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門第春光好 和睦人家幸福多
——記武山縣洛門鎮蓼陽村陳軍娃家庭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餘碧波
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裡,幾盆綠植綠意盎然;溫馨的房間內,映入眼帘的是幾張和美的全家福照片和一幅「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兩位90歲的老人臉上露著淳樸的笑容。就是這樣一戶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一家老小始終和和睦睦,被全村人傳為佳話。這就是被評為2018年全省最美家庭的武山縣洛門鎮蓼陽村陳軍娃家庭。
平凡的家庭,最美在哪?記者採訪陳軍娃的家人和鄰居後,終於有了答案。那就是,家中的每位成員都是用心,用愛,用責任來維護和經營著這個大家庭,鄰裡和睦,尊老愛幼,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陳軍娃夫妻結婚多年以來,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家庭生活和諧而溫馨,是蓼陽村人人稱讚的和諧家庭。
「我父母90歲了,結婚20多年來,妻子一直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著老人和兩個孩子,平時還要幫我打理果園幹地裡的活,她比我還辛苦。」陳軍娃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生活能過得如此和諧,主要還是妻子的功勞,對他高齡父母體貼入微、噓寒問暖的照顧,他這個做兒子的都自愧不如。
「我們家裡的兩位老人都很好,特別體諒和配合我們,平時我們農忙的時候還會搭把手。老人對我們好,我們就要對老人更好。」聽到丈夫的話後,馬繼平也笑著告訴記者,誰都有老的時候,誰都有父母,平時他們孝順老人,孩子們都看在眼裡,現在兩個孩子不光孝順他們,還很孝順爺爺奶奶。
有了賢惠妻子的支持,陳軍娃也不懈怠,從1990年起,他就開始嘗試種植蘋果。憑藉自己對果樹的喜愛,再加上接受了技術培訓,陳軍娃自2003年起嘗試黃元帥蘋果的套袋種植,原先每斤只能賣六七角錢的蘋果在改良後,居然賣到了每斤兩元以上的價格。
「當時特別高興,更加堅定了我參加技術培訓的信心,慢慢地技術純熟了,我就想著讓更多村民學習套袋技術,於是挨家挨戶鼓勵其他農戶嘗試套袋種植。因為我覺得一個人富裕並不成功,大家共同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小康,才是鄉村的振興。」陳軍娃把自己栽種果樹的方法和訣竅教給村裡人,讓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鄉鄰們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裡關係上,陳軍娃全家人都堅持著「鄰裡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個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就會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村莊就能美麗,我們的社會和祖國就會更加繁榮昌盛。」陳軍娃說。
家庭是承載社會文明的基本單元,一個美滿和諧的家庭,是我們每個人依賴的港灣,成為我們每個人事業奮鬥的依託。陳軍娃夫妻二人用自己的真誠和實際行動,營造家庭、社會和諧之美,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