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從現實當中來說,我們來看一下我們中國的高考、中考和我們國家在教學方面的改革和變化。從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修訂的結構來看,我想我們在座的幼兒園的園長,在你們和家長交談時,都會談到我們的民辦幼兒園要學算術,要學語文,但是你們要說的是,孩子不管學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都要面對中國高考,對吧?那麼你知道高考發生了什麼變化?大家來看看,我們高考的滿分是150分,現代文閱讀9分,現代文閱讀二12分,現代文閱讀三14分,文言文閱讀19分,古詩文閱讀11分,默寫5分,語言文字運用20分,寫作60分。大家看高考的這個分數的這樣的一個比例,從中你們讀到什麼?閱讀。傳統文化閱讀、古詩詞閱讀。現代文閱讀和寫作是我們所有考試的中心和核心。因為從國內方針上來說,如果我們中國培養的學生都上了清華和北大,佔我們中國最高人才的80%,出國了都不回來,中國如何能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個文化性的國家。所以你會發現我們新的高考把文化、傳統、閱讀放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國家就是通過考試改革,促進我們教學改革,所以我們需要從幼兒園開始,來培養我們孩子的閱讀。
來看山西省的中考。古詩文12分,閱讀材料短文38分。讀材料然後進行寫作,三篇70分。我們山西省從去年開始,而且是全國中考變化最大的省份,也明顯的看出來閱讀在我們的考試佔這樣的比例,已經達到非常高了。我們再來看語文課程標準,我們來看看課外閱讀量,一、二年級不能低於5萬;三、四年級不能低於40萬;五、六年級不能低於100萬的閱讀量,這是國家課標當中所提出來的一個具體的一個量。所以聽說讀背,對吧?這是我們語文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能,讀。我們剛才就講閱讀聽故事,但是在幼兒園時孩子不會認字,那麼對他作為一個語言的提前醞釀和感知。所以小學階段能不能完成對我們閱讀量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根基就是幼兒園;如果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的基礎的話,那麼我們的幼兒園就是這一輩子的根基。是這樣的嗎?所以我們大家看我們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我們國家和我們中高考目前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當中。所以閱讀的最關鍵時期是14歲之前,是我們最重要的階段。所以我們說我們的閱讀教學,語文教學留給孩子留下什麼,這也是我們希望通過語文教學所能達到的初衷。
我們的小學招生工作在五一的時候,基本上就要結束,招160個人,但有幾百個人報名。我們的小學現在明顯被越來越多的家長來認可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剛才談到我們要扎紮實實地來落實,我們所提出來的理念,在課程中扎紮實實落實。我們辦幼兒園也好,辦學校也好,家長不是看我們每天的口號有多閃亮,而是要看我們如何去落實我們自己提出來的理念,如何真正為孩子的長遠發展負責。
那麼大家來看一下,這是我們二年級第一學期我舉的一個例子。那麼我們的開設語文方面的閱讀,第一個現代語文,我們把學校的語文課分成了四個科目,第一個現代語文就是二年級的語文課本,我為什麼拿這個東西,這是我女兒正在用的。非常有意思。我問女兒,你喜歡哪個語文課?因為文科有四個課,現代文閱讀、古文誦讀、古文精讀、閱讀。你最喜歡你們的語文課文的哪個課?你知道我女兒說什麼?在這個時刻裡面有《幼學瓊林》、《小古文》、《世界歷史》、《古文觀止》、《西遊記》,這是她上學期讀的。我問她下個學期讀什麼?她說除了現代語文、語文課本之外,其它的我都喜歡。就是說我們的那個語文課本,是國家部編教材,已經比原來的語文課本好了多少倍。但是仍舊讀了《幼學瓊林》、讀了《笠翁對韻》,讀了《周遊列國》,看似閱讀已經飽和。你知道我們語文課本有幾節課就高效率完成了嗎?所以我們的語文課文是利用我們一周十二節課,12節課我們拿出來2到3節課,到期中考試之前,我們就把語文課本高效完成了,其他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全用來做什麼呢?學習這些課外的東西,我們都知道目前如果要在中高考當中取得一個很好的成績的話,我們的語文課本遠遠不夠。那麼我在語文課文中,大概我算了兩個數,也就是不到兩萬。那麼一個學期下來看二年級整個學期的閱讀量,來學習下《東周列國志》,我用的是連環畫閱讀這套,一共60本,書是66萬字,給孩子的古詩和給孩子的漢字是200萬。這對於我們2012年的閱讀量,大家看了有一個明確的回應是多少次?5萬,那麼你知道我們現在的這個閱讀怎樣?一個學期達到多少嗎?達到將近一百多萬的閱讀量,是國家所要求的多少倍? 20倍整。因為這樣,才落實了我們的辦學理念「中國靈魂,全球視野」,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戲劇、體育、美術等這些課程的落實。所以我們只有這樣做,孩子在未來的中高考當中,他的語文才能真正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