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為什麼學了那麼多年英語還沒學好嗎?你知道一次次的無果而終,如何解決嗎?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小孩子如何學語言。兒童學語言,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從自己開始。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他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所有的語言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他們不會學離自己太遠的語言。他學習到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個短語,每一個表達法都是和自己緊密聯繫的。我們都從孩子過來,學習語言的過程確實如此。他們剛學說話,從家裡的成員到家裡的物品,再到他們每天生活。兒童學的語言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不會很遠,這就有個好處,容易達到熟練度。對於一門語言來說,熟練度和思維邏輯一樣的重要。
仔細觀察,我兩歲多的小侄女現在的說話水平已經很高了。她在學說話的時候,比如她先說了「奶奶吃飯了嗎」緊接著,她就會說爸爸吃飯了嗎?媽媽吃飯了嗎?等等。似乎是在重複練習這樣一個句型。那麼這個句型對她來說已經成為她語言能力的一部分了。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知識遷移吧」!生活的不同情景她都有自己的語言庫,交流完全無障礙。對於一個學習新語言的人來說,重要的從身邊的事物出發,而不是去接觸那些可望不可及的東西。即使你知道了這個詞,但沒有機會去說,那就不可能學會。
因為孩子的表達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圈子,每天都是這些人和事在重複,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所以就容易提高熟練度,因此容易學會很多。但我們學習外語,是圍繞自己展開的嗎?根本不是,我們學的很多東西都不是自己的生活,都是別人的生活,別人的文化,別人的歷史。有人看到這裡會反駁,不是常說學外語可以了解外國文化嗎,學外語就是為了學習外國嗎?於是這就產生了一種矛盾,你學的是外國語言和文化,可當你表達的時候,大腦裡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文化,那麼外國文化中的那些詞彙和表達法,能夠被用來表達你和你的文化嗎?不能。
語言就是一個工具,你學了一個表達的工具,但這個工具連自己都不能夠表達出來,這個工具能學好嗎?所有的語言都是從表達自己開始的,而不是表達別人和別人的文化。語言必須和文化一體,否則就很難學好。所以我們學習英語,一定要先學會表達自己,像兒童學語言一樣,所有的表達都是從自己做起的。只有學會了表達自己,語言才會和你合為一體,成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學會表達自己,這個語言依然學不會,入不了這個語言的大門。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孩童時代走過來,在學習語言這方面,我們是有著天生的技能。學語言的技能是與生俱來的,而我們長大了,這些珍貴的東西卻丟掉了,我們在做複雜的事情一定要學會簡化,學會知識遷移。
現在你清楚學不好英語的主要原因了嗎?行動起來做語言的受益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