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觀察3歲嬰幼兒的反應,專家發現了孩子哭泣的真實原因

2020-08-28 新海棠

作為新手媽媽,最手足無措的一件事,莫過於嬰兒莫名其妙哇哇大哭了。

嬰兒還不會講話,無法表達自己哪裡不舒服或者不滿意。

這時候,怎麼辦呢?

國外的心理學研究人員,早期對嬰兒的行為進行了跟蹤觀察。

研究人員尋找了9名孩子,他們的年齡從16個月到3歲不等。從孩子早上醒來一直到晚上睡覺,專家詳細記錄了他們每一次哭泣、每一次微笑的準確時間,以及哭泣和微笑對孩子行為產生的後果。

其中,孩子哭泣的場景有100多種,但是有12種哭泣的場景,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當然,如果嬰兒吃喝、或者大便等基本的生理需求沒有得到好的照顧的話,一樣會大哭不止的。

下面,就是研究人員從100多個哭泣的情景中,總結出的12個常見哭泣情景。

  1. 被迫坐在馬桶上時,他們會哭泣
  2. 把他們的玩具拿走後,他們會哭泣
  3. 給他們洗臉時,他們會哭泣
  4. 讓他們單獨在一個房間裡時,他們會哭泣
  5. 當大人離開房間時,他們會哭泣
  6. 沒能成功地將某種東西玩到自己滿意時,他們會哭泣
  7. 想和大人或其他孩子玩,但是沒能做到;或者在自己玩的時候,沒能讓他們看著自己並和自己交流時,他們會哭泣
  8. 穿衣服時,會哭泣
  9. 讓大人抱起自己,但是這個願望沒能實現時,他們會哭泣
  10. 脫衣服時,會哭泣
  11. 洗澡引起哭泣
  12. 當鼻子被大人擦洗時,他們會哭泣

憤怒、恐懼、愛這三種情緒,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認為是嬰兒出生時就會的本能反應,如果身邊的環境刺激引發了憤怒或者恐懼的情緒,他們就會哭泣。相反,如果大人的行為引發了愛的情緒,他們也會微笑啊。

仔細分析這12種場景,不難發現,像1、2、3、8、10、11、12等場景,都是嬰兒被強迫進行某種行為,引發了他們的無條件的或者條件的憤怒反應,通過哭泣的形式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如果嬰兒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被粗魯地對待,比如穿衣服、脫衣服、洗澡的時候,大人沒有耐心地拉、扯、拖等行為,會讓嬰兒的身體感到不舒服。那麼雖然不能開口說話,但是他會通過大哭這個動作來表示抗議。

像7、9這兩種情景,則是孩子感受到了一種悲哀的情緒反應。小孩子對自己的撫養者是有很深的依戀感的。當被依戀的對象不能與自己進行互動時,會產生一種被拒絕的情緒。

而4、5兩種場景,是孩子感到恐懼的一種不安全感的反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身邊的環境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最親近的撫養者不在身邊的時候,會產生恐懼感。

因此,想讓嬰幼兒不哭,最好的辦法就是大人給予足夠的愛和關注。嬰兒是可以感受到愛的行為的。如果大人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能夠採用輕撫、輕拍的動作安撫嬰兒的身體,嬰兒也會產生愛的情緒,給你一個大大的微笑喲。

最後,我們還是做個測試,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嬰兒哭泣場景呢,可以多選。

當然,家裡有寶寶的,可以把這個作為基本的檢查清單。當寶寶哭泣又不能說話時,大人可以拿出來檢查一下,到底寶寶哪裡不舒服或者哪裡不滿意,科學撫養,讓寶寶更健康啊!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哭泣? 多選
0
0%
被迫坐在馬桶上時,會哭泣
0
0%
把孩子的玩具拿走後,會哭泣
0
0%
給孩子洗臉時,會哭泣
0
0%
讓孩子單獨在一個房間裡時,會哭泣
0
0%
當大人離開房間時,孩子會哭泣
0
0%
沒能成功地將某種東西玩到自己滿意時,孩子會哭泣
0
0%
想和大人或其他孩子玩,但是沒能做到;或者在自己玩的時候,沒能讓他們看著自己並和自己交流時,會哭泣
0
0%
穿衣服時,會哭泣
0
0%
讓大人抱起自己,但是這個願望沒能實現時,會哭泣
0
0%
脫衣服時,會哭泣
0
0%
洗澡引起哭泣
0
0%
當鼻子被大人擦洗時,會哭泣
0
0%
其他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嬰兒哭泣的原因?從寶寶哭泣時的表達方式尋找答案
    嬰兒哭泣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也最能吸引到爸媽關注的目光。作為父母怎樣能夠幫助寶寶,減少因不適而發出的哭聲和掉眼淚的次數,這是每個家長最想知道的事情。本篇主要講如何能通過嬰兒的哭泣方式,快速分辨出導致嬰幼兒哭泣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 哭是嬰幼兒的特殊語言,作為家長,讀懂孩子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育兒
    而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哭聲的特點、微表情和身體狀況,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來判斷孩子的信號,給予孩子反應,解決孩子的需求。在這個過程當中,哭作為一種特殊語言,完成了三個功能:1、傳遞信息的載體。2、發展認知和思維。3、達成人際交流。
  • 那個說「孩子哭泣不能抱」的專家,他家孩子成長如何,妥妥的打臉了
    而老公卻聽信網絡傳言,說孩子哭泣不能抱,會慣壞孩子,還指責雯雯不會帶孩子。很多剛剛為人父母的家庭,由於缺少養娃經驗,在育兒方面都會多少出現分歧。那麼,寶寶哭泣,父母到底該不該抱呢?那個說"孩子哭泣不能抱"的專家,他家孩子成長如何,妥妥的打臉了不知何時開始,"哭聲免疫法"席捲了大陸的育兒圈,就連知名演員馬伊利都入了坑。其核心理論就是孩子哭泣不能抱。
  • 不要放任寶寶哭泣!這樣照顧0-3歲寶寶,專家:孩子受益一生
    導讀:不要放任寶寶哭泣!這樣照顧0-3歲寶寶,育兒專家:孩子受益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要放任寶寶哭泣!這樣照顧0-3歲寶寶,育兒專家:孩子受益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誰來照顧0-3歲的嬰幼兒?代表委員專家共議學前教育
    誰來照顧這些年幼的孩子,特別是0-3歲的嬰幼兒?是否有相關的專業人才?建立照護中心的資金、場所如何解決?  昨天,多名代表、委員、專家對此給出了建議。支持主辦主體遵循嬰幼兒成長特點和規律,探索3歲以下兒童科學託育模式。
  • 0~3歲早教重點是養育孩子
    浦東東方幼兒園園長毛美娟表示,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受功利思想影響,急於求成,其結果是內在素質培育不足,結果就出現「會彈琴卻不會上廁所」,「會背唐詩不會穿衣」等怪現象。昨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也在上海電臺「990市民與社會」節目中指出,眼下不少父母對0-3歲孩子的早教很重視,這是好事。
  • 寶寶樹發布0-3歲嬰幼兒成長白皮書
    1-2歲各地區嬰幼兒測評得分   中新網11月29日電 今日,2017第四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寶寶樹在論壇中正式發布了《2017中國0-3歲嬰幼兒生長發育現狀白皮書》。
  • 專家:嬰幼兒不是「小大人」 3歲前飲食需注意
    特恩斯市場研究公司(TNS Sofres)針對嬰幼兒飲食狀況進行了一項調查,共有1188位媽媽參與,她們的孩子從15天至3歲不等。結果表明媽媽們並沒有遵循兒科醫生的飲食建議。有些食物對幼兒來說「為時過早」在孩子滿歲前,媽媽們都會聽從兒科醫生的飲食建議,但1歲之後,很多嬰兒的飲食便和大人相差無幾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 愛你哈妮寶貝|嬰幼兒專家認證課程
    想要尋求擴張卻發現招生困難?運營了一年卻還是做不到收支平衡?想要找專家指導卻很難預約到檔期?想要引進各種課程卻發現沒有自己的品牌特色不系統也不專業……想要做一家0-3託育中心真的好難!如果你在0-3的教室中有一段時日了卻發現自己還是不夠了解孩子還是不能遊刃有餘地和他們相處還是沒有辦法感覺到滿足和享受總是覺得有一些迷茫和困惑……
  • 引發嬰幼兒腸絞痛的7大常見原因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父母最關心的,保護孩子不受病害侵擾就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那麼關於「引發嬰幼兒腸絞痛的7大常見原因」的問題,大家都清楚嗎?3.情緒影響寶寶撕心裂肺的哭鬧有時可以看做是發洩情緒的途徑,畢竟新生兒的神經系統還不能達到辨別外界刺激的地步,也沒有學會說話、打手勢,只有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泣?了解客觀原因,3招安撫孩子負面情緒
    看到孩子哭泣,很多家長包括我老公,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給孩子的哭泣行為作出負面消極評價,常用的&34;便是&34;。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拋開出息與否不談,哭聲帶給父母的煩躁感,宛如唐僧哭著念緊箍咒一般,將耳朵送到喧鬧的&34;。
  •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難題怎麼解
    對於上班族而言,「3歲以下的寶寶誰來帶」是一個難題。雲南省政府辦公廳今年6月下發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但記者近日在調查採訪中發現,雲南省目前能提供此類系統、優質照護服務的機構數量不足,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存在明顯短板。
  •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難題怎麼解
    雲南省政府辦公廳今年6月下發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但記者近日在調查採訪中發現,雲南省目前能提供此類系統、優質照護服務的機構數量不足,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存在明顯短板。業內人士呼籲,應儘快完善《意見》實施細則,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託育服務機構,發展多元化嬰幼兒照護服務,切實減輕家庭育兒負擔。
  • 3歲女娃特勇敢,走路基本不看道!眼科專家忠告……
    快3歲的雯雯(化名)比男孩還「野」,走路基本不看道,摔一跟頭哭完又勇往直前。是性格如此,還是……不久前,父母帶著疑惑抱孩子到醫院檢查,終於發現女兒「勇敢」的秘密:原來是眼睛有問題。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專家洪朝陽提醒:幼兒無法講述自己有何不適,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視力問題,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 利用0-3歲嬰幼兒發育特點積極開展早期教育
    2、對嬰幼兒心理發展產生良好影響。3、對嬰幼兒生理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礎教育。在國外,許多國家很早就提出了對0-3歲的嬰幼兒進行智力的開發。紐西蘭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從出生開始。秘魯、加納等國家把0-6歲教育已列入了國家行動計劃。他們認為:0-3歲是早期教育的黃金期,0-3歲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 你給孩子買的口罩符合標準嗎?專家建議:嬰幼兒口罩這樣選
    01多大的孩子適合戴口罩靳向煜教授提示:兒童口罩不適用於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相信很多細心的家長都發現,在給寶寶戴上口罩後,他們的呼吸聲會變深變重,往往會在口罩內張大嘴巴。原因其實很好理解,一款合格的口罩,為了達到阻隔飛沫、花粉、細菌等顆粒物的標準效果,舒適性就會降低。儘管兒童口罩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已經將通氣壓力設置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指標值內,但由於嬰幼兒肺部等器官尚未發育完善,還是可能造成呼吸困難、缺氧等不利情況的發生。
  • 警惕嬰幼兒哮喘
    喘息是嬰幼兒時期呼吸系統常見的臨床症狀,它有不同的病因、病理生理變化和轉歸,是一種異質性症候群[1]。數據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兒童在3歲前至少發生過一次喘息,近50%的兒童在6歲前發生過喘息[2]。除了哮喘,呼吸道感染、過敏、氣道反應性疾病也是引起嬰幼兒喘息常見的原因,其次是胃食道反流、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異物吸入;還有一些罕見的原因,包括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 2歲孫女地上倒地撒潑,一看奶奶提棍,孩子的反應太逗了
    導讀:2歲孫女地上倒地撒潑,一看奶奶提棍,孩子的反應太逗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孫女地上倒地撒潑,一看奶奶提棍,孩子的反應太逗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淨咬人是因為孕期吃了狗肉?
    3歲還不會說話淨咬人是因為孕期吃了狗肉?這樣的環境可能存在幾個問題:很多家庭並不能及時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孩子2歲時發現他依舊不能完整說話才來兒童保健門診檢查。類似的語言發育理解誤區大量科研證據表明,3歲兒童的語言能力能幫助預測孩子三年級的閱讀能力。
  • 從小缺愛的人,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就有典型表現,家長要引起重視
    這個很簡單,只要您仔細觀察就能識破。3、眼神呆滯,面無表情如果你發現一個小孩子不夠靈活,目光呆滯,面部毫無表情或是,只有當他人接近孩子,跟孩子說話時,孩子才會禮貌性的做出反應,回答對方沒幾句話,就終止不說了。甚至,當孩子餓了、困了時,孩子仍在堅持不哭不鬧,神色很正常,表現得極為堅強。那麼,十有八九這孩子是個缺愛的娃。只有小孩子的爸媽對孩子要求嚴格,或是過度的忽視了孩子,孩子才會無法跟他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互動,恐懼於表露內心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