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換貨難、質量有問題 毒APP等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限量版名牌球鞋的暴利在市場掀起了一股「炒鞋」「買鞋」熱潮,但假貨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同時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更是亂象叢生。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顯示,有關二手潮鞋鑑定交易投訴的熱點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網絡售假、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六個方面,涉及到毒APP、Get、Nice、有貨、切克、識貨等多家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 「電訴寶」用戶投訴案例庫顯示,有相當數量消費者表示在下單購買球鞋後,收到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無法正常使用。
-
警惕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限量版名牌球鞋的暴利在市場掀起了一股「炒鞋」「買鞋」熱潮,但假貨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同時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更是亂象叢生。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顯示,有關二手潮鞋鑑定交易投訴的熱點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網絡售假、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六個方面。
-
二手潮鞋交易電商虛火過旺
然而,與資本追捧、平臺數量增加、市場擴大不相適應的是,一些潮鞋鑑定交易電商頻頻陷入誠信風波,被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品質量、假貨泛濫、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方面。不少消費者表示,在平臺下單時交易平臺驗貨不認真,出現假貨讓消費者埋單,售後維權難。而且,不僅是一些交易規模小、知名度較低的電商屢屢曝出質量問題,甚至一些較為成熟的大平臺也難以讓人放心。
-
「315報告」二手潮鞋交易「紅與黑」:得物(毒)APP nice 有貨「上榜」
《2019年度中國二手潮鞋交易平臺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據「電訴寶」用戶投訴大數據顯示,全年涉及投訴的二手潮鞋交易平臺有得物(毒)APP、Get、nice、有貨、切克、識貨。其中,3家二手潮鞋交易平臺入選《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TOP190消費評級榜》,分別是:得物(毒)APP、nice、有貨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
掘金二手潮鞋市場,「SNAKE潮流當鋪」想以C2B2C促成交易
「SNAKE潮流當鋪」在2019年12月正式上線,是一個以球鞋為主的二手潮品交易C2B2C平臺,目前覆蓋小程序、APP和H5端,用戶數近數十萬。該產品在今年1月獲得百萬天使輪投資,投資方未透露。 SNAKE潮流當鋪CEO趙思賢告訴36氪,目前主流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採用的基本是掛售或寄售的方式。
-
怎樣的二手手機交易平臺才是靠譜的
在手機更新迭代飛快的今天,購買二手手機成為不少人新的購機選擇,二手機相對新機來說價格更便宜,幾年二手手機市場也在快速發展,但是由於線下的二手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沒有市場規範,如果不是在熟人之間交易購買,一些JS就有可能以次充好,如果對二手手機鑑定不懂的話,更容易中招。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屢禁不止?閒魚「動真格」了,「出手」整治了
有不少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件衣服在店裡試的時候看著好好看,但是一等到了家裡,卻發現這件衣服似乎沒有那麼好看了,自己沒有那麼喜歡了,突然不想要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會選擇將衣服就那樣閒置在家裡;而有一部分人則會將衣服拿到二手平臺上去賣,希望能夠賺一點錢。
-
二手交易平臺藏隱患
問:二手商品日後有可能實現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嗎? 答:如果真的達成的話,吃虧的是賣家。因為一手商品退貨後,商家作為生產商或銷售商,是可以通過平臺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對於二手平臺的賣家來說,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商品如存在瑕疵,時間越長,貶值的程度就越大,無形之中就給賣家造成資產流失。
-
二手交易平臺應加強監管
但二手交易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常暴露出以次充好、發貨延遲、退換困難、售後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如何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二手電商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達5000億元,中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已達7600萬人。
-
炒鞋、炒盲盒能賺錢?業內:愛好就好,切勿盲目-炒鞋 球鞋 扭蛋 風險...
記者注意到,在二手交投活躍的同時,商品質量、假貨泛濫、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等亂象叢生。而資本介入、日益高調的炒作,正讓市場變得畸形,金融風險進一步集聚。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的簡報認為,「炒鞋」行業背後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
-
新華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 亂象背後監管不力
另外如熔噴布、口罩繩、口罩機配件、口罩機圖紙等商品賣家均未出示或提供相關商品質量、資質證明文件,「三無」產品不少。此外,還有賣家在二手平臺上轉賣正品商品的空瓶、包裝盒、手提袋等。空品牌奶粉罐、高檔眼霜空瓶、名酒空瓶空盒……記者發現,這些因被列為製售假高風險商品而原本被禁止交易的物品,卻在平臺上炙手可熱。
-
二手交易平臺市場火爆背後「暗流洶湧」
調查動機 隨著共享經濟模式深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專門進行閒置物品交易的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也迅速發展。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二手交易平臺的出現,本意是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但快速發展之下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弊病叢生,加上信息不對稱的頑疾,不少二手交易平臺淪為售假平臺和滋生詐騙的溫床。
-
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暗藏貓膩
據悉,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活躍度加速提升,部分平臺日均成交筆數和金額均創歷史新高。但記者調查發現,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暗藏隱憂:由於門檻過低、管理不到位,頻頻出現買賣假貨及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對此,江蘇省消保委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於1月14日發布調查報告,並提出整改意見。
-
二手交易平臺,豈是「法外之地」
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假冒偽劣頻現, 部分平臺姑息縱容 鑑於二手交易的特殊性,平臺作為買賣雙方的信息服務中介,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易規則。
-
二手平臺交易如何避「坑」?江蘇省消保委給出這些建議
答案:二手平臺。1 月 14 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二手平臺銷售的商品魚龍混雜,違禁品、違禁信息頻頻出現,假貨冒充二手物品現象仍存在,部分平臺甚至涉嫌默許售假。
-
「批批網」售出商品退換貨難 因影響二次銷售遭拒引不滿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廣州市批來批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批批網」,稱售出商品退換貨難, 因影響二次銷售遭拒引不滿。此外,「批批網」存在網絡欺詐、退換貨難、退款問題、霸王條款等問題。
-
閒魚奢侈品電商版圖漸明 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任重道遠
日前,閒魚在品牌戰略升級時推出了「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在內的三大業務板塊,重點聚焦奢侈品、潮鞋等高端品類,同時通過會玩社區提升社區信任關係,並進一步拓展閒置交易在線下的布局。整體而言,本次閒魚戰略升級的重心在於由閒魚優品孵化而來的「無憂購」,其聚焦3C數碼、奢侈品、潮鞋潮玩、美妝四大領域,平臺提供「包真、包退、包郵」三包服務,由服務商提供回收、鑑定服務。實際上,閒魚數年前就已涉足奢侈品領域,並與多家第三方鑑定機構達成合作。
-
別讓二手交易平臺成為灰色交易的「遮羞布」
近年來,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快速發展,但也常常暴露出誠信缺失、滋生灰色交易等問題,成為不少不法交易的集散地。儘管經過了多次整改,目前市面上的主要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仍然存在許多「灰色產業領域」的物品交易,例如盜版影音、色情信息、菸草等。
-
不僅只有二手, 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玩法多多
這樣廣闊的一個市場,BAT也不會放過,最近騰訊與58同城達成協議,將向58集團旗下二手交易平臺「轉轉」投資2億美元。 其實,二手交易並不是新鮮事物,早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成形之前,各地的二手市場、大學畢業生的跳蚤市場、路邊擺攤賣舊貨等交易方式就已十分普遍。線下交易省去了物品寄送、退換等諸多煩惱,其特點是交易物品相對價格比較低廉,以舊的鞋包衣物為主。
-
缺標準、多套路……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暗藏隱憂
隨著「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領域,傳統的跳蚤市場也由大街小巷轉入網絡中,尤其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活躍度也加速提升,但記者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