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水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021-03-05 三巧學習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先秦 • 佚名《荊軻歌 / 渡易水歌》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漢 • 佚名《迢迢牽牛星》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唐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五代 • 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唐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 宋 •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唐 •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 唐 • 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唐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 宋 • 陳與義《登嶽陽樓》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 唐 • 劉禹錫《望洞庭》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 唐 • 李商隱《霜月》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 宋 •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唐 • 高駢《山亭夏日》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唐 •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 唐 • 李白《長相思•其一》

相關焦點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詞帝李煜最美絕命詞
    美到心醉,痛到心碎,其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絕唱,風靡古今。《虞羨人》很早就被譜曲成歌曲,男女老少,皆能吟唱,至今仍記憶猶新、如弦在耳。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這年的時光怎樣才能結束呢,過往的事我還能記得多少呢?
  • 中華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煙波江上使人愁。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3、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4、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5、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6、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7、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8、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九首描寫愁情別緒的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生苦短,不如意開心之事十之八九,因此愁情滿腹也成為心情的常態和固定軌跡,因為心有所思而發愁,因友人離別而發愁,因為情人離去而發愁,因為壯志難成而發愁,因為睹物思人而發愁,因家國毀滅而發愁……,古人之愁何其多也,愁不勝愁,煙波江上使人愁,大好河山看不足也令人愁,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愁緒點點通。
  • 當花遇上古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歌罷,將手中寶劍向頸一橫,頓時血流如注,香銷玉殞。後來,在虞姬血染的地方長出了一種草,莖軟葉長,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草頂小花豔麗藏悲,嬌媚含怨,卻又楚楚動人。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於是稱之為「虞美人草」。虞美人在春末夏初開花,虞美人花瓣輕薄如綾,花朵纖弱飄逸,在微風中搖曳時,如美人舞袖,格外嫵媚,深受人們喜愛,古往今來為人稱頌。
  • 李煜最經典的8首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談李煜,總也繞不開他亡國之君的身份。李煜的人生於他自己是個悲劇,於文學是卻一種幸運。他是史上最寫詞的寫得最好的皇帝,他的作品對詞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王國維曾評價他——「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後主李煜死因大揭秘
    李煜詞語言優美明淨,工於白描手法,尤其善於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等,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李煜的詞,主要是後期的詞突破了花間詞派狹窄、虛浮的天地,擴展和提高了詞表現生活、抒發感情的能力,故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間詞話》)。此後,詞同古典詩歌一齊發展,到宋代達到高度繁榮的境地。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帝李煜
    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李煜在18歲那年迎娶了娥皇。雖然嬪妃眾多,但卻對娥皇一往情深,恩寵有加。陸遊的《南唐書后妃諸王列傳》上面曾有記載,說娥皇是:」通書史,善歌舞,猶工琵琶,至於採戲弈棋,靡不妙絕。」
  • 李煜絕命之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後魂歸故土,卻留下玄機
    因為他的文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皇帝詞人,而且是一個亡國之君的皇帝。他的詩詞成就主要集中在人生的後半段,此時的詩人被囚禁。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階下囚,可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李煜經歷了這一切,才會有異於常人的人生經歷,才能寫出這樣真正的故國之思,寫出這樣情感真摯的作品。還在這一系列的詩詞作品當中,「絕命詞」尤其精美。
  • 詩詞遊戲「飛花令」——水,55句含「水」的古詩詞名句彙編
    「飛花令」來源於韓翃《寒食》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是古人的一種詩歌遊戲,難度較大。後經改良,選手能在規定時間內說出含有規定關鍵字的詩句即可。本文按照此標準,整理55句含「水」的古詩詞句子,供玩家玩飛花令使用。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把愁寫成絕唱的七首宋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果說詩像山一樣厚重,那麼詞就像水一樣靈動。最愛的便是那些千迴百轉的句子,讀在唇齒,划過心間,誰知誰的千般無奈,萬般思愁。若是慎重,那麼一筆一划,那麼一顰一笑都足夠動人。我不願哀愁變成一種儀式,願只願始終如水,不濃墨重彩,清淺的剛剛好。
  • 99句關於愁的經典古詩詞,少年不知愁滋味,問君能有幾多愁!
    閒愁 | 問君能有幾多愁〔唐〕李白《月下獨酌》: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唐〕羅隱《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唐〕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五代〕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五代〕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宋〕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宋〕辛棄疾《醜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
  • 得到南唐李煜真傳的納蘭性德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清初詞壇領袖人物陳維崧評價納蘭性德的詞作是「得南唐二主之遺」,在藝術風格上儘管納蘭詞有婉麗悽清,天然渾樸,嶔崎磊落等多向度魅力。但師從花間詞還是為主,氣質上與李煜、晏幾道更為相近。這裡他讚賞花間詞,在形式上高雅華美,如古典玉器,但在反映社會生活,幹預補益人生方面有局限性,少適用性。而「宋人專意於詞,實為精絕」,反映社會生活的廣闊與深刻方面適應性強了,但在形式感上缺少了古典意蘊和華美,而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卻能在形式與內容上,達到高度一致,亦真亦幻,煙水迷離,別有寄託,堪稱美學意義上的「神秀」之作。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堆工作在案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天天夜班白了頭」「秦時明月漢時關,夜裡加班人未還」「眾人幹活千百度,驀然回首,領導安排加班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堆文件在案頭」……這些句子化用古詩詞,反映現實上班生活既真切自然,同時又不矯揉造作,渾然天成,讓人看後不禁心有靈犀,頷首贊同。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醉解千愁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窗外小雨淅淅瀝瀝,心中萬千思緒湧上心頭,眼角有淚滲出,有霧氣隱現,這樣的天氣,讓煩悶的心緒多了一緒愁懷。
  • 《一江春水向東流》小人物背後的大時代
    《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兩集,是一部在敘事跨度通戰前、戰時與戰後三個時期的銀幕史詩巨片。影片講述了進步知識分子張忠良一家在抗戰中的不幸經歷:老父慘死於敵人之手,弟弟忠民參加了抗戰遊擊隊;妻子素芬與老母四處漂泊,歷盡艱辛,最後流落上海街頭,素芬不得不到一家有錢人家做女傭;忠良飽經磨難,九死一生,與家人早已失去聯繫,最後到達後方都城重慶。
  • 一個11歲的孩子,能對戰多少輪飛花令?
    一個11歲的孩子,能對戰多少輪飛花令在央視《勇攀高峰挑戰不可能》節目上,首次開啟雙字飛花令,主令為圓周率數字,副令為選手隨機提供的16個字,並且,「雙字飛花令」規定,不能使用同音字,不能用「兩」代替二,10秒內未能接令或者接句重複,即為挑戰失敗。這樣的賽制規則被網友稱為「地獄級」難度。
  • 情感篇:歲月,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原創)
    、在地上刮紙片的情景;有為了輸贏會爭的面紅耳赤,甚至打架的情景;有童年時在空地上放紙鷂,比誰的紙鷂放的高的情景;有在暑期爬樹捉鳴蟬、到田邊釣青蛙的情景;有童年時在放學後我們把書包一丟,架起桌球臺桌打桌球的情景;有我們湊伴聚在一起,完成家庭作業的情景;有童年時考試得了滿分,滿懷喜悅奔向父母去報喜的情景;有………。
  • 問君能有幾多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剖析一篇幾乎滿分的考場文)閒話少說,直接上題:《荀子》中說:「道雖邇,
  • 一江春水向東流:鐘擺能讓任何東西飛起來,卻無法使自己騰空
    在王麗珍催促的喇叭聲中,影片在一片悲愴的音樂聲中結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二、情景交融,意境渾然的片名「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後唐李煜流傳千古的佳句。李煜為了說明愁之多、怨之廣、恨之深, 竟以一江東流水作比。
  • 史上最多「愁」的一首詞,卻只有一句道出了愁!
    寫愁的詩詞,真是數不勝數。有最長的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最重的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還有最多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有「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等,古今詩詞之愁,真可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