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觀察:中國軍工正在進入「自由王國」

2020-12-16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屆珠海航展,筆者和觀察者網採訪團隊連續幾天進行直播,拍攝採訪視頻,並發回第一手圖文資料,最後還帶回來一大摞搜集的宣傳單張資料。可說是滿載而歸。

筆者個人這是第二次來珠海航展,在2014年珠海航展前,我曾對自己的軍事知識頗有信心——當然,這是「小白中二」的典型症狀。在經過那年第10屆珠海航展洗禮後,我發現自己實在一無所知,這種感覺一直伴隨著我到現在。不管是非正式的「消息」,還是正規渠道獲得的「資料」,專業知識都需要不斷更新。對於「行業外」觀察者來說,不與真正在風口浪尖上的專家、精英多交流,肯定會被時代拋下。而珠海航展,作為國內最好的交流平臺,對於軍事媒體從業者而言,實在是一次洗禮,也是提高的最佳機會。

珠海航展對於從事軍事報導的媒體人而言,是自我提高的最佳平臺,不到現場怎麼行?

如果說本屆航展上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對話,可能是和兵器裝備集團一位技術人員就他們送展的93毫米掠飛攻頂火箭筒所展開的。

當時筆者想要詢問這種彈藥的具體情況,但在了解到我們是網絡媒體後,這位技術人員表示,「網絡媒體的紀律性不強」,所以不能跟我們談太多。

他只告訴我們這是一枚實彈,只是去掉了火工品。其餘的,就由我們自己猜吧。

93毫米單兵掠飛攻頂火箭彈

r瑞典RBS-56「比爾」反坦克飛彈,筆者猜測上面這個反坦克火箭的戰鬥部安裝方式可能與之類似

「比爾」飛彈引信工作原理,筆者作為外行,在現場對這種掠飛攻頂引信原理的猜測顯然有問題,被笑話了

筆者對著這枚火箭彈看了半天,也詢問了這位技術人員幾個問題,得到了他很簡單的回答,然後筆者做了幾個猜測,向他求證。

例如:這枚火箭彈可能並不進行俯仰方向的姿態控制,只控制水平方向;它應該裝有傳感器,在掠過敵人坦克瞬間引爆向下安裝的EFP戰鬥部攻擊敵方坦克頂部;它的射程可能不遠,仍屬一種廉價近程單兵反坦克武器,只是大幅度降低了火箭筒使用的難度,提高命中率和殺傷率;它可能採用廉價的慣性制導。

這位技術人員聽後笑笑,拍拍我肩膀,沒有證實上述猜測哪一個是對的,但他笑著說:「一聽就知道你是一個外行了,不過作為一個外行,你猜的還不錯吧。」

或許對「資深軍迷」筆者,算是一種褒獎了——大概是猜中了一些吧。

如果這種彈藥後續還有發展,相信在未來的展會和新聞報導裡還能看到它的身影,屆時我們可以證實關於它的種種猜測。

筆者與很多同行、同好一樣,非常珍視航展的「受教育機會」。至於某些「網絡評論家」自己連現場都不到,只是看著屏幕就開始腦補,寫的東西和實際情況風馬牛不相及還沾沾自喜,無端「黑」某些中國軍工企業,卻以為掌握了真理,在下也是佩服。

抒情部分到此為止,我們來談一些「實在」的觀感。

進入坦克設計的「自由王國」

首先,我們從中國兵工集團的展品說起。本屆展會上,他們和上屆一樣,在8號展館內展示了大量地面武器裝備、飛彈、航空彈藥,以及輕武器。

2014年航展上AR-3火箭炮可能是兵工集團展品最大的亮點——當時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一名老編輯在介紹視頻裡用上了「荒唐」(Ridiculous)這樣的形容詞,以形容他對這玩意「居然不是彈道飛彈」的驚訝。

而今年,擺在VT-4坦克後方的國產1200馬力(與之相似的國產發動機可以達到1300-1500馬力)動力包則是更大的亮點。

國產VT-4主戰坦克動力包

回顧上世紀90年代,我國當時主力的坦克還是59式,後來逐步開始裝備96式,而9910工程坦克直到99年國慶閱兵上首次亮相。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批9910工程坦克其實是首批樣車,實際可靠性方面是有些問題的。相形之下,兵工集團的外貿坦克則有了90II、MBT-2000這樣具備較好性能的型號。但是它們的動力系統卻不是國產的,我國自用坦克所遇到的最嚴重的瓶頸,也恰恰正是在動力方面。

因為「坦克」這裝備,最本質的特點不是裝甲防護,也不是火力系統,它首先必須是一輛車,能夠機動。

因此有了好的行動系統,才能圍繞著行動系統設計出優秀的防護系統和火力系統,來實現坦克的「三大性能」。

近年來的俄羅斯坦克兩項賽上,我國96式坦克風頭強勁。而真正讓俄國坦克兵感到震撼的,還是2015年中俄「聯合2015」演習上飛奔而過的99A主戰坦克。這種坦克的噸功率遠超俄羅斯現有的所有坦克,因此俄羅斯堅決拒絕99A參加坦克兩項競賽。

今年展示的VT-4坦克動力包,採用發動機橫列布局,有些出人意料,與99A的發動機縱列布局有很大區別。其實現代條件下,發動機縱列和橫列本身對車體長度的影響其實已經不大,因為算上各類附件後,其實不論是橫列還是縱列,實際上尺寸差別不會很大。

但通過這個橫列和縱列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在坦克動力系統研製領域,已經進入了「自由王國」,想橫列就橫列,想縱列就縱列;想用液力傳動就用液力傳動,想用機械傳動就用機械傳動;想用扭杆懸掛就用扭杆懸掛,想用液氣懸掛就用液氣懸掛……甚至全電綜合傳動、燃氣輪機動力也不是什麼遙遠的夢想。

在動力系統進入「自由王國」之後,整個坦克設計也就可以進入「自由王國」,由此我們不必再和俄羅斯研製「阿瑪塔」坦克那樣,絞盡腦汁標新立異搞出一個驚世駭俗的總體布局,以在某些單項性能——例如車體正面防護能力——上取得優勢,同時犧牲很多其他性能。我們就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對手頭掌握的各種技術進行排列組合,然後製造出最符合他們要求的坦克來。

針對國內自用要求,兵器工業搞出了99A主戰坦克;針對國外高端用戶,有VT-4;針對高性價比的國內外需求,搞出了96B和VT-2改進型坦克;針對高原、叢林、山地惡劣環境下的國家,又有VT-5輕型主戰坦克……

VT-4坦克

VT-2改進型坦克

兵器工業集團發言人正在介紹VT-5輕型主戰坦克

當然,這「自由王國」是宏觀的描述,實際上現代武器裝備每一處改進,都涉及到大量的工作,設計、製造、試驗、修改、試驗……直到定型、生產,然後再進入針對新的需求的下一步改進循環,可以說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坎」,並不能真的「隨心所欲」。所以進入「自由王國」,一定是具有強大實力的產業鏈才能做到的事情。

進入「自由王國」的,當然還有我們的各種其他地面部隊裝備,今年展會上出現了120毫米輕型迫榴炮、155毫米超輕型火炮、122毫米超輕型車載火炮、各種火箭炮和戰術飛彈、遠中近程防空系統、多種中小口徑高炮……甚至到步槍,我們都已經能夠實現類似的以「排列組合」的方式設計。

用於不同類型飛彈的多種類型引導頭

新型NAR槍族,是首次展示的模塊化外貿槍族

別人只能開發一兩種飛彈,而我們……

再說個例子,本屆航展上,有一款反坦克飛彈系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是航天嘉誠公司送展的。據網上查詢的公開信息,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總部位於北京,主要研製各類制飛彈藥,是一家股份制高科技企業。該公司與航空航天企業、兵器企業及眾多高校單位有著廣泛的合作。已獲得GJB9001B-200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以及3級保密資質。

簡言之,這是近年來我國軍工行業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一批有著相當技術實力的新興企業之一。

我們之前也曾在新聞裡看到過一些類似企業,例如北京中陸航星公司(引進烏克蘭安-178飛機和展示多種型號的空空飛彈、紅外/光電設備)。

這些企業是我國軍工產業的一股新生力量,手中經常掌握一些「獨門」核心技術,不可小視。

據從展位上索取的資料來看,航天嘉誠「佩刀」系列飛彈的廠方編號為M-321系列,該系列飛彈不僅包括展臺上出現的這種「佩刀-ER」飛彈(射程4.5公裡),還包括了短程的「佩刀」-SR(射程1.25公裡)、佩刀-MR(射程2.5公裡),還有尚再設計階段的「佩刀-NLOS」,其射程可達到25公裡。這實際上構成了一個覆蓋多種射程的完整多用途戰場精確打擊飛彈系列。

此外,這家公司還能夠提供多種制導炮彈、火箭彈系統,看得出來有較強的研製實力。

看看法國MBDA公司花費多年功夫才研製出的MMP飛彈,再看看航天嘉誠的這款「佩刀-ER」。兩者在概念上基本相似,而且「佩刀」ER還因為採用無線數據鏈模式,在齊射能力等方面優於MMP飛彈。

正在進行試驗的「佩刀ER」外貿中程反坦克飛彈

本次展會上的「佩刀ER」飛彈發射車

航天嘉誠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他們的「佩刀-ER」飛彈是「佩刀」系列飛彈中的主打產品,因為「用戶用得最順手的就是4000-4500米這個射程」,這是一款專門外貿的反坦克飛彈,主要用戶可能是境內多沙漠的地區。

看看兩屆航展,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裡面,國內各種不同廠家就推出紅箭-12、TS-01、「佩刀」等多種採用非製冷紅外引導頭的反坦克飛彈……這些飛彈大小不一、尺寸不同、原理不同、針對的用戶也不同,而同一時期,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只開發了一兩種飛彈。

「佩刀」飛彈家族

「佩刀」MR可攜式反坦克飛彈及其引導系統機載試驗畫面

據了解,航天嘉誠公司「佩刀」系列飛彈的紅外引導頭,也並非他們自行研製,而是尋找國內合作夥伴來解決的,因此造價低廉。而此前保利集團的TS-01也是採購國內某企業的紅外熱成像系統來製造的。

可以看出,中國軍工行業總體實力的強大,已經能夠讓一家掌握著核心技術的企業較容易找到上下遊合作夥伴,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產品來——這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已經非常成熟的數碼產品的產業鏈。

西方IT界已經認識到,中國的IT產業鏈和他們的矽谷模式什麼的完全不一樣,是只有在中國才存在的模式。

很大程度上,中國在多個軍工領域也進入了「自由王國」——只要有需求,總能很快找到適用的零部件,由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以「搭積木」方式作出獨特的相應產品。

當然,最終效果其實是「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如何權衡用戶的需求,如何實現別人所沒有的功能,如何通過嚴苛的測試……這些都需要「搭積木」的企業來權衡。

再說一個產品,就是本屆航展上很引人注目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筆者之前在查閱國內2011年的論文資料的時候,發現當時某院所在論文中寫道:「5年內,不能掌握有源相控陣技術的企業在國內競爭中將無立錐之地」。

如今,5年已經過去,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國內各大院所企業都已經拿出了各類用途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仿佛是通過這場大考後的答卷。

這方面,筆者想談的是中電科14所,他們在本屆展會上帶來的幾件展品亮點頗多,例如我國第一款外貿型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KLJ-7A;機載對地、對海搜索雷達KLC-11;可同時覆蓋360度方向的多用途偵察雷達YLC-48A;同時兼顧炮位偵測和對空搜索的SLC-2E雷達……這些雷達無一例外都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

本次航展上的各種不同用途、不同波段的雷達系統,大量使用有源相控陣技術

首次展示的國產外貿有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KLJ-7A

中電科14所在航展上所展示的這些雷達所使用的T\R組件,也是通過行業內合作找到的產品。這顯示出,在雷達電子領域,中國的企業同樣開始進入了「自由王國」。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本屆航展上各家航空彈藥製造企業都在推出可由無人機攜帶的制飛彈藥、各家都展示了自己的動力撒布器\廉價巡航飛彈……

再比如大家都已經很熟悉的各種無人機……

具體產品方面,我們以後還會慢慢歷數。

產品背後的黑科技

但在這些具體產品的背後,不能忽略的是基礎的製造能力和基礎裝備。

這就要提到我們本屆航展上注意到的另一家有意思的企業,「鑫精合雷射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家企業主要從事的是高性能金屬材料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他們所生產出來的特殊零件,已經在包括新一代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北方某所的第五代外貿戰鬥機、空間站……等諸多大家熟悉的產品上得到應用。

鑫精合公司自行研製了兩款先進的雷射印表機,其中一套TSC-S系列雷射沉積製造設備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類設備,可以加工成型尺寸達到了4.5米*4.5米*1.5米,成型效率最高可達1500克/小時,並且可加工鈦合金、高溫合金、超高強度鋼、不鏽鋼等材料。

「鑫精合」公司研製的TSC-S雷射沉積製造設備,是世界上同類設備中成型尺寸最大的

據悉,他們所承擔的項目之一就包括將某種高溫合金部件和不鏽鋼部件通過3D列印,結合在一起,這一部件已經運用在了下一代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試驗機上。而北方某所的第五代外貿戰鬥機的機身隔框等重要部件也是運用了該公司生產的產品。

「鑫精合」公司是國內高科技製造行業頗有代表性的一家企業,類似這樣的企業在基礎製造技術領域的努力和突破,讓中國的高端製造能力向「自由王國」日益靠近。

當然,我國軍工產業目前在某些有著「工業技術的王冠」的領域,還有待繼續努力。

不過,即使是在這類「黑科技」方面,中國也有一些企業已經走到了很難找到外部「借鑑」的地方。

筆者從航展上拿到的一本宣傳冊上摘錄一條產品信息如下:

產品譜系:高性能\頻段定製化 型號:XXXXXXXXXXX 厚度:50毫米 面密度(公斤/平方米):11.3 反射率:S波段:小於-32分貝;C波段:小於-37分貝;X波段:小於-40分貝;Ku波段:小於-40分貝。

網上有文章在那裡按照美國媒體的宣傳,根據美國很多年前的隱身材料技術來推測中國的隱身技術,純屬驢唇不對馬嘴。中國這家企業所採用的先進技術目前與美國F-22、F-35所採用的技術基本平級。而網上出現的那些「資料」,不過是很多年前美國放出來的誤導性的「風」。

多年來,網上坊間一直盛傳我國已經開始研究新型大飛機,容易想像到,該項目可能會採用大量創新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隱身技術,更容易地實現原本需要付出巨大性能代價才能實現的隱身效能。

國產超材料隱身材料展臺

在這些因為國外對自身最新技術水平嚴格保密,在很難找到外界參考的技術領域,已經有中國企業正在銳意進取。而隱身材料還只不過是龐大的高新技術產業當中的一個分支項目。

當代中國軍事工業,幾乎每一個熱點領域,都正有多家企業在上演「千帆競渡」,且這種競爭中趕在最前面的幾家之間,絕非低水平競爭,而是得到世界級先進技術支持的「巔峰之戰」。

所以本屆航展上才會出現「世界上最豐富的無人機載彈藥」,事實上我們還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精確制飛彈藥、世界上最龐大的無人機譜系、世界上最龐大的在研各類電子系統譜系……當歐美國家往往一個國家就只有一兩個代表性企業在研製少數幾種產品的時候,中國在同一行業內往往有不下10家技術實力雄厚的企業正在競爭。

看過本屆航展,你可以深深體會到,中國的軍工產業、乃至整個製造業是何等的旺盛蓬勃;就會明白那些「唱衰」論是何等無力。

不論是體制、還是技術,中國軍、民製造領域都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而某些根本不了解中國內情的媒體,還是只知道給我們冠以「山寨」之名,好像只有他們才知道什麼是「創新」。

那麼,就讓他們繼續陶醉在這種幻覺中吧。

幻覺,都是幻覺!嚇不到我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楊偉:中國的戰鬥機研製已經進入「自由王國」
    長大後,你是珠海航展的驚鴻一瞥,自豪在這頭,振奮在那頭。後來啊,你是祖國海天的堅強衛士,擔當在這頭,威懾在那頭。而現在,你是戰鷹家族的不老傳說,引領在這頭,希冀在那頭。「殲-20的成功,標誌著在戰鬥機的研究領域,我們已經進入了『自由王國』。所謂的『自由王國』,就是不用再按照別人的規則辦事,而是用創新的思維,按照中國自己的戰略目標和博弈方式去做研究。」‍楊偉介紹說,按照發展程度,當前世界航空領域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美國是第一梯隊,中國和俄羅斯、歐洲處於第二梯隊,其他一些國家是第三梯隊。
  • 2018中國(珠海)航展價值賦能高峰論壇召開
    上證報訊(記者 於祥明)中國航空學會主辦的2018中國(珠海)航展價值賦能高峰論壇昨日在珠海圓滿召開。論壇就中國珠海航展如何創新和轉型升級,如何充分發揮中國(珠海)航展更大的潛能和價值,圍繞中國(珠海)航展的產業鏈、價值鏈的衍生與拓展,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如何通過衍生、拓展、跨界和融合,釋放出更大的能量,賦予珠海市、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航天及相關產業更大的發展新動能進行了認真研討,並形成諸多共識。
  • 我國航空裝備研製:你的前方是「自由王國」
    那一刻,在航展現場蹲守的軍迷們激動高呼「航空萬歲」!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終於露出真容,帶給公眾和媒體的震撼不言而喻,當然,也向世界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航空裝備的20時代,就此到來。作為「跨代機」,其無可比擬的機動隱身性能,在捍衛領空權的國際舞臺上,持續點燃著國人的驕傲。殲20的每一次現身,必然是目光所及的焦點。
  • 浪漫之都的種花家——巴黎航展中的中國明星飛機
    第52屆巴黎航展已經到了第四個展示日,自1909首屆巴黎航展以來,該航展始終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每兩年展示一次。同時這次的巴黎航展也是中國參加以後的第三十個年頭。在這次的航展上,中國航空工業研發的「鶻鷹」隱身戰鬥機(殲-31)、「翼龍」無人機 、直10ME武裝直升機和前不久剛剛完成首飛的直19E武裝直升機、運9E軍用運輸機悉數亮相航展。參展展品均為中國航空工業在某一領域處於技術領先、具有國際市場前景的產品和國際合作先進產品。
  • 珠海航展啟示:持續關注軍民融合概念股
    本屆航展亦創下數個第一:首次實現「海、陸、空、天、電」全範圍的展品覆蓋;航空工業兩型四代、20系列、國產大飛機家族共計145項產品參展,其中首次參展45項;中國兵器工業集團60%以上參展裝備均為首次公開展示;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首次集體亮相;沙特皇家空軍「沙特之鷹」飛行表演隊首次與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和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一起呈現精彩紛呈的飛行表演。
  • 宋惠昌:再談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
    因此,人追求真理的自由不應受到束縛,無論他向什么正統思想挑戰。」我們的歷史經驗也說明了這個道理:人對真理的尋求,是一個自由的認識過程,而這個認識過程,是不應限制,也是無法限制的。因此,它也說明了人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這一認識過程的無限性。大量的事實證明,人類認識過程的這個本質特徵,不僅反映在對大自然奧秘的無窮探索中,而且尤其反映在對人類社會、人的思想以及人本身的無窮探索中。
  • 珠海航展:中國航天科工無人作戰體系「集結」
    中新社珠海1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高隱身長航時「天鷹」無人機、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體無人機、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正在珠海舉行的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上,來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的多款無人機系統重磅「集結」,彰顯中國航天科工新一代全域攻防裝備體系中無人作戰體系技術實力。
  • 自由王國、必然王國與人的自由
    自由王國中的自由表現為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即休閒、娛樂和從事科學研究、藝術創造等的時間,以便得到自由發展;而必然王國中勞動的自由則表現為克服障礙和實現主體的對象化。這兩種自由是一切社會都具有的,只是二者在一切剝削制度中都處於分離和對立狀態。
  • 第九屆中國航展售票網點
    第九屆中國航展指定的門票銷售總代理及其授權的售票網點 1、銷售總代理 第九屆中國航展授權指定了中國郵政、中國電信、建設銀行、廣東省拱北口岸中國旅行社作為航展門票銷售的行業票務總代理。由這四家行業票務總代理統一發展和管理自身所屬行業的門票二級分銷商。
  • 普惠GTF發動機在2018中國航展上閃亮展出
    普惠GTF發動機在2018中國航展上閃亮展出 2018-11-06 09:38 來源: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網訊:普惠公司的齒輪傳動式渦扇(GTF)發動機正在2018中國航展上展出
  • 中國軍工忙著搶佔機載有源雷達巔峰,它們卻在內訌
    △起先準備聯合研製武器項目,最後因為所謂「需求」和本國軍工利益導致項目破碎,是歐洲軍工的常態。,但從多擠出一點性能就像要它們命一樣,還是體現出了歐洲吝於在軍工領域的投入。
  • 中國之翼第十二屆中國航展亮點解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篇
    今天的主角那可真真切切是那麼多年來中國航展從未缺席的主角: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請您再次掏出那份「參展飛機清單」,在顯要位置找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您會發現他們的參展機型也很多。然而筆者要補充的一點是,嚴格意義上講,「清單」上中國空軍展出的機型也基本上清一色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生產。
  • 觀察者網一周軍事觀察:國家媒體的超級軍工廣告
    最近一周,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的「解密中國飛彈」系列報導引起了全國觀眾的矚目。而周末中俄元首會談後,習大大親自證實中俄大客機合作正在談判,那麼中俄合作研製大客機能有前途嗎?本周軍評我們就來談談這兩件事。
  • 中國六代機啥樣?光子雷達或成標配!楊偉:戰機研製進入自由王國
    楊偉總師說我們已經進入了戰鬥機領域的「自由王國」,不用再按別人的規則辦事,而是按照中國自己的戰略目標走。幾個世界軍事大國正在進行六代機的研究卻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最有可能首先研製六代機的國家還是美國,其次就是我國,因為在五代機方面,美國就是第一研製和服役五代機的國家,我國是第二研製和服役五代機的國家。
  • 生態文明是通向「自由王國」的必由之路
    在考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的基礎上,要對已經進入社會領域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利用,對各種具體的生產活動進行有效的社會控制。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協調人類發展需求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實現「自由王國」的物質產品極大豐富提供切實可行的保障。
  • 2015年全球軍工百強榜出爐:美國絕對主導,韓國異軍突起
    韓國企業異軍突起引關注報告顯示,2015年新興軍工企業正在迅速崛起,衝擊著原本由美歐俄主宰的國際軍火市場。據統計,以韓國企業為代表的新興軍工企業及其它企業佔據了9.5%的市場份額,市值約345億美元。其中,韓國企業的銷售額實現了31.7%的增長,市值達77億美元。
  • 巴鐵空軍準將參加航展:中國是我第二故鄉
    原標題:巴空軍準將:中國是我第二故鄉 中巴緊密相依圖為Ali準將與大學生記者的合影11月2日,巴基斯坦空軍準將Syed Muhammad Ali在航展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與巴基斯坦緊密相依,合作共贏。
  • 「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的區別
    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曾經說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人類總得不斷的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任正非先生從《華為基本法》的制定中獲得了靈感,於是重新引用了兩個特別的概念,「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其中「必然王國"指的是人們對大自然或者社會狀態的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由於對社會規律的認識不夠,導致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受到了社會力量的約束,而「自由王國"指的是人們能夠支配自然界或者社會的一種狀態,在自由王國中,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開始成為自然界以及自己社會關係的主人
  • 鏡頭之外,航展上那些「追」飛機的人
    不過,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機始終是他的最愛。這是一個對八一飛行表演隊忠誠度極高的「粉絲」——20年來,從第二屆航展到第十二屆航展,只要八一飛行表演隊來珠海,他場場都要追過來拍攝。八一飛行表演隊出國到莫斯科航展、馬來西亞蘭卡威航展、杜拜航展亮相,他也必定「追」出去,場場不落。
  • 「2018中國航展通航之夜」舉行(圖)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導:11月5日晚,「2018中國航展通航之夜」暨廣東通航發展貢獻獎頒獎典禮在南航通航九洲機場舉行。300架無人機在飛手的操控下,像蜜蜂一樣發出「嗚嗚嗚」的聲音爭先恐後飛上夜空,分別飛出不同的隊形,在夜空中「打出」「廣東通航」「珠海航展2018」和港珠澳大橋、飛機圖形等,引來觀眾一片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