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泰山三名「85後」翻譯(自左至右依次為:初曉東、趙旭和李剛)記者董宏磊 攝(時報上海3月2日傳真照片)
在任何一支成功的俱樂部裡,除了要有睿智的管理層、優秀的教練員和球員之外,還要有一個品質優良的後勤團隊,而隨著中國足球邁入職業化,外籍教練和球員大量湧入,在所有俱樂部裡,也就有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崗位——— 翻譯。較之那些備受關注的教練和球員,翻譯或許可(微博)以因為陪伴在他們身邊有一些上鏡率,但真正了解他們的人並不多。在與河南建業(微博)的熱身賽之後,本報記者與泰山隊的三位翻譯進行了一次對話,或許從點點滴滴之中,能給讀者們提供一個窺一斑而視全豹的機會。
背景
魯能成功背後翻譯功勞巨大
自從1998年正式接手山東足球之後,魯能泰山俱樂部就一直堅持聘請外籍教練。可以說從1998年至今,翻譯就是泰山隊必備的工作人員。1999年,李良石的存在讓當時甲A最大牌外教桑特拉奇有了一個跟俱樂部和球員溝通的良好渠道,成就了一個奇蹟般的「雙冠王」。第二年,魯能沒有續聘李良石,桑特拉奇也變得敏感、易躁,後來甚至有些失態,直至中途下課。圖巴在位的6年裡,塞爾維亞語翻譯姚傑和克羅埃西亞語翻譯楊勇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姚傑本身就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在塞爾維亞語這樣的小語種裡,絕對屬於權威級人物,他的翻譯能力毋庸置疑,而楊勇則在克羅埃西亞生活過很長時間,對前南地區的各種方言俚語極為精熟。這兩位翻譯相輔相成,對球員、對球隊、對新聞界工作都相當給力。所以,圖巴成功的背後,同樣有著兩位翻譯的巨大功勞。
魯能俱樂部也對翻譯極為看重。在上海期間,當記者向俱樂部高層提出想寫一寫現在的三名翻譯時,俱樂部答應得相當痛快,「沒問題,這些幕後的工作人員是我們工作的重要環節,平時大家對他們關注得不多,應該讓球迷們了解一下他們的不容易。」
現狀
現有三名翻譯都是「85後」
馬季奇(微博)下課之後,在魯能俱樂部維繫了長達8年之久的前南系足球風格悄然消散。為了取得突破,魯能泰山俱樂部從2011賽季末期,開始逐漸向更為先進的西歐打法靠攏。姚傑和楊勇這兩位斯拉夫語系的翻譯也只能遺憾地退出了魯能足球的舞臺。在巴博薩臨時掌管泰山隊帥印後,他在魯能足校任教時的翻譯李剛也被徵調到了泰山隊一線工作。2011賽季結束後,泰山隊聘請了滕卡特團隊,因為這些荷蘭教練的英語水平都相當高,因此,在備戰之初,魯能又通過招聘的形式聘請了初曉東,他跟李剛一起負責為外籍教練團隊提供翻譯。此外,上賽季因為奧比納、雷納託、萊昂和法比亞諾的存在,魯能還聘請了專門的葡萄牙語翻譯趙旭。本賽季,這三位翻譯將與泰山隊並肩作戰。
跟此前的翻譯大多是中年人不同,而今的三位翻譯都是年輕的「85後」。年紀最大的趙旭是1985年出生,初曉東是1987年出生,而滕卡特的貼身翻譯李剛年齡最小,他是1988年出生。雖然年紀相差不大,但三位翻譯的性格卻截然不同:最小的李剛看起來反而最深沉和冷靜,平時不善言談,只有在翻譯時才滔滔不絕;年齡最大的趙旭是最活潑的一個,他絕對在「文藝青年」的範疇之內,玩微博、寫小說、作詩歌都挺厲害;讀完研究生剛剛參加工作的初曉東則是一個相當老實本分的人,工作很是認真,2008年奧運會時,他曾客串過中國賽艇隊的翻譯。
濰坊學院畢業的李剛和山東體育學院畢業的初曉東英語水平都已經達到了專業八級,葡萄牙語在國內雖然沒有分級的說法,但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趙旭在加盟魯能之前曾在說葡語的安哥拉工作了很長時間,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儘管有著一股子非洲味,但跟外援經過磨合和適應,交流起來沒問題」。葡萄牙語是個小語種,在國內的翻譯人才個個都是寶,「我上學那會兒,全國一共就三所大學有葡語專業,而且都是只有一個班,每個班也就20多人,男生就更少了,也就兩三個人。就是這樣,還不是每年都招生。」家在哈爾濱的趙旭之所以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國企來魯能,跟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李剛和初曉東一樣,就是因為喜歡足球。
願望
成為一條合格的紐帶
在這次採訪中,在泰山隊時間最長的趙旭成了兩位小弟的發言人,他代表三位翻譯說出了共同的願望,「我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成為俱樂部跟外教和外援們溝通的一條合格的紐帶。」趙旭說,「如果沒有翻譯的存在,那麼我們就像回到了原始社會,大家只能用肢體語言來溝通,那不要命了嗎?」
跟其他翻譯不同,足球翻譯需要掌握大量的足球專業詞彙,所以他們平時都很注意學習和積累這方面的知識,「越位、斜插、直傳等等,有些詞在日常用語裡是個意思,但在足球裡卻代表著專業詞彙,我們都要去適應。」李剛說,而趙旭則告訴記者,跟他在國企做翻譯時的循規蹈矩不同,足球的突發事件多,「教練的安排、教練跟俱樂部和隊員的交流都很機動,時刻都要繃緊一根弦。」
在泰山隊裡,三位翻譯有著自己的分工,李剛主要跟滕卡特,趙旭負責外援,而初曉東則擔負起助理教練跟中方球員的交流任務。他們三個平時都很忙,聚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攤工作,我們還從來沒有單獨出去聚會過。」李剛說,「我喜歡打撞球,初曉東也喜歡這個,我們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體會
翻譯眼中的魯能泰山
除了正常工作之外,三位翻譯還要在生活上給予外教和外援幫助,這就讓他們跟這些老外有了最緊密的聯繫。李剛跟過巴博薩,現在輔佐滕卡特,在他看來,自己跟巴博薩接觸的時間比較長,已經達成了默契,「巴博薩是一個很隨和的老頭,為人很好,待人非常和善。」而滕卡特在李剛眼裡是一個幽默活潑的人,「平時我們之間也開玩笑,比如互稱對方為『BOSS(老闆)』,他挺可愛的。」
趙旭平時跟奧比納和法比亞諾打交道最多,而今又加上了馬塞納,「奧比納是個陽光的大男孩,他在巴西真的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剛來中國時去使館辦理籤證,吸引了很多在使館辦手續的巴西人,甚至把領事都驚動了出來,結果普通的籤證辦理變成了奧比納的籤名會。而法比亞諾因為在義大利踢過球,所以他是一個很有風度、很紳士的人。他學中文很有意思,有一次他很自豪地告訴我,自己學會了一個漢字,那是『只』字,法比亞諾認為是『電視』的意思,他覺得『只』字的模樣跟電視一樣。當時我就笑趴下了。馬塞納剛來不久,但我能感覺出來,他是一個很沉穩的人。」
趙旭的性格很外向,說起話來不緊不慢,他很快就跟泰山隊的隊員們打成了一片,呂徵和楊程結婚,都不會忘了叫上他去捧場,「其實我本來不是魯能的球迷,我們家在哈爾濱竟然訂了一份深圳的報紙,所以當時我比較關注深圳隊。魯能的成績好,知名球員多,在沒接觸之前我覺得他們應該都很大牌,但接觸後才發現,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很多人都是粗中有細,沒有任何架子。」
初曉東從小就是魯能的球迷,在他的老家萊西,朋友們踢球時大多都會穿著魯能的球衣,「那時泰山隊絕對是我的偶像。我跟趙旭的感覺一樣,真正接觸了,才知道他們都很平易近人。而且來到這裡,也體會到了魯能在管理上的細緻和規範。」
理解
球迷媒體都是為了球隊好
在魯能這個集體中,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都會成為球迷和媒體關注的對象,比如初曉東就經歷了一個讓他失眠的事情。馬塞納抵達濟南後,媒體都希望在第一時間採訪到他,但因為俱樂部的規定,馬塞納在機場不能接受採訪,所以初曉東就拒絕了記者的要求,第二天,網上出現了魯能翻譯冷漠拒絕採訪的稿子,這讓初曉東壓力極大,「他剛工作不久,本身又是個老實孩子,生怕這事給俱樂部帶來麻煩,還專門跑到我那裡自我檢討了一番。」俱樂部副總兼領隊趙民說。心理壓力挺大的初曉東則在那天晚上失眠了,「其實現在想想,也能理解媒體,都是為了工作。以後,大家都相互體諒一下對方的難處就好了。」初曉東說。趙旭喜歡玩微博,因為沒有記者隨隊前往西班牙採訪拉練,趙旭就在微博上播報泰山隊的熱身賽結果,讓他想不到的是,有人轉發了他的微博後還捎帶著罵一番,這讓他有些哭笑不得,「我覺得球迷應該是關注咱們隊,他們都希望球隊好,可能是我的措辭讓一些人產生了誤會吧。」更讓趙旭鬱悶的是,上賽季泰山隊在客場贏球後,自己遭受無妄之災,竟然有主隊隊員拿礦泉水瓶砸他,這讓趙旭只能用「誰叫咱贏了呢」來安慰自己。
李剛的願望很單純,就是希望泰山隊贏球,「只要咱們贏球,我就很有成就感,因為勝利中有我所做的貢獻,雖然不能親自去踢,但贏了球就是高興!」
(時報上海3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