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不是沒有壽眉強烈?十年老茶客說出了答案

2021-01-1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六七月,是為苦夏。

消夏靜心,消,消受也。

消受夏天,在暑熱蒸騰的時節透出閒適與愜意。

明代有位藏書家寫過一本《逸老堂詩話》,記載了消夏的方法。

「焚香看畫,一目千裡,雲樹藹然,臥遊山水。」

夏日炎炎如果不想出門的話,那便焚香度夏吧。能感受香氣氤氳,心境生涼。

但對喜歡喝茶的朋友來說,難免擔心薰香衝撞了清幽的茶香。

薰香的氣息大多濃鬱霸道,容易掩蓋茶香本來的味道。

因而,為夏日生活增添閒適與愜意,更適宜用冷香(花香、果香)去煩、解暑。

古時沒有空調、風扇的年代,普通人家在夏日喜歡懸掛茉莉、素馨等香花串成的長絡,紗帳裡一股流香。

天然的淡淡花香,果香,也能為茶席布置增色。

高足的食盤裡擺上應季的蜜桃,再插一瓶花,收拾好茶席後,舒服享受的泡上一杯茶。

一路感受著花香、果香、茶香,特別愜意。

提起這香氣消夏的話題,想到之前有新朋友提出,「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不是沒有壽眉強烈?」

當時的回答是,那可未必。

銀針和壽眉的茶香,各有特色,很難放在一起比出勝負!

《2》

白毫銀針,都有哪些香氣?

列舉起來分為很多種。

有毫香,有花香,有嫩筍香,有竹林香,有藥香,有稻穀香。

隨便提一個,背後都有很多精彩。

白毫銀針在新茶階段,在存茶時間未滿一年的時候,香氣是清越清爽的。

新銀針,代表香型是毫香,花香,嫩筍香。

打開2020年的一級白毫銀針,開箱的剎那間,濃濃的毫香撲入鼻端。

很像幹蘆葦搖曳在秋風裡,走在江畔時,迎風吹來的氣息。

用蓋碗衝泡後,揭蓋去聞香氣,鮮筍香先發制人,接著才是清瑩的毫香,緊跟著是嫋嫋的甜花香娉婷而來。

稍微放冷後,再去聞冷調的香氣,縈繞在杯蓋上的是桂花、茉莉般的清香。

清雅的毫香持續力很強,逐次的衝泡下,清新爽朗的毫香久久未散。

而等到白毫銀針存滿一年,存滿三年,再繼續存下去後。

隨著存茶時光的增加,白毫銀針的香型可以發生改變。

老銀針的代表香型裡,毫香發生了轉變,變成了沉穩的稻穀香。

而老白茶的常見的藥香、陳香等香型,並未缺席。

稻穀香的感受,聞起來沉鬱悠揚,能夠在佔據人的嗅覺感官好久,好久。

那種乾燥糧食穀物般的香型,聞著特別讓人安心。

而老銀針的聞到的藥香,像是藥香同源的好聞藥材,香氣聞起來通竅又舒服。

至於陳香,它並非是代表腐朽型的氣息,更不是所謂的倉味、梅子味、巧克力味。

陳香,名為香,指的是非常好聞的香氣。它是植物老去後常會擁有的氣息。

搭配著其餘的香型,共同譜成了好聞舒適的茶香變奏曲!

《3》

壽眉的茶香,會有哪些變化?

壽眉,是白茶裡的親民茶。

它的外觀和白毫銀針,有顯著的區別。

白毫銀針,芽頭胖嘟嘟,旗槍爭戰,除了芽頭旁帶有小葉殼外,沒有葉片,更沒有茶梗。

用最簡單的形容定義白毫銀針的外觀,就是一個「嫩」字。

採摘期靠後的壽眉,梗葉舒展,葉片多,茶梗明顯,而芽頭略微瘦長。

梗葉粗獷,模樣不精緻的壽眉,和白毫銀針擁有巨大的差別。

外觀不同,芽葉構造不同,決定了壽眉的香氣組成和銀針會有明顯的區別。

壽眉新茶的香氣,以草藥香、花香、竹葉香為代表。

枝橫葉闊的壽眉,內部的纖維長得略粗,新茶階段的草藥香更突顯。

草藥香,是一種清鮮的茶香代表,聞起來像新鮮採下來的草藥香氣。

當夏日煮涼茶時,摘一把帶藤帶葉的鴛鴦藤,洗淨煮水喝。

煮涼茶那會瀰漫在空氣當中的香氣,就是草藥香的代表。

壽眉的花香,要比白毫銀針更加外放。

更多了甜美、馥鬱的香型變化,聞起來更接近洋槐、梔子、含笑的花香。

而由於葉片舒展的緣故,還能從壽眉上聞到更多竹葉香、粽葉香等。

品質出色,高山原料製成的壽眉,茶香裡擁有濃鬱的植物香型變化,特別好聞。

而當壽眉存成老茶後,構成了老白茶裡的主力軍。

老壽眉的香氣,不得不提兩大代表——散茶的藥香,餅茶的棗香。

壽眉散茶的藥香,沉鬱甘香,像是林妹妹的屋子燻著一室的藥香,比天然的花香果香更有格調,更好聞。

至於棗香,白毫銀針不會具備。只有梗葉舒展的壽眉經過壓餅,再經歷一段時間的陳化後,才容易得出來。

清甜醇美的棗香,像是蒸紅棗糕的香,像紅棗煮水後的香氣。

喝老白茶,選一塊帶棗香的壽眉餅,能帶來別開生面的喝茶感受和體驗!

《4》

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不是沒有壽眉強烈?

當然不是。

從兩者的茶香對比上,它們之間各有千秋。

但很多喝白茶的朋友,常會產生這樣的困惑。

認為白毫銀針沒有壽眉香,或者是覺得白毫銀針不好喝懂。

不論是在香氣上,還是滋味上,要想完全弄懂白毫銀針的風味,對新茶友而言有些難度。

喝不懂銀針的朋友,很容易產生這樣的誤解:

覺得白毫銀針不夠香,不夠好喝,滋味太寡淡。

相比下,壽眉的風味更加大眾適宜。

不論是新茶友,還是老茶友,都能夠很好的接受。

壽眉茶香上的甜花香,清新的草藥香,以及茶湯滋味上的鮮醇、飽滿湯感,哪怕是平時沒有豐富喝茶經驗的朋友,也能輕鬆喝懂和接受。

故而,從茶味接受的難易層面看,壽眉更能為大眾接受。

從新茶入門喝茶推薦來說,若是要喝懂白茶,那建議從壽眉喝起。

先喝壽眉,再喝白牡丹,最後才是挑戰白毫銀針。

入門學茶,適宜循序漸進。

從壽眉喝起,順利入門的概率更高。

如果是直接從白毫銀針喝起,那不僅學費成本會略高,還很容易因為喝不懂,從而對白茶產生味道寡淡的誤解!

實際上,不論是香氣還是滋味,白毫銀針的表現都不遜色。

當你小口細啜,慢慢品嘗,對比感受時,自然能喝出區別!

《5》

如何才能喝懂白毫銀針?

答曰,多喝。

學茶這件事,要看的是實戰經驗。

光是看,只能練成趙括那樣的紙上談兵本領。

喝白毫銀針時,為了更好的喝懂茶湯滋味,衝泡和喝茶方法很重要。

從學茶、試茶、完整感受茶味變化而言,要用蓋碗衝泡。

當蓋碗逐次的衝泡、出湯後,要及時揭蓋,聞蓋香。

不同溫度下,釋放出來的蓋香會有所不同。

及時聞香,對比熱聞和冷聞的香型變化。

再則是,除了聞杯蓋香外,幹茶香、落水香、掛壁香、葉底香也要細細體會。

從不同地方聞香,多維度對比,並且及時的記錄/做筆記。能更好的掌握一泡茶的香型變化。

而在茶湯的滋味感受上,要注意喝茶方法。

飲茶的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等到茶湯徹底放冷後去喝。

將茶湯溫度下降到適口狀態,小口的將茶湯細啜。(注意這裡是小口啜茶,而不是大口牛飲。)

將茶湯啜入口,先不著急將茶湯喝下肚,感受湯水的細膩變化。

用舌面掂量湯水,感受茶湯的醇和、稠滑、醇厚程度。

茶湯入喉時,細細的體驗感受。

最後,當一杯茶啜飲完後,可以砸吧一下嘴,感受回味。

將茶湯的順滑度、湯水的醇厚度、香氣落水的馥鬱度、回甘生津的持久度等感受,細細的記錄下來。

將點滴的細節體驗逐一感悟過後,對於學會喝一款茶而言,顯然是更有好處!

當你學會喝白茶,學會喝銀針後,自然能懂得它的美好所在。

白毫銀針,養分十足,茶氨酸含量豐富。

湯水滋味裡面,擁有無盡的鮮醇、甘爽、輕快韻味。

淡極始知花更豔,這是對白毫銀針的最好註解!

《6》

舒服的香,可以理氣開鬱。

《本草綱目》裡介紹茶,「得春升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

總結茶的功用,可以祛眠醒睡,提神助思,解渴消暑,解膩解乏。

茶的清香,特別迷人。

老蘇曾寫過一句詩,「仙山靈草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東坡的筆下,茶香透人肌骨,而茶本身就是個遍體生香的佳人。

好的茶,香氣一定不會遜色。

白毫銀針,作為白茶裡金字塔尖的存在,它的香氣怎麼可能輸給了壽眉呢?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白毫銀針沒有老茶是因為不好喝?
    就在一邊享受這老白茶的醇厚湯感的席間,有茶友提出來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喝白茶這麼久,遇到的老白茶都是壽眉,偶爾還能遇到點牡丹,卻一回老銀針都沒見過」?是因為白毫銀針不適合存放成老茶嗎?白毫銀針只能喝當年的?話題一出,不少茶友隨即附和道:「確實如此啊,這是為什麼呢?」。
  • 春壽眉成為入門茶的五大原因,看完,白毫銀針、白牡丹都甘拜下風
    當然沒有!因為太奢侈了!同樣,白毫銀針作為入門茶,也太奢侈。不是白毫銀針品質不好,而是白毫銀針,它不適合當做入門茶,要喝懂白毫銀針,需要一定的喝茶段位。聽完您也別覺得生氣,這是經驗之談啊!不信?如果您是新手,不妨買一罐白毫銀針回家試試,就能找到答案。可以把答案撂在這兒。有80%以上茶友,第一次喝白毫銀針,會覺得它的味道淡。列位看官也別糾結了,我直接公布入門茶的答案——買壽眉。
  • 看圖說話,三招教你識別白茶家族裡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區分出白毫銀針後,剩下就是要區分白牡丹與壽眉。白牡丹與壽眉的區分要細緻,若是腦子裡沒有它們的模樣,很容易將二者混淆。買是的白牡丹名,結果是壽眉的身,這可不是天大的烏龍?《4》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擁有截然不同的香氣。經過沸水衝泡後,香氣物質發揮作用,開始呈現出各種香型。【白毫銀針,毫香是最大特色】問白毫銀針特徵是什麼?
  • 粗枝大葉的白茶才適合存,白毫銀針存久了只剩甜味,不好喝?
    02壽眉才適合長期儲存,而白毫銀針存久了只剩甜味嗎?當然不是!只要是品質好的白茶,不管是壽眉還是白毫銀針,亦或是白牡丹,都適合長期儲存。白毫銀針存久了也並不是只剩甜味。存老了之後的白毫銀針,那風味可別提多好了!小白自己都沒喝過幾次,拜託了老白好幾天,才勉強從他的小寶庫裡拿出了一泡2018年的白毫銀針。才5g,太小氣了。老白當時還說,「省著點喝,喝一泡就少一泡。」
  • 白茶中春壽眉和秋壽眉哪個更好,從外形、口感、香氣三個角度說說
    一是白毫銀針,二是白牡丹,第三,就是壽眉。和高貴冷豔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不同,壽眉作為茶友們白茶入門的選擇,是再穩妥不過的。壽眉在春季和秋季都有產出,採摘季節跨度之長使得壽眉產量極為豐富,價格也比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親民。
  • 為什麼在美國白毫銀針被看作是藥而不是茶?
    白毫銀針茶葉在美國最初不是被當作飲料,而是被視為藥物放在社區藥店出售,中藥師會在茶葉中加上珍貴藥材,例如糖、姜、香料成為當時的成藥。現在不少歐美國家把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白茶放在藥店和百貨商店的美容化妝品中出售,還成為家庭擺設中的工藝品,在美國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你要外形美嗎?那就得喝白毫銀針」。
  • 不同類型的白茶之間,香氣口感滋味有什麼不同?一次性為你講明白
    比如,能不能具體說說每一種茶的香氣口感?比如,是不是白毫銀針喝鮮,壽眉喝醇?比如,……看來大家對白茶的熱情度都很高,愛茶之心,直接瞭然。然而,這個話題很大,三言兩語之間難以概全。《2》第一,品類篇按採摘標準不同,白茶主要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1.白毫銀針,芽身粗壯,一旗一槍,茶毫密布。
  • 白茶餅有沒有檔次之分?白茶新手入門,請從茶餅的品質說起
    白毫銀針產量極低,壓餅的數量也少,市面上很少能見到品質優秀的高山白毫銀針餅,且白毫銀針也不太適合茶友入門,這兒便稍作了解即可。白毫銀針的茶餅,通身只可見飽滿的芽頭遍布餅身,色澤淺綠帶白的芽頭是茶餅的主要構成,密密的白毫擠滿芽頭,使得茶餅的色澤多了白毫的銀白構成,變得淺淡而優雅。
  • 春壽眉與秋壽眉有什麼區別?
    壽眉的採摘時間總是要比銀針與白牡丹來的晚一些,少了一絲柔嫩,卻透著陽光一般的爽朗。而壽眉因為採摘季節的不同,則分為春壽眉與秋壽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說如何區分春壽眉與秋壽眉。
  • 五一外出喝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該帶什麼白茶比較好?
    為了緩解旅行途中的疲憊,建議出門前可以帶一點白毫銀針。白毫銀針,白茶界的佼佼者。在茶圈內享有高知名度。白茶由於不揉捻、不殺青的制茶工藝,保留下較多的養分物質。而芽頭粗壯的銀針,白毫密實,更是白茶內有名的養分明星。
  • 知識貼,白茶壽眉的梗為什麼這麼多?
    茶友毫不猶豫地回答:看牡丹的梗就少啊,壽眉的茶梗看起來好多。的確,在新手的世界裡,這個認知是正確的。壽眉與牡丹相比,茶梗的確算多的。但,如果沒有這些茶梗,壽眉還叫壽眉嗎?那得改名叫牡丹了!壽眉的茶梗多,是因為「壽眉」這個等級的標準決定的!
  • 白茶新手入門,該選白牡丹還是壽眉呢?4點教你擺脫疑惑
    答案是適合。因為白牡丹的香氣好,新茶的鮮爽風味凸顯,能代表白茶「鮮醇甘爽」的風味特色。新人選白牡丹入門,一來它的香氣很好喝懂,二來可以直觀感受白茶的魅力。白茶裡面白牡丹以花香著稱,特別香。而春壽眉的採摘日期略微靠後,葉片長得更大,邊緣圓潤。另外,白牡丹的採摘標準是一芽一、二葉,壽眉則是採一芽三、四葉。從外觀的直接對比上,真正的白牡丹不論是葉片大小和多少上,都和春壽眉有分別。最後,白牡丹的芽頭更大,白毫更多,茶梗更細。
  • 相比做舊老白茶,用春壽眉冒充的白牡丹,新茶友更容易踩坑!
    發來圖片一看,答案分明。這哪是什麼白牡丹啊,分明就是實打實的春壽眉。那究竟那箱子所謂的「白牡丹」,是哪裡不對勁呢?答曰,葉片模樣長得太著急了。春茶季裡,白茶先後分別採摘的依次是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白毫銀針沒有葉片,只有芽頭旁的小葉殼,像是刀鞘般緊緊貼在粗壯的芽頭上。緊接著登場的是白牡丹。標緻長相的一級白牡丹,芽頭飽滿,葉片細窄,芽葉模樣俏麗。
  • 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什麼樣的?毫香、稻穀香、鮮筍香?它還有梅花香
    銀針就慘了。芽瘦了,也長了。小葉殼也長大了。頭採的米針,跟往年頭採結束後採下來的銀針,幾乎差不多。單看個頭,一般人還真認不出來它是頭採米針。可人家根正苗紅,就是頭採。想不認可它,還真沒轍。容不得忽視,容不得遺忘的一種香氣。這股梅香,它不俗,它清而冷,含在清冷的湯水裡,含在早已經沒有溫度了的頭採米針茶湯裡,仿佛在清冷的雪夜裡,於暗處傳來的那縷梅香。「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春風試手先梅蕊,頩(ping)姿冷豔明沙水。」
  • 白茶裡,出現巧克力味的白毫銀針,不要喝,這是白茶受潮了!
    到了最後,還有著堅果香氣的感覺,在嘴巴裡蕩漾。箇中滋味,比起很多的甜食,吃起來不會那麼膩。再說回到白茶上,不知道茶友們在喝白毫銀針時,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味道?不論是在幹茶,還是衝泡過後的蓋香,都有著接近於不新鮮的巧克力氣息。
  • 告訴你,這是對白茶白毫銀針的最大浪費!
    以往她喝茶,壽眉和白牡丹喝的較多,白毫銀針喝的較少,這次一來就說想要試試白毫銀針。既然她已經開口,自然也要滿足她的要求。溫好杯,放入茶,等到水開,剛想倒水,就聽W女士開口阻止,說之前喝茶人家用的水都是85℃的,白毫銀針葉片嫩,用沸水衝泡會把葉片燙壞。
  • 沒有芽頭的壽眉叫冬片?那冬片該改名「四季茶」了
    原因很容易推斷:那些買了臺地冬片的茶友,看的是村姑陳介紹荒野冬片的文章,結果用荒野冬片的香氣滋味去對比臺地冬片,一比,就完蛋了。完全不是那個味道嘛。沒退貨都是好的。故此大多數人,從此不再買冬片——真的沒有,假的,不如沒有。
  • 白毫銀針存出巧克力味很難得?教你一個方法,也能輕鬆「存」出來
    就像白毫銀針,它的香氣也有很多。有毫香,有蘆葦香、鮮筍香、花香、竹林香、稻穀香等等。 但在部分茶友的印象裡覺得,好的白毫銀針一定要陳出巧克力味,朱古力味。 仿佛沒有,就不是什麼好茶。 額,這可是天大的誤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