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般分為兩大類,尋常型和非尋常型,非尋常型包括膿瘡型、關節病型和紅皮病型。尋常型最為常見。
尋常型銀屑病基本損害初起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自慄粒至綠豆大,上覆多層雲母狀的銀白色鱗屑。鱗屑在急性損害不明顯,慢性損害較明顯。隨病情發展,紅丘疹漸擴大融合,形成斑塊,小如錢幣狀,大如地圖狀,也有同時出現外周擴大中央消退而形成環狀的斑塊形態。此外尚有反向性、脂溢性、溼疹樣、光敏性和尿布銀屑病等尋常型銀屑病的亞型。
膿皰型銀屑病臨床上較少見,佔0.77%。分為局限性和泛發性,局限性又包括掌蹠膿皰病和連續性肢端皮炎(肢端膿皰病)。泛發性常由於妊娠、感染、皮質激素等因素誘發,或由尋常型銀屑病發展而成,表現為皮損上2~3mm大小的黃色淺表性膿皰,可發生於全身各處,不同程度泛發。嚴重者有發熱等全身症狀。關節病型銀屑病在1984年全國銀屑病調查中佔0.69%,大多數表現為在有銀屑病皮疹的同時出現關節炎症狀。
紅皮病型銀屑病佔0.98%。可由嚴重的銀用病或膿皰型銀屑病發展而成,或較罕見的為原發性的紅皮病。幾乎全身皮膚受累、超過90%,但常有邊界很清楚的小片正常皮膚存在,稱為皮島.可發現銀屑病皮損的特徵。急性紅皮病型銀屑病常伴發熱、畏寒、頭痛等全身症狀,白細胞計數可增高。
銀屑病皮疹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尋常型銀屑病基本損害初起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自粟粒至綠豆大,上覆成層疏鬆的銀白色鱗屑,即使是貌似紅色表面的皮疹,用指甲搔刮表面後,即出現多層銀白色的鱗屑,如同紅色的蠟燭搔刮表面時能刮下白色的蠟屑一樣。將鱗屑刮除後,其下為一紅色發亮的薄膜,稱薄膜現象,輕刮薄膜即可出現散在的小出血點,呈露珠狀,稱為點狀出血現象。
因此,我們把銀白色鱗屑、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看作是銀屑病皮膚症狀的三大特點。對一些特殊類型的銀屑病來說,雖然各有其特殊性改變,但檢查時仍會出現上述的典型表現。不過銀屑病的典型皮疹會隨著病情改變和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鱗屑在經常清洗的面部及易受摩察的皺褶部位幾乎沒有,而在四肢關節伸側,如肘膝關節部位則較厚:蠣殼狀銀屑病的鱗屑為非銀白色,且緊密黏著,則是由於皮損炎症明顯,並有滲出,使鱗屑變色結成硬殼狀的痛。
壹點號膚康中研皮膚病醫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