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是什麼_5G與毫米波有什麼關係

2020-12-16 電子發燒友

5G手機即將在今年廣泛推出,工信部方面已經表示,在下半年會在一些地區開展5G試商用,5G手機也會在這個時間後逐漸發布。5G網絡會帶來眾多全新的體驗,對於我們大眾用戶來說,5G最能夠吸引我們的元素,還得說是是超越4G數倍的網絡速度了。

5G能夠有著數倍乃至數十倍4G LTE的網絡速度,離不開背後所使用的各種新技術與新標準,毫米波技術的使用無疑就是其中的最關鍵一環。

毫米波是什麼

毫米波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我們翻翻高中物理課本就能清楚,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它是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通常來說就是頻率在30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是5G通訊中所使用的主要頻段之一。

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它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目前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

毫米波的簡單介紹到此為止。回到最初的問題,網絡速度的提升跟毫米波有什麼關係?這裡我們不需要提及那些生澀難懂技術,只要舉個例子分分鐘就能理解。

網絡通訊速度的根本,其實就是單位時間內所能接收到的數據多少。通訊基站與手機就好比兩個物流站點之間進行貨物的傳輸,貨物就是需要傳輸的數據,連接兩個站點之間的正是我們通訊所使用的電磁波,它就好比一條高速公路一般;相互之間的數據傳輸,則如同一輛輛卡車中的貨物。

想要將全部的貨物運送到另一端,我們可以加大卡車的容量,讓其可以一次運送更多的貨物,從而在在卡車速度被固定的情況下(電磁波傳輸速度固定為光速),在更短的時間內將貨物運送完畢。簡單來說就是提高通訊電磁波中可以承載的數據量,來提高通訊效率,來加快網絡速率。

比如目前使用的256-QAM就是基於這樣的原理來提高網絡速率的,但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並非能夠無限制的提升效率,這種方法一是會造成射頻信號的功耗增加,另一方面也會讓其更容易受到噪聲的幹擾,造成解碼時的錯誤。換成卡車的概念則更容易理解,一輛卡車的體積有限,你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其打造成火車。

另一種方式則是提高車道,讓能夠同行的卡車數量增加,這也就是提高帶寬,來實現更快的網絡速率。這其實也不難理解,車道越多,單位時間內通行的卡車數量也就越多,也就是單位時間內能夠接收到的數據越多,反應在網速上無疑就是更快的速度了。

好了,接下來就是關於毫米波的問題了。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提高網絡速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加強帶寬。根據通訊方面的原理,通訊信號頻率與其最大帶寬是呈正比的,其大概是頻率的5%,以28GHz毫米波為例,其理論最大帶寬就有1.4GHz,比起目前4G LTE所使用的800Mhz-2600MHz信號100Mhz左右的帶寬相比,先天性就有著十倍以上的帶寬差距。

毫米波單載波就能達到100MHz帶寬

載波聚合技術也能夠提高帶寬,它能夠將多個載波整合在一起,來實現更高的系統帶寬。但是載波聚合的使用也是受到頻譜資源的限制的,在目前的4G LTE頻譜資源上,頻譜資源十分稀缺,國內頻譜資源最豐富的中國移動也只有130MHz的頻譜資源。相比較之下,毫米波的頻譜資源十分豐富,能夠被分配給運營商的頻段極為廣闊,甚至可以分配出諸多連續的優質頻段。

帶寬高、資源好、速度快,這就是毫米波的優勢所在,也是5G為何要使用毫米波作為載體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毫米波技術已經表現得比較成熟了,高通方面就曾經為我們進行了這方面的展示,其通過利用8個100MHz信道組成800MHz的高帶寬,網絡速率上已經接近5Gbps,比起Sub-6GHz的最高速率還有著成倍的提升。

毫米波使用也有難度

毫米波其實並非是新技術,早在很久之前就出現了,只是沒有被廣泛應用。因為其在通訊中受到環境因素的很大制約。由於其波長較短,因此衍射能力不強,對於建築物的穿透力幾乎等於沒有,稍有障礙物就會導致信號傳播受阻。空氣中的水分子也能夠吸收毫米波,造成其能量的衰減,傳播範圍極為有限。甚至是人體本身也會對毫米波產生致命的幹擾,人手就能夠完全阻斷毫米波信號。對於毫米波應用的技術方案,現在的通訊行業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4G信號的傳輸,是屬於區域覆蓋,類似於水波紋,沒有十分精準的方向性。毫米波信號的傳輸,則可以看做是點對點的動態傳輸,它能夠精準的識別基站與手機之間的位置和距離,將毫米波信號集中在一起,形成一道高能量的波束,再運用波束追蹤技術直接進行定向傳輸。這種傳輸方式的能量集中,具有較好的抗幹擾性,完美的彌補了毫米波先天性的不足之處,使其能夠支持商用環境。

在手機終端中接收與發射毫米波,同樣是需要解決的難題。毫米波的波長短,相應所需要的天線長度也要短,可以減少手機內部的天線佔用空間,這是毫米波的優勢。不過毫米波在手機終端的使用上,也面臨著射頻發射、天線、放大、接收等全方面的設計難題。

好在目前在手機終端的毫米波使用上,也有了完備的解決方案。這其中以高通的方案最具代表性,其所打造的新一代毫米波天線模組QTM525,集成了毫米波傳輸中的天線、信號收發、放大等一系列功能,將這些功能集合在了一個十分「袖珍」的模組之中。手機終端只要運用該模組,就能夠直接解決毫米波通訊的問題。QTM525毫米波天線模組,能夠在一部手機中部署四個,全方位覆蓋手機的四邊,讓用戶無論是橫置還是單手握持,總能夠保證有一組天線的通暢,確保毫米波通訊的可靠。

QTM525毫米波天線模組的體積控制極佳,搭載該模組的手機,能夠將手機的厚度控制在8mm,這個厚度與目前的4G手機相當,能夠延續手機設計纖薄特性,它能夠讓5G手機有著如同4G手機版的精美纖薄設計。

5G手機的纖薄性不是問題

QTM,525實際上已經是高通的第二代5G毫米波天線模組。早在去年7月,高通就發布了首代毫米波模組QTM052,與驍龍X50數據機配合為全球首批5G手機提供毫米波支持。鑑於今年上市的5G手機絕大部分都將採用驍龍855移動平臺+驍龍X50的組合,對於其中數家廠商推出的支持毫米波的5G手機終端而言,毫米波不再是難題,只待運營商的網絡建成後,用戶即可體驗到毫米波所帶來的疾速體驗。

毫米波是5G不可或缺的部分

開頭我們就已經明確了,毫米波是5G通訊中的一部分,是5G通訊中的兩大主要頻段之一,它所帶給5G的不止是極快的網絡速度,更是5G差異化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5G網絡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環境,毫米波是最為閉環中處於圓心周圍的最核心體驗,它所呈現的是極限的速度,但是網絡信號的覆蓋範圍有所局限;Sub-6GHz頻段兼顧了速度與信號覆蓋範圍,有著均衡的表現;除此之外,千兆級LTE網絡在5G環境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有著最優秀的信號覆蓋,能夠在5G信號覆蓋不到的地方,保證用戶不出現斷崖式的糟糕體驗。

無論是毫米波、Sub-6GHz,都是5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米波作為其中技術難度最高的,或許在5G初期不太被重視,但缺了毫米波的5G,借用一句現在的流行用語,那就是沒有靈魂的5G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高通實現增程毫米波5G NR數據呼叫,毫米波和SUB-6哪個才是真5G?
    毫米波和Sub-6G之爭其實5G的頻率範圍有兩個,分別是毫米波和Sub-6G,它們都是3GPP規定的5G標準,都是真5G,不過它們各有自己的優勢劣勢,而全球主要被部署、研發的5G頻段是Sub-6G,只有美國、日本、韓國這些國家在研發和試用毫米波部署5G。
  • 高通公司表示:5G若要達到的速率峰值,毫米波的使用必不可少
    都說5g網絡速率快那它速率的峰值極限到底是多少?一直都沒有被公布出來。直至今天4月4日。高通驍龍集團駐中國區管理人員徐皓針對5G網絡的速率峰值,媒體線上公開會議會議表示。5G網絡想要快?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嗎?起先在2016年以前,通訊行業給出的要求是在4g的基礎上。
  • 5G快到什麼程度,它使用的高頻率毫米波又是什麼?會輻射致癌?
    這新的技術就是更高頻率的毫米波。那毫米波又是什麼東西?我們知道,我們使用的無線網絡一直使用的是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的波長在釐米左右。但是毫米波的波長只在1到10毫米之間變化,而且毫米波的頻率在30至300千兆赫之間,是目前4G和WiFi網絡使用的無線電波的10至100倍。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到今年底,全球的5G應該可以說完成了第一波建設,大城市的5G差不多普及開來,但這不是5G的結束,因為後面還有更好的,尤其是5G要實現從能用變成好用的跨越,毫米波技術也是時候登場了。下面就為大家普及一下毫米波在5G方面到底有多大分量。什麼是頻段?
  • 5G毫米波通信技術的關鍵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2807.htm毫米波一般是指波長1 ms至10 ms、頻率30 GHz至300 GHz的電磁波,由於其頻率高、波長短,毫米波具有如下特點:頻譜寬,配合各種多址復用技術的使用可以極大提升信道容量,適用於高速多媒體傳輸業務;可靠性高,較高的頻率使其受幹擾很少,
  • 毫米波技術演進,刷新5G應用想像力
    ▲ 圖為毫米波的優勢。圖片來源/高通。毫米波的優勢已初見倪端。在智慧型手機領域。Ookla最近在美國和英國進行了5G網絡速度測試,結果顯示,與Sub-6GHz頻段相比,5G毫米波終端的實測下載速度快4倍,平均速率高達900Mbps,峰值速率超過2Gbps。900Mbps的速率意味著什麼呢?以有聲書舉例,900Mbps意味著長達10小時的有聲書在1秒鐘內下載完畢,速度驚人。
  • iPhone 12上的毫米波到底是啥 沒有毫米波影響有多大
    iPhone 12支持5G網絡是沒跑了,有消息表示,為降低成本,今年的四款iPhone 12有兩款支持Sub-6GHz頻段,有兩款同時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相信不少用戶看到這,會覺得蘋果實在摳門,連網絡頻段都要省。
  • 5G毫米波輻射對人體危害大?不必擔心!
    5G毫米波對人體危害真的很大嗎?"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麼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3G、4G它可能是低頻、波長長一點(因此對人體影響不大)。在5G波長這麼短的毫米波,這種高頻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水分子和氧的某些震蕩頻率產生共振。
  • DOCOMO毫米波5G宏站1800米覆蓋!
    全球範圍內,有很多運營商都規劃在2020年左右實現5G商用。近日,NTT DOCOMO首席技術官、DOCOMO技術公司總裁Seizo Onoe撰文指出,關於毫米波等高頻段在5G網絡中的應用,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毫米波5G的信號傳輸距離很近(只能作為熱點)並將導致需要建設「海量」的毫米波5G小基站。
  • 華為賭贏了,美國放棄5G毫米波,採用華為使用的釐米波!
    隨著科技的快速,科技的產物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手機的網速也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自華為成功的研發了5G通訊網絡之後,我國的通訊技術已成了反超美國的存在,而提到5G,大部分人只知道5G會使手機網速變快,卻不知道使用的是什麼頻段,你知道5G使用的是什麼頻段嗎?
  • 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 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 蘋果之前已經和高通達成協議,今年iPhone 12支持5G網絡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另外兩款就只支持Sub-6GHz 頻段,不支持毫米波。
  • SpaceX星鏈獲澳大利亞毫米波(mmWave)5G頻譜
    真是哥倆好,緊隨美國,澳大利亞要搞毫米波5G了。早早排除了華為,澳大利亞5G毫米波(mmWave)頻譜發放許可給SpaceX Starlink(星鏈)等15家公司。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ACMA)周五宣布,已向提供5G毫米波(mmWave)頻譜的通信供應商發放第一輪設備許可。
  • 毫米波與釐米波兩種5G技術對比,中國方案有何與眾不同
    美國一直主張Sub-6+毫米波才是真正的「真5G」技術,尤其是高通的5G晶片,更是一直強調毫米波。可見,中國與美國的兩種5G方案均屬於官方認可的5G技術,並不存在真假一說,那麼,中國5G方案和美國5G方案有何不同,為什麼美國要深耕毫米波頻段呢?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我國目前採用的是Sub-6GHz方案,並沒有採用傳輸優勢更大的毫米波,究其有以下3個原因:1、毫米波的建設成本高毫米波要做到和Sub-6G一樣的覆蓋水平,基站密度需要是Sub-6G基站的5倍。
  • 5G頻段之爭:中國Sub-6GHz VS 美國毫米波
    可能就有小夥伴會問了,為啥只有美版的iPhone 12支持5G毫米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本都不具備對毫米波的支持,只支持Sub-6GHz頻段。那麼毫米波和Sub-6GHz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為何我國選擇了以Sub-6GHz頻段作為我國的5G頻段呢?
  • 美國將採用5G釐米波技術,5G毫米波技術將迅速被邊緣化
    美國運營商被迫採用5G毫米波技術主要原因是美國軍方已大量使用中頻頻段,同時也與美國通信企業希望發展5G毫米波技術取得一些5G技術優勢有關,中國和歐洲的通信企業已在5G釐米波技術上取得領先優勢。全球絕大多數運營商採用5G釐米波技術主要是基於成本考慮,採用5G釐米波技術的5G基站覆蓋範圍遠大於5G毫米波技術,5G毫米波技術的繞射、衍射能力太弱,甚至於雨水都會阻隔5G毫米波信號,這導致採用5G毫米波技術建設5G網絡的成本極高,然而全球運營商的盈利狀況並不樂觀,自然絕大多數運營商更願意採用5G釐米波技術。
  • 高通、三星實現Sub6+毫米波的集成5G晶片,為何華為卻沒有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高通、三星都推出了支持毫米波的5G基帶晶片,但大家認為5G晶片最牛的華為,卻偏偏所有的集成5G晶片,從麒麟990 5G,到麒麟9000,都不支持毫米波呢,只單單支持5G NR中的Sub-6頻段。
  • 華為的釐米波和高通的毫米波到底哪個才是主流5G?
    未來的5G頻段主要是以「釐米波為主,毫米波為輔」的主要應用場景。至少在我國當下是以Sub 6Ghz釐米波頻段為主,毫米波不是沒有,只是一直處於測試中,預計在兩年後才能在國內開始啟用毫米波頻段。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均都是以釐米波為主當下國內華為和中興的5G基站都是以釐米波為主,一方面是因為兩者都有這方面的技術優勢,可以將優勢擴大,另一方面我國在Sub 6這個5G頻段資源比高通的選擇空間大,更重要的是釐米波比毫米波覆蓋面積更廣且信號穿透力強,總體成本建設價格也比毫米波少很多。
  • 毫米波,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三大運營商也都有各自的毫米波商用計劃時間表。例如中國移動的專家就透露,將在2022年具備毫米波的規模商用能力。中國聯通則表示,將在2021年6月完成冬奧場館設備部署和毫米波應用產品體驗部署,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毫米波技術的展示和應用。
  • 毫米波通信的特點及前景
    毫米波的波長從10毫米至1毫米、頻率從30吉赫(GHz)至300吉赫(GHz)的電磁波稱為毫米波,利用毫米波進行通信的方法叫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通信分毫米波波導通信和毫米波無線電通信兩大類。毫米波波束很窄, 天線的旁瓣可以做得很低,使偵察和有源幹擾都比較困難, 因此, 無源幹擾在毫米波段有較大的發展。對 35GHz 以下的毫米波,目前最常用的幹擾手段就是投放非諧振的毫米波箔條和氣溶膠, 對敵方毫米波雷達波束進行散射,它可以幹擾較寬的頻段而不必事先精確測定敵方雷達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