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商城售問題油遭舉報 調和油隱瞞成分含量有玄機

2020-12-16 紅商網

  橄欖油、橄欖調和油,當兩款產品放在一起時,許多人或許傻傻地分不清楚,兩者間存在著怎樣的區別。事實上,前者的成分百分百為橄欖油,後者則是將橄欖油同其他種類食用油相混合的產品。倘若後者摻入了低價的油,商家又刻意隱瞞其成分含量的話,那麼消費者顯然就當了「冤大頭」。

  日前,《市場導報》維權中心就接到一起相關的舉報,有讀者對於拼多多商城 (由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辦的第三方移動社交電商平臺)上一款品牌為「歐貝麗斯」的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提出了質疑。

  調和油有玄機

  這是一桶五升的食用油,外包裝上醒目地標註著幾個大字 「歐貝麗斯」「特級初榨橄欖」。初看上去,讓人直覺認為,這是純正的、百分百的橄欖油。但細細再看,大號字樣的後邊,拖著小號的「調和油」字樣。

  原來,這僅僅是種摻入了橄欖油成分的調和油。標籤一側,更小號的字樣註明,這款產品是精選了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並按照科學比例調配而成的。

  那麼,這種調和油中,各種成分的比例又是多少呢?舉報的讀者告訴記者,他查遍了產品的外包裝,都沒有這方面的信息。

  導報記者經了解得知,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的市場價格相差懸殊,橄欖油的價格要遠遠高於菜籽油。這也就意味著,這幾種油品的含量多少直接關係到該產品的 「含金量」。

  「不公開各種油品的比例,這就給商家玩弄手法,糊弄消費者留出了空間!」

  舉報的讀者稱,舉個極端的事例,如果在一桶滿滿的菜籽油中,滴入一滴橄欖油,然後公然打上「橄欖調和油」的名頭,那麼消費者的權益無疑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生產廠家含糊應對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上述行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中作出了規定,「如果在食品標籤或食品說明書上特別強調添加了或含有一種或多種有價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應標示所強調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那麼,「歐貝麗斯」的包裝配料表裡,為何沒有按照上述規定,標註各種成分的含量?這樣的行為是否違法?

  導報記者根據包裝上的信息,聯繫了生產廠家,這是位於江西南昌的一家油脂企業。然而,該公司人員表示並不清楚相關的要求。當記者特意提醒《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規定時,該人員含糊應對,並迴避發問。記者進一步詢問其身份時,該人員則拒絕透露,最後乾脆掛下了電話。

  生產廠家躲避採訪,那麼銷售商又會作何種解釋?在拼多多商城上,該產品的銷售商簡單地標註為「尚源食品」。然而,記者多方查詢發現,並不存在以「尚源食品」為名的企業。

  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導報記者隨後聯繫了拼多多商城。根據舉報者提出的諸多質疑,商城方面隨即開展了調查並最終確認舉報屬實。

  拼多多下架「問題油」

  拼多多商城此後給導報作出的回覆指出,店鋪名為「尚源食品專營店」的商家(後經查證系尚源阿膠製品公司)銷售的「歐貝麗絲」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的標註存在如下問題:

  1.標識不清。該產品的中文為「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但是其英文翻譯為「EXTRAVIRGINOliveOil」,將其翻譯成了純正的橄欖油。

  2.商品品名上明確寫出「歐貝麗斯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5L裝」,但商品標籤 「特級初榨橄欖油」為大號字,「調和油」三個字換行小號字,可能會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誤解,讓人容易誤以為是百分百純正的橄欖油。

  3.歐貝麗斯調和油的配料表裡,未按規定標註成品中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的配比與含量。

  拼多多平臺相關人士告訴 《市場導報》維權中心記者,他們已依照國家相關規定,責令商家「尚源食品專營店」在規定期限內,對其店鋪銷售的「歐貝麗斯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的標註做出整改,並對出現標籤問題的商品作下架處理。

  拼多多方面還表示,對於平臺上的其他店鋪,也會加強監管力度,平臺一定會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敦促存在問題的商家儘快整改,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損傷。

  《市場導報》 記者  陳彤/文

2016億歐創新獎揭曉 拼多多獲最具成長力獎

五糧液牽手拼多多 白酒行業開啟社交電商戰略布局

「2016新世代權力榜」發布 拼多多獲「商業模式創新獎」

「拼多多」直接凍結商家帳戶貨款引風波 商家被疑售假套券

網購平臺「拼多多」先讓商戶刷單後凍結貨款?

搜索更多: 拼多多

相關焦點

  • 拼多多二清舉報是什麼意思?拼多多為什麼被舉報原因揭秘
    拼多多方面回應稱:舉報方系售假商家,其冀望將電商O2O行業在支付清算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與其售假之後的賠付事件混為一談,逃避法律及商事約定的制裁。拼多多平臺表示,相關事項此前已經進行過相應信息披露,2017年在收到央行上海分行指導意見之後,已於當年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資質的平安銀行進行全流程資金託管和結算,拼多多不在任何場景下觸碰交易資金。
  • 拼多多回應「二清」舉報事件 二清是什麼意思違法嗎
    拼多多遭商家舉報,涉嫌「二清」無證經營支付業務  10日拼多多電商平臺一位商家表示,其曾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舉報平安銀行和拼多多涉嫌「二次清算」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並獲回復。  對此,拼多多方面11日晚間回應稱:舉報方系售假商家,其冀望將電商O2O行業在支付清算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與其售假之後的賠付事件混為一談,逃避法律及商事約定的制裁。  關於商家舉報的支付問題,拼多多方面表示:平臺在收到央行上海分行的指導意見之後,引入了具有支付和清算資質的平安銀行進行全流程資金託管和結算,拼多多不再觸碰交易資金。
  • 食用調和油造假內幕,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相信在廚房的你們應該都知道那就是食用油,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是叫食用調和油非常讓廣大的消費者青睞,這種油是用多種油調製而成的。很多消費者非常好奇調和油裡到底「調」了什麼?調和油這個精美的包裝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下面就跟隨我的腳步了解一下吧!
  • 橄欖調和油為啥賣的這麼便宜?因為木有橄欖油!
    離開寧海,作者來到寧波市區,發現不少市場也銷售同樣的低價橄欖調和油。在何家西宏市場、新二號橋市場、輕紡城內的糧油區等地,這些市場內幾乎相隔不遠就能看到同樣的橄欖調和油在售,一瓶5升裝橄欖調和油的價格,幾乎都在50元以下,每一個品種的月銷量都有兩三千箱。    與寧波相鄰的台州和金華,同樣存在低價橄欖調和油的身影。
  • 胡姬花調和油的花生陷阱
    浙江的王女士近日去超市買花生油,發現5升裝的某花生油售168元,而胡姬花花生濃香調和油僅需69.5元,看起來實惠得多。可買回家後才發現後者的配料表中,大豆油和菜籽油含量最多,花生油含量排在第三位。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花生油要比大豆油和菜籽油貴得多,許多調和油商家用些『巧妙』宣傳,故意突出含量低但價值高的油種,吸引消費者,粗心者極易忽略。」  強調的配料應標示含量 「商品名稱中將含量較少的油種加以強調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更多是一種噱頭。」臨床營養師華鑫說。理論上調和油食品標籤中各油種含量應具體標示,但我國目前沒有硬性要求。
  • 拼多多商城的東西可靠嗎拼多多0元購真的假的
    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上拼團購買東西,而拼多多APP就非常受歡迎,那麼拼多多商城的東西可靠嗎?對於沒有在拼多多商城買過東西的人一定會這麼問,如果你也想知道拼多多商城的東西可靠嗎,那就繼續往下看,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 拼多多回應:已關涉事店鋪 記者調查仍有違規商品在售
    昨日本報稿件刊發後,當晚拼多多官方微博發文稱高度重視此事,正在緊急排查,並啟動全面、系統清理,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情節嚴重的店鋪已被列入平臺「黑名單」。拼多多在文中還表示:「一直以來,拼多多在入駐規則中均要求商家網售商品必須合法,嚴禁銷售違規、違法產品。
  • 深海魚油中魚油含量不到2% 調和油被指貓膩多暴利多
    例如,金龍魚橄欖原香食用調和油的配料為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玉米油、葵花油、亞麻籽油、花生油、紅花籽油;福臨門菜籽橄欖調和油配料為大豆油、花生油、油菜籽油、特級初榨橄欖油、芝麻油。更為諷刺的是,超市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記者,調和油的配方是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而這兩種「橄欖」調和油的配料中,排在最前的並非橄欖油,而是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
  • 小紅書遭王海實名舉報:官方自營食品被檢出「禁藥」成分
    科技自媒體 / 財經三劍客1月17日,雷達財經從知名打假人王海處獲悉,小紅書銷售的泰國SUSUYA纖體丸酵素含有禁藥成分「西布曲明」。為此,王海在今年1月向工商部門實名舉報小紅書商城運營者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行吟公司」)。雷達財經根據新浪黑貓投訴查詢發現,小紅書被多位網友投訴售假。
  • 高端養生食用油升級換代 御米油特製調和油首當其衝
    2010年,北京玖鼎慧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以「珍稀資源,滴滴養生」為主題的多功能、高端養生食用油——御米油特製調和油,一經上市,便首當其衝,成為高端養生食用油市場的新貴。  御米油特製調和油,由御米油(天然滅活罌粟籽油)與青花椒籽油搭配製成,能夠激發食物釋放原始清鮮香味,為菜餚增香增色。
  • 315前夕 拼多多被媽媽聯盟聯合控訴銷售有毒小黃鴨
    一年一度的315如期而至,歷年來,哪些企業和商家要遭315晚會點名與曝光都是消費者倍感關注的話題。不過,有意思的是,多次上榜315點名黑名單的拼多多早在前幾日就遭媽媽聯盟聯合控訴銷售有毒小黃鴨。據悉,網友「多多媽媽」在諮詢無毒先鋒相關兒童消費品的健康風險時,得知拼多多平臺在售的小黃鴨玩具在過去兩次調查中均存在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的現象,可能損害兒童生殖系統。一、銷量10萬+的毒多多小黃鴨流向孩子2018年10月,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在電商平臺拼多多中購買塑料小黃鴨玩具,並送獨立的具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檢測。
  • 網售電子菸死灰復燃 改頭換面登上淘寶京東拼多多
    【點擊投訴】原標題:網售電子菸死灰復燃:改頭換面,未成年人也能輕易購買因監管出手而一度「熄火」的網售電子菸又死灰復燃。去年11月,兩部委曾發文明確要求電商平臺全面禁止網售電子菸,且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 「全麥麵包」真假難辨:摻雜小麥粉,涉嫌成分虛標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認為,如果麵包產品標稱「全麥」,其主料應只使用全麥粉,不應含有小麥粉,否則涉嫌成分虛標、隱瞞事實。排在配料表首位的一般來說是食品原料中含量最多的,由此可以大致判斷出全麥成分在上述13款麵包中的添加比重。此外,新京報記者又走訪和採訪了好利來、麵包新語、味多美等烘焙門店。其中,好利來門店所售全麥切片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小麥粉,全麥粉含量標註為≥10%;麵包新語、味多美門店所售全麥吐司或麵包產品均未標註全麥含量,店員對產品中的全麥含量也不清楚。
  • 拼多多二清是什麼意思舉報怎麼回事 拼多多二清違法嗎
    12月10日,拼多多電商平臺一位售假商家於社交媒介表示,其曾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舉報平安銀行和拼多多涉嫌「二次清算」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並獲回復。拼多多方面回應稱:舉報方系售假商家,其冀望將電商O2O行業在支付清算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與其售假之後的賠付事件混為一談,逃避法律及商事約定的制裁。
  • 調和油不能說的秘密 從不公開配方
    諸多問題形成大家對調和油的不信任。儘管食用調和油行業呼籲出臺新國標整頓的呼聲不斷,但是截至目前,新國標還是沒見真容。記者此前了解到,國家標準出臺的主要爭論點在於國標具體內容,是否要公布配方比例,冠名油種佔比多少才可以成為冠名調和油等熱點問題。
  • 現在創業開榨油坊正是時候,央視記者暗訪食用調和油生產內幕
    調和油,又稱高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調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涼拌用油。食用調和油已經在市場上存在了20多年,目前佔據國內食用油整體銷量第二位。
  • 把Epic遊戲商城與拼多多相提並論,人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即便人們不會在Epic上消費,也會因為「不想錯過一個億」而形成如此循環:每周固定時間,登陸商城,領取免費遊戲。除此之外,也有人內心動搖,非要在兩個平臺之間,決出最合理的選擇。一位知乎用戶,最近發覺Epic有性價比優勢,於是發起該如何選擇平臺的問題。
  • 聚投訴網友投訴拼多多:在拼多多平臺購買到了假冒藥品的膠囊
    截止發稿前,拼多多有效投訴13464次。 張金流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於2019年12月16號在拼多多商城淇心坊購買了一瓶糯米膠囊,收到產品後用打火機少了下有股頭髮絲的味道,並對著外包裝的國食健字號進行了查詢,查詢結果是林豐牌-哈醫集正 林豐牌鈣鐵鋅硒咀嚼片生產廠商:江西林豐藥業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20150322根本不是這個宅濟的糯米膠囊名稱
  • 花旗、金龍魚等花生香調和油主要原料實為大豆油
    金龍魚花生香調和油 主要成分實為大豆油 ●比成分 除了各品牌花生油價格有較大差異外,不同品類的花生類食用油也有明顯的價格差。如4L裝花旗花生香食用調和油售價為36.9元,單升價格為9.2元;而魯花、鷹嘜、胡姬花和刀嘜花生油的單升價格均在20元以上,就連一款最便宜的花旗花生油的單升價格也為16元,價格接近花旗花生香食用調和油的兩倍。業內人士表示,花生香食用調和油之所以價格如此便宜,是因為其主要成分並非花生油,而是大豆油和棕櫚油提取成分等。
  • 看懂食用油標籤 調和油命名有規定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專家指出,選購食用植物油時,應仔細閱讀產品標籤。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食用植物油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脂,產品名稱應統一標註為「食用植物調和油」。調和油不能以其中某成分來命名,如「橄欖調和油」「亞麻籽調和油」就不正確,還應在標籤上註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此外,轉基因食用植物油應當按照規定,在標籤、說明書上進行明顯、醒目的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