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儀式上,寶寶抓到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2021-01-13 騰訊網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有了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周歲時,都會舉辦一場周歲宴,而作為周歲宴中的重頭戲,「抓周」自然是吸引了親朋好友的目光。

「抓周」雖是一項娛樂活動,但由於它的「玄妙」性,不少家長都認為孩子抓到的物品和以後所從事的職業息息相關,而對於這個說法,就連明星也深信不疑。

高圓圓我們所熟知的明星,婚後,高圓圓生下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公主,小公主過周歲時,孩子爺爺透露出了孫女兒抓周時的情景。

當時家人在孩子周圍擺滿了各種有趣的物品,但小公主第一個拿起來的東西竟然是麥克風。

在家人眼中,麥克風的含義自然和娛樂圈相關,猜測孩子以後的職業可能和爸爸媽媽一樣成為明星,家人都表示很無奈。

爺爺還坦言全家最不希望孫女抓到的就是麥克風了,因為作為明星的家屬,他們深知這行太辛苦,不想讓孩子子承父業。

明星的父母尚且如此,普通父母更是對寶寶抓周「抓啥是啥」很篤信,網絡上,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孩子抓周時的一件趣事。

抓周儀式上,孩子抓到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捂臉:我都沒眼看

這位寶媽為了籌備女兒的生日宴,和婆婆一起忙碌了很久。

在挑選抓周物品時,也沒有像很多人一樣,為圖省事在網上打包買,而是精心挑選了很多寓意豐富的小物件。

周歲宴結束後,寶媽將一歲的女兒放置在抓周的大桌子上,親朋好友也都圍了過來,紛紛拿出手機準備記錄下這有趣的一幕。

此時,孩子奶奶和媽媽心裡已經有所期待,媽媽不停地將一冊小竹簡遞到女兒面前,試圖吸引女兒的注意,而奶奶則將用大紅包去吸引孫女兒。

誰知小寶寶對這兩樣東西都不感興趣,而是伸手抓起了一個白花花的大包子!

奶奶看到這一幕立馬變了臉色,媽媽則哭笑不得地扭過了頭。

本想著孩子能夠抓起一個有意義的物件,以後做出一番成就,可沒想到孩子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吃貨!

寶媽將照片傳到網上後,很多網友都留言討論小時候「抓周」的情景。

並且很多人表示「抓周」真的很玄妙,小時候抓到的東西和自己現在所從事的職業還真的非常呼應!

網友分享:

「我媽說我小時候抓到了一支筆,我現在是一名語文老師,感覺還蠻準的呢。」

「我對抓周『抓啥是啥』十分相信,就拿我自己舉例,小時候抓到了一雙筷子,現在在胡同裡炸油條。」

「我家女兒小時候抓周抓的是個小火車模型,現在在動車上工作,想想還挺玄妙的。」

「我小時抓了一個大勺,現在在一家餐廳幹廚師,每次回家我爸都把這個梗拿出來說。」

孩子抓周時,一般會放哪些物品,分別代表什麼含義呢?

1、書本、筆:代表從事文化類的工作

2、紅包、銀行卡:代表孩子長大後會大富大貴,財源滾滾

3、計算器:代表孩子今後是頭腦精明的商人

4、印章:代表孩子今後長大能夠當官

5、樂器:代表孩子長大後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

6、大蔥:蔥和「聰」同音,代表孩子以後會很聰明

……

兜媽寄語

現如今,很多父母都認為抓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似乎孩子的命運和職業真的被隨手那麼一「抓」就定了下來。

事實上,抓周只是父母對孩子表達美好希望的一種方式,孩子的命運如何,職業如何,與「抓周」行為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因此,當孩子沒有抓到我們期望中的物品時,家長一定不要因此而心懷不悅,更不要去遷怒於孩子。

抓周是一項傳統習俗,它代表的是家長美好的祝福和願望,而非迷信。

你家孩子抓周抓的是什麼呢?你認為抓周和未來職業有關係嗎?歡迎在評論區給兜媽留言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抓周儀式上,寶寶一把抓起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這可讓旁邊一臉期待的奶奶頓時「黑臉」,本想培養個小淑女,卻沒想是個小吃貨啊!就連一旁的媽媽也哭笑不得地捂住了臉,表示沒眼看啊! 兜媽曾經在一個國外論壇上,看到有個帖子這樣描述我國的「抓周」:這是東方一種非常神奇的民間預言方法,操作簡單,正確率奇高! 在西方人眼裡,這項活動充滿著神秘色彩,在中國,「抓周」則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在孩子周歲時舉行的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這項習俗已經在民間流傳了千年之久。
  • 一歲女兒「抓周」,寶媽看到孩子抓的東西後瞬間捂臉:真是沒眼看
    有老一輩人說從孩子抓周就能看出孩子以後會從事什麼職業,或者在什麼方面有天賦。但現如今讓孩子抓也是當成一個趣事來看待,想讓孩子過一個有儀式感的童年而已。劉先生有個女兒叫甜甜,前兩天剛滿一歲了,所以孩子的奶奶提議在孩子周歲那天讓孩子抓周試試,看看孫女在哪些方面有天賦。
  • 女寶周歲「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媽媽奶奶都笑了:沒眼看
    01女寶周歲"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媽媽奶奶都笑了:沒眼看吳女士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吳女士和婆婆將一塊紅布放在圓桌上,上面擺放著廚具、小圓鼓、竹簡、紅包等物品,隨後便將寶寶放在了紅布上,等待她開始抓周。女娃剛開始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對於該抓什麼東西猶豫不決,奶奶還打算將紅包塞給她,但是寶寶小手一轉,沒有接過紅包的打算。女娃突然眼睛一定,似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只見她小手往前伸,一把抓住面前的包子,還認真地盯著看。
  • 女孩周歲宴上「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不鬆開,媽媽捂臉沒眼看
    其中就有一項每個孩子在周歲時都會經歷的習俗,那就是「抓周」,父母會找一個比較正式的地方,放上一堆東西,讓孩子是抓,從孩子抓到的東西來判斷孩子的興趣,並推斷孩子的未來發展。女孩周歲宴上「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不鬆開,媽媽捂臉沒眼看簡女士在女兒周歲的時候,也給女兒舉辦了一場抓周宴,簡女士在桌子上放了一塊紅布,紅布上放了各種東西,隨後又把女兒放上去,看看女兒會抓哪個。
  • 寶寶「抓周」,奶奶隨便一「物」引起了孩子注意,媽媽要求:重抓
    寶寶「抓周」,奶奶隨便一「物」引起了孩子注意,媽媽要求:重抓隔壁家的小兒子這個月剛好過生日,家人們早早就準備著「抓周」工作。當天把自己的「抓周」物品都帶了過來,活躍孩子的生日氛圍。媽媽準備了鉛筆,希望孩子好好學習。
  • 寶寶「抓周」,奶奶隨便一「物」引起了孩子注意,媽媽要求:重抓
    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一種寄託,有時候隨便組一些東西,孩子總能出其不意地抓到一些「另類物品」。「物」引起了孩子注意,媽媽要求:重抓隔壁家的小兒子這個月剛好過生日,家人們早早就準備著「抓周」工作。,眼看孩子就要抓周了,隨手就把自己隨身帶的佛珠放在了孩子面前。
  • 1歲寶寶抓周,奶奶放了這東西,寶寶的舉動讓全家人笑容都凝固了
    孩子是家庭聯絡情感的紐帶,家有一萌娃,如有一活寶,有了新生兒寶寶的家庭,也多了不少的歡聲笑語。1歲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有的寶寶開始學會了叫爸爸媽媽,甚至有的寶寶大膽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很多家長借著1歲生日給寶寶抓周,希望通過這種沿襲的習俗以及滿滿的儀式感來試探寶寶未來的喜好、志向,同時增加生日的氛圍。
  • 寶寶滿歲抓周,奶奶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全家人笑容漸漸凝固
    說到抓周大家一定不陌生,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孩子來選擇,通過抓周的方式,來判斷孩子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有沒有發展,是不是天生富貴命。抓周可以決定孩子未來嗎寶寶的抓周宴上,奶奶隨手放下的一個"小東西",父母看到後瞬間臉色大變。
  • 寶寶「抓周」抓到這東西,奶奶看了嘆氣:這孩子以後沒出息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許多地區有一個名為抓周的習俗,當孩子在一周歲時,家裡人會給孩子預測未來的人生方向。寶寶抓周抓到這東西,奶奶看了嘆氣:這孩子以後沒出息具體的做法就是,在孩子面前擺上幾樣物品,都是代表著一些職業,比如畫筆,錢,手機,書本等等,以孩子抓到的東西來預測孩子的未來。許多地方都深深相信抓周的結果,他們認為孩子在一歲時抓到的東西,可以直接確定他們的一生。
  • 有一種「失望」叫寶寶抓周,三次抓同一件東西,寶爸笑容瞬間凝固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抓周」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育兒傳統。在寶寶周歲之際,舉辦抓周,表面上是預測孩子將來的前程,實際上寄託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過如果太過在意抓周結果,就難免自添煩惱了。父母都愛跟其他人分享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隨著小視頻的流行,孩子一歲時舉行的抓周儀式也玩出了各種新花樣,網友也能通過這些小視頻感受到不同寶寶或可愛或搞笑的瞬間。不過也有寶寶抓周「表現不佳」,讓爸媽覺得大失所望。
  • 寶寶抓周,看到眼前的東西,寶寶卻選擇了這個,媽媽不淡定了
    ,在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能夠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人,網絡讓我們的視野更加的開闊,讓我們見識到了很多大開眼界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玩手機,如今的手機已經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生活上更加的便利了,讓我們的娛樂也更加的豐富多彩了,就好比現在的短視頻來說,在短視頻上可以看到很多帥氣的小哥哥,也能看到很多漂亮的小姐姐,不僅僅是如此,還能了解到很多地方不一樣的習俗儀式,一些風俗民情等等
  • 1歲寶寶抓周,看見這件東西抓起就不撒手,奶奶慌亂不已:完了
    ,抓了一樣東西說什麼都不放手,奶奶驚慌失措大喊「完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快就到了孫子一周歲的時候了,家裡除了要準備孩子的生日宴,最重要的是準備孩子抓周,為了這一天,沈奶奶可是想了好久,後來覺得讓孫子以後當官或者大老闆都挺好,但是兒子和媳婦卻覺得是孩子的一個儀式,不用太麻煩,以後怎麼樣還得靠自己。
  • 1歲寶寶抓周,奶奶無意放下一個「小東西」,寶媽臉都黑了
    這不,劉女士寶寶在進行抓周儀式時,出現了一些小狀況,因為這個狀況,讓婆媳關係險些破裂了,原來是在1歲寶寶抓周時,奶奶無意放下了一個「小東西」,這個「小東西」是一瓶白酒,不巧的是寶寶最好抓的竟然就是這個,讓寶媽頓時就黑臉了。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妥妥的
    01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在網上看了一個抓周的視頻,視頻中的寶寶竟然抓周抓到了百元大鈔。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這個寶寶最後的選擇也是令寶媽非常開心。畢竟抓到錢那麼就意味著以後寶寶的生活不庸人擔心,他以後是不缺錢花的主。
  • 孩子滿周歲「抓周」,拿到一樣東西後媽媽遮住雙眼,奶奶凝固笑容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民間的許多地方都會有著一個抓周儀式,所謂的抓周其實就是指在一個環境之內讓孩子去選擇,這些東西也代表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儀式,其實也代表了也是每一位父母對於孩子的美好寄語。
  • 孩子滿周歲「抓周」,拿到一樣東西後媽媽遮住雙眼,奶奶凝固笑容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民間的許多地方都會有著一個抓周儀式,所謂的抓周其實就是指在一個環境之內讓孩子去選擇,這些東西也代表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儀式,其實也代表了也是每一位父母對於孩子的美好寄語。
  • 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到一東西,媽媽看後眉開眼笑:這下穩了
    在我國有很多和新生兒有關的習俗,像是擺滿月酒、百天剃頭、周歲抓周等。這些習俗從幾千年前一直延續到現在,寄託了家人對寶寶的美好祝願。其中抓周是最常見的習俗,家長們也很重視,想要根據寶寶抓取的物品,預測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 寶爸給兒子「抓周」,萌娃卻直接抱住這個東西,奶奶:這可毀了
    這個習俗雖然沒有科學依據,和孩子未來發展沒有必然聯繫,但是現在仍然有不少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這些老一輩的老人,喜歡給孩子舉行這樣的儀式,希望孩子以後能有出息。周歲寶寶抓周結果出乎意料王先生家裡的寶寶正巧一周歲滿,王先生也順應著家裡老人的意思和家鄉的習俗,給兒子舉辦了「抓周」的儀式。
  • 寶寶抓周的那些事!抓周要怎麼抓,準備什麼抓周用品,寓意是什麼
    全家人齊聚一堂,為她舉辦抓周儀式。為了這場抓周,我們可是提前策劃準備了許多,大家都想看看今天小公主究竟會抓到什麼,未來前程如何。今天我也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抓周的那些事。一、什麼是抓周抓周,是一項傳承許久的民俗。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
  • 一周歲男寶「抓周」,拿起一樣東西不撒手,奶奶氣得整夜沒睡
    當然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根本不明白抓周的意思,抓什麼完全看個人臨時興趣,並不能說長大後就真的也會偏向於這個發展方向,所以大多數地區現在早就沒了這個習慣,只有部分傳統觀念比較強烈的地方依然保留。張先生家那邊就保留著抓周的習俗,在他兒子一周歲那天,張先生提前準備好了東西來讓兒子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