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又被稱為出國留學黨的「放榜月」,大家是不是都在焦急的期待著OFFER呢?
這幾天,國外各大學開始陸續放榜。朋友圈都變成了這樣的畫風。請求支援,錦鯉附身:
在本月中,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常春藤盟校聯袂發榜,這些常年排名美國大學TOP榜單的名校無疑是很多學子心中的夢校,常春藤院校的整體錄取率幾乎每年刷新低,但是早申的錄取比例明顯是一股清流。而且提前申請的結果會有四種可能性:
錄取(accept/admit)
有條件錄取(conditional offer)
拒絕(reject/deny)
延遲(defer)
也就是說有些同學被拒,有些同學拿到了Offer,還有些同學則被Defer,那麼defer是什麼呢?如果被Defer了我們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Defer是什麼?
很多美國大學在本科招生的過程中,提供「提前招生」的選擇。學生可以提前申請,然後在12月-2月之間(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收到錄取結果。
提前申請一般分兩種——Early Action(EA)提前行動,Early Decision(ED)提前決定。這兩個最大的區別是,如果你ED學校被成功錄取,就意味著你原則上一定要去念這個學校;EA則不然。
而Defer是指你的提前申請結果,既沒有被錄取,也沒有被拒絕,而是被延遲到常規申請階段再做考慮。
比如今年,麻省理工(MIT)Deferred了6792位申請人,他們將被延遲至常規輪次(RD階段),並與該輪次申請人一視同仁地接受招生篩選。Deferred的學生不需要寄送任何新材料,除了更新信息表。
為什會有Deferral?
學校需要有策略性地確保這屆學生的高質量、多樣化,並保護他們的yield(收到錄取的人選擇去這個學校的比例)。
一方面,他們對於常規錄取階段申請人的數量和質量,難以作出準確預估。
另一方面,也會有學校對於這個學生提前申請材料所反映的情況還不是很確定,想要再進一步看一下這個學生,在接下去幾個月能否保持或者有更優異的表現。有可能是申請者的實力不夠突出。比如學術能力符合標準,但不突出。因此更好的SAT/ACT或託福分數,或者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比之前提高,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錄取機率。或者是軟實力不突出,比如申請文書不精彩,課外活動不夠多樣化,申請材料中呈現出的學生特點與大學的「氣質」不契合。
還有一種可能,有時候,學生的申請材料可能不夠完整,材料不完整的情況下,大學是不會審核學生的申請的;或者說材料等沒有在大學規定的時間前送達大學,那麼學生的申請就自動被劃分成常規申請了。
總之,學校想要等有更多信息之後,把這些不確定的學生和之後的學生比較一下,再做一個更好的決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被Defer後怎麼辦?
1. 搞清學校是否仍需補充材料,迅速補交
首先記住最重要的一條:按照Admission Office的指示來做。有的學校會讓你補交最新的標化成績,有的則是課外活動或者推薦信,向你的招生官詢問清楚。
2. 修改你的申請材料
如果你發現你的申請中有一些小的瑕疵,比如簡歷上有錯誤,或者Essay裡面有小的問題。修正過來,告訴招生官。在這個時候,往招生辦公室塞材料變得很重要,但是這是建立在你補交的材料都是必須且有效材料的基礎之上的。
3. 聯繫招生官/負責你所在區域招生官
大學的招生辦Office of Admission的郵箱是針對所有申請者的,有時候你發給招生辦的郵件會淹沒於各種郵件中了。
最快捷的辦法的聯繫負責你所在區域的招生官,比如說中國區招生官,給他們的郵件更有針對性,更容易讓招生官記住你,解決問題更直接。
很多同學在考慮給大學寫love letter向招生官表達對學校的熱愛和入讀的決心。這封郵件建議在常規申請結果放榜前,一般在2月中下旬發這封郵件,此時招生官要做常規申請的最終結果了。想要更新的申請材料也可以發給區域招生官。
4. 補送推薦信
如果大學允許補交推薦信,你可以遞交一份展示你的不同一面的推薦信。如果大學不讓遞交推薦信,那遞交了也會被扔進垃圾桶,所以這個方法要先徵得大學的同意。
5. 去做 campus visit
這樣的好處有二,一是可以讓你知道這所學校是否真的是你想要的,二來可以向招生辦公室表明你來這裡上學的強烈意願。
在visit中,你可以做以下幾件事情:和你的招生官詳細地面對面地聊一聊。去上一節課,並且和教授認識一下。去學生餐廳吃飯,然後和在校生聊一聊。
最後,我們祝大家最終都可以拿到自己夢校的Offer哦~
部分圖片和內容轉載,轉載出於非商業性學習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轉載圖片、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10個工作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