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東北的「老鐵」「鐵子」一詞被形象地比喻為:冬天一起舔鐵欄杆的朋友!這說明能願意陪你舔鐵欄杆的都是患難之交。本來沒人會閒的在冬天戶外舔鐵,但是聽人一說,舔鐵會被粘住,所以稍微有點好奇心的都會嘗試。不過這個確實很危險,被粘住沒有別人幫忙,就只能把舌頭交給「鐵子」了。大家還是不要嘗試。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還有為什麼舌頭容易粘金屬而不是塑料、木頭或橡膠?
不同材料的導熱性不同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舌頭上有一層唾液,其中99.5%是水。為了讓舌頭在足夠冷的時候不結冰,身體會把血液送到舌頭上來加熱。
然而,幾乎所有形式的金屬都是熱導體,這意味著熱可以自由地通過金屬流動(傳遞)。如果某件東西傳導熱量的性能比較好,我們就更容易感覺到它很涼。這就是為什麼一個金屬扳手在25攝氏度的空氣中時,摸起來比周圍的空氣,衣服、木頭更冷的原因。
在普通金屬中,銅和鋁在傳熱方面最好。所以最昂貴的炊具是用銅做的,因為它的導熱特性更好。對於鋁來說,錫或鋁箔是一種常見的家用物品,也經常被用來烹飪食物。雖然鐵的導熱率只有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鐵的導熱性能仍然很好,可以滿足日常需要。不鏽鋼的導熱率雖然約為鐵的五分之一,但也經常被用作廚房用具。
另一方面,木材、塑料和橡膠並不是很好的導熱體,因為木材的導熱性比不鏽鋼低150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用木勺攪動沸騰的鍋時,幾乎感覺不到木柄的熱度。如果用一個鋼、鋁、鐵或銅勺子,攪拌食物或者用來盛飯,很快會燙得拿不到手。
那麼,當你把溫暖、溼潤的舌頭舔在冰冷的鐵欄杆上,會發生什麼呢?
舌頭與欄杆接觸時,熱量會通過導熱金屬迅速轉移,使舌頭表面的溫度急劇下降,當然這時我們的身體會以血液和熱能的形式給舌頭傳遞熱量。現在的問題是,大多數金屬都是良好的導熱體,如果室外溫度比較低,這根鐵桿子會很容易吸收熱量,換句話說,它吸收舌頭熱量的速度比身體提供熱量的速度要快。因此舌頭上的唾液就會結冰,導致舌頭粘在欄杆上。
而那些不是理想的導熱體的材料就不會產生這種快速吸熱的效果,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它們冷卻舌頭表面的速度沒有比身體加熱舌頭的速度快,從而使舌頭保持在冰點以上。因此舔這些東西並不會結冰。
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擺脫困境?
首先,千萬不要使勁往下扯。如果真的被粘住了,生拉硬扯有可能會將舌頭撕爛。雨果身邊有朋友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在舌頭和鐵接觸的位置倒上溫水,讓舌頭和鐵暖和起來,冰就融化了。
如果是一個人被困的時候,沒有別人幫忙找溫水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試著對這個區域進行呼氣。潮溼和溫暖的空氣會使舌頭處的冰融化。也可以嘗試用溫暖的手和手指來融化冰。如果這些都不管用,請打電話呼救。所以,冬天不要一個人舔鐵,要舔就帶上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