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州市高中名校的「學霸出國名單」已基本出爐。每年高考前,名校「學霸」拿到國外名校錄取通知書提前「下車」的消息,總是會刺激到正在備考的高三畢業生,就連正在上小學、初中的學生和家長都會受到影響。
到底需要做哪些準備,才能成功申請到海外名校?「學霸」們又有什麼出國攻略可供參考?
背景板
「學霸」提前拿到Offer
記者粗略統計了今年廣州前幾大高中名校學生的出國情況。
來自執信中學的數據顯示,三年前該校招收了832名高一學生,但不久前參加廣州市高考一模的只有720多人,這意味著或有100多人將放棄高考。據介紹,截至4月底,今年執信第二屆PCP國際班23名畢業生全部已被國外名校錄取,其中91.3%學生進入美國排名前50名的大學深造。除此以外,還有不少人選擇了在高中階段就出國留學。
華師附中國際部2015屆四個班共105名畢業生,目前已收到海外大學錄取通知書400多份,超過90%的學生被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錄取。而在廣東實驗中學,今年該校藝術與設計預科的18名畢業生,也全部被英美等國頂尖大學錄取。廣雅中學首屆博雅國際課程班的畢業生到目前共收到來自國外及香港地區大學錄取通知書100多份。廣州外國語學校今年AP課程班畢業生已100%被美國綜合排名前50大學錄取。
由此可見,今年廣州高中又有不少尖子生出國去了。
攻略1 看英文原版書積累詞彙
執信中學高三學生鄒嘉華已經被UCB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他的出國攻略很簡單——平時看英文版名著。
「成績是學生申請高校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只是不是唯一條件而已。」鄒嘉華告訴記者,美國的高校需要提供兩個成績:一個是SAT;一個是託福。經過幾輪刷分後,鄒嘉華的SAT考了2270分,託福考了113分,成績不俗。如何在短時間內刷得高分?鄒嘉華表示,英語詞彙量很重要,他平時大量閱讀原版英文書,都是找自己感興趣的書來讀,難度也要適中。
鄒嘉華還開了一個書單,入門首選是《哈利·波特》,單這一套書,他讀了不下五遍。其他包括《冰與火之歌》、《傲慢與偏見》、《呼嘯山莊》、《簡·愛》等。
攻略2 刷題比上培訓班靠譜
曾經擔任執信中學學生會主席的印銳高三才準備出國,但SAT也考了2000+,託福考了107分,最終被美國威廉瑪麗學院錄取。
像印銳這樣較遲才決定出國的學生,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培訓班上,印銳也去上過校外培訓班,但她卻認為並非非上不可。「校外培訓班價格不菲,上了20天的SAT班花了1.6萬元,十幾天的託福班是1000多元。但總體來說,效果不明顯。」
她的總結是,刷題很重要。「這是我的教訓,我就是沒有很認真地刷題,結果考得並不是很好。」印銳有點懊惱地表示,SAT的題有五六十套,自己只刷了三四套。她提醒,刷題時碰到不懂的地方,就去查輔導書,馬上解決疑難,這樣才會越做越順,否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攻略3 參加海外夏令營積累人脈
採訪了解到,不少學生之所以會選擇出國讀書,跟他們此前去過多次的國外遊學有關。因為遊學不僅開闊了眼界,重要的是還積累了人脈。
鄒嘉華說,在高二暑假,他參加了達克茅斯夏令營,認識了不少國際學生,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在選校問題上互通有無,交流資訊。「如果真的要出國求學,參加國外高校的夏令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夏令營一般要提前半年就申請,學生可以上collegeconfidential和collegefactual兩個網站了解相關信息。」
攻略4 弄清學校哪一方面有名
現在可供中國學生選擇的國外高校越來越多,各種世界排名也讓人眼花繚亂,到底該不該信?
對此,鄒嘉華說,不能迷信所謂的「排名」,選擇合適的學校,一定要弄清該校到底什麼方面有名。
他舉例,自己比較相信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全國大學排名。前者的排名標準是按有多少知名教授和諾貝爾獎得主等因素來考慮,後者的排名標準是按師生比、學生宿舍環境等因素來考慮。
據了解,在申請國外高校面試時,總會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選擇他們學校。「回答不能太籠統,否則,就顯得你對學校不了解。」鄒嘉華建議,上官網了解學校信息只是一個很初步的做法,而深入到學校的每個院系,每個社區,通過關鍵詞的搜索來了解逐個項目,這樣在做申請文書時就有理有據,非常具體。鄒嘉華表示,寫申請文書的確比較耗費時間,他寫了20多份申請文書,平均每份耗費三四天。
為了提高「命中率」,鄒嘉華建議,在自己的分數範圍內,至少申請10所學校。他就申請了20多所高校。「要廣撒網,才可以多一點選擇的空間。」
攻略5 選校要考慮經濟承受力
選擇海外學校,其難度並不亞於高考填報志願。因為不僅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到申請失敗的基數,以及投入的回報比。
印銳很理智地算了一筆帳:比如,到美國讀書一年的費用30萬—40萬元人民幣;到香港考一次SAT,費用約3000元,一般考三四次,也要一萬多元了;如果再上一些校外輔導班,一兩萬元少不了。這就要綜合考量一下家庭經濟是否承受得起,同時也要分析報考的學校對自己將來就業有否幫助。「出國留學,不談金錢是不切實際的」。
攻略6 寫申請文書別誇誇其談
國外大學除了看成績,學生的申請文書寫得好不好也很關鍵。據了解,有不少學生的申請文書是找「槍手」代筆的,不過並不見得就一定有效。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格式正確無誤,但其回答卻陷入套路,所以不一定能得高分。
印銳介紹,自己沒有找專門的機構幫忙修改申請文書,只是請了一位學長提意見。她建議,寫申請文書前,先打好草稿,列出長處和不足,想清楚哪些是應該突出的,哪些是與眾不同的。在自我陳述中,儘量以細微的事情來突出個人特點。面對一些刁鑽的提問,也不要想著如何別出心裁來回應,最好是說出心裡話,切忌誇誇其談,尤其不要造假。
TIPS
上IB課程,可選擇國家更多
有不少家長想知道,假如準備把孩子送出國讀書,到底有哪些途徑?應該怎麼選擇課程?
採訪了解到,目前願意讓孩子選讀國際班的家長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準備在初中或高中階段送孩子出國的;第二類是不滿足於傳統國內教育,希望在綜合能力和素養上讓孩子與國際接軌的;第三類則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有特質,而傳統國內教育無法滿足其需求。
無論家長出於什麼目的,國際班可選擇的類型無非是以下三類:第一類是高中與國外院校合作開設課程,如執信中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課程;第二類是高中與國內相關培訓機構合作開設的課程,如鐵一與新東方的合作辦學;第三類是引入國外課程,教授A P(在美國被稱為「大學先修課程」)、A -Level(英國的全民課程體系,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IB(國際預科證書課程,側重精英教育)等國際課程,比如華附國際部的AP課程。
到底該選那種課程呢?據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家長還沒確定孩子去哪個國家留學,選擇讀IB課程會彈性比較大,將來多個國家的學校都可以選擇。如果已經確定孩子的留學國家,例如美國,那麼可以直接選讀AP課程。
除了規定的課程之外,校本課程也很重要,目前有不少國際班都強調不僅僅培養「香蕉人」,所以很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比如廣雅的博雅國際班課程,採取的是課程融合的模式,理科引用劍橋高中課程,由6位經驗豐富的外教和助教任教,而文科則運用通識教育,由廣雅的優秀老師自編三門融合課程的教材,包括《人文通識》、《科學與生活》和《藝術與創造》,這在全國還是首創。(陳曉璇、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