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

2020-12-10 中國日報網

楊婷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護士

也是一對兩歲半雙胞胎的媽媽

新冠肺炎來襲

她主動報名支援武漢

不能陪伴孩子們的日子裡

該怎麼跟他們解釋呢?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

為您推薦

《媽媽去雷神山打怪獸了》

2月16日 星期日 雷神山醫院 多雲

楊楊、新新:

兒子們,這是一段2020年冬春之交全國馳援湖北地區抗擊疫情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媽媽就是其中的一個白衣郎中。

媽媽工作的地方叫武漢雷神山醫院。名字是不是很霸氣?這是個僅用10幾天就建起來的醫院,這個醫院專門收治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媽媽非常光榮能在這裡戰鬥,這裡雖然只用了十幾天建設,但有非常好的防護設備和後勤保障,整個病區都有負壓,在這裡工作非常安全。呵呵,你們還小,跟你們說你們也還不懂。在你們長大後,媽媽會把這件事詳細地講給你們聽:媽媽是如何來到這裡,媽媽都是和誰一起來的,媽媽來了之後都做了什麼,這個疾病到底可不可怕,爸爸和醫院裡其他叔叔阿姨都為媽媽做了什麼,全國人民都在幹什麼,你們每天都在幹什麼,爸爸媽媽以後都會告訴你們的。

△楊婷(右)和同事在雷神山醫院

其實在媽媽眼中,病毒不可怕,爸爸媽媽都是白衣郎中,我們就像奧特曼,無論什麼病毒變的大怪獸媽媽都能把他們消滅掉。除了保護你們,媽媽還要保護其他家庭的小朋友不被病毒怪獸傷害。現在武漢就有好多這樣的小朋友,有的已經被病毒怪獸咬了一口,還有的小朋友爸爸、媽媽被病毒怪獸抓走了。媽媽要變成奧特曼超人,去和病毒怪獸打一架,把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救出來,你們是不是覺得媽媽特別厲害!像媽媽一樣的奧特曼在這裡有幾萬個,所以不僅你們不要怕病毒怪獸,還要告訴其他小朋友不要害怕,因為奧特曼一定會打贏怪獸的!

△楊婷一家四口

鍾南山爺爺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不僅歷史上出過英雄,現在在武漢的每一個醫生、護士也都是英雄!這裡有「千湖之城」和「九州通衢」的美名,這裡有漂亮的黃鶴樓、長江大橋、楚河漢街,這裡有好吃的小龍蝦、熱乾麵、武昌魚,這裡的人都很堅強勇敢,這裡的女生都好聰明能幹。媽媽曾在武漢戰鬥過,曾為武漢戰鬥過,媽媽已經愛上了武漢這個美麗富饒的城市,希望她一直美麗富饒下去,希望武漢人都儘早摘下口罩露出熱情的笑臉。媽媽還希望你們長大後能考到武漢的大學,媽媽送你們來上大學,領你們看武漢的櫻花,帶你們去戶部巷吃武漢的小吃,坐著長江上的輪渡,給你們講媽媽和武漢的故事。

△楊婷和同事一起接患者

今天武漢和大連都下雪了,漫天飄舞的雪花讓媽媽想起了食指的《相信未來》裡面有這樣一句: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我們要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數萬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相信1000萬武漢市民,相信14億中國人民,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是我們勝利凱旋之時!

媽媽太忙了,來這裡一周了也沒有跟你們視頻過,媽媽好想親親你們蘋果一樣紅潤的小臉蛋,好想聽你們奶聲奶氣地叫「媽媽」。你們快上幼兒園了,這幾天在家一定要聽爺爺奶奶的話,媽媽愛你們,愛我們的家,也愛武漢,更愛我們的國家。

媽媽希望你們長大後能像媽媽一樣在國家有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不計報酬,不顧生死。

因為有國才有家!

記者手記

楊楊和新新有這麼棒的媽媽很幸福吧。楊婷也分不清自己是因為有愛心才選擇了護士專業,還是因為常年的醫護工作讓她變得有愛心有耐心,她告訴我:「有時候安撫患者就像哄小孩子一樣,人在生病的時候內心特別脆弱。」

來到雷神山醫院已經兩周了,楊婷從未想到武漢的人民會那麼需要他們。「當你看到他們因疾病折磨而痛苦無助,你真的是一下子就放下其他想法,只想去幫助他們」。看到80多歲的老大爺從淚眼汪汪拒絕治療到經過大家悉心的照顧安撫氣色一天天好起來,聽到90多歲的老太太跟大家說「如果有機會我還活著,一定去大連看你們」的時候,楊婷說她特別有滿足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2020-03-0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最美抗疫家庭】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打怪獸的超人
    【武漢最美抗疫家庭】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打怪獸的超人 2020-03-11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心戰「疫」】組圖丨溫情滿滿!來自湖北抗疫一線護士媽媽的愛心...
    作為第一批進入新冠肺炎隔離病房的一線「戰士」,從1月31日至今,她已經快一個月沒回家擁抱自己的兩個兒子了。  兩個寶貝,一個6歲半,一個4歲半,目前在家裡由奶奶照顧。在抗疫一線,王曉曉堅強樂觀,獨立幹練,面對超負荷的工作和沉重的心理壓力,她從未叫過一聲苦,唯獨讓她掛念的就是兩個寶貝。  其實,孩子們更想念媽媽。
  • 微博上的戰"疫"日記 網絡連接起素昧平生的人
    原標題:微博上的戰「疫」日記 她的微博中寫道:「上午接到通知,我是第二批去武漢……午飯後觀察點酒店的玻璃天幕可以看到藍藍的天空,這是我到觀察點第一次抬頭看天,真藍,很想拍下來,可是怎樣也調不出想要的樣子,負責安保的林哥幫我拍了這張照片。」@哭泣一粒沙
  • 提燈照亮,用愛呵護——武漢戰「疫」一線白衣天使護理團隊
    提燈照亮,用愛呵護——武漢戰「疫」一線白衣天使護理團隊  新華社武漢4月8日電 題:提燈照亮,用愛呵護——武漢戰「疫」一線白衣天使護理團隊  新華社記者李偉、黎昌政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雷神山醫院重症病房,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張瑩瑩一直工作到8日2點下班。  張瑩瑩在雷神山工作已有2個多月,因為一直在重症病房工作,她沒有踏入家門一步,實在想女兒,就利用休息時間和女兒視頻「見面」。  護士長丁新波介紹,雷神山ICU還有16位重症患者,治療任務很重,醫務人員都是連軸轉。看到一個個重症患者從這裡康復出院,大家都非常開心。
  • 雷神山醫院今日交付!請記住這些與疫魔競速的教育人!
    一張數據圖告訴你,他們的戰「疫」能力值——▲數據來源:新華網、人民日報、武漢衛健委。盧青雲說:「我想為武漢盡一份力。早點建好,早點收病人。鏖戰雷神山,我是其中一員。」——武漢工商學院工程部經理厲樟仙今年56歲的武漢工商學院工程部經理厲樟仙,得知建設雷神山醫院的消息後,毛遂自薦去雷神山醫院工地,當了一名志願者
  • 《英雄城記》新書在漢首發 173篇日記見證武漢戰「疫」故事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楊童舒)書寫武漢戰「疫」的真實故事,致敬同心戰「疫」的凡人英雄。11月3日上午10時,《英雄城記》新書首發式在武昌工人文化宮舉行,來自各行業各戰線的本書作者和讀者代表近300人齊聚一堂,聆聽書中感人的抗疫故事,走近抗疫英雄,學習、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 媽媽要去打怪獸!孩子們眼中的戰「疫」什麼樣
    ,她說她要去打怪獸。為了防止感染更多的人,被怪獸佔領的城市關上了城門,城裡的居民需要有人幫他們打怪獸。,可媽媽還是要去。因為媽媽是醫生,城市需要她。我不捨得媽媽走,但媽媽說,要勇敢!等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醫生,跟您一起打怪獸!來源:新少年
  • 古有常山趙子龍,今有雷神山趙子龍
    當他得知武漢雷神山醫院急需行政後勤人員時,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奔赴戰鬥一線,成為一名志願者。趙子龍是武漢大學圖書館的一名館員,今年剛滿31歲,還沒有成家。趙子龍捲發,身材微胖,整天樂呵呵,在單位好人緣,人稱「靈活的小胖」。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杭實驗學校510班陳可然:打怪獸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天杭實驗學校510班陳可然讀後感打怪獸今年寒假非常特殊,新冠肺炎這個大壞蛋,讓大家都只能乖乖地呆在家裡但我卻注意到,我的爸爸媽媽可不一般。他們總是一早戴上口罩出門,晚上很晚很晚才回家,而我總是見不到他們。後來他們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不到三歲的弟弟好多次問爸爸:「你們要去幹嘛?」爸爸愛憐地摸了摸弟弟的頭:「我們啊,要去打敗怪獸。」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此刻正奮戰在戰「疫」一線。
  • 《戰「疫」日記》:記錄一線最真實、生動、溫暖、感人的戰「疫」故事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致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戰「疫」日記》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光明日報社武漢一線報導組編寫,直擊一線,深度挖掘、全面闡述,用一篇篇生動、溫暖、感人的文字報導,跟進式展現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場景,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的英雄群像。為解讀各行各業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重要參考。
  • 雷神山醫護人員想喝奈雪?奈雪的茶:安排!
    數千名白衣天使手捧奈雪的茶,伴著歡笑與淚水,舉杯同慶。在雷神山醫院裡,累計共有來自 9 個省市、16 家醫療隊數千名醫務人員。本輪撤回後,雷神山醫院還有 1800 餘名醫護繼續「留守」,為餘下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 「戰「疫」一線」科順防水支援武漢防疫建設一線人員訪談
    無論是白衣天使們,還是快遞員、醫院建設者們,這些為了抗擊疫情,奮戰在一線的人們,值得每一個人尊敬。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當我們「雲監工」觀看著如工蟻般行動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是否能感同身受於他們的辛苦與奉獻?
  • 「請安排我上一線」!預備黨員劉碩磊的抗疫日記
    謹以此文獻給像劉碩磊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公安民警。我先給我媽打了個電話:媽,幫我收拾幾件內衣,收拾一條棉褲,幾件換洗衣服,我向組織請求到藁城一線了,我一會兒回家去取,我就不進家門了,給我放到門口就行了,我在隔離點上班呢,就不接觸你和孩子了。我媽說:兒子,你放心去吧,我以你和李蘭為傲,我一定會把年年照顧好!
  • 戰「疫」一線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我們與中聯重科共同奮戰!
    1月30日,大年初六,是武漢火神山動工建設的第七天,也是中聯重科武漢援建隊奮戰的第七天,這隻由客戶、中聯重科服務工程師組成的「最美建設」隊伍放棄回鄉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只爭朝夕,奮戰一線,誓與武漢同在,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拼搏到底!今天,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戰「疫」前線日記|媽媽跟著我去抗「疫」
    回想起來,我依然清晰記得2月6日晚上,當我告訴媽媽我要去武漢支援的決定,媽媽一下子哭起來了,在言語中可以看出媽媽那種焦慮、害怕、牴觸和反對,我也儘量安慰媽媽不要擔心,我會好好的,我也知道媽媽一下子很難接受,這個我完全能理解,畢竟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兒女去做冒險的事情呢?
  • 譚哲抗疫兒童詩選
    文|譚哲我的媽媽喜歡唱歌唱歌卻跑調只能打五十分我的媽媽喜歡做飯做的飯菜勉強可以只能打六十分我的媽媽頭也不回衝去武漢參加戰「疫」穿上白大褂時只留給我一個背影我,想了想7、 火神山,雷神山文|譚哲火神山,雷神山,誰把兩山移武漢?中華兒女本領多,填土移「山」一瞬間。
  • 《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入藏市檔案館
    《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捐贈儀式在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 孫中欽 攝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張亨偉)7日,《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捐贈儀式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從2020年1月28日起,一線戰「疫」日記共收入了近4000篇抗擊新冠疫情的感人事跡,以《上海街鎮報告》的形式被保存下來。日記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全媒體的形式,記錄了社區封閉管理、居家隔離防控、交通道口巡查、愛心捐款捐物、口罩預約登記、企業復工復產、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等事無巨細的防疫工作。
  • 戰「疫」中的環保人(93)丨安徽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在抗「疫」一線
    戰「疫」中的環保人(93)丨安徽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在抗「疫」一線 2020-03-01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爸爸去打怪獸了。」
    每當被問及是否需要休息時,他總會笑著回答:「我是一名老黨員,這點辛苦算什麼?我們退縮了,人民群眾怎麼辦?」提及兒子,劉煜難掩牽掛,他說:「兒子是邵武公安局基層派出所民警,為抗擊新型肺炎疫情,正月初二已回所裡參加一線防疫任務。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是父子,更是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