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變形金剛,滑板車要那麼多形態幹嘛?

2020-12-20 毛爸聊玩具

大家好,我是毛爸。

米高的「三合一」就是:滑板車+滑步車+高檔位滑步車。從功能上來說其實就是滑板車+滑步車「二合一」,可能為了營銷吧,商家把「二合一」變成了「三合一」:

多合一功能的滑板車不只米高有,高樂寶甚至推出了「五合一」的網紅款滑板車,在「三合一」的基礎上,增添了「溜娃神器」和「把立杆檔位可調節」的功能:

高樂寶這款車,你既可以把它當滑步車玩,也可以把它改裝成滑板車,如果把立杆插在坐墊上,還能當網紅溜娃推車:

高樂寶官方還是很謹慎地把各種形態稱之為XX模式。而其他賣家就直接說滑板車/滑步車/手推車了:

一輛車買來了3種功能,5種形態,感覺賺大了!是不是很心動?

你以為毛爸又要給你種草了?

不,這次我要說「但是」——

但是,一般功能多的東西,性能上就會打折。

比如,一位媽媽在美亞買了高樂寶「五合一」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15個月大的寶寶,買了這款車可以坐下來並推動到四周。有兩個缺點:(1)當輪子碰到路面甚至是高一點的地毯時,滑板車會翻過來(見下圖)。由於這個原因,我的兒子多次臉朝地摔下來。後來該公司有重新設計過滑板車,但我們買了最新款(2017年12月購買),它仍然會翻過來。他們可以考慮將座椅的設計向後移動,這或許能有所幫助。(2)難以駕駛:即使車輪沒有上鎖,你試圖用車把轉向都難以控制。優點:(1)易於組裝(2)即使在人行道上摔倒幾次之後車體依然很堅固。

這位媽媽提出的容易翻車、難以轉向兩個問題並不是特例,無論淘寶還是美亞的購物評價,這樣的反饋隨處可見(點擊圖片放大看)。

以下是淘寶評價:

以下是美亞評價(谷歌翻譯):

其實,高樂寶這種「推行模式/騎行模式」並不屬於滑板車,所以沒法用滑板車的要求來評判。而如果以推車的標準來看,「推行模式」下沒有座椅和安全帶的設計,也不能屬於兒童推車。

據說,米高和高樂寶在做強制認證時,沒有按滑板車的標準認證,而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了其他相關的認證(具體用的什麼標準,毛爸暫時還不能證實)。這就意味著「多合一車」並不是一款專業的滑板車,而只是含有滑板功能的滑行車而已。

另外,在「推行模式」下,高樂寶的五合一併沒有靠背設計,孩子乘坐時只能背靠一根把立管,很容易失去重心,這也是許多媽媽反饋「推行模式」容易摔倒的原因:

一般而言,兒童推車類的產品,都肯定是雙後輪設計,再輔以1~2個前輪,而高樂寶的五合一是雙前輪、單後輪,推行時的穩定性和方向可控性自然就會降低很多:

雖然在國外的銷量不好,美亞上總共80個用戶的評價也只有4.4分。但高樂寶的五合一還是很受國內家長青睞的,畢竟一輛車可以頂幾輛車用,絕對的省錢利器。但如果設計不合理,「多合一」的賣點只是為了創造噱頭,這樣的「網紅車」大家就要慎重了:

相比之下,米高的「三合一」雖然少了兩種變形,只能一車兩用,但更加實用。不過,米高也並非不想設計五合一,畢竟人家已經有自己專門的「遛娃神器」了嘛。至於溜娃神器是否值得入手,大家請參考上面的內容。

再回到最初的問題:滑板車推薦多大入手?

隨便翻一翻網上的評論,滑板車買早了孩子不會玩的情況比比皆是:

其實常見的滑板車分三種:三輪滑板車、兩輪滑板車、蛙式滑板車

(從左往右:三輪、兩輪、蛙式滑板車)

這三種車對應的年齡段也各不相同,決定因素有兩點:

1、孩子的年齡是否合適玩該滑板車?

2、孩子的身高能否玩相應的滑板車?

之前的文章中,毛爸跟大家介紹過,考慮到孩子平衡能力和對方向的控制能力,一般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玩三輪滑板車,這也是孩子接觸滑板車的開始。在大概4歲左右,有了一定的基礎,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嘗試兩輪滑板車或者蛙式滑板車了。這兩種車對孩子能力的要求不一樣,兩輪滑板車需要孩子有很好的平衡能力,而蛙式滑板車則更考驗孩子的技巧性,需要雙腿發力控制重心。這兩種進階車的選購,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喜好來決定。

另外,買滑板車也要考慮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孩子筆直地站在滑板車上,手肘彎曲就能握住把手才是最佳的高度。

(最左高個把手高度過矮,最右黑人小朋友是最佳高度)

而當孩子站在車旁時,車把高度應平行於孩子胸口,過高可能會在剎車時擊傷孩子面部,過低不利於滑行。所以,在買滑板車前,一定要注意型號及把手的可調節範圍,像米高的滑板車就有Mini(把手調節範圍49~69)和Maxi(把手調節範圍67~91)兩種,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身高來選擇。

此外,結合國標GB6675-2014《玩具安全》中第12部分——玩具滑板車的相關規定和20170709期央視《每周質檢報告》的抽查,這些硬體部分也是購買時值得注意的:

1、車輪:大輪的特點是速度慢,穩定性好,適合不太平穩的路面。而小輪速度快,轉向靈活,更適合平滑的路面。輪胎大小沒有區分標準,但家長可比較多款滑板車輪直徑,再根據孩子常玩的路面情況選擇大輪或者小輪。另外,三輪滑板車推薦雙輪前置,因為後置雙輪很容易在蹬地時打腳。

2、材料:車體的材料直接影響車身的重量和耐用性,相同的結構條件下,塑料的會比金屬的車輕,但不耐用。有些鋼鐵材料的車雖然耐用,但是太重難操作。所以,鋁鋼合金製成的滑板車是比較兼顧兩者的選擇,這點可以在購買前諮詢導購。3、把立管:對於可調節的把立管,要麼必須用工具才能調節,要麼至少有主副雙鎖扣,以防止使用過程中把立管突然收縮。可摺疊的部位也要有相應的鎖定裝置。可活動部位的縫隙大小要注意是否會存在夾手的風險。至於把立管的硬度,普通家庭很難仿照質監局掛砝碼的辦法去檢測,但懂材料的家長可以研究下材料厚度和軟硬,孩子傾壓在把立管上時,是否會有變形的風險。4、車把:車把是很容易忽略的一點,好的車把不但能防止手滑,而且還要考慮到吸汗(汗液多了易滑手)、磨手的問題,這一點泡沫橡膠要比普通的橡膠墊更好。另外國標規定,車把手末端直徑應大於4釐米,以防止翻倒後車把砸傷兒童,在央視的質檢抽查中,麥斯卡、紐奇等品牌把手都曾不合規過。

5、剎車:國標規定承重20kg以下的滑板車可以無剎車設計,但20kg以上的滑板車,至少必有一個後輪剎車系統(前輪急剎車容易讓人受慣性傾倒)。但從安全性和市場的角度考慮,幾乎所有滑板車都會有剎車設計,不論承重大小。另外買之前一定要測試下剎車系統,是否能有效工作,是否能夠保證平穩減速,而不是突然急停。

最後提一句,市面上滑板車品牌紛雜眾多,價格也從幾十塊到上千元不等,買到質量不好的車,不但孩子玩起來糟心,家長也不放心。所以毛爸建議購買時儘量選擇大牌,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否則,貪便宜的後果,

相關焦點

  • 滑板車界的變形金剛,你想要的功能都在這裡了—酷騎V3評測
    對於二寶滑板車的定位,一定是要既能騎又可以坐的,如果大寶現在還能玩兒的話就更好了,結合這幾點,一款三合一的多功能滑板車進入了我的視線,經過查詢詳細資料以及用戶的評價,最終確定了這款酷騎V3三合一兒童滑板車。
  • 遛娃神器:童車裡的「變形金剛」,酷騎三合一滑板車深度體驗
    若要問小朋友們最喜歡玩什麼?每位寶媽給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一旦這些寶媽帶著他們的「跟屁蟲」聚在一塊兒的時候,他們都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幾個頻度較高的答案,玩沙子、釣小魚、開車車。
  • 不是玩具的大玩器 變形金剛彈珠檯圖片曝光
    不是玩具的大玩器 變形金剛彈珠檯圖片曝光 時間:2011-10-09 16:29:00   來源:   責任編輯:actoys.net
  • 迷你世界變形金剛又聯動了,首個恐龍形態變形金剛登場!
    這兩天一直都沒有給大家更新文章,屬實是最近太忙了,今天難得得空,登錄了迷你世界,居然發現迷你世界又與變形金剛聯動了呢,不得不說實在是讓人欣喜,之前迷你世界已於孩之寶旗下作品小馬寶莉和變形金剛多次聯動,上線了多款皮膚,其中變形金剛就有擎天柱威整天等,就在前段兒時間首個飛行的變形金剛聯動皮膚也上線了呢。哈哈,是不是很帥呢?
  • 變形金剛:塞伯坦的人工智慧運載系統淪為擎天柱的私藏玩具
    所以,如果不是有擎天柱收留,小滾珠其實基本沒啥生存能力。擎天柱為什麼要帶著這樣一個玩具?如果細思一些細節,這就得要從變形金剛們從賽伯坦來到地球說起,從表面上來看,變形金剛們似乎是在一片混戰之中,歪打誤撞地來到了地球。
  • 變形金剛——沙暴
    今天來聊聊汽車人中的另一個三變金剛——沙暴。沙暴不是賽博坦的原住民,他來自一顆叫派拉穹的星球,是由一群愛好和平的汽車人不願意參加內戰,逃離賽博坦後建立的,資源豐富,與世無爭,可以說是世外桃源。派拉穹汽車人中唯一一個有腦子的就是沙暴了(畫風也不一樣,沙暴是三變金剛,其他的都是普通機器人,估計連變形都不會),沙暴早就覺得霸天虎不是善茬,號召大家起來反抗,最後一看不對勁就立馬逃了出來找賽博坦的汽車人求救,補天士一看居然還有一個能量豐富的星球在霸天虎的控制之下,萬一讓霸天虎發育起來怎麼辦?這怎麼能忍!
  • 《變形金剛:崛起》大量變形金剛角色原畫爆光[多圖]
    8月,美國孩之寶正版授權手遊《變形金剛:崛起》即將公測,官方曝光了大量變形金剛角色原畫,其中不乏一些「明星臉」,金剛狼、蝙蝠俠、王大錘、艾莉絲等大波明星均在其列,Are you Ready?救護車VS 凱奇少校變形金剛中最優秀的醫師救護車,常奔走在槍林彈雨中救助博派戰士,其高大上的英雄形象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小編也特別關注了《變形金剛:崛起》中的救護車卡牌,看到救護車形象的瞬間,小編立刻想到了《明日邊緣
  • 從《變形金剛1》到《變形金剛5》,越來越失敗
    昨天終於把《變形金剛》整個系列的的電影看完了,看第五部看的我就差點想要睡著了,真的是太沉重了。而且整個劇情就好像為了湊時間,到最後一段時間,整個都是很慢。本來幾分鐘就可以說完的故事,非要演半個多小時才可以完結。擎天柱一直以為都是擔任重要角色之一,而且在1-4裡面戲份都是蠻多的。但是到了5之後整體的存在感不在也就算了,就連臺詞聽的都想睡覺,一場戲下來說了好幾次「我是擎天柱!」,似乎想要和別人說自己的重要性。
  • 《哪吒與變形金剛》再證明,超級IP變形金剛在報廢的路上越走越遠
    怎麼說呢,當聽到中美合拍《哪吒與變形金剛》動畫後,大腦的第一條件反射是:曾經被「孫悟空大戰變形金剛」支配的恐懼又回來了(80後都懂);冷靜下來後,則是一聲嘆息,米國孩某寶真是在報廢「變形金剛」這個超級大IP的路上越走越飈了。
  • 豆瓣9.1,變形金剛那麼多系列,能被稱為神作的只有它
    1984年,一部名為變形金剛的動畫橫空出世,誰能想到,這個曾經只是為了賣玩具而製作的動畫,會成長為今天這個無人不知的超級IP而這則要歸功於變形金剛G1,它的出現就仿佛一塊新大陸,完整的世界觀設定,豐富的人物使它深深影響到了一代人。
  • AR變形金剛
    AR變形金剛 攝影圖像 大小: 26.30M
  • 「變形金剛」一代人的聯絡符號
    美國人要在7月4日,自己的獨立日那天上映的真人版電影《變形金剛》,許多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中國人幾乎為之瘋狂。塵封多年、裝有當年變形金剛玩具的紙盒被打開,只要有關於變形金剛內容的論壇也變得極為火爆,新版變形金剛玩具的價格儘管相當不菲,但依舊擋不住一雙雙盼得發紅的眼睛,不管他們彼此之間是否認識,但只要提起變形金剛,這些人中的多數都會變得口若懸河……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變形金剛代表的是無窮的聯想和純真的童年,更是一代人的聯絡符號。
  • 還記得小時候最早的《變形金剛》麼?《太空堡壘》呢?《宇宙騎士》呢?
    比如,現在說《變形金剛》,大家會想起真人版電影。麥可·貝桌球嘿哈的大場面。想起梅根·福克斯的小蠻腰。想起爆炸、機器人大戰、名勝古蹟(金字塔)的大拆卸,震耳欲聾的槍聲,總之一大鍋火辣四射、鮮花著錦的大菜。但在我心裡,其實不是這樣的。怎麼說呢?
  • 迷你世界:自製變形金剛和官方變形金剛有何區別,看完就懂了
    眾所周知《迷你世界》是一款沙盒類遊戲,玩家可以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不同的物體,而近日變形金剛的加入使得《迷你世界》人氣迅速高漲。而在這個時候就會有網友問道,之前也有人自製過變形金剛,為何自製的變形金剛在官方的變形金剛面前不堪一擊呢?
  • 變形金剛——領袖之路 第四集
    #變形金剛變形出發!」這次要抓的霸天虎叫屠夫,看著貌似不怎麼樣,但其實是一個組合金剛,是幾隻機械蜘蛛組合而成的,大家一開始沒防備這招,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不過話說這也算是組合金剛嗎?這樣的話照相機也算是組合金剛了?被屠夫打得滿頭包回來的大黃蜂總算是老老實實找資料分析了。
  • 變形金剛:G1中那只可愛的大白鵝為什麼在真人電影中那麼老?
    說到變形金剛的動畫片,在汽車人的隊伍中有一個又高又帥還能在天上飛的大塊頭,因為在G1中他的出現,在一個階段內簡直就是汽車人的最大收穫,而這位被紅蛛蛛在冰塊中發現的大傢伙,就是我們平常給予愛稱的「大白鵝」天火。
  • 《變形金剛7》將推出,拓展變形金剛宇宙,猛獸俠將登場《王國》
    《變形金剛5》失利,被寄予了一定的希望的《大黃蜂》也沒有如預想中的火爆,不過,即使如此,孩之寶和派拉蒙依舊在規劃著新的變形金剛電影,而且還不止一部,根據外媒最新的報導,孩之寶在最新的產業會上對於變形金剛系列的現狀和未來做出一定的總結和展望
  • 《大黃蜂》承載起《變形金剛》的轉型
    從2007年「爆炸貝」的《變形金剛》,到2019年的《大黃蜂》(雖然人家在美國是2018年上映,但我們大多數還是在2019年看的),12年,真人版《變形金剛》走過了「一個生肖輪迴」。我還記得07年在大銀幕上看到《變形金剛》電影的那種興奮感,作為從兒童時代就狂迷變形金剛的粉絲,那種心情個中體會。然後到了第二集單純的爽快,第三集的慣性觀看,第四集的畫蛇添足,第五集的單純罵街。
  • 《變形金剛》韓國全球首映 打得比金剛還爽
    ,這次的電影版在人物造型上有了很大突破,幾乎所有變形金剛角色都以「人形」亮相,正如導演麥可·貝所說的:「我要讓23歲的變形金剛變得不一樣!電影版和動畫版一樣,依舊以博派汽車人和狂派霸天虎的鬥爭為主線,與此同時,真人戲份也佔有不小比例,甚至還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愛情線,自稱並不是變形金剛迷的導演麥可·貝似乎真如他所說,將「玩具電影」變成一部「老少皆宜的影片」。
  • 變形金剛再出動畫?《變形金剛:決戰塞伯坦-圍城》定檔7月30日
    本文來自丨好遊快爆_爆有料編輯:是蘿蔔不是葡萄官宣!Netflix(網飛)宣布與孩之寶、Rooster Teeth合作推出《變形金剛》的前傳劇集《變形金剛:賽博坦之戰》三部曲中第一部《圍城》將於7 月 30 日正式播出。雖然動畫之前因受疫情影響而推遲了播出時間,但蘿蔔終於還是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