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劉洪彪先生的楷書作品仍在持續發酵。此篇文章6.2萬閱讀,4200條評論,粗略翻下,正面評價者不足10人。
這說明什麼?中國書法知識普及任重道遠。前段時間四篇文章談了國人審美缺失的原因,有興趣回翻,這裡不贅述了。
很多人一旦理虧就嚷嚷,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書法美醜人人都能欣賞,被群眾接受的才是好的,反之則差。我想問,你說的群眾是哪裡的群眾?你們村?你的城市?還是說全國?
往小了說,一件作品要獲獎專業評委說了不算,還得問你們村男女老少的意見唄?往大了說,一件作品若要全國人民投票,過半就是好,那麼,以目前國人的品位,霸道總裁和心靈雞湯豈不要獲茅盾文學獎了。
再有,據去年全國人口學歷普查,本科學歷佔總人口的4%(碩博不到0.1%),專科學歷佔總人口13%,高中學歷佔總人口42%。
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人高中以下學歷,可以理解為有一半文盲。書都沒讀過幾年,談什麼審美?想說近一半人口高中學歷的群眾眼睛是雪亮的?本科,碩博不如你高中學歷唄?
將此數據平移到自媒體,一切豁然開朗。為什麼鍵盤俠多?沒文化的多唄。而且越沒文化越自信,動不動搬出群眾,搬出古人,說到底就是理虧詞窮,心虛作祟。大字不識幾個,筆沒碰幾天,嚷嚷這侮辱先賢,那糟蹋文化,殊不知最該反省的是自己。
最後再次強調,質疑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而不是空口白話。要想讀懂劉洪彪先生的這張楷書作品,你得具備相當的書法閱歷,開噴之前不妨問問自己讀了幾本書?臨過幾塊碑帖?花了多少時間?否則,在你眼裡文中三張作品只能是同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