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生命是一隻碗,當碗中全都是這些大米般細小的事情時,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麼放得進去呢?
我們要把核桃先放進生命的碗裡去,否則一輩子就會在大米、芝麻、水這些細小的事情當中,核桃就放不進去了。有時候忙是一種逃避,讓自己忙起來,就沒時間想現在該幹什麼,現在花的時間有沒有價值,但是這些恰恰是最關鍵的事。
叔本華還說:閒暇是人生的精華,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辛苦的勞作而已。
一個人沒有獨立人格和豐富內在,連續不斷的閒暇比連續不斷的工作,更讓人受不了。又有句話,忙起來,世界才是你的。我既是前者也是後者,感覺如果太懶就會變得不思進取,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於是就決定每天早起15分,多了這15分鐘,我有了買早點的時間,在去班上課的路上可以悠閒享受清晨時光,不再像之前趕時間那麼匆忙。
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變化,很喜歡清晨那一刻,感覺所有壓力都消散了。
有一種人是不願瞎忙,也沒幾個鋼鏰兒。只求三餐一宿,閒餘弄弄花草,看看書,品品茶,好不逍遙。另一種人是吃著碗裡,想著鍋裡,掂著外牆,每天像蒼蠅到處拱,忙不停息。可到最後還沒享樂卻被拉去醫院進貢去了。
人心只有一顆,裝的東西太多,自然裝不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有把心放空,才能容納新的事物。
辦任何事情,都要事前有規劃,事中有一控制,事後有總結提高,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有效性。
你的生活裡是一地雞毛、蒜皮,清掃乾淨了才好走路不是!
生命擺對位子才會發光,不一樣的空間有不同的發展餘地,不一樣的平臺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不一樣的人間煙火有不同的人生薰陶。人的一輩子其實很短暫,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你愛(喜歡)的人或事身上,而不是把它浪費在你恨(討厭)的人或事上。
人生一世,早對平臺,交對朋友,遇對貴人,先有伯樂,才有千裡馬。
人一輩子都在碌碌無為,生不重要,死不重要,但由生到死這個過程需要用瞎忙活來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