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2020-12-17 中公教師網

該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所以在做題的時候要注意辨析,以免做錯。

Ps:看了以上的概念和例子,你是都能夠區分了呢?

斯金納的強化:給予的是愉快的刺激或者撤銷的是厭惡的刺激,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行為出現。

班杜拉的強化:這種強化有可能增加行為出現,也可能減少行為出現。

【鞏固練習】

1.對監獄裡的人表現良好就減刑,可以利用哪種規律解釋(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消退

1.【答案】B。解析:減刑是撤銷厭惡的刺激,增加表現良好的概率,所以選B。

2.【多選題】班杜拉認為,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並把強化分為( )。

A.效果強化 B.替代性強化 C.自我強化 D.直接強化

2.【答案】BCD。解析:班杜拉認為,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並把強化分為替代性強化、自我強化、直接強化。

3.【判斷題】要求學生自己制定行為目標,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獎勵自己,自己懲罰自己,此做法屬於自我強化。( )

3.【答案】T。解析:自我強化是指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故題幹中的說法是正確的。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巧妙區分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
    在教招考試中,一提到「強化」,同學們經常會分不清行為主義中的斯金納和班杜拉,這兩個知識點在教育心理學中是常考考點,值得大家重視。那麼他們兩個人的強化有何區別?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一)斯金納的強化規律斯金納認為,在條件作用中,凡能使個體操作性反應的頻率增加或維持的一切刺激,都是強化。
  • 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
    在教招考試中,一提到「強化」,我們就會想到行為主義,想到斯金納的正負強化和班杜拉的三種強化,這兩個知識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的重視的,經常會考到。那麼他們兩個人的強化有何區別和聯繫呢,做題的過程中又如何正確作答呢,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 斯金納的「強化」與班杜拉的「強化」對比
    眾所周知,在教育心理學中,斯金納與班杜拉的理論都是比較重要的考點,並且二者也是比較相似的知識點,尤其是對於強化,二者的觀點到底是完全一樣還是部分相似呢?那我們今天就詳細的來了解一下它們吧。(一)斯金納是通過他的做的迷箱實驗得出結論的。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巧妙區分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巧妙區分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
  • 外部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
    班杜拉和華生、斯金納等早期行為主義的研究視角有所不同。
  • 班杜拉的觀察學習實驗
    班杜拉在斯金納的理論當中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行為的獲得並不總是通過自身得到的強化的。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認為:你有一次考試考了100分,收穫了媽媽的吻,甜蜜的吻,下一次你好好學習,考100分的概率就會增加;班杜拉在思考:如果你看到別人考試考了100分,收穫了媽媽的吻,甜蜜的吻,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如果考試也能考100分,也同樣能獲得媽媽的吻,甜蜜的吻呢,這樣,你也會好好學習,爭取考試考100分。
  • 教育理論易混知識點之強化理論
    不管是在教師招聘考試還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強化理論」都是一個,尤其是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然而在教育理論中除了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之外,在班杜拉的社會觀察理論部分也出現了強化理論,學員經常會不理解也容易搞混。那麼這兩者究竟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區別,考試的時候如何正確的區分,下面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老師就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講解。
  • 淺析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淺析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如何區分負強化與懲罰?在各省市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有很多地區均會涉及到《教育心理學》的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知識就是學習的基本理論部分。很多學生反映,在備考的過程中無法區分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中的負強化與懲罰,因而本文立足於學生快速區分及解題的角度,帶領大家一起去簡要剖析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和消退這四種類型的基本含義,並重點對於負強化與懲罰進行區分。一、基本含義(1)強化強化有正強化(實施獎勵)與負強化(撤消懲罰)之分。
  •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斯金納根據「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他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 如何區分班杜拉的三種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不滿於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在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觀點後,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他把強化分為三類: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接下來對這三個強化進行區分。直接強化指的是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它強調的強化是觀察者已經做出它所觀察到的動作或者觀念。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教師招聘心理學:斯金納強化理論
    本文介紹教育招聘心理學中斯金納強化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強化理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斯金納、赫西、布蘭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種理論。我們重點介紹一下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 2021教師招聘備考——快速認清「斯金納的強化規律」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備考——快速認清「斯金納的強化規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關於斯金納應該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一部分內容,斯金納是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他的理論也是建立在動物學習實驗的基礎之上的。   斯金納改進了桑代克的貓開籠取食實驗,創建了「斯金納箱」。在斯金納箱內裝上一個操縱杆,操縱杆與另一提供食丸的裝置連接。飢餓的白鼠經過幾次嘗試,會不斷按壓槓桿,直到吃飽為止。這時我們可以說,白鼠學會了按壓槓桿以取得食物的反應。
  • 2018教師招聘備考: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強化理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斯金納、赫西、布蘭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種理論。我們重點介紹一下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斯金納生於1904年,他於1931年獲得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並於1943年回到哈佛大學任教,直到1975年退休。1968年曾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章,是第二個獲得這種獎章的心理學家。
  • 斯金納強化理論:優秀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正強化」出來的
    事後朋友發現了,狠狠地批評了孩子一頓,孩子爸爸知道之後還動手打了孩子。看起來孩子是變得更聽話了,再也不敢玩家長手機了。但是孩子在面對手機的誘惑時還是難以自我控制,家長的打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治標不治本,孩子隔天還是偷偷玩起了手機,並且變本加厲地玩。
  • 想要孩子改掉壞習慣,不需要打罵,先了解「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所以在教育中,我們要學會用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來教育孩子,這樣不僅能使孩子好的行為加強,而且能使孩子的問題行為減少。那麼有的家長會問了,我都不知道什麼是斯金納理論,怎麼用這個理論教育孩子?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斯金納強化理論。一、什麼是斯金納強化理論?
  • 用「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正強化」做引導很關鍵
    父母不妨學習用斯金納強化理論教育孩子,也許會有很好的效果。01什麼是斯金納強化理論?斯金納理論認為,不管是人還是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採取一定的行為來作用於環境。如果得到的結果是對他好的時候,這種行為就會上升。相反如果行為對他不好的時候,那麼這種行為就會減少。它主要分為兩種類型:負強化和正強化。
  • 巴甫洛夫VS斯金納,會考簡答和……
    在考試過程中,行為主義是一個重要考點,常以單選題(例子反選和定義反選),多選題題型考查,但有時也會出現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行為主義裡,包括,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小寶寶。而在學習過程中,又很容易把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混在一起。今天我們就來區分兩者。
  • 【教招考點】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1、社會學習理論著眼於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把學習分為參與性學習和替代性學習兩種。替代性學習也叫觀察學習,即通過觀察別人而進行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沒有外顯行為。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的最重要的形式。2、觀察學習分為注意、保持、再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 孩子學習萎縮的現象不可忽視,斯金納強化理論,解決學習動力困擾
    學習的動力有內外之分,現在家長們累死累活為孩子爭取的多是外部環境,但內在的動力很多家長無從下手,只能讓人讓孩子自行探索激發。當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就只能幹看著,孩子學習動力「萎縮」,通過強化理論也可修正孩子的學習動機以及強化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