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是人生的精華,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辛苦的勞作而已

2020-12-11 阿玉在努力

如果你的生命是一隻碗,當碗中全都是這些大米般細小的事情時,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麼放得進去呢?

我們要把核桃先放進生命的碗裡去,否則一輩子就會在大米、芝麻、水這些細小的事情當中,核桃就放不進去了。有時候忙是一種逃避,讓自己忙起來,就沒時間想現在該幹什麼,現在花的時間有沒有價值,但是這些恰恰是最關鍵的事。

叔本華還說:閒暇是人生的精華,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辛苦的勞作而已。

一個人沒有獨立人格和豐富內在,連續不斷的閒暇比連續不斷的工作,更讓人受不了。又有句話,忙起來,世界才是你的。我既是前者也是後者,感覺如果太懶就會變得不思進取,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於是就決定每天早起15分,多了這15分鐘,我有了買早點的時間,在去班上課的路上可以悠閒享受清晨時光,不再像之前趕時間那麼匆忙。

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變化,很喜歡清晨那一刻,感覺所有壓力都消散了。

有一種人是不願瞎忙,也沒幾個鋼鏰兒。只求三餐一宿,閒餘弄弄花草,看看書,品品茶,好不逍遙。另一種人是吃著碗裡,想著鍋裡,掂著外牆,每天像蒼蠅到處拱,忙不停息。可到最後還沒享樂卻被拉去醫院進貢去了。

人心只有一顆,裝的東西太多,自然裝不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有把心放空,才能容納新的事物。

辦任何事情,都要事前有規劃,事中有一控制,事後有總結提高,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有效性。

你的生活裡是一地雞毛、蒜皮,清掃乾淨了才好走路不是!

生命擺對位子才會發光,不一樣的空間有不同的發展餘地,不一樣的平臺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不一樣的人間煙火有不同的人生薰陶。人的一輩子其實很短暫,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你愛(喜歡)的人或事身上,而不是把它浪費在你恨(討厭)的人或事上。

人生一世,早對平臺,交對朋友,遇對貴人,先有伯樂,才有千裡馬。

人一輩子都在碌碌無為,生不重要,死不重要,但由生到死這個過程需要用瞎忙活來填充。

相關焦點

  • 精神遲鈍與精神富有:空虛是無聊的根源,閒暇是人生的精華
    直到63歲,叔本華的封筆之作《附錄和補遺》出版後才聲名鵲起,裡面包含著他被世人知曉的這部《人生的智慧》。此時的叔本華,走到生命的盡頭只剩下了九年的時光,他說:「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 《人生的智慧》金句
    今天我們讀的是《人生的智慧》的第七部分:本書金句。1.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群中去,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他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
  •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十句名言,句句深奧,你能悟透嗎?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會首先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追求寧靜和閒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簡譜和儘量不受騷擾的生活。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他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閒暇是人生的精華,除此之外,人的整個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勞作而已。……凡夫俗子只關心如何打發時間,而略具才華的人卻考慮如何利用時間,頭腦思想狹隘的人容易受到無聊的侵襲,其原因就是死他們的智力純粹服務於他們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 閒暇簡史
    就價值而言,柏拉圖認為理念世界高於物質世界,相應地沉思的生活也高於行動的生活,而前者主要來源於閒暇。由於柏拉圖哲學在當時和後世的巨大影響(20世紀著名哲學家懷特海曾感慨:「兩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學只不過是柏拉圖哲學的一系列註腳而已」),閒暇一舉奠定了自身在西方文化中的高貴出身和獨特地位。
  • 致敬辛苦勞作的農民們!
    現在要說的就是那些在田地裡辛辛苦苦勞作一輩子的農民。也許現在社會上好多人都瞧不起這些最基層的農民,但是如果不是有他們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可能有蔬菜、大米等的農作物來治我們的「五臟廟」,也許你會說這有什麼大不了呀!但是你有那麼好的耐性嗎?可以受得了那麼辛苦的工作嗎?
  • 「抖音」裡秀父親勞作辛苦 誰料警察找上門
    這條11秒的小視頻發到網上後吸引了不少網友觀看,在為這個父親辛勤勞作感動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對其在山林抽菸造成的安全隱患表示擔憂。竇女士說,她拍攝視頻為了記錄父親勞作的辛苦,父親剛剛忙完農活,休息時就抽了根煙放鬆放鬆,完全忘記了身處山林的防火區中。民警對竇女士和竇老漢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竇女士和竇老漢也都認識到野外使用明火問題的嚴重性,並認真地寫下了保證書。「俺以後再也不會在防火區抽菸了!」竇老漢後悔地低下了頭。
  • 記錄下農民辛苦勞作的場景
    轉眼間,進入了有點炙熱的五月,小編帶著自己的寶貝相機,來到臨潁縣臺陳鎮的地頭,記錄下辛苦勞作的農民抽蒜薹的場景。田野中,一臺拖拉機正在轟隆隆的工作著,飛揚的塵土讓裡面的駕駛員成為土人。一位頭髮花白的農民大爺也在其中,這麼大的年紀了還在辛苦幹活,真不容易啊。一位少年看樣子是跟著家人來抽蒜薹的。這位大姐穿的軍綠色上衣,勾起了小編的回憶,在幾十年前,穿上這軍綠色衣服可是農村很多人的夢想呀,如今,這種衣服幾乎已經看不到了。
  • 【日常積累】中外文學大師31句經典名言,一起尋找人生的真諦
    5、人生的刺,就在這裡,留戀著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6、你不壞,可全無用處。 7、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好的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壞的。
  • 五一到了,致敬那些辛苦勞作的人!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是啊,播種不易,收穫難得。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烈日當空,農人辛苦勞作的場景。烈日當空,但農事緊迫,所以冒汗勤作。汗水滴答滴答,落在麥苗上,瞬間蒸發。曬得黝黑的手臂上也在滲出汗水。泥和汗混在一起,在臉上曬乾,繼而又被新汗弄溼。一道道,一片片,泥土滿臉渾身,活似一個土人。
  • 經濟學家王福重:農民辛苦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
    2、雷人觀點之二:出大力流大汗是懶惰和愚蠢,辛苦不值得尊重。王經濟學家在視頻中還提到:「辛苦本身並不值得尊重的,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懶惰愚蠢,不會產生發明創造,而真正的發明創造是並沒有那麼辛苦的」。他還舉了個例子:村裡日子過得最好的是那些看起來遊手好閒但是卻去讀了書的人,他們進城去考大學了,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最窮的反而是在土地上辛勤勞作的老實人。由此,他得出了結論:辛苦的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這是哪兒的話?我作為農民天天在土地上耕作,天天關心糧食和蔬菜,汗流浹背到最後成了「真正的懶惰」?
  • 一個人的閒暇時間裡,藏著他的未來
    一個人如果能夠利用閒暇時間,持之以恆地去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假以時日,這件事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豐富你、回報你。一個人成就怎樣,往往靠他怎樣利用他的閒暇時間。胡適先生說:「閒暇定終生」。一個人怎樣利用閒暇時光,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未來。
  • 楊麗萍摔傷造成四處骨折:未感到辛苦和勞累,人生在世有誰不勞作
    常人也許難以知曉……我要說的是我從來都未感覺到你們所說的那種什麼辛苦和勞累,人生在世有誰不勞作?但能創造並且還能讓別人「收割到麥子」,那是何等地快樂和幸福,豈能與勞累劃等號?人生無常,誰出門不會遇到下雨天,誰又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個癌症患者,更有誰知道自己為什麼偏偏會搭上了那班飛機呢?」為什麼趕排新舞劇《春之祭》?
  • 【愛國情·奮鬥者】羅錫文:幫農民從辛苦勞作中解脫出來
    【愛國情·奮鬥者】羅錫文:幫農民從辛苦勞作中解脫出來金羊網  作者:許悅、粵農農軒  2019-03-25 懷著「一定要將農民從辛苦勞作的環境中解脫出來」的使命感,74歲的羅錫文一年有大半年的時間在奔忙。「有人問我後不後悔?我說永不後悔,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一個農機人。」
  • 閒暇也是一種福分
    你會發現閒賦在家裡,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才知道,所謂閒人「享清福」,只是之前的主觀臆想而已。當前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安心閒賦,作個「清閒客」。居家的日子,你可以窗下煮茶看雪,也可以一家人經聲朗朗,總之,你要懂得利用這些悠閒的時光。對於智者而言,閒是機會、閒是福分、閒是恩賜。就讓我們暫且享受這份清閒,這在以前是奢侈的。
  • 長沙雨花區開學第一課:十萬學子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
    同學們到菜園種下一顆顆蒜粒,在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他們在勞作中體驗「粒粒皆辛苦」。拿著「可回收物」環保袋走紅毯、暑假小小勞動者爭章評優、校園種植園裡除蟲種菜、校園公區勞動打卡……孩子們的開學第一課別開生面。各種趣味實踐帶動學生愛勞動,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能力。穿過「乘風破浪 快樂成長」的迎新門,一年級的新生們,喊著稚嫩的口號,從紅毯走過。
  • 張栢芝的人生,只剩下生孩子:原生家庭,是如何毀掉一個女人的
    此後的幾年,她的人生更是如開掛一般,無論是電影還是歌曲,她都受到無數稱讚。當年的她,火爆程度不亞於現在任何一個明星,坐擁才華與美貌,成為玉女掌門人,更被稱為娛樂圈最大的驚喜。張栢芝的前半生在掌聲中度過,而她的後半生卻只剩下孩子。張栢芝對孩子的喜愛程度,超過了一切。張栢芝曾經在一檔節目裡說:自己喜歡小孩子在自己身邊,但是,孩子長大後,就會離開自己。於是,她想到一個辦法就是不斷的生。
  • 古人是如何在勞作中善用時間的?
    與荷馬同時代的詩人赫西俄德,寫過一首長詩《勞作與時日》,可以說是最早談及時間的西方經典。這首古詩沒有運用形而上的抽象思辨,而以講故事的比喻方式談時間。我們迄今依然津津樂道的普羅米修斯和潘多拉的神話,以及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等諸種傳奇,均系出自此詩的典故。這些故事一方面表明人生的困境,另一方面又鼓勵人努力過一種有德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