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鏡頭哪個好?各焦段人像拍攝技巧全解析

2021-01-11 陽光向上的小萌寵

在了解廣角鏡的特性後,大夥對於使用它來 拍攝人像還是一知半解嗎?由於每個人手上擁有的廣角鏡頭不盡相同,究竟該如何活用它們來一場創作人像大賽呢?接下來就由編輯部整理市售不同焦段的廣角鏡,並依據等效焦段的概念為讀者詳解各焦段下的實拍特色,以及須注意的重點。

14-18mm超廣角

以目前佳能、尼康、索尼的當家超廣角變焦鏡皇,廣角端都在20mm以下。其中,佳能是16-35mm F2.8L(廣角端視角108°)、Nikon則為14-24mm F2.8G(廣角端視角114°),而隨著索尼α900一同發表的Vario-Sonnar T* 16- 35mm F2.8 ZA SSM(廣角端視角107°)也將在今年年初正式上市。雖然廣角端焦段不盡相同,但共同特色都是視角超過100度。

正因為視角極大的特性,最適合運用在狹窄環境中,不但能拍攝模特兒全身,還能紀錄周圍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中拍攝時,模特兒通常會塞滿整個畫面,若是將頭、臉、手臂、大腿等處,放在畫面的周圍,容易因畫面擴張,而看起來肥胖。要解決這個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至於畫面中央,且畫面中央的身體位置,相對周圍的肢體,稍微遠離鏡頭,這樣的拍攝角度,自然能拍出修長身形。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我們也常讓模特兒與樹或建築物同時入鏡。超廣角鏡能在短距離下,將兩者都涵蓋在畫面當中,能表現出特殊張力。雖然這類型的作品相當討喜,但處理不好,也常會讓頭部拉長。若想讓畫面看起來較為正常,則建議將人的比例抓在畫面1/2,頂多在1/3。此時,人的頭部會處於中心處,透視變形的影響會相對小許多。角度上面,不見得由底邊往上拍最好,許多時候,只要在膝蓋附近的高度抓拍即可,若要幾近90°方式向上拍的話,可請模特兒適度的彎腰向前,以減輕影像變形,順便展現身體曲線。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般來說,人與人之間太接近時常會有壓迫感,需要一定的距離,才會讓彼此感到自在。使用超廣角鏡頭時,因為視角太大,常要貼近模特兒取景,除非是訓練有素且經常合作的模特兒,否則常因彆扭而表情尷尬扭曲,甚至動作僵硬。用這個焦段拍攝人像的攝影師,考驗的不僅是自己駕馭廣角鏡的能力,也是在挑戰模特兒的心理極限。

重點提示

善用長景深與強烈透視效果。

儘量不要將臉部、手臂放在畫面四周。

拍攝時要多溝通,減少尷尬。

若有閃燈補光需要,最好用離機方式。

超廣角鏡頭是玩家嘗試盲拍的第一選擇。

24-28mm一般廣角人像指南

一般廣角鏡因發展歷史較久,目前不論是APS Size或全幅機身建議搭配的變焦鏡頭,都具備等效焦段24-28mm左右的廣角端,視角約略在74-95°,一般拍攝人帶景或紀錄室內聚會,這個焦段即綽綽有餘。相對於超廣角鏡超誇張透視感,但畫面周遭變形嚴重;這個焦段的廣角焦段保有不錯透視效果,且變形控制相對較為簡單。

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的標準變焦鏡,多以這個焦段作為廣角開端,例如各家的標準變焦鏡皇,皆以全片幅為目標,廣角端設定為24mm。佳能 EF-S、尼康 DX、索尼 DT等APS size鏡頭,不論是套機鏡頭、進階的標準變焦鏡,或者前期介紹18-200mm的旅遊鏡,廣角端的焦段,經由片幅換算,也都落在24-28mm的範圍。這個焦段範圍抑制桶狀變形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一般只要注意好透視的問題,就能夠獲得不錯的廣角效果。

所以這焦段最是建議一般玩家,入門學習風景構圖的焦段。而又如前述廣角鏡人像特色中所說,拍攝廣角人像思維與拍攝風景相同,所以想開始練習廣角人像,這個焦段算是不錯的起點。

最受歡迎的基本構圖,莫過於三分構圖法,其中兩兩相交的點,就是畫面的視覺焦點,通常我們會將主題與視覺焦點、或構圖的線做結合。例如半身、全身人像的模特兒眼睛,我們就習慣放在焦點或線上。雖然同樣的構圖原則可適用在廣角鏡上,但頭型、臉蛋可能會因為過於靠近畫面邊緣,而有所變形。建議讀者拍攝時,可左右微調角度,或多或少能改善變形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廣角人像的議題,不見得要把人塞滿畫面,許多時候寬廣、單純的地景,配合模特兒的肢體動作拍攝,雖然畫面中的人不大,但將人置於視覺焦點或三分線上,亦能成為畫面中的重點,進而將肢體動作傳達出來的情緒,與周圍環境結合,散發渲染力十足的作品。

另一個適合使用的時機,便是室內昏暗的環境,以24-28mm焦段而言,手持安全快門約略1/30,穩定一點的人1/15秒應該還能拍出穩定的畫面。對於喜歡紀錄現場光源的玩家來說,只要拉高感光度在配合廣角鏡,就是忠實紀錄現場氛圍,是極為實用的焦段。

重點提示

最常用的廣角焦段。

人景合一的好搭檔。

邊角同樣會有變形問題。

可稍微調整角度,讓透視更為自然。

一機一鏡時,室內拍攝的最佳焦段。

32-35mm 寫實廣角人像指南

以目前廣角鏡光學設計的進步,許多人會省略掉這個焦段,認為它要廣角效力不夠,又不如標準鏡這麼規矩、方正。其實它的魅力正介於廣角與標準,有兩者的特色,容易取得畫面的平衡與張力。在135系統成為主流後,有很長的時間裡,視角約略62°的32-35mm廣角焦段,正是變焦鏡廣角端的起始。

早期底片時代,許多傻瓜相機搭配的鏡頭,正是以35mm作為開端,而前些年消費型數位相機剛開始的年代中,雖然內藏的感光元件面積極小,但廣角端亦依循消費者習慣由35-32mm開始。

圖片來源於網絡

35mm焦段的廣角鏡,因技術成熟變形抑制極佳,與50mm標準鏡相差不遠,僅視角範圍較大,通常用來拍攝較為寫實的畫面。尤其在空間受限的環境中,拍攝七分身的人像照片,35mm較大視角,與較易控制的透視變形,較50mm標準鏡更適合發揮。

成熟的光學設計技術,不但讓這個焦段的變形抑制極為完美,且各廠發表的大光圈定焦鏡,不論是銳利度、色調,都有極佳的表現,大光圈更能營造廣角鏡先天難以表現的散景。前述廣角人像的特色中,我們有提到廣角鏡具有深遠的景深效果,這是來是廣角鏡本身的物理限制。多數時候,我們便依據這先天的特色,來拍攝廣角人像,這也是我們少有看到淺景深廣角人像作品的原因。不過這在大光圈的35mm定焦鏡上,卻因為超大光圈有所打破,這讓我們在空間不夠長的環境下,同時能表現景深與透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35mm與前述超廣角及一般廣角不同處,則是35mm拍攝廣角人像的重點不在避開,反而是去追求、善用它的透視變形效果。例如將想要拉長的手腳,朝相機方向延伸,同樣有改善比例的效果,卻又不會過於誇大。同樣的道理,想讓胸口升級,將胸部放置在畫面周圍,並以稍低於下巴的角度拍攝,便能利用透視的變形效應,拍出更顯著的好身材。

35mm焦段定焦鏡值得投資的另一大原因,則是接在APS Size機身後,換算等效焦段約略等於50mm的標準鏡頭。所以不論讀者未來是否會上攻全片幅的數位單眼相機,他都算是「進可供、退可守」的鏡頭,是第一顆定焦鏡的好選擇。

重點提示

介於標準與廣角之間,有兩者特性。

可表現廣角鏡難得的淺景深。

透視效果不會太過誇張。

35mm廣角定焦鏡,是微光人像的創作利器。

定焦大光圈鏡頭值得投資的焦段。

特殊廣角魚眼鏡頭

若想要告訴沒玩過攝影的朋友,鏡頭下的世界是多麼奇妙,筆者想到的第一首選,必然是魚眼鏡頭。能拍攝180°視角的特殊能力,圓形畫面,就好像我們小時後貼著透明玻璃珠,所看到的世界。

一般衡定廣角鏡的優劣中,常提到抑制變形能力的字眼,其意義就在於能否減少桶狀變形的出現。但魚眼鏡頭卻反道而行,不但不控制反而將桶狀變形效果,作為它的特色。所以利用魚眼鏡頭拍攝人像前,首要觀念就是要如何利用,或避免魚眼的變形。

所有的廣角鏡頭,畫面中央的範圍是變形最少的部分,這個道理在魚眼鏡頭上依然成立,所以想用魚眼鏡頭拍人像,又不想模特兒因為變形效果而扭曲變形,中央構圖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用的方式。以本單元的例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成效。其實,這與超廣角人像中,我們所建議的拍攝重點,是同樣的道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類影像在魚眼人像中,相當少見,主要原因正因為嚴重的變形,讓拍攝者想要維持模特兒本來面貌並非易事,且用許多人購買魚眼鏡頭的最大原因,正是要追求拍攝極度變形的畫面。而「大頭狗式」的拍攝方式與表現,自然是魚眼拍攝人像的重點。

相對於想辦法去控制變形的做法,極度變形的拍法顯然簡單不少,只要將臉貼近鏡頭,似乎就是有趣的好照片,其實細細觀察,將臉正面、側面,貼近放畫面中間,又或者故意放在畫面周圍,都有不同的感覺。基本概念都是,越靠近鏡頭的地方會變大,其他的地方會縮小,貼近中央的畫面越正常,周圍則會極度彎曲。只要依據這樣的概念,利用魚眼鏡頭拍攝搞笑人像,便很容易發揮。

此外,利用魚眼鏡頭拍攝照片時,較其他廣角鏡更需要注意雜物入鏡,以及鏡頭汙損的問題。魚眼鏡頭180°的視角,一不小心就會讓雜亂物品跑進畫面當中,影響構圖的完整性。例如拍攝俯角時,最容易將自己的腳給拍攝進去,而寬景則容易把其他的遊客或攝影師拍攝進去。

而鏡頭前玉外凸,也是魚眼鏡頭的特色,意謂多數魚眼鏡頭無法外掛保護鏡,在貼近拍攝人像時,距離常常只有短短的幾公分,一不小心就會貼到皮膚而汙損鏡頭。雖然對畫質影響不大,但總是心有疙瘩,拍攝時後要特別注意。

重點提示

放棄抑制桶狀變形。

拍攝各種扭曲的人像。

可拍出大頭狗式的照片。

將主題放中央,比例不要太大,一樣可減少變形效應。

鏡頭保養要特別注意。

相關焦點

  • 深入探究 廣角鏡頭拍攝人像技法大公開
    想讓整個場景都落在景深範圍內,用廣角鏡就對了     控制景深的三大要素,包含焦段、光圈、對焦距離,而超廣角鏡頭動輒17–24mm的焦段,先天上便能提供長景深的效果。這讓廣角人像的創作有什麼樣的好處?一般貼近模特兒拍攝時,若景深過淺,則位移一點點就處於脫焦的狀況。而拍攝廣角人像,為了畫面各種元素,又或者微調角度來控制變形,往往與構圖前鎖定的焦點距離不同,此時廣角鏡深遠的景深效果,便能保證把模特兒拍的清清楚楚。 人景結合的利器
  • 攝影:35mm、50mm和85mm哪個焦段更適合拍攝人像?
    人像攝影中,35mm、50mm和85mm三個焦距是最為常用的。那麼這三個焦段各有什麼作用?哪一個更適合拍攝人像呢?35mm這個焦段適合拍攝人像、交代環境背景。缺點就是拍攝特寫會略帶廣角畸變問題,不適合拍特寫;但適合拍攝全身人像,用畸變來讓人物更高挑。二、50mm50mm的視角更接近人眼視角,各大品牌也不斷對50mm鏡頭進行優化,是比較成熟的鏡頭焦段。
  • 小白學攝影:關於鏡頭焦段你知道多少?
    鏡頭的視野一般是根據35mm規格的標準來標示焦段的,按照視野的不同可以將鏡頭分為標準鏡頭(50mm)、廣角鏡頭(24mm)、望遠鏡頭(500mm)。持變焦的人,選定一個角度之後,就會站定不動,然後不停旋轉手中變焦環,在這種情況中換到哪個焦段,拍攝的角度都是單一固定的,長期保持這樣的拍攝習慣,可能會使照片風格和語言越來越固化、拍攝時的思維也變得懶惰。而定焦者的拍攝往往由於焦段的限制,需要不停的上躥下跳,左右思量,位置的移動往往帶來了更多的觀看變數,也刺激了對不同畫面呈現可能的思考。
  • 35mm、50mm和85mm哪個焦段更適合拍攝人像?
    人像攝影中,35mm、50mm和85mm三個焦距是最為常用的。那麼這三個焦段各有什麼作用?哪一個更適合拍攝人像呢?適當的焦段,可以當日常掛機頭。而且通過我的拍攝發現,這個焦段拍人像非常棒。視角不算窄,拍風景也是可以滴。從外表看這個鏡頭還是很小巧的,街拍也是不錯的選擇。
  • 不同焦段鏡頭分別適合拍攝什麼題材?
    關於焦距有這麼幾個點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鏡頭是如何分類的?焦距對成像的影像有哪些?拍攝不同題材的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焦距?一、鏡頭分類一般來說我們的鏡頭都是按照功能和焦段來區分的按功能分類的話,我們把相機分為兩大類定焦鏡頭像這隻鏡頭,50mm定焦頭,鏡頭焦距是固定的,不能改變,就叫做定焦鏡頭。
  • 攝影科普:淺談相機鏡頭焦段
    大家在剛接觸攝影時,選擇不同焦段的鏡頭肯定困擾大家很久了。很多人最開始都會聽過35mm是人文焦段,85mm是最適合人像拍攝的焦段之類的說法。那麼焦段到底是什麼,我們如何選擇或者使用各個焦段的鏡頭呢?鏡頭的光學中心點到成像平面也就是膠片或者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就是焦距。
  • 人像鏡頭,35mm、50mm、85mm這三款哪款更適合你的拍攝需求
    人像拍攝,35mm、50mm、85mm這三款常被用來拍攝人像,因此也被稱為人像鏡頭,但很多人不了解這三款鏡頭它們各自的特點,各適合拍哪類題材。這一課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給大家講解下,讓大家對這三款鏡頭拍人像有更深的認識,這樣選擇起來會更有方向。1.
  • 還在一個鏡頭走天下?焦段不同效果差異明顯,掌握這些隨心拍攝!
    以上可以看出,定焦鏡頭的適用範圍較小,如果想改變構圖,只能走近或走遠即改變攝距來實現,而變焦鏡頭在這方面優勢就比較明顯,只要旋轉變焦環就可以改變構圖,所謂「變焦靠手,定焦靠走」。但是定焦鏡頭的優勢在於光圈可以做的較大,畫質比同一焦段變焦鏡頭好,價格便宜,體積小且方便攜帶。
  • 拍攝人像應該選擇什麼鏡頭和相機的設置
    我們在拍攝人像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主題,風格是糖水片還是帶點環境的故事片。這樣我們才能確定用什麼鏡頭,相對於相機而言,鏡頭對於最終的成像效果是影響最大的。如果你想拍的是景深小的糖水片,那麼你需要的可能是一支焦距85mm以上的鏡頭;如果你想拍的是帶點環境的故事片,那麼35mm左右是最佳的;你也可以選擇50mm,這樣也有一定的背景虛化效果,也會帶入一點環境。就算你手中是一支標準的變焦鏡頭,比如24-70mm,你也需要在拍攝時根據主題選擇好焦段,而不是怎麼方便怎麼來,讓整組片子凌亂不堪,這也是新手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 拍人像的實用技巧,教你拍出漂亮人像照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長焦鏡頭拍人像的優勢,但是很多人還是在後臺問了很多關於人像攝影的知識。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大多數人學攝影就是為了拍人像,所以對拍人像方面的知識特別感興趣。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拍人像的10個技巧,幫助大家提高人像攝影水平。
  • 人像鏡頭之50mm毫米定焦鏡頭使用技巧
    一說到拍攝人像鏡頭,肯定很多攝影愛好者首先說出來的,就是50定焦鏡頭。那麼為什麼大家喜歡50定焦鏡頭?這個鏡頭拍攝人物的最佳取景是怎麼樣的?使用50定焦鏡頭又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呢?在成都攝影俱樂部8月20日組織的攝影知識分享沙龍上,王凱老師給大家做了詳細的分享。
  • 人像鏡頭如何選?是35mm、50mm 還是 85mm?這就告訴你
    拍攝人像你會選擇什麼鏡頭呢?我想絕大部分人會回答定焦鏡頭,可是定焦鏡頭又有很多焦段可以選擇,你會首選哪個焦段的鏡頭呢?最常見的三個焦段就是就是35mm、50mm、85mm。你又要糾結哪個好呢?怎麼挑到適合自己的鏡頭呢?這三枚鏡頭的相同點顯而易見,大光圈加定焦。
  • 畢業照拍攝技巧,教你拍出與眾不同的畢業照
    今天給大家講講拍攝畢業照方面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鏡頭焦段選擇拍攝畢業照標準焦段、中長焦段、廣角都可以用,不同焦段的鏡頭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下面我簡單介紹一個各個焦段所表現出來的效果是什麼樣的。
  • 提高畫面表現力,街頭拍攝的常用的焦段
    對於街頭攝影而言沒有固定的拍攝焦段,不同的鏡頭焦段會呈現出不同的畫面效果。本次會以全畫幅為例,挑選街頭拍攝中使用較為廣泛的兩種焦段的鏡頭,為大家講解這兩種焦段所能表現的效果。尼康官方樣張35mm焦段說到街頭攝影,可能有不少的攝影愛好者第一反應是35mm焦段。35mm焦段確實能在街頭拍攝中提供獨特的效果。
  • 35mm、50mm、85mm、70-200mm鏡頭哪個拍攝人像最好?
    專業人像鏡頭,人像攝影中主要推薦鏡頭:50mm、35mm、70-200mm、85mm。1、50mm焦距的拍攝視角更接近人眼的視角,拍攝的照片畸變較小,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焦段。各個品牌都有性價比超高的50mm F1.8鏡頭,只需要數百元,非常適合新手練習,預算不足的小夥伴推薦購入。
  • 鏡頭焦距是什麼意思,什麼又是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呢?
    在如今的智慧型手機早已經三攝四攝普及的年代,可能大家平時都會聽到廠商宣傳自家的多攝是由什麼長焦鏡頭,廣角鏡頭等等怎樣組合起來的,但是這些專業術語可能很多人都還不太明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鏡頭。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重要的參數指標,那就是焦距,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的鏡頭光學後主點到焦點的這段距離。而鏡頭焦距的長短就直接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以及畫面的透視強弱。那麼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些都是根據鏡頭的焦距大小來劃分的不同功能場景下使用的鏡頭。
  • 選擇器材不再困難 資深器材黨教你選鏡頭
    其實這麼問不太準確,鏡頭本身沒有拍攝題材的局限性,只是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慣用某些鏡頭來拍攝某些題材而已。比如35人文紀實,但是您非要用它來拍風光,拍大頭特寫也不是不可以。再比如16-35超廣拍攝風景,但是用來拍攝環境人像其實也是很不錯的。再再比如百微鏡,拍微距固然是本職工作,但是用來拍人像,中焦風景其實也還OK的。所以第二個問題絕對不是拍攝什麼樣的題材。
  • 攝影圈內幕:實測人像定焦鏡頭85mm,拍攝人像美女如此簡單
    蔡司(ZEISS)Planar T* 1.4/85mm ZE 佳能口 85 1.4 單反人像鏡頭7700.00對於85mm這個焦段來說,開始使用比較彆扭,如果你多嘗試,慢慢去適應這個逼迫你去找角度,找構圖的焦段後,發現這個焦段拍出的畫面很賞心悅目,接近我們人眼看到的視角。它可以讓你的拍攝的畫面更精緻柔和,加上超大光圈的優勢,你的表現空間大大地擴展了。
  • 人像拍攝——掌握室外人像拍攝的技法,拍攝最美人像作品!
    新手攝影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外拍機會,掌握一定的室外人像拍攝技法,為拍攝出漂亮的人像作品打下堅實基礎,當具備一定技能以後,我們可以按照前面兩篇文章介紹的去制定有明確主題思想的外拍計劃,拍攝出自己的優秀作品。下面這篇文章我們就介紹一些室外人像拍攝中常見的方法和技巧。
  • 輕鬆拍攝糖水人像 佳能大光圈鏡頭推薦
    ;可以說,如果你喜愛人像攝影,想要拍攝主體突出、背景柔美的照片,佳能EF 135mm f/2L USM鏡頭絕對是你的好選擇。50mm f/1.8鏡頭而言,這款「新痰盂」採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整體看起來更為沉穩大氣;f/1.8的光圈能提供足夠的淺景深虛化效果,結合50mm的標準焦段,這支鏡頭不僅適用於人像拍攝,同時還能勝任風光、生活攝影等多種日常拍攝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