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擇校季與眾不同,學校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家長們的擇校過程變得難上加難。老讀者們可能知道,從2009年起,每年春天,《菁Kids》雜誌都會舉辦北京最大的國際學校擇校展之一——菁北京國際學校博覽會(Jingkids International School Expo Beijing)並隨展會發布我們最新一期的《擇校指南》。掃碼上圖二維碼免費下載電子版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的擇校展暫時延期,然而《2020-2021菁kids北京擇校指南》仍然新鮮出爐了。
今年《擇校指南》的主題是「從北京到世界」 。從70年代北京成立了芳草地國際學校和北京五十五中國際部到今天,北京的國際教育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這期間,無數接受國際教育的同學們進入歐美各國深造,甚至留在當地工作生活。無數從北京走出去的學子走向了世界。
如今,可供家長們選擇的國際、雙語和私立學校逐年遞增,自媒體爆炸式的擇校信息推送讓父母們的焦慮指數不降反升。教育何處去,學校到底該如何選?
通過編纂過去幾年的《擇校指南》和舉辦每年的校博會,《菁kids》的創始人和出版人Toni Ma,同時也曾是一個著急擇校的媽媽,為家長朋友們總結了三條擇校錦囊計,現在就來一起看看吧!
1
各種排名不可信
我們中國人喜歡各種排名,教育和學校怎能例外?有需求就有供應,早年開始,大小中介機構就根據國人的喜好編排出了各式海外學校排行榜。近幾年,各種國內私立和國際學校的排名也層出不窮。
最初幾個門戶網站搞的大眾投票很容易被父母識破其不靠譜的真相,而最近「胡潤百學」排了一個咋一看頗有說服力、看似有數據支持的「中國學校百強榜」,也倍受各路專業人士的抨擊質疑。
簡而言之,所謂的「綜合排行榜」,其實是各種搗漿糊的結果,是為滿足擇校家庭的惰性而炮製的產物,堪稱帶偏父母的迷魂藥!明智的父母不偷懶,信榜單不如信自己。選擇非公立教育的您,不是渴望孩子勤奮、獨立、具有批判性思維嗎?那就以身作則,從為孩子擇校開始,克服懶癌、認真調查、冷靜分析、獨立思考!
2
意向學校要篩選
《菁kids2020-2021北京擇校指南》收錄了69所優質學校。任何一個家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深入諮詢每一個學校。如何利用《擇校指南》列出適合自己孩子的備選學校名單呢?首先使用排除法,標準是三個最簡單直觀的條件:年齡、國籍和費用。
·年齡:例如,如果您的孩子該上6年級了,那就直接排除所有不含初中部(6-9年級)的學校,指南中一半兒的學校就被排除掉了。
·國籍:根據我國相關教育法規規定,專為外籍人員子女設立的國際學校不能招收中國籍學生,如果您和孩子持中國護照也不打算移民換國籍,那您可以直接把這些學校劃掉。我們的《擇校指南》也對收錄的學校是否可以招收中國籍生源進行了標註,方便您篩選。
·費用:這個是不能勉強的硬選項,家庭的財務計劃一定要預備足以支付三至六年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的儲備和預算,因為您最不想看到的情況是,孩子上了一兩年國際、雙語學校,因財力不支而被迫重新換學校。同時,預算僅僅準備學費的數字是不夠的,您要認真看清學費是否包含了註冊/申請費、午餐、校車、校服和學校海內外社會實踐、出行等等的費用,還要考慮孩子進入心儀的學校後,是否需要額外補課,堅持培養各式文體興趣的訓練還需要哪些課外的支出……據不完全統計,孩子進入國際或雙語學校,多數家庭年教育相關支出總額在學費的1.5到2倍之間。即便是課外和假期的教育支出可以壓縮,學費是個不能改變的數字,衡量一下家庭教育帳戶的預備額度,果斷划去那些學費超出預算的學校吧!
掃碼上圖二維碼免費下載電子版
基本要求滿足了,咱們再看稍複雜的,也就是那些因家庭期待值和承受力有別而不同的條件,可以簡單歸納為距離、教育目標和家校價值觀:
·距離:不同家庭和孩子對家校距離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每天乘校車往返超過兩個小時也很高興,有的孩子則不喜歡奔波。我的建議是,單程家校距離不能超過半小時。
·教育目標:認真梳理、深入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和長遠的教育目標,有助於篩掉別人眼裡的好學校,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孩子成長需求的殿堂。追求孩子未來上名校的父母會首選學術氛圍濃、競賽成績好、名校錄取比例高的學校。相對於上名校的執念,我更看中孩子能否真正身心健康、熱愛生活、不懼挫折和磨礪,所以一個學校是否注重藝術美育,是否有豐富全面的運動項目和氛圍,是我擇校天秤上的砝碼。
·家校價值觀:教育就是塑造人的價值觀,擇校又怎能不看?學校的價值觀決定其教學的理念、日常管理、管理團隊的聘任和執教師資的構成,還會吸引認同其價值觀的家庭選擇學校。同時,在校學生家庭反過來也會進一步影響學校的價值觀。審視自己是否認同學校的理念,看看自己是否跟現有在校家庭群的三觀合拍,是不容易輕易看清,卻至關重要的擇校標準。
如果您像我一樣用這些條件梳理完所有學校,剩下的名單應該不足十所。
3
一定要去學校實地探訪
待到疫情解除,春暖花開之際,請您一定要預約探校參觀。《擇校指南》和任何的線上諮詢都只是前奏。
選擇心儀的學校,您一定要去學校實地探訪。國際學校通常都會有事先計劃好的校園開放日,邀請有意向的家庭到校參觀;還有一些學校可以單獨為一個或幾個家庭安排預約參觀。不管是哪種情況,您都應該儘快去學校實地探訪,有條件的話,儘量帶上孩子一起去,孩子的意見和感受,絕對不能忽視。在本期《擇校指南》中,我們也編撰了相關文章供您參考。
在這一期的《擇校指南》中,我們請來了北京知名國際學校的校長和招生官們講述他們對擇校的看法,您可以了解到他們是如何幫助新生和轉校生適應學校生活的,以及國際學校是如何教孩子學習語文的。
和往期一樣,我們的家長撰稿人們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們在擇校中遇到的困難、經驗和所得。
此外,我們還邀請了曾在北京接受國際教育、現在已經進入英美名校的大學生們帶我們一窺他們的新世界,暢談他們對國際教育的看法。
除此之外,我們希望本期《擇校指南》能夠為您提供更加實用的信息。我們收集整理了早期教育理論面面觀;IB、AP和A-level的全景式對比;以及公開日探校要點。
未來的國際教育如何讓學生以本地為中心、進而擁有世界思維,是我們每個人都關心的話題。希望這期《擇校指南》的封面故事 「從北京走向世界」能夠為您提供些許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