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毛爸。
米高的「三合一」就是:滑板車+滑步車+高檔位滑步車。從功能上來說其實就是滑板車+滑步車「二合一」,可能為了營銷吧,商家把「二合一」變成了「三合一」:
多合一功能的滑板車不只米高有,高樂寶甚至推出了「五合一」的網紅款滑板車,在「三合一」的基礎上,增添了「溜娃神器」和「把立杆檔位可調節」的功能:
高樂寶這款車,你既可以把它當滑步車玩,也可以把它改裝成滑板車,如果把立杆插在坐墊上,還能當網紅溜娃推車:
高樂寶官方還是很謹慎地把各種形態稱之為XX模式。而其他賣家就直接說滑板車/滑步車/手推車了:
一輛車買來了3種功能,5種形態,感覺賺大了!是不是很心動?
你以為毛爸又要給你種草了?
不,這次我要說「但是」——
但是,一般功能多的東西,性能上就會打折。
比如,一位媽媽在美亞買了高樂寶「五合一」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15個月大的寶寶,買了這款車可以坐下來並推動到四周。有兩個缺點:(1)當輪子碰到路面甚至是高一點的地毯時,滑板車會翻過來(見下圖)。由於這個原因,我的兒子多次臉朝地摔下來。後來該公司有重新設計過滑板車,但我們買了最新款(2017年12月購買),它仍然會翻過來。他們可以考慮將座椅的設計向後移動,這或許能有所幫助。(2)難以駕駛:即使車輪沒有上鎖,你試圖用車把轉向都難以控制。優點:(1)易於組裝(2)即使在人行道上摔倒幾次之後車體依然很堅固。
這位媽媽提出的容易翻車、難以轉向兩個問題並不是特例,無論淘寶還是美亞的購物評價,這樣的反饋隨處可見(點擊圖片放大看)。
以下是淘寶評價:
以下是美亞評價(谷歌翻譯):
其實,高樂寶這種「推行模式/騎行模式」並不屬於滑板車,所以沒法用滑板車的要求來評判。而如果以推車的標準來看,「推行模式」下沒有座椅和安全帶的設計,也不能屬於兒童推車。
據說,米高和高樂寶在做強制認證時,沒有按滑板車的標準認證,而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了其他相關的認證(具體用的什麼標準,毛爸暫時還不能證實)。這就意味著「多合一車」並不是一款專業的滑板車,而只是含有滑板功能的滑行車而已。
另外,在「推行模式」下,高樂寶的五合一併沒有靠背設計,孩子乘坐時只能背靠一根把立管,很容易失去重心,這也是許多媽媽反饋「推行模式」容易摔倒的原因:
一般而言,兒童推車類的產品,都肯定是雙後輪設計,再輔以1~2個前輪,而高樂寶的五合一是雙前輪、單後輪,推行時的穩定性和方向可控性自然就會降低很多:
雖然在國外的銷量不好,美亞上總共80個用戶的評價也只有4.4分。但高樂寶的五合一還是很受國內家長青睞的,畢竟一輛車可以頂幾輛車用,絕對的省錢利器。但如果設計不合理,「多合一」的賣點只是為了創造噱頭,這樣的「網紅車」大家就要慎重了:
相比之下,米高的「三合一」雖然少了兩種變形,只能一車兩用,但更加實用。不過,米高也並非不想設計五合一,畢竟人家已經有自己專門的「遛娃神器」了嘛。至於溜娃神器是否值得入手,大家請參考上面的內容。
再回到最初的問題:滑板車推薦多大入手?
隨便翻一翻網上的評論,滑板車買早了孩子不會玩的情況比比皆是:
其實常見的滑板車分三種:三輪滑板車、兩輪滑板車、蛙式滑板車
(從左往右:三輪、兩輪、蛙式滑板車)
這三種車對應的年齡段也各不相同,決定因素有兩點:
1、孩子的年齡是否合適玩該滑板車?
2、孩子的身高能否玩相應的滑板車?
之前的文章中,毛爸跟大家介紹過,考慮到孩子平衡能力和對方向的控制能力,一般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玩三輪滑板車,這也是孩子接觸滑板車的開始。在大概4歲左右,有了一定的基礎,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嘗試兩輪滑板車或者蛙式滑板車了。這兩種車對孩子能力的要求不一樣,兩輪滑板車需要孩子有很好的平衡能力,而蛙式滑板車則更考驗孩子的技巧性,需要雙腿發力控制重心。這兩種進階車的選購,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喜好來決定。
另外,買滑板車也要考慮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孩子筆直地站在滑板車上,手肘彎曲就能握住把手才是最佳的高度。
(最左高個把手高度過矮,最右黑人小朋友是最佳高度)
而當孩子站在車旁時,車把高度應平行於孩子胸口,過高可能會在剎車時擊傷孩子面部,過低不利於滑行。所以,在買滑板車前,一定要注意型號及把手的可調節範圍,像米高的滑板車就有Mini(把手調節範圍49~69)和Maxi(把手調節範圍67~91)兩種,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身高來選擇。
此外,結合國標GB6675-2014《玩具安全》中第12部分——玩具滑板車的相關規定和20170709期央視《每周質檢報告》的抽查,這些硬體部分也是購買時值得注意的:
1、車輪:大輪的特點是速度慢,穩定性好,適合不太平穩的路面。而小輪速度快,轉向靈活,更適合平滑的路面。輪胎大小沒有區分標準,但家長可比較多款滑板車輪直徑,再根據孩子常玩的路面情況選擇大輪或者小輪。另外,三輪滑板車推薦雙輪前置,因為後置雙輪很容易在蹬地時打腳。
2、材料:車體的材料直接影響車身的重量和耐用性,相同的結構條件下,塑料的會比金屬的車輕,但不耐用。有些鋼鐵材料的車雖然耐用,但是太重難操作。所以,鋁鋼合金製成的滑板車是比較兼顧兩者的選擇,這點可以在購買前諮詢導購。3、把立管:對於可調節的把立管,要麼必須用工具才能調節,要麼至少有主副雙鎖扣,以防止使用過程中把立管突然收縮。可摺疊的部位也要有相應的鎖定裝置。可活動部位的縫隙大小要注意是否會存在夾手的風險。至於把立管的硬度,普通家庭很難仿照質監局掛砝碼的辦法去檢測,但懂材料的家長可以研究下材料厚度和軟硬,孩子傾壓在把立管上時,是否會有變形的風險。4、車把:車把是很容易忽略的一點,好的車把不但能防止手滑,而且還要考慮到吸汗(汗液多了易滑手)、磨手的問題,這一點泡沫橡膠要比普通的橡膠墊更好。另外國標規定,車把手末端直徑應大於4釐米,以防止翻倒後車把砸傷兒童,在央視的質檢抽查中,麥斯卡、紐奇等品牌把手都曾不合規過。
5、剎車:國標規定承重20kg以下的滑板車可以無剎車設計,但20kg以上的滑板車,至少必有一個後輪剎車系統(前輪急剎車容易讓人受慣性傾倒)。但從安全性和市場的角度考慮,幾乎所有滑板車都會有剎車設計,不論承重大小。另外買之前一定要測試下剎車系統,是否能有效工作,是否能夠保證平穩減速,而不是突然急停。
最後提一句,市面上滑板車品牌紛雜眾多,價格也從幾十塊到上千元不等,買到質量不好的車,不但孩子玩起來糟心,家長也不放心。所以毛爸建議購買時儘量選擇大牌,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否則,貪便宜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