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教委公布了2020年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全市共32名。其中,大渡口區一名教師入選,她就是育才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何敏。
紮根基層教育26年,她愛生如子,用愛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她傳承師風,言傳身教,培養和幫助年輕教師成長;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踐行著一名人民教師的職責。
「 教育就是耕耘,灑下愛的種子,靜待開花結果!」
在生活中,何敏喜歡養花,她也喜歡用「花」來比喻自己的學生們,在她看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自己所做的就是細心呵護,幫助他們長大。因此,何敏教書育人的理念和方法便是尊重孩子的本性,遵從學生成長的自然規律,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他們,使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
正因為這樣的育人理念,何敏對待孩子們總是真誠、親切、溫文儒雅,喜歡面帶微笑地傾聽。在課堂上,何敏喜歡和同學們互動,給他們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對同學們的進步給予表揚。課後她也喜歡和孩子們待在一起,和他們談心、交朋友。久而久之,她成為了同學們口中的「何媽媽」。課間的時候,孩子們總喜歡去幫何敏捶捶背,接點熱水,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卻很溫暖。問到和同學們相處的秘訣,何敏笑著說:「主要是走心,有愛。」
課餘時間,何敏經常鼓勵同學們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有趣的遊戲與比賽,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而不是刻板的說教與灌輸。「國家憲法日」宣傳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經典美文誦讀比賽」讓學生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愛心在行動中成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心,落實責任感……
何敏教過的班級,有榮獲「重慶市書香班級」榮譽稱號的,也有被評為大渡口區優秀班集體的;她的學生參加科技、徵文、演講、朗誦、書法、手抄報等競賽活動成績斐然;她也被評為重慶市優秀班主任,選樹為重慶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 要想培育出合格的人才,首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
勤奮,是平日裡同事們給予何敏最多的評價。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教育,何敏不斷地刻苦鑽研,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撰寫經驗文章,《我的「課堂觀察」故事》等近20篇論文榮獲全國、市級獎。
2016年初,何敏臨時接到「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錄像課評選活動通知。「時間緊迫,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何敏回憶,當時參加錄像課的學生也不是她自己班上的,學生學習情況、知識接受程度等都需要了解。
為充分了解學生,何敏每天利用中午時間與同學們交流。同時,為了讓自己做好準備,每天除了完成正常教學任務之外,她還利用課餘時間「充電」,「惡補」知識,辦公室書桌上、家裡枕頭邊都擺滿了相關書籍;課堂教學需要PPT展示,當時還不熟悉PPT製作的何敏就到處向人討教,一張圖片她就要斟酌半個多小時。
不到兩周,何敏就整理出100多篇參考資料。「過程很辛苦,但堅持就是勝利。」何敏笑著說。
最後,何敏採用「目標讓學生清楚,疑問讓學生提出,結論讓學生得出」教學策略,《從烽火臺到網際網路》錄像課榮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評選活動部級「優課」和重慶市「優課」。
「 年輕教師身上的優勢和閃光點,我來幫他們發現。」
一枝花開不是春,滿園春光方為真。作為重慶市五一獎章獲得者、重慶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首批教師培訓團隊成員,何敏重視團隊建設,形成良好的「傳、幫、帶」團隊文化,不斷發掘、指導和培養身邊的青年教師,為他們搭橋鋪路,助推他們在教學、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全面成長。
「何老師平日裡是我們的師傅,生活中又像是我們的姐姐一樣。」育才小學老師魏小平告訴我們。平日裡,無論何老師多忙,她都會去年輕教師的課堂上聽課,議課,傳授教學經驗。也會在她們遇到緊急事件或家長誤會時,主動站出來幫忙解決。
去年9月,大渡口區育才小學要在極短的時間裡拿出一節重要的展示課,當時一同參與準備的李雪老師告訴記者:「我們年輕老師教學經驗少,很怕完成不好這次任務,何老師就帶領我們熬更守夜,研讀課標,通讀教材,查閱資料,花費10天時間,一次次設計,一次次試講;一次次推翻,又一次次重構……」最終,一堂高質量的展示課得到了全體聽課教師的高度肯定。
不僅如此,何敏還是大渡口區的「學科帶頭人」。在她的帶領指導下,許多年輕教師如今都已成長為市區級骨幹教師,在全市、全區思政課競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
讓校園每一個生命都精彩。這是大渡口區育才小學的辦學理念,也是何敏心中的教育真諦。她表示,自己只是眾多普通人民教師中的一個代表,踐行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希望自己灑下的愛的種子,能在所有孩子心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