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和諧合陽·家行動——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幸福,最美和睦...

2020-12-14 合陽縣婦女聯合會

弘揚家庭美德 樹立良好家風

家,是人們敞開心扉的溫暖港灣;家,是溫情和正能量的傳遞起點;家,是社會和諧的堅強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滿懷希望的囑託:要注重發揮婦女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輝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為此,全國婦聯向全社會發起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找尋融化人心的溫暖家庭,尋覓感動你我的家庭故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美德承載的主體。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頌揚「最美家庭」,傳遞社會幸福感,弘揚社會正能量。

01

創建最美和睦家庭倡議書

全縣廣大家庭和婦女姐妹們: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文明和諧是整個社會文明和諧的基礎。創建「文明和諧家庭」,是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是創建文明社區的重要部分,需要我們廣大家庭積極參與,更需家庭成員自覺實踐和共同努力。在此,我們發出以下倡議:一、學法用法不違法。家庭成員自覺學法、懂法、守法,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義務,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無毒品、無賭博、無暴力、無犯罪,抵制邪教,不違紀違規;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參與村(社區)文化傳播,關心支持村(社區)建設。 二、尊老愛幼倡美德。要尊老愛幼,互信互愛,樹立家庭成員間寬容、謙和、平等的良好家風,堅決消除家庭暴力,在事業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相互關心,為子女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做子女健康成長的表率。 三、崇尚簡約優環境。要樹立珍惜、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勤儉節約,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力節約能源,使用綠色產品,抵制白色汙染,自覺保護生活環境,積極參與環保性公益活動,關愛健康,珍惜生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環境道德。 四、倡導新風守公德。要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和迷信,移風易俗,崇尚文明,支持殯葬改革,反對婚喪喜事大操大辦。要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自覺進行婚前醫學檢查。 五、終身學習提素質。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創新學習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互動學習中溝通思想、交流情感,促進家庭成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家和萬事興,文明和諧我先行。廣大家庭姐妹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從鄰裡做起,共建文明家庭、和睦鄰裡、和美家園、和諧社區,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推動合陽「六大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02

尊老愛幼

孝公婆,敬長輩;

噓寒暖,多關愛。

有摩擦,能包容;

盡贍養,人稱頌。

團結鄰裡

鄰裡間,如家人;少紛爭,多容忍;

遇急事,勝遠親;常問候,增感情;

鄰裡和,敬如賓;親幫親,鄰幫鄰。

家庭和睦

好家庭,風氣正;講學習,講文明。

教子女,方法新;明事理,懂人情。

子成才,長者責;注言傳,重身教。

德智體,德為本;重全面,精育苗。

03

讀懂古人10句家訓,家庭和睦又興旺!

中國人自古注重庭訓家教

曾子殺豬教子、孟母三遷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詳

傳統家訓家規中,包含了很多做人處事的智慧

而且,家規家訓都非常質樸、實用

可以說,這些古代的家規是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

是對所有中華兒女的殷殷教誨......

1、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曰: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

他的母親認為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起了做買賣。

母親覺得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於是孟子學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

2、司馬談《命子遷》

《命子遷》: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馬談學富五車,漢武帝的太史令,通稱太史公,掌管天時星曆,還職掌記錄,搜集並保存典籍文獻。

司馬談在臨死的時候,拉著兒子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希望自己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

司馬遷不負父親之命訓,最終寫出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名垂青史。

有人說,沒有司馬談的《命子遷》,就沒有司馬遷的《史記》。

3、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46歲才得子諸葛瞻。他很喜歡這個兒子,希望兒子將來成為國家棟梁。

諸葛亮有兩個姐姐,二姐所生子叫龐渙,深得諸葛亮喜愛。

諸葛亮常年徵戰,政務纏身,但仍不忘教誨兒輩。

他寫給諸葛瞻和龐渙的兩封家書,被稱為《誡子書》和《誡外甥書》。

信中表達了他對兒子和外甥的期望:一個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慕先賢,節制情慾,去掉鬱結在胸中的俗念,使幾乎接近聖賢的那種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體現出來,使你內心震動、心領神會。

4、琅琊王氏:中華第一望族

《琅琊王氏家訓》: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

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極點;把美名推讓給別人而自己承擔過失,是德的極點;傳播好名聲使親人顯赫,是孝的極點;兄弟和樂,宗族歡欣,是悌的極點;在財物面前沒有比謙讓更好的了:這五條,是立身的根本。

琅琊王氏有中華第一望族之稱,自漢諫議大夫王吉「始家臬虞,後徙臨沂都鄉南仁裡」,即開創了家族貴顯的先河。

後經東漢魏晉南北朝至唐末約一千年,族中竟有六百餘人將名字刻在了中華文明史冊上,單宰相就出產了九十二位。

5、包拯: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包拯:「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

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

他在去世前對子孫告誡:「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汙財物罪的人,都不許回歸老家;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家族祖墳之中。如不順從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讓其子包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

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千載之下,亦足為世人銘記。

6、歐陽修:玉不琢,不成器

歐陽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玉不雕琢,就不能製成器物;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

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不會受到損傷。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對他的教育很嚴格。

為節減開支,母親用蘆葦、木炭作筆,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歐陽修認字。

歐陽修在家訓中希望兒子能繼續養成讀書的習慣,並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7、人之至親,莫過父兄

袁採:人之至親,莫過於父子兄弟。

袁採為人才德並佳,他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剛直著稱於世,而且很重視教化一方。

在任樂清縣令時,他感慨當年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範》一書用來踐行倫理教育。

這本書的論述其語頗有見地,且深入淺出,極具趣味,極易領會和學習,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所以又稱《俗訓》。

書中有許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當敬遠」「厚於責己而薄責人」「小人為惡不必諫」「家成於憂懼破於怠忽」「黨人不善知自警」等等。

《袁氏世範》傳世之後,很快便成為私塾學校的訓蒙課本,並得到歷代士大夫的推崇。

8、左宗堂:不日進,則日退

左宗堂:學業才識,不日進,則日退。須隨時隨事,留心著力為要。事無大小,均有一當然之理,即事窮理,何處非學?

左宗棠從20歲開始就參加進士考試,6年當中,3次入京考試,全部鎩羽而歸。

這麼個看似落魄的落榜生,卻成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收復新疆,成為民族英雄。

從這段文字裡,我們可以看出他成功的秘訣:

學識和才幹,一天不用心,就留出一天的差距,千日不用心,就留下千日的差距。

不管什麼樣的事務,無論它怎樣微小,其中很可能蘊藏巨大的信息量和規律。所以隨時隨地要留心,要勤於琢磨。

9、曾氏16字家訓

曾國藩:「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儉樸,遠離奢華。

他在京城見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便不讓子女來京居住。

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帶領子女住在鄉下老家,門外不許掛「相府」、「侯府」的匾。

曾國藩要求「以廉率屬,以儉持家,誓不以軍中一錢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無餘錢,親自下廚、紡織。

曾國藩還留給後代的「四條遺囑」:一是慎獨則心裡平靜,二是主敬則身體強健,三是追求仁愛則人高興,四是參加勞動則鬼神也敬重。

並說「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則餘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10、子孫十要 望族之綱

錢氏家訓: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吳越王錢鏐,錢鏐在臨終前,曾向子孫提出了十條要求,被後世稱作《武肅王遺訓》。

基於儒家修齊治平的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角度出發,為子孫訂立了詳細的行為準則。

一千多年來,遺訓和《家訓》世代相傳,子孫後代的身體力行,成為立族之本,旺族之綱。

錢其琛、錢正英、錢學森、錢偉長、錢玄同、錢三強、錢基博、錢鍾書、錢復、錢穆、錢遜……包括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都是錢王后裔。

三十多世,僅遍布海內外的科學院院士就有100多人。

有評論稱錢氏家族千年興盛,近代俊彥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視傳統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錢氏家訓》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

04

怎麼建設一個和睦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保持家庭的和睦相處,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對家庭成員的事業發展、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和諧社會的穩定器。怎樣建設一個和睦的好家庭呢?

(1)信任。家庭成員要做到互相信任,這是一個家庭和睦的基礎。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在許多事情上不會出現誤解和錯怪。「後悔藥是沒有的」。

(2)包容。要考慮家庭每個成員思維、習慣的多樣化,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更不能強加給別人,遇到問題時要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進行一下換位思考,包容不同於自己的思維和習慣。

(3)感情。家是講感情的地方,多關心別人,多欣賞別人,多理解別人,把你的感情投入到家庭非常值得。家不是講對錯的地方,在家裡哪有那麼多的對錯,重要的是感情。

(4)陽光。凡是幸福和睦的家庭,都是陽光快樂的家庭。多一點微笑、多一點正能量、多一份問候,多一點關懷,經常營造一個陽光快樂的氛圍,就能保持家庭的和睦。家風對一個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5)冷靜。家裡會時常有一些磕磕碰碰,遇到問題和矛盾時,千萬不可衝動,不能圖一時的「痛快」。腦袋一時發熱失去理智,會使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受損不僅是自己,而是整個家庭。

(6)交流。交流是維繫家庭和睦的一個關鍵要素。家庭裡的許多事需要交流,因為交流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

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和睦的家庭能給每一個家庭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快樂,帶來健康,帶來智慧,帶來前進的力量。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大至國家強盛,社會祥和,小至個人生活幸福,事業興旺,身體健康,均有賴和諧的家庭為基礎。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

姐妹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弘揚家庭美德,爭創最美和睦家庭!

(本文來源:白紅梅、李英勤、王寧)

(本文編輯、整理:王寧)

新聞有高度,思想有深度;

做事有態度,做人有溫度。

相關焦點

  • 弘揚傳統家庭美德 加強家庭文明建設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為新形勢下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思想力量。「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的和諧穩定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家風家教與社會風氣密切相關。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家庭美德、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 淄博「最美家庭」|互敬互愛,家庭和睦,成就幸福五口之家
    王善娥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他們全家人勤於學習、工作踏實、鄰裡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五口和睦相處,幸福美滿。2019年9月,該家庭被評為「淄博市書香家庭」。
  • ...屆全國五好家庭——利川市曹旺珍家庭:家庭團結是我們家和睦的...
    每一個最美家庭,都是家風建設的一面旗幟。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團結引領全州廣大家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推進家庭文明建設,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貢獻力量,2020年,恩施州婦聯聯合州委宣傳部、州委文明辦繼續在全州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
  • 小家大愛 | 講述家庭故事,弘揚最美家風(高青篇)
    該家庭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得到同事、鄰裡和社會的一致好評。溫馨的小家互敬互愛,洋溢著幸福的氣息。一家人和諧融洽,和睦相處為婆婆慶祝73歲生日《禮記·大學》曾講過,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李曉紅家庭溫暖、民主、文明、和諧,也帶給左鄰右舍積極向上的影響。「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每個小家都會綻放幸福的光芒,我們國家也將越來越繁榮富強。
  • 惠州10戶最美家庭分享幸福秘訣 和睦是家庭幸福關鍵詞
    3月3日下午,惠州市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7周年暨「巾幗美幸福家——最美家庭分享會」主題活動。惠州市政協主席黃雁行,惠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敏,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博羅縣委書記江菊蓮,惠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華貴,副市長陳高燕,市政協副主席華紅、黃曉霞出席活動。
  • 【最美家庭】和睦之家——杜水萍家庭:百善孝為先 家風代代傳
    【最美家庭】和睦之家——杜水萍家庭:百善孝為先 家風代代傳 2020-06-23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柳州16戶家庭上榜!2020年廣西「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揭曉
    7戶家庭獲廣西「最美家庭」榮譽稱號;9戶家庭獲廣西「五好家庭」榮譽稱號;陳曉聲家庭和藍珂家庭作為我市家庭代表參加現場活動並上臺領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州市穗柳餅家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我市「最美家庭」禮遇單位代表上臺領獎。
  • 南充四個家庭當選全省最美家庭
    南充新聞網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祝真珍)12月23日, 記者從市婦聯獲悉,近日,四川省婦聯公布了2020年四川省第四批「最美家庭」榜單,我市有四個家庭被評為2020年度第四批四川省「最美家庭」。據了解,四川省第四批「最美家庭」評選工作立足基層、面向群眾,湧現出一大批事跡感人、影響廣泛的優秀家庭,涵蓋了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愛崗敬業家庭、幸福美滿的孝愛和樂家庭、舍小家為大家的抗擊疫情家庭、 無私奉獻的扶貧助困家庭、 科學家教的親善教子家庭……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家庭的內涵,為四川省廣大家庭樹立了榜樣。
  • 武山陳軍娃家庭:勤勞門第春光好 和睦人家幸福多
    就是這樣一戶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一家老小始終和和睦睦,被全村人傳為佳話。這就是被評為2018年全省最美家庭的武山縣洛門鎮蓼陽村陳軍娃家庭。平凡的家庭,最美在哪?記者採訪陳軍娃的家人和鄰居後,終於有了答案。
  • 【最美家庭】和氣致祥 宜室宜家——閆紅霞家庭事跡展播
    ,新的一天悄然而至,周圍熟悉的一切,是家的溫馨。闔家幸福人睦千秋福,家和萬事興閆紅霞一家五口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裡和睦,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在結為夫婦二十餘載的日子裡,恩愛如初,敬老教子,熱心助人,鄰裡和睦,用看似簡單而平凡的點滴為家庭為生活傾情奉獻著。
  • 重慶渝北:開展「最美家庭」家風故事會 弘揚家庭美德
    近日,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指示精神,重慶市渝北區「最美家庭」家風故事講述會開進龍山街道花園新村社區。「全國最美家庭」「重慶市最美書香家庭」「重慶市抗疫最美家庭」成員來到居民們身邊,與居民們一起分享自己平凡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活動中,「重慶市最美書香家庭」薛大鈞一家首先登上講臺,分享了自家座右銘「讀書點亮生活」。
  • 原南京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顧智明:注重家庭美德 弘揚優良家風
    可以說,家庭是社會道德內化成為個體道德的重要平臺和搖籃。第三,家庭美德能夠促進家庭和睦。家,意為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的住所。它既是物質上的住所,更是精神上的港灣。有一位轉業幹部在地方闖蕩多年,平時工作很忙,諸多矛盾問題也令他煩惱不堪。下班回到家,愛人為他沏上一杯熱茶,遞上一塊熱毛巾;孩子圍在他身邊,爸爸長爸爸短叫個不停,濃濃的親情氛圍使他馬上輕鬆了下來。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相親相愛的家庭關係、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體現新時代家庭觀的深厚內涵。大力培育新時代家庭觀,引導家庭成員既愛小家又愛國家,在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愛、養老育幼等方面共擔責任,在自立自強、崗位建功、築夢圓夢等方面共同發展,推動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
  •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推動家庭文明建設 ——蕪湖市婦聯繫統深入開展...
    ,推進家庭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營造感恩母親、關愛母親的濃厚氛圍,讓所有母親渡過一個健康、美好、愉快的節日,5月9日,蕪湖縣紅楊鎮婦聯聯合鎮衛健辦舉辦了一場以「感恩母親節 為愛添光彩」為主題的親子繪畫活動。開展親子活動既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又能讓家長從百忙之中關注親情,讓孩子學會感恩偉大母愛。
  • 「全國最美家庭」李宏英:互敬互愛 揚家庭幸福風帆
    ,赤峰市婦聯開展「家與時代同行—尋找最美家庭」主題實踐活動,湧現出不少「最美家庭」。2019年,全市有四戶家庭上榜全國最美家庭。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市婦聯從5月起推出「最美家庭」故事系列展播,將「最美」能量傳到千家萬戶,以家庭文明建設成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全國最美李宏英家庭的故事。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
  • 運城市婦聯為稷山縣楊明有家庭頒發「全國最美家庭」獲獎證書
    這是楊明有家庭繼去年獲得山西省「五好家庭」的同時今年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又一殊榮。在2019年度「全國最美家庭」評選中,全國999戶入選,山西省有25戶獲此殊榮,楊明有家庭榜上有名。稷山縣委家屬區楊明有家庭四世同堂、八口之家,揚家庭美德、傳時代新風、創美好家庭,成為一個和睦之家、德孝之家、大愛之家。楊明有曾任稷山縣委新聞中心主任、縣報總編,生活在一個由老母親和妻子、大兒子、大兒媳、二兒子、兩個孫子8口人的大家庭。
  • 【最美健康家庭】我的家——和諧溫暖的家
    我的家,一個六口之家,上有年過半百的父母,下有一對天真可愛的兒女。我的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我們全家人用樸實、勤勞、愛共同守護著這個家,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在生活中我們一家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裡互助。互相尊重、坦誠相待生活中我們夫妻互相包容、互相諒解,做事都會考慮對方的感受,共同構建了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
  • 【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之家庭文明創建行動系列報導(二)
    何軍在致辭中指出,全市各族各界婦女和廣大家庭,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在生活中積極參與「我愛我家」主題實踐活動,湧現出「贍養老人」最美家庭、「黨員幹部」最美家庭、「最美綠色」家庭等各類典型。全市各級婦聯組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立足家庭主陣地,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著力發現、挖掘、傳播蘊藏在「最美家庭」中的良好家風,已經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實踐,廣大家庭和婦女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覺認知和接受家庭道德教育,提升家庭文明水平,對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專題】服務鄉村振興 促進家庭健康
    」行動,是以人民為中心,引導廣大群眾重視家庭健康、提升健康素養,建設新時代鄉村家庭婚育文明的重要舉措,也將為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營造良好健康氛圍、奠定堅實基礎。按照雲南省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廳、雲南省計生協《關於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家庭健康行動的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發揮計生協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入開展家庭健康促進行動,主動服務鄉村振興。傳播健康家庭理念,弘揚文明鄉風主旋律。
  • 「最美家力量」書香傳家風 敬業更幸福,蘇州市相城區「最美家庭...
    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婦聯充分發揮女性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以「家風正、家教好和家庭幸福指數高」為家庭建設總目標,努力打造具有相城特色的家庭工作品牌,大力宣傳「最美」事跡,講好「最美」故事,努力營造「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為共同建設「最美家庭」匯聚巾幗力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城區這幾戶家庭的「最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