麼樂觀。「價格一旦下去,是很難拉上來的」,李玉華說,降價容易漲價難,隨著人力和運力成本增加,快遞業利潤會越來越薄。李玉華提到,目前在佛山中心城區做快遞,最難的就是招工,另外,佛山市政府的限貨、限摩以及限電動車政策,對他們「殺傷很大」,「我們的業務員不可能踩單車送件,那樣既沒速度也沒效率,但是目前警方查電動車查得很嚴,一旦電動車被扣就要罰200元,這讓很多業務員一旦被扣車就辭職,因為業務員是需要自己帶車來工作的,他們會覺得不划算。」
微利難提升質量
洗牌或形成壟斷
民營快遞如何才能走出低價競爭的泥淖,業界人士曾寄希望於去年10月揭牌成立的佛山市郵政管理局。這是一個與郵政公司(原稱「郵政局「)完全不同的單位,是市(州、盟)以上郵政類業務(包括快遞市場)的行政監管部門。
郵政管理局成立不久,據悉,目前該局重點是想方設法幫助佛山轄區的快遞企業緩解政府限摩以及限電動車帶來的衝擊。至於行業價格方面,因價格調節更多的是市場行為,只要未觸犯價格類法規,該局只能做引導。因而,目前而言,民營快遞間的價格競爭並未因行政監管部門的成立而緩和。
業界人士認為,價格戰讓民營快遞企業微利運營,從長久而言,不利於民營快遞的整體發展,「獲利少,就沒有資金去招募高素質人才、完善企業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圓通速遞相關負責人抱怨,「現在大家都注重拼價格,但是管理、服務卻一直沒有提高。」
而行政監管部門則擔心,價格戰會讓快遞市場洗牌,讓業務量集中在幾家大的快遞企業,中小型快遞企業的日子則越來越難過。「快遞業務被幾大企業壟斷,對消費者未必是件好事。」(文/ 羊城晚報記者 黃曉晴 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文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