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一輩的老思想就是重男輕女,總是希望家裡有個男孩,可以傳宗接代,可以繼承家裡香。然後覺得女孩子就是賠錢貨,反正長大了也是要給別人家裡當媳婦兒,終歸不是自己家裡人,就覺得沒有必要在女孩子身上花錢,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生活質量提高了,思想也慢慢發生了改變,人們更多的認為要窮養兒子,富養女兒,這一思想的進步,雖然改變了女孩的地位,但也造成了男孩的困境。
1、思想觀念的變化,由老一輩重男輕女漸漸演變成了窮養兒子,富養女。
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窮養兒子,就是真的什麼都不給男孩提供,讓男孩自力更生,這其實也是不理智的做法。就像小視頻裡面,孩子想要買一件新衣服,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
但其實我們真正認為的窮養男孩,會滿足男孩基本的生活條件,保證男孩的吃飯飲食穿衣住宿。但是對於男孩的整體要求會更加嚴格,嚴格控制男孩金錢管理,以防養成男孩覺得金錢如流水的壞習慣,像現在人均的生活條件總體還是不錯的,越來越優渥的生活,孩子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提高,這樣成長環境下的孩子,居於安逸,很容易被未來的社會淘汰,被社會捧殺。
男孩長大成人後的責任會比女孩更大一些,窮養男孩,也只是在精神上磨練男孩子的意志與品格,可以更加的自立自強,可以獨當一面。
2、當下的應試教育,現在是固定的九年義務制教育。
其實現在很多的小學初中都會把學生的一整天都安排的妥妥噹噹,男孩子本來就會比女孩子更加的活潑好動,男孩子喜歡運動,打籃球,跑步等等,但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原因,導致男孩子的運動時間大大縮短了,身體的素質會下降,除此以外,沒有大量的運動來發揮他的精力,依舊會在其他地方調皮搗蛋,這也是讓家長和老師覺得男孩子頭疼的地方。
3、缺少父親的陪伴。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女方作為家庭主婦,贍養老人,照顧孩子,照顧一家子老小,或者是母親也有份小工作,但是會比較輕鬆,閒暇之餘能夠顧家,而父親這個角色總是缺席,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生活在印象裡,或者是好久好久才能見到一次面,和父親別說感情了,可能時間再久一點,連人都要不認識了。在男孩成長的道路上,父親的缺席,會讓男孩比較的敏感小心,沒底氣。雖然有母親這個角色的照料,但母親只能給男孩子帶來一面,是溫柔的,是細膩的,而父親代表的是強大,勇敢。缺少父親陪伴的男孩子,可能會變成一個娘娘腔,母親教會了男孩溫柔,卻沒有教他如何勇敢,缺少父親的陪伴,男孩會變得沒有底氣,缺少信氣。
首先要真正了解窮養男孩的意義,培養男孩子自立自強的性格,讓他懂得艱苦,生活的不易,為以後打好基石。
其次在成長階段,要多給孩子玩耍運動的時間,男孩子活潑好動,不能按女孩子的要求去苛求男孩子,在應試教育下,普遍女孩子乖巧可愛,成績好更討老師的喜歡,男孩子調皮搗蛋,成績吊車尾也是常事,遭到老師家長的頭疼,作為家長要了解男女孩子的差異,並且男孩子的生理成長也會比女孩子更加的緩慢,懂事的比女孩子晚,調皮搗蛋屬於正常行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男孩子往好的方面發展。
另外,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要做到位。父親可以給男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在男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親代表了信任,勇氣,陽剛這方面,可以讓男孩子更加的強大果敢,而這些都是母親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