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 比上年實際增6.1%

2020-12-16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前三季度,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著力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狠抓各項政策落實落地,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秋糧豐收在望

全國夏糧早稻合計16801萬噸,同比增加60.6萬噸;秋糧生產總體較好,有望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6.5億噸以上,實現增產。前三季度,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面積調減,大豆面積增加。前三季度,禽蛋產量同比增長5.5%,牛奶產量增長2.5%;豬牛羊禽肉產量5508萬噸,同比下降8.3%;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為1539萬噸、458萬噸和330萬噸,分別增長10.2%、3.2%和2.3%,豬肉產量3181萬噸,下降17.2%。

二、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佔比提高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4%。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製造業增長5.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1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太陽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5.1%和21.4%。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增速比8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72%。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4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與1-7月持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7%,與1-7月份持平。

三、服務業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前三季度,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好發展勢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9.8%、8.0%、7.4%和7.1%,增速分別快於第三產業12.8、1.0、0.4和0.1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0%,其中9月份增長6.7%,增速比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9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0%,比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9.3%,處於較高水平。

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增速比1-7月份放緩0.1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1%、11.9%和11.6%,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2.6、2.4和2.1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長。

四、市場銷售穩定增長,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674億元,同比增長8.2%,扣除汽車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3524億元,同比增長8.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150億元,增長9.0%。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32565億元,增長9.4%;商品零售264109億元,增長8.0%。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1.6%、11.1%。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464元,同比增長8.3%。其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10.2%,增速快於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個百分點。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95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比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73237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7777億元,增長20.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

五、投資保持平穩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61204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民間投資264805億元,增長4.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0%,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2.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5%。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6%,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2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3.8%,增速比全部投資快8.4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8008億元,同比增長10.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9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1%;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11491億元,增長7.1%。

六、進出口規模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29145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出口124803億元,增長5.2%;進口104342億元,下降0.1%。進出口相抵,順差20462億元,同比擴大44.2%。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4.8%,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5%,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7%,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8.1%。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4%,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2.3%,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9月份,進出口總額27826億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15289億元,下降0.7%;進口12537億元,下降6.2%。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90913億元,同比增長2.4%。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持平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其中,城市上漲2.4%,農村上漲2.6%。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5.1%,衣著上漲1.8%,居住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0%,交通和通信下降1.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4%,醫療保健上漲2.5%,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0%。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豬肉價格上漲21.3%,鮮菜價格上漲5.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

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持平。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環比上漲0.1%。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3%。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7%,環比上漲0.2%。

八、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增加

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6%,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6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9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7小時。三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833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1萬人,增長1.1%。

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9元,實際增長5.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實際增長6.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75,比上年同期縮小0.0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882元,同比名義增長9.0%。

十、重點改革任務紮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4%,與二季度持平,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產能利用率均比二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9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9346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438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7.2%。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等短板領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0.0%和18.5%,分別比全部投資快34.6和13.1個百分點。

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8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14139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精準脫貧加力顯效,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汙染防治持續推進。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

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4.0%,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4.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6%,高於第二產業24.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5%。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下一步,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從拓寬國內市場需求挖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培育新的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發展韌性,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統計局:2020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實際下降3.9%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實際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實際下降4.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09元,下降0.7%。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來源:央視網一、居民收入情況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
  •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20-10-30 11:21:38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今日介紹,過去幾年,我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城鄉差距逐步縮小,2019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64,比2015年縮小了0.09;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
  • 2019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442元
    2019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 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442元 在過去的一年,上海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 增長9.0%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8%。
  • 2018年,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1%,增幅位居中部六省第二
    在1月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位居中部六省第二,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實現超九成。
  • 山東省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全國排名第九!
    日前,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顯示,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4萬,另有8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平均線。山東全國第9!人均16468元!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
  • 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增長5.7%,全國排名第17位
    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前三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4元(全國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5.7%(全國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4%(全國增長0.6%)。前三季度,陝西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國31個省份中居第17位,與上年同期持平。
  • 今年上半年陝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3元 居民更願在住上花錢
    2020年上半年陝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官網)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8月5日,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陝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3
  • 2018年各省居民收入排名完整版 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排行榜
    過去的一年,各地居民收入情況如何?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數據顯示,去年京滬首超6萬大關,在各省中遙遙領先,浙江位居第三。從地區差異來看,東西部差距仍很大。
  •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 收入中位數13347元
    來源:新浪財經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名義增長1.5%,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名義增長3.7%,實際下降1.0%。
  • 上半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 收入結構呈現「三漲一跌」,消費支出降幅收窄明顯 常報全媒體訊 近日,國家統計局常州調查隊公布的住戶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56元,同比增長1.5%,增速下滑6.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增幅提高
  • 2018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 出行餐飲成消費熱點
    魯毅 攝中新網長沙1月22日電 (記者 魯毅)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22日公布了湖南省2018年民生調查數據。2018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9.3%;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808元,比上年增長9.6%。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 2018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490元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尹星雲)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專場發布會,介紹了鄉村振興及城鄉融合發展相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增長0.5% 2020年7月16日 10:55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nbsp&nbsp&nbsp&nbsp
  • 2018年蘇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例全省第一
    2018年,蘇州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了,城鄉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今天(3月11日),蘇州統計部門發布《2018年蘇州市全體居民收支分析》。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蘇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實現雙增長,收入增長快於支出。
  • 2018年棗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長306倍
    國家統計局棗莊調查隊的數據顯示,2018年,棗莊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較1949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50元,增長約306倍。改革開放前,農民收入恢復性增長1949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8071萬元,比例為89.8:0.5:9.5:0.2,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50元。
  • 國家統計局: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
    2020-01-17 10:07:36來源:FX168 國家統計局: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
  • 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爐 滬、京、浙領跑
    21數據新聞實驗室分析上半年全國各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發現:  上半年各地居民收入:滬、京、浙領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均攤到每月是261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