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四大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佛法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021-02-19 行願人間

發四大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佛法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發四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佛法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個願是非常非常大的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經常說度化度化眾生,啊呀,這麼多的眾生怎麼度啊,這麼多的眾生怎麼度啊,經常會這樣會這樣,你不用這樣,我一定要度,一定要度化,發願要度化所有的眾生,眾生再多我也要度化他們,一個都不留,我要成佛,成佛以後度化所有的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很多,這個斷了,那個出來了,很多很多煩惱,你也要斷,但是現在我們的煩惱不是斷了,我們的煩惱是壓下去了,壓了一點點,它出來了,壓了一點點,又出來了,如果真的斷了,它不會出來。煩惱就像一個樹一樣,很大的一個樹,這個樹的樹枝砍了,它過一段時間會長出來。煩惱壓了就是和這個一樣。那你這個樹如果從根上拔出來了,那它再也不會長。那我們這個煩惱斷了,它再也不會長。貪心壓了,還會長出來,貪心斷了,再也不會長出來。

你在阿羅漢面前,金銀財寶全部放在他那邊,阿羅漢你怎麼讓他起貪心,他都起不了這個貪,它斷了,沒有了,起不了。嗔恨心一旦斷了,你打他,罵他,砍他的手腳,他都不會生這個嗔恨心,不起作用的。有一個佛祖的前前世,他是一個修行者,山洞裡面的修行者,有一個國王和妃子一起去山上旅遊,然後這個妃子一看到這個修行人都很歡喜,全部去繞著這個大修行者,然後拜他呀,聽他的經。然後這個國王有一點嫉妒心,罵他,他不生氣。如果生氣了,那這個國王也就消了這個氣,但他不生氣,這個國王心裡想我一定要弄他生氣,打他一巴掌,他也不生氣,還是笑著,笑眯眯的。嗨,你還要笑眯眯,一班人來打他,還是笑眯眯。沒辦法,叫他們砍掉他的手,砍了他的手還是笑眯眯。砍了他的腳還是笑眯眯,沒辦法生氣啊,然後砍掉的手腳沒過一天又長出來了,忍辱的力量。忍辱的力量真正修成了,真正的煩惱斷了就是這個了,那我們現在還沒斷。我們有很多煩惱,煩惱當中,最大的煩惱是貪嗔痴慢疑嫉妒心傲慢心,傲慢心也要斷,嫉妒心一定要斷,嫉妒這個,嫉妒那個,自己也很痛苦,沒有什麼嫉妒心的時候很開心。斷不了你首先要把它壓下去,它升上來,再壓,再壓,慢慢慢慢會斷掉。這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

佛法無量誓願學」,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很多,你說有這麼多,大藏經這麼多,學不完的我不學。不用這樣想,我今世學不完,我來世再學,今年學不完,明年再學,學習的這個精神一定要達到最頂,今生不能衰退。《大藏經》藏文的話,那麼厚的三百多本。《甘珠爾》、《丹珠爾》,有很多人一生看完了,看幾遍的也有,看了七八遍的也有,你要佛法無量誓願學,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有些人說我不用學什麼,我們學佛我們老了,不用怎麼學,就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了,那不行的,一定要學,老了也要學。雍増法王經常這樣講,有些老人家她說,我學不了這個佛法,我要念一些咒,那這種老人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那你說我老了吃不了東西,我不吃東西,這個好像是說這個一樣。


你老了也一定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個要學習,多聞法,聞法是很重要的,聞法的這種福報一般是通常很多人都沒有的。要聞法的話要很大的福報才能聞法。

前世,你前世也是親近過上師,第一個條件是這樣的,第二個條件不只親近過上師,還要供養過佛菩薩,還要聽過上師講經,還要背誦過一些經文,有這種條件的人才能聞法,這種福報的人才能聞法。那沒有這種福報的人,就聞不了法。特別這些經文,這種經文就聞不了,聽都聽不了。西藏,可以說百分之百是信仰佛法的,他都有一個信仰,信仰佛法。但是真正能聽到這種的很少很少,在家人裡面特別少,出家人裡面也很少,其它的地方不用說。代表你們這些今天能聞這種法的,你們就有福報啊,有聞法的這種福報,學佛聞法,是很重要的,聞思修並重,你要知道,聞法,然後思考佛法,然後真正修行,都是一樣的重要。有些人說我閉關很重要,聞法不重要,那是錯誤的;有些人說打坐很重要,聞法不重要,那也是錯誤的。你沒有聽經沒有聞法怎麼會打坐呢,你要打坐也要先知道打坐的方法,你要閉關也先要知道閉關的方法。

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無上,佛道就是說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這是佛道。很難得得到,很難成功。誓願成,一定我要成功。一旦你入道了,很容易,沒入道很難。一旦入道了,就一路走得很順利很容易。比如說坐飛機一樣,沒坐飛機,你走路過去很難到,一旦坐了飛機,一飛很容易到,是這個道理。

這幾個願都非常好,你們要經常發這個願。那發了這個願,願力會到什麼時候,你的修行到了一定層次的時候,願力會成功,願力成功了就不一樣。

(未完待續……)

《常誦經文》連載18。以上根據阿旺嘉措金剛上師開示整理;

相關焦點

  • 『一稱南無佛』一代高僧大德宣化上人的十八個願力!
    宣公上人十八大願公在母墓旁,守孝至同年夏六月十九日,在佛前發願云:稽首十方佛,及與三藏法,過去現在賢聖僧。惟願垂作證,弟子度輪,釋安慈,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你本具足佛性
    就好像我們人要死,氣尚未斷時,身上有的地方就會生蟲。平時它不會生蟲子,等到氣要斷時,身上很多地方都有蟲子。天上人衣著塵埃,也是業報感召。我們這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塵埃?《楞嚴經》已講過,因為我們人心裡有太多妄想,所以世界的塵埃也變多了。我們的妄想就和塵埃一樣,沒有分別。所以一切塵垢都是由我們的妄想心造成的。天人的五衰現前,衣服也就有塵埃了。
  • 佛經上了教科書!新版高中語文教材出現多篇佛經內容 !
    ——《藥師經》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藥師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地藏經賞析:地藏菩薩本願經回向文和誦讀方法
    讀誦本願經要心誠,要無所隱瞞,要真心真意對待佛祖。一、讀誦前——昭告:(每天做功課時,在問訊前,先淨身口意,在佛前說明此次做功課的目的。)1、回向文:(合掌)弟子○○○願以此所誦《地藏經》一部之功德,回向給弟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祈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作主,超拔他們,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弟子真心求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