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初夏白花繁盛很是好看,但火棘的最佳觀賞期是在秋季果實變紅時,綠葉紅果綴滿枝頭,經久不衰,鮮豔奪目,是著名的觀果樹木,也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火棘系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枝條常呈拱形下垂,短枝常呈刺狀。葉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鈍圓或微凹,葉革質,中上部有圓鈍鋸齒,近基部全緣、表面深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茸毛。5~6月開白色小花,由多花集成復傘房花序。花後結近球形果實,秋季果實變紅,徑約5毫米。有的一株樹上能結上萬個果,燦爛奪目,有的直到翌春仍不脫落。
火棘喜光,喜溫暖氣候,稍耐旱,適宜疏鬆肥沃、溼潤中性或微酸排水良好的土壤,萌芽力強,耐修剪。
分布情況火棘為 亞熱帶樹種,產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廣西、浙江、江蘇、河南等地。多生於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灌叢中或河溝邊。 播種 11月中旬採果,堆放熟後,搗爛漂洗、取種陰乾、沙藏,翌年早春播種。4月中旬即可發芽出土,加強管理,當年苗木可長高20釐米左右。翌年萌芽前分栽。
扦插在春季2~3月進行,用休眠枝條。或在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嫩枝杆插,亦能成活。人工繁殖的苗木,要經過2-3年的培育,方可用來製作益景。
野外挖樁,在我國南方諸省區,火棘分布較廣,製作火棘益景,可到野外挖掘有一定姿色的老樁,經過1~2年的「養坯」即可造型。
不論是野外挖掘老樁,還是人工繁殖苗木,在培育期間,都要進行蟠扎修剪,使火棘的枝幹有一定的彎曲,為日後造型打下好的基礎。
火棘幼樹經蟠扎後,栽入透氣性能好的瓦盆中養護2年。在這期間施肥應用含多元素的麻醬渣等,不要用含磷鉀多的肥料。在養護中,根據立意構圖,注意對枝條的修剪。蟠扎一年後,翌年春方可去掉蟠扎的金屬絲。第三年早春,火棘彎曲樹幹向左側,根部適當靠橢圓形淺黃色紫砂盆的右側栽入盆中養護。
樹齡不長的火棘樹木,枝幹較細欣賞價值欠佳,春季翻盆時,在盆內放置一塊有一定姿色山石, 能提高景物觀賞價值。
火棘盆景多花多果措施
施肥 在翻盆時,盆底放幾塊發過酵的動物蹄片為基肥。在正常的施肥之外,在孕蕾期間隔7天左右施兩次0.2%磷酸二氫鉀,有利孕蕾和花蕾的生長,坐果後施肥要施含磷鉀多、已發酵的液肥,如用禽糞漚制的液肥。
疏枝 火棘自然生長的枝條比較雜亂無序也比較多,分散營養,根據造型要求剪除或剪短一些枝條。開花坐果後,根據果枝的分布情況,剪除徒長枝或無果枝條。如果坐果太多,坐果後即適當疏剪掉一部分,以達到果實有疏有密、疏密得當的藝術效果。再者,今年結果太多,營養消耗過多,明年結果少,這也就是俗稱果樹「大小年」。開花期應置背風向陽處,以利坐果。
火棘盆景日常護理
場地火棘喜溫暖溼潤通風良好的環境。日照時間多少要根據造型的需要而定。如欲使新枝長而柔以製作垂枝式或風吹式,應放置半陽半陰的場所,使枝條儘快長到造型所需長度。已成型的火棘盆景,希望多開花多坐果,應放置陽光充足、光照時間長的場所。秋末要將火棘移入室內越冬,室溫在6攝氏度左右即可。如果冬季室溫過高,休眠不好,將影響翌年開花坐果。
澆水火棘平時澆水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開花期要特別注意,盆土不可過幹、過溼,過幹將影響花的生長,過溼將會造成落花,保持盆土溼潤即可。冬季要少澆水。
施肥根據火棘不同生 長期而有所不同。如樹木成型前,為了促使樹木生長發育快,應施氮肥為主的肥料。當植株已成型,需要枝條生長慢些,以利開花結果,應施含磷鉀較多的肥料。入冬後,火棘進入休眠期,不要施肥。
整形 火棘多在短枝上開花結果,坐果後,應把長枝剪短一些。徒長枝是從基部剪除還是剪短,要根據造型的需要而定。
火棘果實成熟後掛在樹上,雖不再生長,但仍消耗營養,對來年結果不利。因此,除有意保留到春節觀賞外,一般元旦過後應把全部果實一次摘除, 使植株得以休眠,保存營養。
病蟲害防治 要重視病蟲害的防治,以防為主,一旦有病蟲害要「治早,治小」。火棘一旦出現較重的病蟲害,將影響到花蕾的生長,花少果自然少。火棘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軍配蟲等。可噴灑80%敵敵畏1200倍液進行防治。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