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17日,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發布,以下為全文:

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為指導血站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血站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者安全,保障血液安全供應,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血站防控指引

(一)基本原則和要求

1.血站應當遵循標準預防原則,標準預防措施應當覆蓋採供血活動的全過程。血站工作人員按照標準預防原則,根據採供血操作可能存在的傳播風險,做好個人防護、手衛生、環境管理、物體表面清潔消毒和醫療廢物管理等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降低採供血感染的發生風險。

2.標準預防是針對血站所有工作人員和獻血者採取的一組預防感染的措施。具體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發生的暴露風險選用手套、隔離衣與防護服、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環境清潔與消毒等。

3.所有血站工作人員在從事採供血業務活動前均應當樹立標準預防的概念,掌握標準預防具體措施、應用原則和技術要求。

4.血站應當建立健全環境清潔工作組織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明確負責部門和崗位職責。

5.血站應當保持工作場所環境表面清潔與乾燥,遇汙染應當及時有效消毒;對感染高風險場所應當定期消毒;應當對消毒工作和消毒效果進行檢查與監測。

6.血站應當在做好工作場所環境管理基礎上,根據工作暴露風險,規範科學選擇防護用品,嚴格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WS/T313-2019)等感染控制措施的要求。

(二)血站工作人員防護

1.獻血服務醫護人員

(1)獻血者徵詢、一般性體格檢查和血液採集等工作期間,均應穿戴工作服、醫用外科口罩、工作帽並適時更換,注意手衛生。

(2)本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社區傳播時,視操作風險程度,可加穿隔離衣(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防護面屏/護目鏡等個人防護裝備。

2.血液製備人員

(1)血液加工、製備和包裝貼籤等操作期間,均應當穿戴工作服、醫用外科口罩並定期更換,根據情況選擇工作帽(一次性),注意手衛生。建議在易發生血液噴濺的崗位,穿防液體滲漏的隔離衣(一次性),戴防護面屏/護目鏡,穿工作鞋等。

(2)視疫情的風險程度,可佩戴雙層手套加穿防水圍裙/防水隔離衣。

3.血液檢測實驗室人員

(1)血液篩查、血型鑑定及血液質量監測等實驗室操作期間,均應當穿戴工作服、醫用外科口罩、工作帽並定期更換,注意手衛生。

(2)建議採用自動化設備或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樣本製備/離心和分配等易產生氣溶膠的操作。必要時,可佩戴防護面屏/護目鏡。

(3)對新冠病毒疑似樣本檢測時,在常規檢測個人防護基礎上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加穿防液體滲漏隔離衣(一次性)。

(4)需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在常規檢測個人防護基礎上可選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加穿醫用防護服(一次性)、雙層手套,根據操作的噴濺風險選戴防護面屏/護目鏡。

4.血液發放和運輸人員

(1)血液發放和血液運送操作期間,均應當穿戴工作服、醫用外科口罩並定期更換,視情選擇工作帽(一次性),注意手衛生。

(2)血液轉運車輛司機應當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注意手衛生,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5.其他崗位人員

(1)疫情期間嚴控各類會議和大型活動,原則上不召開集中會議,儘量通過線上方式進行任務交辦、指導調度、反饋報告等,關注個人身體狀況,做好手衛生及個人防護,必要時開展體溫篩查。

(2)如集中會議不可避免,應當控制參會人數,參會人員佩戴醫用口罩,保持足夠座位間距。會場儘量開窗開門通風,控制會議時長。會後注意環境清潔消毒。

(3)如需進入採供血業務工作區域,應當按相關區域業務人員防護的相應要求進行個人防護。

(三)工作場所的清潔與消毒

1.清潔與消毒的基本要求

(1)清潔消毒工作要分區管理,規範人員行為,避免不同血液汙染風險區域間的交叉汙染。生活辦公區採用溼式衛生法。工作場所環境表面應當遵循先清潔再消毒的原則。

(2)清潔和消毒工作場所時,應當有序進行,自上而下,由裡到外,由輕度汙染到重度汙染。

(3)對於高頻接觸、易汙染難清潔與消毒的表面,可採用屏蔽保護措施,用於屏蔽保護的覆蓋物(例如塑料薄膜、鋁箔等)實行一用一更換;對於精密儀器設備表面進行清潔與消毒時,應當參考儀器設備說明書,關注清潔劑與消毒劑的兼容性,選擇合適的清潔與消毒產品。

(4)當發生血液溢灑、噴濺等汙染時,應當立即進行汙點清潔與消毒,先去除汙染物,再清潔與消毒。

(5)所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當符合相應標準技術規範,並遵循批准使用的範圍、方法和注意事項。

2.手衛生

(1)血站的所有人員均應當嚴格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WS/T313-2019)的要求,加強手衛生措施,尤其是接觸獻血者前後、清潔無菌操作前、接觸血液後、穿戴或脫卸手套和個人防護裝備前後。

(2)宜選用含醇速幹手消毒劑,或直接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醇類過敏者,宜選擇季銨鹽類等有效的非醇類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3%過氧化氫消毒劑、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或浸泡雙手,並按消毒劑說明書描述的消毒作用時間進行消毒。

(3)有肉眼可見汙染物時應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六步法洗手,然後可按上述方法進行手消毒。

3.獻血服務場所

(1)如果條件允許,應當保持現場通風。

(2)每日在工作前後對工作檯面、儀器設備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擦拭。

(3)為獻血者提供便捷的手衛生用品,獻血者高頻接觸的表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2次,如遇汙染立即消毒。

(4)每天工作後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擦拭地面。

(5)獻血車可在每日收車後,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擦拭地面2次。

(6)對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及按鍵等設施或裝置,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2次。

(7)如接待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捐獻者,需要在獨立空間進行,加強防護並對血漿採集的座椅、家具、操作臺面、儀器設備等可接觸到的表面和操作人員手部追加清潔消毒。

4.血液製備、檢測與發放等場所

(1)如果條件允許,應當保持現場通風。

(2)每日在工作前後應當採用空氣消毒機或紫外燈進行空氣消毒。

(3)每日在工作前後對工作檯面、實驗用具、儀器設備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擦拭。

(4)血液加工操作區和樓道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地面2次。

(5)運血箱在每日送血完成後,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1次,以備第二天使用。

(6)如需處理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或樣本,則需加強防護,並對處理該血漿或樣本的操作臺面、儀器設備等可接觸到的表面和操作人員手部進行額外追加清潔消毒。

5.生活和辦公區域

(1)如果條件允許,應當保持現場通風。

(2)辦公用具、桌面、座椅、書櫃保持清潔,必要時以75%酒精或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擦拭。

(3)地面應當採用溼式清潔,每天擦拭1次。

(4)公共樓道,包括樓梯扶手,以及各會議室辦公家具,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1次;當天如有會議,則在會議結束後再行上述清潔消毒1次。

(四)醫療廢物處理

1.血站應當嚴格遵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等相關法規要求,通過規範分類和清晰流程,形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貯存、分類交接、分類轉運的醫療廢物管理系統。

2.嚴禁混合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嚴禁混放各類醫療廢物。

3.按規定的方式和時限,包裝、收集、暫存和轉運醫療廢物。

4.規範醫療廢物暫存場所(設施)管理,不得露天存放。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集中處置單位,嚴格執行轉移聯單並做好交接登記,記錄保存不少於5年。

二、獻血者選擇與管理

(一)獻血者招募

1.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渠道,多方位廣泛宣傳無償獻血科普知識與新冠病毒防疫知識,消除公眾對獻血的疑惑和顧慮。

2.通過簡訊、電話等方式招募固定獻血者獻血。

3.做好應急團體獻血準備,廣泛呼籲民眾獻血,號召各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部隊官兵、高校學生及其他社會團體、單位積極參與無償獻血。

4.積極開展預約獻血,應當統籌安排團隊獻血、預約獻血者,分段分時分流合理安排獻血人數,避免人員過於集中。

(二)加強獻血前教育與徵詢

1.在原有健康徵詢的基礎上,增加《新冠肺炎相關健康狀況徵詢表》(見附件),了解獻血者新冠肺炎相關健康狀況,甄別獻血者是否有重點地區旅行史、接觸史或生活史等。

2.補充徵詢內容中,如獻血者出現過下列情況中任何一種,建議暫緩獻血,暫緩時間為相關情況結束後至少28天:

(1)本人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

(2)曾密切接觸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人員或患者;

(3)曾經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或聚集性發病人群有接觸或流行病學關聯史;

(4)近期有境外或者高風險區居住史;

(5)曾接受流感或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建議健康諮詢時,對僅有偶爾咳嗽等常見情況加以甄別。

3.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4.對每位獻血者進行體溫測量並準確記錄。如獻血者出現體溫≥37.3℃,工作人員應當告知獻血者暫緩獻血,安排其離開徵詢現場,並提醒獻血者及時到指定發熱門診就醫。

(三)獻血者回告。為了保證臨床用血安全,血站應當書面告知獻血者,如獻血後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時,須及時回告血站,所告知的事項應當提前告知獻血者,並請其籤名確認知情同意。血站應當有專門部門負責接受獻血者回告,接到回告後應當做好記錄並及時處理。

1.如獻血者回告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症狀或被要求隔離時,應當採取以下措施:

(1)對未發出的血液進行隔離;

(2)血液發往臨床但未輸注,緊急收回後隔離;

(3)血液發往臨床且已輸注,做好相關信息登記,及時通知相關醫院並報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4)排查與該獻血者有密切接觸的工作人員,安排隔離,如獻血者確認未感染,即解除隔離;

(5)與獻血者保持溝通,及時獲得確認信息,如確認排除新冠病毒感染,血液可放行。

2.如獻血者回告確認感染新冠病毒,應當採取以下措施:

(1)對未發出的血液作保密性棄血處理;

(2)血液發往臨床但未輸注,緊急收回後作保密性棄血處理;

(3)血液發往臨床且已輸注,做好相關信息登記,及時通知相關醫院,對受血者進行跟蹤回訪,並報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4)排查與該獻血者有密切接觸的工作人員,安排隔離觀察14天。

三、採供血流程

(一)血液採集

1.提供充足設施,加強安全防護,獻血場所應當為獻血者及陪同人員提供醫用口罩並指導其正確佩戴。為每位進入獻血場所的獻血者提供手消毒液消毒。工作人員進入獻血場所首先進行手消毒,戴上醫用手套,採血過程中途離開工作崗位和返回工作崗位時,都必須消毒手部。獻血者使用握力球若需重複使用,必須使用一次性隔巾包裹,用後更換隔巾並對握力球進行消毒。獻血過程中嚴格執行「一人一巾一帶」。

2.儘可能採用預約獻血,控制同時段獻血人數,團體獻血儘量減少陪同人員。獻血者之間距離保持1米以上,有條件的可間隔使用操作位。

3.社會志願者參與工作時,應當掌握志願者健康狀況,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培訓,根據疫情狀況做好個人防護。必要時可暫時減少社會志願者參與獻血服務。

(二)成分製備

1.應當儘可能以密閉系統製備血液成分,無菌接駁過程視作密閉系統操作。用於製備血液成分的開放系統,製備室環境微生物監測的動態標準應當達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附錄中規定的C級潔淨區的要求,操作臺局部應當達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附錄中規定的A級潔淨區的要求。

2.出現社區傳播的高風險地區,對可能存在潛在生物汙染的血液進行成分製備時宜在生物安全櫃中操作,做好血液滲漏後的應急消毒處理。

(三)血液儲存、運輸與供應

1.設置獨立的血液儲存區域,對回訪的可疑獻血者所獻血液以及檢測部門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血液,單獨存放與管理。

2.加強送血車輛和血液運輸箱(送血至醫院)的消毒。每次完成送血任務後均應當消毒。

3.取血人員進入取血區域,必須持有取血單和已消毒的取血箱,並進行體溫檢測,供血科人員與取血人員間隔距離不少於1m,做好發血操作臺面的消毒。

4.加強庫存管理。應當及時了解醫院用血需求及變化,對各種血液成分的採集、需求分別進行預測,依據實際庫存狀態編制血液採集和供應計劃。必要時組建血液調配小組,積極與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聯繫,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導下,做好血液調配計劃。

5.出現社區傳播的高風險地區,必要時可在血液檢測和分離階段暫時隔離血液,設置一定的隔離期(建議為14天)或獻血者回告身體無異常後,再放行相應血液。

四、實驗室檢測相關要求

(一)加強實驗室規範化管理。實驗室應當嚴格遵從《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233-2017)的規定,建立並嚴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與安全操作規程。加強血液檢測人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檢測技術和生物安全的培訓,正確認識實驗室範圍內可能存在的風險。

1.實驗室工作人員防護。參照血液檢測實驗室人員防護要求。

2.樣本接收與處理。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收送標本過程中,應當對轉運箱、轉運標本架及標本進行消毒,建議採用75%乙醇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消毒。

標本在運輸、接收、離心或檢測過程中出現標本管破損或滲漏時應當及時處理,建議採用有效氯濃度為5500mg/L的消毒液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噴灑,覆蓋足夠大的範圍,包括噴濺的最遠處。作用30分鐘後再將標本管及吸水紙等放入醫療廢物袋中,注意不要汙染地面臺面。

檢測後樣本宜加蓋保存,陽性或疑似樣本加化學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消毒,放置在雙層醫療廢物袋內密封,用75%乙醇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消毒醫療廢物袋錶面後按醫療廢物處理。注意樣本儲存冰箱應當有消毒措施。

3.環境清潔消毒。一般情況下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嚴重汙染時(樣本有滲漏、濺出時)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500mg/L。實驗室在工作狀態時可採用動態空氣消毒(如有),非工作狀態時開啟紫外照射(應當驗證紫外照度)。必要時,採用過氧化氫消毒設備開展終末消毒。

(二)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實驗室的設備配備應當滿足各地檢測策略、檢測方法、檢測樣本量的要求,做好設備的維護、校準和性能監測等工作,特別是應當做好備用設備與常規使用設備的性能比對,確保備用設備隨時可以啟用。有條件的地區可配備常規血液核酸篩查和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檢測通用的設備作為技術儲備,在出現新冠肺炎病例社區傳播的流行地區,可對獻血者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或IgM抗體檢測。

編輯 劉佳妮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後6個月才能獻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關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確「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為什麼新冠肺炎康復者當時兩周後就可以捐獻恢復期血漿而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後6個月才能獻血這是為了血液安全新冠肺炎康復者2周後捐漿和半年後獻血不同恢復期血漿用於新冠肺炎患者
  • 新冠感染者出院6個月內暫拒獻血(具體規定內容)
    新聞來源@人民網  11月1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規定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在獻血服務場所的清潔與消毒方面,指引特別提出,獻血服務場所如接待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捐獻者,需要在獨立空間進行,加強防護並對血漿採集的座椅、家具、操作臺面、儀器設備等可接觸到的表面和操作人員手部追加清潔消毒。  獻血後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須回告血站  指引提出加強獻血前教育與徵詢。
  • ...委: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指引》規定,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對每位獻血者進行體溫測量並準確記錄。如獻血者出現體溫≥37.3℃,工作人員應當告知獻血者暫緩獻血,安排其離開徵詢現場,並提醒獻血者及時到指定發熱門診就醫。
  • 多地暫拒痊癒半年內新冠感染者獻血,避免什麼風險?|政解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如果曾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暫時無法獻血了。昨日,新京報記者從多地了解到,根據最新出臺的獻血規定,新冠感染者痊癒出院時間不滿6個月,將被暫拒獻血。2月份曾廣泛面向社會徵集的康復者血漿,目前也暫時停收。「如果感染過新冠,痊癒出院時間在六個月內,暫時不能捐獻全血。」昨天下午,廣州某血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多地暫拒痊癒半年內新冠感染者獻血,存在什麼風險?|政解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如果曾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暫時無法獻血了。昨日,新京報記者從多地了解到,根據最新出臺的獻血規定,新冠感染者痊癒出院時間不滿6個月,將被暫拒獻血。2月份曾廣泛面向社會徵集的康復者血漿,目前也暫時停收。 「如果感染過新冠,痊癒出院時間在六個月內,暫時不能捐獻全血。」
  • 多地暫緩痊癒半年內新冠病毒感染者獻血
    專家認為雖然暫無新冠可通過血液傳播的證據,但出於對輸血者健康考慮,延長了痊癒者獻血間隔期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印發《關於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其中提到,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 國家衛健委發布最新通知!與獻血有關
    國家衛健委11月17日發布通知,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下文簡稱《指引》)。《指引》對血站工作人員防護、工作場所的清潔與消毒、醫療廢物處理、獻血者選擇與管理、採供血流程、實驗室檢測相關要求等都作了詳細規定。
  • 國家衛健委:新增確診病例17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2例
    國家衛健委:新增確診病例17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2例 2020-12-04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衛建委重要通知:這類人暫拒獻血!這些情況暫緩獻血28天!
    國家衛健委11月17日發布通知,印發(下文簡稱《指引》)。《指引》對血站工作人員防護、工作場所的清潔與消毒、醫療廢物處理、獻血者選擇與管理、採供血流程、實驗室檢測相關要求等都作了詳細規定。《指引》規定,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對每位獻血者進行體溫測量並準確記錄。如獻血者出現體溫≥37.3℃,工作人員應當告知獻血者暫緩獻血,安排其離開徵詢現場,並提醒獻血者及時到指定發熱門診就醫。《指引》要求加強獻血前教育與徵詢。
  • 天津新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喀什疏附縣降為低風險……最新消息
    疫情防控國家衛健委:11月17日新增確診病例8例11月1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8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例(上海4例,山西1例,遼寧1例,廣東1例),本土病例1例(在天津);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 病毒變異後疫苗還有效嗎?鍾南山最新研判+29個疫苗接種相關問題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99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269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4247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978例,無死亡病例。
  • 四川德陽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例,從廣東結束隔離返川後被發現
    9月22日0-24時,全省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境外輸入,9月5日乘機從聖彼得堡抵達深圳,入境後集中隔離14天核酸檢測陰性,9月19日解除隔離,9月20日返回德陽中江納入隔離醫學觀察,9月22日核酸檢測陽性),當日轉為確診病例3例,當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4例。尚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5例(均為境外輸入),比前一日減少6例。 全省183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區。
  • 深圳三院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6個月
    新冠病毒發現時間還不到一年,新冠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在2020年1月到5月新冠流行期間對506例新冠感染者進行隨訪,研究表明,患者康復6個月後,96%感染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仍然陽性,具有保護作用。
  • 11月12日疫情速遞|國家衛健委:冬季局部或有聚集性疫情;廣東1例無...
    【國家衛健委:11月11日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本土病例1例】據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消息,11月11日0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
  • 北京高風險區清零 130人治癒出院
    此輪共報告家庭聚集性疫情18起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6月11日以來,共報告涉及家庭的聚集性疫情18起,確診病例60例,佔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病例數的17.9%。劉曉峰表示,呼吸道傳染病的家庭傳播風險較高,新冠病毒的傳播也不例外,共同居住生活的環境被汙染後,會導致家庭傳播。
  • 每日時事新聞播報(11月19日)
    5.國臺辦發言人18日應詢表示,極少數頑固分子公然挑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絕不能容忍,對他們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依法予以打擊,目的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廣大臺灣同胞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6.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印發《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規定對於曾被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癒出院後6個月內暫拒獻血。
  • 美疾控中心警告約40%新冠感染者無症狀;全球疫情日增23萬創紀錄...
    1.美疾控中心:40%新冠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11日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近更新的針對公共衛生官員和數學建模研究員的指南中估計,約40%新冠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
  •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疾控中心把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進行了檢測。 當日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0例。 截至12月1日24時,福建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4例,已治癒出院152例,目前住院42例,無死亡病例;現有報告境外輸入疑似病例0例;現有報告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