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ED2陸續放榜,拿到offer的同學自然是歡喜,但也有同學比較糾結,因為把ED2當做了保底學校,被錄取後非常糾結是去還是不去。比糾結更糾結的就是被defer的同學。三立教育想要告訴大家的是,美國大學提前申請有四種結果:錄取(accept/admit)、有條件錄取(conditional offer)、拒絕(reject/deny)、延遲(defer)。
Defer是什麼?
很多美國大學在本科招生的過程中,提供「提前招生」的選擇。學生可以提前申請,然後在12月-2月之間(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收到錄取結果。提前申請一般分兩種——Early Action(EA)提前行動,Early Decision(ED)提前決定。這兩個最大的區別是,如果你ED學校被成功錄取,就意味著你原則上一定要去念這個學校;EA則不然。而Defer是指你的提前申請結果,既沒有被錄取,也沒有被拒絕,而是被延遲到常規申請階段再做考慮。
為什會有Deferral?
學校需要有策略性地確保這屆學生的高質量、多樣化,並保護他們的yield(收到錄取的人選擇去這個學校的比例)。一方面,他們對於常規錄取階段申請人的數量和質量,難以作出準確預估。另一方面,也會有學校對於這個學生提前申請材料所反映的情況還不是很確定,想要再進一步看一下這個學生,在接下去幾個月能否保持或者有更優異的表現。有可能是申請者的實力不夠突出。比如學術能力符合標準,但不突出。因此更好的SAT/ACT或託福分數,或者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比之前提高,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錄取機率。或者是軟實力不突出,比如申請文書不精彩,課外活動不夠多樣化,申請材料中呈現出的學生特點與大學的「氣質」不契合。總之,學校想要等有更多信息之後,把這些不確定的學生和之後的學生比較一下,再做一個更好的決定。
被Defer後怎麼辦?
如果你不幸被夢校Defer了,但又十分想去,就需要認真考慮下怎麼補救了。
1、再次示好
在收到結果後的一周內向推遲你學校發一封Appeal Letter。信中包含以下幾點:
1> 感謝大學沒有拒絕而仍然考慮你;2> 你仍然對該校抱有極大熱情,非常希望最終能被錄取;3> 進一步強調為什麼該校跟你是good fit (就是一小段Why School);4> 告訴學校你會提交一些補充材料。
2、搞清學校是否仍需補充材料,迅速補交
首先記住最重要的一條:按照Admission Office的指示來做。有的學校會讓你補交最新的標畫成績,有的則是課外活動或者推薦信,向你的招生官詢問清楚。可更新的有:新的獎項,活動,分數或任何在學術和課外活動中新的參與。
3、修改你的申請材料
如果你發現你的申請中有一些小的瑕疵,比如簡歷上有錯誤,或者Essay裡面有小的問題。修正過來,告訴招生官。在這個時候,往招生辦公室塞材料變得很重要,但是這是建立在你補交的材料都是必須且有效材料的基礎之上的。
4、聯繫招生官/負責你所在區域招生官
大學的招生辦Office of Admission的郵箱是針對所有申請者的,有時候你發給招生辦的郵件會淹沒於各種郵件中了。最快捷的辦法的聯繫負責你所在區域的招生官,比如說中國區招生官,給他們的郵件更有針對性,更容易讓招生官記住你,解決問題更直接。很多同學在考慮給大學寫love letter向招生官表達對學校的熱愛和入讀的決心。這封郵件建議在常規申請結果放榜前,一般在2月中下旬發這封郵件,此時招生官要做常規申請的最終結果了。想要更新的申請材料也可以發給區域招生官。
5、補送推薦信
如果大學允許補交推薦信,你可以遞交一份展示你的不同一面的推薦信。如果大學不讓遞交推薦信,那遞交了也會被扔進垃圾桶,所以這個方法要先徵得大學的同意。
最後,雖然很多學生最期待的錄取信沒有如期而至,但因為申請者眾多,美國大學的錄取結果有很大的隨意性。三立教育覺得大學的錄取有時不是因為你不強,而是你的競爭對手太強。一個錄取結果不能定義你是誰,更不能決定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