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向孩子道歉?高情商的父母,都懂得這樣向孩子服軟

2020-12-14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作為父母,一定要有一種氣度、胸懷,要學會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並把孩子當朋友,當自己言行有不妥的時候,要及時、真誠的向孩子道歉。----五姑娘

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向父母認錯,但很少能看到父母向孩子認錯,難道父母就沒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其實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會犯錯誤,只是父母拒不認錯,孩子卻會在父母的威逼下認錯。孩子犯了錯誤向大人認錯,這往往是很正常的;可是,大人有時犯了錯,錯怪了孩子,卻很少向孩子說聲對不起。

01

前不久,微博上關於「爸媽如何向你道歉」的話題,引起了千萬網友的共鳴和討論。

4萬多人參加的投票的調查,有將近三萬人表示父母從來沒有,或者偶爾才會跟他們道歉。將近75%的人,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

其實我們的父母,不是不會道歉,相反,他們可能經常向我們道歉。

「吃飯了」;

「把衣服脫下來我給你洗了」;

「我去趟超市你去不去」……

當孩子與父母發生衝突的時候,父母總是喜歡用這樣的方式,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就當事情過去了,從來沒有發生過。

很多學生說,父母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不但不認錯,反而還強詞奪理來維護自己的權威。

豆瓣中有一句話:父母在等待我們的一句「謝謝你」,而我們等待著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那些很少跟孩子道歉的父母,是把當時的情緒化成了一顆種子,永遠地埋在了孩子心裡。

父母不是不會道歉,而是習慣了「顧左右而言他」式的道歉。

可以說,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即使做錯事了也不需要道歉,他們覺得自己處在一種比較高的地位,也就是說,處在一種不平等的地位。對於更多的家長來說,向孩子道歉是一件有損家長尊嚴的事情,所以根本不會向孩子道歉。

02

其實,即使向孩子道歉也無損做家長的尊嚴。現在的孩子接受現代教育比較早,其辨別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真與假的能力很強,孩子們是明理的。

做父母的向孩子認錯,首先就給孩子樹立了有錯認錯、有錯改錯的榜樣,是一種言傳身教實事求是的教育形式。

其次會使孩子看到自己父母心地之寬、氣量之大、見識之廣的良好品質,由衷地敬佩父母的氣度和修養,從而更加信任自己的父母。可以說,父母向孩子道歉,只會進一步維護做父母的尊嚴,融洽一家人的感情,父母的威信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會提高。反之,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錯誤置之不理,文過飾非,反而會讓孩子看不起。

著名詩人、民主戰士聞一多,有五個孩子,但由於自己平常忙於工作,心力交瘁之餘對孩子的管教多用打罵的方式進行。

他的次子聞立雕小時候十分調皮,在學校無心學習,回到家裡也不喜歡做作業,經常要被父親拿鞋底子抽。

因此,父親的追趕、孩子的嚷叫、母親的勸說,成了這一家人生活的「家常便飯」。

有一次因為心情不好出手打了調皮的小女兒,這一幕恰好被聞一多的次子看見了。聞一多的次子挺身出來批評父親不該打小妹,並且一臉嚴肅地說:「你自己是搞民主運動的,天天講民主,在家裡怎麼能動手打人呢?」

聞一多聽後,先是一愣,他靜坐沉思片刻後,走到孩子面前,神情十分嚴肅地說:「我錯了,不該打小妹,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這樣的方法來對待你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道歉,無疑使父親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生活裡,父母強勢不道歉的態度,往往是贏了面子,輸了孩子的心。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說過:「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

心理學家艾莉卡·蕾絲切爾說過:「優質的父母知道,道歉不會削弱他們作為父母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 道歉這一行為,只會讓孩子更加崇拜父母。

有一個母親一次回到家,看到書櫥被翻得亂七八糟,地上到處都是書,女兒正坐在地上翻書。當時她很生氣,對著女兒就是一頓

「狂轟濫炸」。沒想到女兒卻很委屈也很生氣,她不承認是她把書翻亂的,而是堅持說進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結果這個母親聽後更生氣了,她認為女兒錯了卻不肯承認錯誤,於是命令女兒半小時內把地上的書全部整理好。女兒非常委屈,氣呼呼地開始收拾書。

過了一會兒,孩子的爸爸回來了,事情才真相大白,原來是孩子的爸爸找資料把書櫥翻亂的。這個母親誤會了自己的女兒,為自己的言行不妥有些後悔。等她去看女兒的時候,女兒已經把書整理好了,但就是不肯和自己的媽媽說話。這個母親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鼓足勇氣向女兒承認了錯誤,承認自己不了解清楚就批評孩子是不對的,並正式向女兒道歉,說:「孩子,媽媽錯怪你了。」這個母親是明智的,她選擇向女兒道歉,也贏得了女兒的尊重。據這個母親講,女兒看到媽媽向自己道歉後,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父母事後問女兒:「如果媽媽不道歉,你會怎麼辦?」女兒回答是:「媽媽錯了可以不道歉,我錯了以後也不道歉。」

其實作為父母,誰也不敢保證對待孩子的態度永遠是正確的,但只要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有一種「道歉意識」,那就永遠不會出錯。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從不向孩子承認自己的缺點、過失,孩子就會產生「父母永遠正確而實際上老是出錯」的觀念,久而久之,對父母正確的教誨,孩子也會置之腦後。

如果父母在做錯事後,能鄭重地向孩子認錯、道歉,孩子就會懂得承認錯誤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就會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嘗到原諒他人的甘甜。

董卿曾經也因為自己爸爸的嚴厲教育,倍感身心壓抑。她的爸爸甚至不準她照鏡子,理由就是: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個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她大一的時候,父親破天荒邀請一家三口下館子,席間,父親突然舉起酒杯說,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

每次談起這件往事,董卿都要淚奔。

其實多少父母和董卿的父親一樣,對孩子管教容易、打罵容易、疼愛容易,哪怕說句「我愛你」也容易,但卻難以說出那句「我錯了」。像董卿的父親,這一句道歉就來得很晚。

承認「我錯了」,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認識到自己的靈魂不過也是一個卑微的存在,不會因為父母身份的加持就自動變得優越。

03

做錯事要道歉,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正如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錯誤本身本不可怕,態度才是最重要。教育家斯賓塞曾說:「受委屈的孩子很少會去反省自己有什麼過錯,因為憤怒和不平佔據了他的心靈;而被感動的孩子則常常反省,因為感動增加了他內心的勇氣和智慧。」

漫漫人生,父母難免會無意間傷害了孩子。不用覺得內疚和無措,只要真誠地對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點亮在看,給孩子力量,給孩子信心,學會對孩子服軟,剛柔並濟。

不以安撫為目的而只是真誠的道歉,是對關係的修復,是對愛的救贖,也是做父母的一場修行,讓我們都能如我們教導孩子那樣:做錯了就要敢於認錯和道歉。同時也為孩子做了最好的示範。

「向孩子道歉」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家長一定要注意。家長向孩子道歉,孩子才能學會向家長道歉,孩子才能學會承擔責任,這樣才能培養出真誠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為了面子,父母不肯和孩子服軟,學會道歉,才是親子間的相互成全
    此前,網絡上也有不少網友說過:「我爸媽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他們不可能會道歉的!」可見,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是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錯,哪怕知道,也不會覺得自己需要道歉。就像張姐一樣,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兒子的頭上,認為作為成年人的自己,是不會犯錯的。那麼,父母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想呢?
  • 從來不會向孩子道歉,很不機智,會向孩子道歉的家長才是聰明家長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很多中國家長眼裡,家長的地位是遠遠高於孩子的。人們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總會犯錯,家長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在很多家長心裡,即使自己犯了錯,自己傷害到了孩子,礙於自己的面子,礙於自己長輩的身份,都不肯向孩子低頭。
  • 父母錯了也要勇敢向孩子道歉
    我們發現,大部分情況下是孩子道歉,而不是父母,因為父母覺得,我們有必要對孩子的言行負責,教導他們學會有禮貌、做錯事要道歉,但卻忽略了我們也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通常都不知道父母有錯,也覺得父母不會那麼容易做錯事。
  • 憑什麼我要向孩子道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吧,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很難真正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但是孩子還是會記掛在心裡的,TA只是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罷了。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這個會道歉的媽媽,將來的孩子長大一定是個懂得換位思考又理智的好孩子。
  • 父母做錯了,卻不知如何道歉?向孩子道歉的「正確」步驟
    永遠不要試圖用暴力的手段使孩子服從你,這樣你贏得了一時的勝利,卻輸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珍貴的感情,輸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這種信任一旦失去,很難再回來。做錯事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失去了對你的信任,你應該真誠地反省、道歉,現在開始改變,一切還來得及。
  • 父母要懂得向孩子道歉,這樣就樹立了一個敢於承認錯誤的榜樣形象
    在你睡覺前,媽媽真誠地跟你道歉,以後媽媽一定會努力改進。兒子,你不知道,教育孩子實在太考驗我們父母的耐性了。在你寫作文時,針對&34;三個字的用法,媽媽跟你講解了無數遍,每一次都耐心地跟你分析、舉例,可你還是沒有掌握下來,每次用到這三個字時,你總是漫不經心地用錯,這讓媽媽有些生氣,但是媽媽還是沒有批評你,等待著哪天你就頓悟了。
  • 家長犯錯要不要向孩子道歉?願意說"對不起"的父母,真的很棒
    前段時間,在商場看到這樣一件事情,因為商場裡人很多,人來人往中一位小姑娘不小心撞到一位小姐姐,小姑娘的爸爸趕緊要求孩子向別人道歉簡單的一句話卻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好像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明明知道是自己做錯了,也不願對孩子說出&34;三個字。家長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句&34;孩子就會乖乖原諒自己?
  • 媽媽,你必須給我道歉——父母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小編在驚嘆三歲兒童強烈的自尊心和原則感之餘,也不免思考「媽媽應該道歉嗎?」「媽媽該如何道歉?」。回顧整個事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要教導孩子愛護眼睛養成好習慣,但「媽媽」的教育方法卻一言難盡。而像「嫂子」這樣的父母廣泛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甚至是我們自己。記得看過一個街訪視頻,視頻中記者圍繞「父母會向你道歉嗎?」
  • 高情商孩子的這幾句「口頭禪」,將來可能成才,父母留意一下
    然而高情商的孩子如果為人處世彬彬有禮,行為舉止都很得體,那麼他背後的家教肯定很到位。案例有一個90後的寶媽李媛(化名)在網上匿名吐槽一個男孩沒有禮貌的事情。並且說以後一定不能發孩子教成這樣。「把你父母叫過來,把手機屏幕賠一下,不然不許走」。李媛的朋友不肯就此作罷。不一會兒,男孩的父母終於找到這來了,他們沒想到孩子只離開自己一會兒就闖禍了,連忙向李媛道歉,並且做出賠償。孩子沒有禮貌就直接反應了他們的情商低,他的言行舉止的不當反映了父母的家庭教育的失敗,那麼孩子變得沒有情商低的原因有哪些?
  • 父母向孩子道歉很丟面子?和諧的親子關係首先從認錯開始
    「如果你犯了錯,會跟孩子道歉嗎?」我想,大部分父母會說:「我跟他道歉,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況且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呀。」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家長其實都有這樣的想法。一旦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我們很多人會感覺拉不下面子,覺得孩子是在挑釁我們的權威。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誰做錯了都應該道歉,這是尊重對方、有責任心的體現。 就像美國當代作家羅伯特·福爾格姆所說:「傷害了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 想要跟孩子沒有隔閡,關係親密,那就不要怕給孩子道歉,對不起三個字對你來說不足為奇,對孩子卻很重要。 我家孩子生日時,閨蜜送給他一個卡通人物的手辦,孩子特別喜歡。
  • 父母該不該向孩子道歉?父母別為了贏面子,卻輸了孩子的心
    但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向孩子道歉,這讓身為父母的他們多沒面子,還說道:「球球,差不多得了啊,不就一道數學題嗎,現在都承認你的思路也正確了。」現實生活中,像球球爸爸媽媽這樣的父母數不勝數,總是拿著父母的頭銜壓制、否定孩子。但是當父母犯了錯,卻又不向孩子承認錯誤,礙於面子又或者覺得對孩子道歉沒有意義,就簡單地含糊過去。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跟孩子說「廢話」
    ,表達愛的方式便是其一:西方爸媽常把「我愛你」掛在嘴邊,不論孩子是蹣跚學步或是年過半百;中國爸媽則比較含蓄,給孩子的愛一點兒不少,但傾向於默默做而不說。身邊不少家長表示,說「我愛你」太彆扭刻意了,自己對孩子的愛都藏在管教中。可筆者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讀懂父母的愛和苦心。
  • 父母做錯了,應該向孩子道歉嗎?
    01向孩子道歉也是一種愛向孩子道歉也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能體現家長對孩子的尊重,以及平等對待孩子的意識。然而,對於許多家長而言,向孩子道歉並非易事。有的家長礙於面子而不願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有的家長擔心道歉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因此,有些家長即使知道自己錯了,還是硬撐著、扮強勢。殊不知這種拒絕道歉的做法,與平日裡口口聲聲教育孩子「知錯就改」的道理背道而馳,不僅未能起到以身作則的教育作用,更是損害了家長在孩子的形象。
  • 學會向孩子道歉,一句「對不起」丟面子,卻贏得信任
    寶寶做錯事情需要學會道歉。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做錯事情,需要向寶寶道歉嗎?如果在以前,我想我肯定會朝著寶爸一通怒吼,「為什麼欺負孩子,為什麼踢他」,balabala,這種的情況不是一次兩次,每次都以我慢慢地哄好孩子為結局。家庭教育中,父母犯錯就不用道歉和彌補了嗎?恰恰相反,我認為,無論是誰,做錯了就是做錯了,道歉是基本的尊重,不分尊卑,也不分年齡。
  • 爸媽,這些事你們有必要向我道歉
    網絡上,有個熱門話題:最希望父母向你道歉的事?我的第一反應是「能活著長大都不錯了,還想要道歉?」回顧我的成長路程,雖然從來沒聽到過父母道歉,但我沒少向父母認錯。不過,爸媽,你們真的不考慮向我道個歉嗎?被爸媽坑了這麼久,我也經常會懷疑自己到底是撿來的還是親生的呀。所以,你們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我爸和我額頭上都有疤?
  • 你做錯了,會向孩子道歉嗎?
    你對孩子做錯了事,會向孩子道歉嗎?會不會因為礙於面子,不想在孩子面前讓自己的威嚴坍塌,硬撐著?扮強勢?我認為,必須道歉!如果只讓孩子為自己的錯事道歉,自己做錯事卻不道歉,孩子會有錯誤的認知:大人永遠不會錯,我必須聽。自己是對的,也必須委屈自己,聽從成人的。和別人產生矛盾,錯誤的肯定是我。這會造成一些孩子在外面跟人交往時,逆來順受,永遠是受氣的一方。
  • 家長犯錯要怎麼道歉?只會「吃飯式道歉」的父母,會輸掉孩子人生
    內容只有簡單兩句話:爸媽一般都怎麼道歉?——&34;犯錯是每個人都難免的,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過錯,而觸及傷害到他人,但是換一種說法,也是每個人沉澱自己、提升自己的一個途徑,然後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彌補和承擔後果。今天我們來談談家庭裡家長犯錯後傷害到孩子應該如何補救。
  • 李玫瑾:孩子12歲以後,真正聰明的父母都懂得「示弱」
    ,向孩子示弱這種「認慫」的行為,很難接受。,孩子越強大很多父母都習慣替孩子包攬一切,覺得他們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做不好,於是幫他們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家孩子啥事都不幹,啥都做不好,卻從未給過孩子獨自去嘗試的機會。
  • 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內心「缺愛」,多少家長卻當成是高情商
    原來,在大兒子眼裡,爸媽都只愛弟弟不愛自己,他覺得爸媽嫌棄自己不聽話,為了證明自己是個乖小孩,他變得"懂事",也不敢提要求。很多時候,父母常常誤解了孩子的"高情商",孩子懂得察言觀色
  • 孩子高情商是怎麼煉成的?優秀的父母都是從誇孩子的這3句話開始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不僅懂事情商還特高,而有些孩子長大後卻一無是處呢?這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一個人有成就的人跟情商離不開,父母要想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必須讓他學會對情緒的管控,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獨立性、意志、責任心、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當然在培養孩子情商過程中,離不開這3個「誇獎」原則,父母越懂得這樣的誇獎方式,孩子才越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