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020-12-17 宇飛姐姐

1、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4、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5、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7、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8、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9、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0、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1、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12、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3、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4、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5、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16、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7、 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佔得春,草滿鶯啼處。不見生塵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18、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19、 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20、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樓上簾招。

21、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22、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23、 愁望春歸,春到更無緒。

24、 獨自悽涼還自遣,自製離愁。

25、 算空有並刀,難翦離愁千縷。

26、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27、 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28、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

29、 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30、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溼琅影。

31、 西風一夜剪芭蕉,倦眼經秋耐寂寥?強把心情付濁醪。讀離騷。愁似湘江日夜潮。

32、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

33、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34、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35、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36、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37、 高齋常見野,愁坐更臨門。

38、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39、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40、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關焦點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詞帝李煜最美絕命詞
    美到心醉,痛到心碎,其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絕唱,風靡古今。《虞羨人》很早就被譜曲成歌曲,男女老少,皆能吟唱,至今仍記憶猶新、如弦在耳。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這年的時光怎樣才能結束呢,過往的事我還能記得多少呢?
  • 九首描寫愁情別緒的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作為靈長類的人類經歷數萬年的進化和環境的篩選,擁有了豐富的情感和不可揣摩的內心世界。春花秋月、草長鶯飛、花開花落、人聚人散……無不充滿了感情的波動和情緒的衝撞。人生苦短,不如意開心之事十之八九,因此愁情滿腹也成為心情的常態和固定軌跡,因為心有所思而發愁,因友人離別而發愁,因為情人離去而發愁,因為壯志難成而發愁,因為睹物思人而發愁,因家國毀滅而發愁……,古人之愁何其多也,愁不勝愁,煙波江上使人愁,大好河山看不足也令人愁,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愁緒點點通。
  • 當花遇上古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歌罷,將手中寶劍向頸一橫,頓時血流如注,香銷玉殞。後來,在虞姬血染的地方長出了一種草,莖軟葉長,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草頂小花豔麗藏悲,嬌媚含怨,卻又楚楚動人。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於是稱之為「虞美人草」。虞美人在春末夏初開花,虞美人花瓣輕薄如綾,花朵纖弱飄逸,在微風中搖曳時,如美人舞袖,格外嫵媚,深受人們喜愛,古往今來為人稱頌。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後主李煜死因大揭秘
    李煜詞語言優美明淨,工於白描手法,尤其善於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等,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李煜的詞,主要是後期的詞突破了花間詞派狹窄、虛浮的天地,擴展和提高了詞表現生活、抒發感情的能力,故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間詞話》)。此後,詞同古典詩歌一齊發展,到宋代達到高度繁榮的境地。
  • 李煜絕命之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後魂歸故土,卻留下玄機
    因為他的文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皇帝詞人,而且是一個亡國之君的皇帝。他的詩詞成就主要集中在人生的後半段,此時的詩人被囚禁。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階下囚,可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李煜經歷了這一切,才會有異於常人的人生經歷,才能寫出這樣真正的故國之思,寫出這樣情感真摯的作品。還在這一系列的詩詞作品當中,「絕命詞」尤其精美。
  • 李煜最經典的8首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談李煜,總也繞不開他亡國之君的身份。李煜的人生於他自己是個悲劇,於文學是卻一種幸運。他是史上最寫詞的寫得最好的皇帝,他的作品對詞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王國維曾評價他——「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帝李煜
    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李煜在18歲那年迎娶了娥皇。雖然嬪妃眾多,但卻對娥皇一往情深,恩寵有加。陸遊的《南唐書后妃諸王列傳》上面曾有記載,說娥皇是:」通書史,善歌舞,猶工琵琶,至於採戲弈棋,靡不妙絕。」
  • 得到南唐李煜真傳的納蘭性德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清初詞壇領袖人物陳維崧評價納蘭性德的詞作是「得南唐二主之遺」,在藝術風格上儘管納蘭詞有婉麗悽清,天然渾樸,嶔崎磊落等多向度魅力。但師從花間詞還是為主,氣質上與李煜、晏幾道更為相近。以詠物詩詞為例,大致有以物詠物的詩詞,有託物言志的詩詞,有亦真亦幻別有寄託的詩詞,最後這一類,最受稱道,是美學意義上的境界最高的一類,李煜的詞屬此類中的翹楚。納蘭性德的詞集以此類為進路,其藝術境界、技法風格,不僅能與同時代詞壇領袖陳維崧、朱彝尊詞比肩,甚至超越,自北宋以來也屬最傑出的詞人之一。
  • 把愁寫成絕唱的七首宋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份愁,像春花秋月一樣美到悽迷,像小樓東風吹不散的意難平,像雕欄玉砌,冰冷改了容顏。王國維所言的第一境界,你是否耳熟能詳。但如果可以,誰願意用這數不盡的哀愁,換來獨上高樓。這首詞屬於婉約派,但是又平添些許遼闊,些許長遠。你透過他看到的不僅僅是傷離,你透過他好像看見了遙遠的以後。
  • 史上最多「愁」的一首詞,卻只有一句道出了愁!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寫愁的詩詞,真是數不勝數。有最長的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最重的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還有最多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有「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等,古今詩詞之愁,真可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愁之句,可謂各有千秋,但有這樣一首詞,卻與眾不同。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醉解千愁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窗外小雨淅淅瀝瀝,心中萬千思緒湧上心頭,眼角有淚滲出,有霧氣隱現,這樣的天氣,讓煩悶的心緒多了一緒愁懷。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堆工作在案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天天夜班白了頭」「秦時明月漢時關,夜裡加班人未還」「眾人幹活千百度,驀然回首,領導安排加班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堆文件在案頭」……這些句子化用古詩詞,反映現實上班生活既真切自然,同時又不矯揉造作,渾然天成,讓人看後不禁心有靈犀,頷首贊同。
  • 飛花令•水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先秦 • 佚名《荊軻歌 / 渡易水歌》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漢 • 佚名《迢迢牽牛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唐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五代 • 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 《一江春水向東流》小人物背後的大時代
    《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兩集,是一部在敘事跨度通戰前、戰時與戰後三個時期的銀幕史詩巨片。影片講述了進步知識分子張忠良一家在抗戰中的不幸經歷:老父慘死於敵人之手,弟弟忠民參加了抗戰遊擊隊;妻子素芬與老母四處漂泊,歷盡艱辛,最後流落上海街頭,素芬不得不到一家有錢人家做女傭;忠良飽經磨難,九死一生,與家人早已失去聯繫,最後到達後方都城重慶。
  • 王國維:五代詞有句無篇,南宋詞有篇無句,有篇有句唯後主之作
    王國維評價這種現象:「五代詞有句而無篇,南宋詞有篇而無句」。意思就是五代詞能夠讓我們記得住個別的詞句,但記不得全篇。南宋是此能夠讓我們明白詩詞的表現內容,卻沒有經典名句讓我們銘記在心。那麼在王國維的評價當中,「有篇有句」是否存在?實際王國維所做的鋪墊不過是為了激勵誇讚這一個詞人的經典之作。
  • 問君能有幾多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剖析一篇幾乎滿分的考場文)閒話少說,直接上題:《荀子》中說:「道雖邇,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個男人與三任女人的苦戀,問君能有幾多愁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正是這幾年在抗戰時期的親身經歷,讓他滿懷憤懣與同情之心,激發了強烈的創作欲望,於1946年夏完成《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劇本創作。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在舊中國電影史上,沒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在拍攝過程中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經費不足、物資和設備缺乏,生命安全沒有保障,劇組人員沒有薪水等等。
  • 99句關於愁的經典古詩詞,少年不知愁滋味,問君能有幾多愁!
    閒愁 | 問君能有幾多愁〔唐〕李白《月下獨酌》: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唐〕羅隱《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唐〕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五代〕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五代〕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宋〕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宋〕辛棄疾《醜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
  • 古代關於愁的詩詞,愁是什麼?有形狀,還有詩情畫意
    ——出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李白用自己高超的想像力告訴你,愁很長,猶如白髮三千丈,這種比喻將愁寫的具體生動,似乎可以窺見愁的狀貌了。李白的愁不僅有形狀,有長度,還有治癒的辦法,「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想要用酒解愁,反而愁上加愁,適得其反,看來李白的愁太深了,無法化解。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為什麼古詩詞裡的江水總是向東流?
    再比如: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當中「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首詞是說:誰見過落花重新能綻放在枝頭呢?這遺憾就像是河水,滾滾東流,永不停歇。李煜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虞美人》當中也提到「問君能有幾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