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我國糖尿病人居世界之最,高達1.21億或以上的準糖友,糖尿病的慢病管理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事項之一。然而,糖尿病還沒有治癒的方法,一般確診後糖友需要終身服藥或者通過非藥物的方法控制,穩定血糖和遠離併發症。
但是,也有不少的糖友在服藥的過程中血糖還是降不下來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吃藥血糖還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不如用藥不當:
用藥跟著感覺走
單憑感覺服用降糖藥,風險是很大的,有些老年的糖友血糖很高,但是症狀不明顯,就憑感覺吃藥,容易無法確診藥物對血糖是否有作用。還有不少糖友會覺得今天血糖不高了就少吃一點藥,明天血糖高了就加大劑量。用藥憑著感覺走容易病情反覆,甚至血糖持續性增高,容易加重併發症的風險。
擅自停藥
不少糖友吃藥後血糖降到正常的範圍值,以為血糖是恢復正常了,就擅自停藥了,其實經過藥物治療後血糖恢復正常、自覺症狀消失,但這並不代表糖尿病已經痊癒,是否要繼續維持用藥,需要去檢查和長期的觀察後才能確定。
頻繁換藥
許多糖尿病人,剛用藥沒幾天,見血糖降得不理想,便認為藥物無效而急於換藥,這是不對的。其實,不同降血糖藥物起效有快有慢,比如胰島素增敏劑(如二甲雙胍)往往需要服用2~3周之後才能充分起效。糖友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血糖水平逐漸調整用藥劑量,加至該藥的最大有效量時,如果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再改換其他藥物或與其他藥物聯用。
追求快速降糖
有部分糖友為了把血糖儘快降下來,往往擅自加大藥物劑量,這樣容易使藥物不良反應增加。控制血糖不能急於求成,血糖的劇烈波動比高血糖對身體的危害更大。
不恰當聯合藥物
很多糖友需要服用二種或者三種降糖藥。降糖藥搭配是一門科學。在這裡提醒各位糖友,不能盲目自己加其他藥物一起吃。每種藥物的製作工藝、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都是不一樣的,自行隨意加藥可能不僅不增加藥效,反而會使"副作用"疊加。
或是運動飲食習慣不合理:
晨練不當會引起血糖升高
部分糖友有早起空腹晨練的習慣,這樣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因為晨起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處於高峰,而運動會讓交感神經興奮,使激素水平進一步增高,促進肝糖輸出增加,超過運動過程中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量時,就會導致血糖升高。如果繼續運動而沒有及時進餐則又導致血糖下降,甚至低血糖,造成血糖波動過大。
以為吃了藥就可以胡吃海塞
糖尿病的治療是飲食、運動、藥物等的綜合治療,飲食治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如果不控制飲食,無論服用何種藥物,都不能控制好血糖。良好、持之以恆的飲食治療不但能減少藥物的用量,還能保持穩定的體重和代謝狀態。即使短期內血糖控制得很好,也不要大吃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