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倍券的奇葩說
為了拯救疫情下悲摧的觀光餐飲內需市場,
蔡政府打算發個錢給百姓花,振興振興經濟。
三倍券是一個詭異的東西。
撇開從酷碰券變成振興券,到最後叫作三倍券的可笑。
從不可找零,到雖不可以找零,到不禁止找零的遊移。
從不可以跟電商買,到可以跟部份電商買。
不可以買香菸,但可以買酒跟檳榔......
最怪異的是,蔡政府是要人民花1000元買。
1
不管是各國政府給人民的錢,還是馬英九時代的消費券,你是去「領」,或是政府「發」。
但,這個三倍券,是要你是用1000元向政府「買」。
不管幾倍優惠,這從頭到尾是一個買賣行為。
為什麼?
2
蔡政府為什麼,即使在人民一面倒的反對下,硬是堅持,要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逼人民花1000元,跟政府買3000元的券?
3
非常清楚,這次蔡政府全力拱數位支付,到了圖利的地步。
甚至過程中,滑天下之大稽,一度不肯發實體券。
偏袒第三方支付的廠商,到了連悠遊卡,和信用卡都被排除,想讓四家第三方支付吃獨食。
想想看,2300萬人,一人3000元。是630億。
Line Pay 一卡通,街口支付,臺灣Pay ,和Pi 錢包,獨吃630億大餅。爽到不行。
4
還不只是營業額。
支付平臺是使用的人越多,這個支付平臺就越值錢。
到了一定地步,而且完全壟斷,以後躺著吃。
後起競爭者很難產生。
大陸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就是參考指標。
蔡政府羨慕又忌妒,寧可扶持Line ,也絕不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分到一杯羹。
5
最後在社會不平,強力反彈下,才勉強增加實體券,增加信用卡使用。
但四大支付平臺,已經免費吃到大力丸。
蔡政府為什麼要扶持這四家支付廠商?
其中,Line 還是外國廠商呢!
為什麼要圖利到吃相難看的地步?
6
好了,不甘不願,要發實體券。
但是,對實體券通路充滿怪異的奇葩套路。
要你拿健保卡買,而不是身份證買。
要你去超商或是郵局拿健保卡買。
要你用手機尋找,哪裡還有實體券可以排隊買。
7
完全刻意排除,交給村裡長賣三倍券這條最穩妥,最合適的通路。
到底為什麼?
是腦殘?
還是又有什麼看不見的利益,正在準備交易?
你看懂了嗎?
如果您對本期《黃智賢夜問》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行觀看哦!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