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食堂內,為何人人都在就餐後對餐盤拍照?

2021-02-17 澎湃新聞

食堂內「光碟行動」的宣傳牌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林櫟昕 攝

上海交通大學食堂內,為何人人都在就餐後對餐盤拍照?

擁有一張「交大V卡」,上傳一張「光碟」照片,通過一次AI識別,就能激勵師生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還能領紅包、換特產,這是上海交通大學今年開學季食堂「光碟行動」的智能化新舉措。

為了有效激勵師生不剩飯剩菜,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學校餐飲節約,九月開學起,上海交通大學後勤保障中心、網絡信息中心與騰訊微校合作,推出以「『光碟』換好禮,文明『益』起來」為主題的光碟行動,鼓勵全校師生節約糧食、拒絕餐飲浪費。

10月22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的各個食堂中,隨處可見學生們在就餐後主動掏出手機,打開「交我辦APP」,在「交大V卡」裡直接對著餐盤拍照並上傳。無需海報條幅提醒,無需人工檢查,每次用餐後,只需打開手機拍照上傳照片,即可判定是否「光碟」。

學生就餐後打開「交大V卡」界面準備拍攝。 

上傳的照片經過騰訊AI Lab智能識別系統快速識別,1秒內即可判定盤中食物存留情況。騰訊微校產品負責人蔣子良介紹,通過持續、深度的學習,不斷提升AI Lab智能識別系統的識別和反應能力,其識別準確率達到了96%。

9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的「光碟行動」正式啟動。

上海交通大學後勤保障中心黨委副書記李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有數萬名師生參與這一行動,累計提交了8萬多人次的光碟,從源頭上減少了廚餘垃圾的產生。此次二期活動將周期拉長至一個月,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師生們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習慣。

照片識別為「光碟」的師生,還可獲得用餐代金券作為獎勵,用於下次消費或自動抵扣。「光碟」累計達六次,還可兌換由上海交通大學定點扶貧縣——雲南洱源縣提供的特色飲品。

國際與公關事務學院研究院研究生閆瑩雪表示:「雖然換取的扶貧產品不一定是大家的必需品,但是也能起到一定的鼓舞、激勵作用,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為其他人做一些貢獻。」

化工學院的博士生陳明覺得,此次活動來得較為及時,也能讓現在的年輕人體會到種糧食的辛苦,是一種有效的教育。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推出「光碟行動」創意舉措 實踐育人打造節約型智慧食堂
    要創新使用科技手段,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制止學校餐飲浪費,將信息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和現代食堂管理相結合,打造節約型智慧食堂。開學伊始,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與後勤保障中心積極行動,推出以「『光碟』換好禮,文明『益』起來」為主題的光碟行動,鼓勵全校師生節約糧食、拒絕餐飲浪費。
  • 食堂智能餐盤黑科技,就餐1秒鐘結帳,大學生:終於不用排長隊
    一個好的餐廳通常要具備:獨特的口味、舒適的就餐環境、優質的服務,而這些都是為最終收銀結算做準備。而現在很多火爆的美食打卡處都要排隊,有些甚至都排到大馬路上去了。以前總以為這些事情只發生在食堂,沒想到由於大家都對吃敏感,才導致這樣的現象出現,而對於這種情況的發生,一種黑科技也因此誕生了。
  • 上海交通大學積極推進垃圾分類 打造文明精緻校園
    央廣網上海9月2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王辰軒)早起上課的路上,從寢室樓出來的同學們順路將垃圾帶到規定的投放點分類丟棄;教學樓裡,幹、溼垃圾、可回收物的桶都「各司其職」的被擺放在最順手的位置;食堂裡,老師同學們井然有序地排著隊,將餐後產生的垃圾各歸其位;校園內特別定製的「高配置」垃圾箱房大幅減少了扔垃圾時可能產生的不愉悅與隱患。
  •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陸續返校啦!錯峰就餐看「指數」、400間直播教室...
    新聞晨報·周到上海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老生9月開始陸續返校,學生們回到闊別半年多的校園格外開心。他們發現,在校的衣食住行動動手指網上就能全部搞定,還有400間直播教室「整裝待命」滿足全校線上線下授課需求。
  • 單位食堂倒餐盤被傳染 幾十人被隔離!單位就餐請這樣吃……
    2月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紹了一例與確診患者在食堂接觸的調查案例,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患者回到北京後沒有進行居家隔離觀察14天,導致全單位幾十人都作為密接被隔離了,整個單位的運轉受到了嚴重影響。更痛心的是,該患者已經傳染上了另一名同事,其核酸檢測的呈陽性。事後,該患者回憶起來被感染的同事曾在食堂吃完飯後,兩人排隊倒餐盤,「當時兩個人都沒戴口罩。」
  • 北京交通大學食堂揭秘
    西安麵食檔口的面子們都值得一試,油潑麵很驚豔,看似平平無奇,調味相當準確,每一根面都很入味很香。來交大必吃的【糯米糖葫蘆】,得掐著點來搶購,因為吃飯吃得晚了出來只搶到僅存的原味版,山楂都細心的切半去了核,酸甜味很適中~
  • 再見了,美美的西安交通大學
    ,肇始於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值得驕傲的是,兩名航天員都是交大學子!景海鵬為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工程博士生,陳冬為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工程碩士生。
  • 北京理工大學教工食堂禁學生就餐引發爭議
    學生 校方應一視同仁  昨日中午,北京理工大學教工食堂門外及大廳內均貼上工作日午餐對學生設限的通知。食堂內就餐的人數只有寥寥數人,而隔壁學生食堂內已經座無虛席。  該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表示,之前學生也可以進教工食堂就餐,但3日起學生就餐卡無法在教工食堂刷卡,他們不清楚學校為何將教工食堂對學生設限,「老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難道這樣是為顯示老師的地位高嗎?」該學生稱,打飯排隊是天經地義,而且也不會耽誤老師很長時間,校方應一視同仁,不應人為設限。
  • 【視頻】上海首家「刷臉吃飯」的醫院來了!餐盤一放,就知卡路裡有...
    這極具未來感的一幕,就發生普通的醫院職工食堂內。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了解到,該院在推進智慧醫院建設中近日再次率先嘗試新的探索:解鎖職工餐飲人工智慧新體驗,由此打造本市衛生系統首家實現「刷臉吃飯」及定製健康餐飲的智能食堂。
  • 蚌埠市稅務局:打餐不再「一刀切」 餐盤乾淨人清爽
    記者 李景 通訊員 餘超 張子昂9月11日中午,正值午餐時間,蚌埠市稅務局機關食堂內就餐的幹部職工在餐廳門口打卡進入,排隊取餐,秩序井然。食堂服務人員周有福一邊打餐一邊向就餐幹部職工說道。正在就餐的稅務幹部李登雲告訴記者,現在食堂打餐會問需、問量,不搞「一刀切」打餐,個人不需要的絕不多打,大家按需取餐。據了解,市稅務局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對全市1300多名稅幹下發《「光碟行動」倡議書》,增強珍惜糧食節約用餐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
  • 探秘東京大學食堂,日本特色讓人驚豔
    日本的食堂一直以高標準著稱,團團這次有機會親自體驗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的食堂,果然好的食堂特色都藏在細節,快點跟著團團一起來看看吧。即使這個超級好吃的抹茶蛋糕,在東京、北京的售價也都在35元左右。東京大學採用三群點數法,他們會把每天應攝入的肉、果蔬、蛋白質、鹽的量標出來,購物小票上還會標註熱量,讓就餐人可以一目了然自己這一天攝入的營養。
  • 甌海機關食堂推出大小餐盤 多多漁港酒樓實行「光碟有禮」
    兩個倡議發出後,我市多家食堂和餐飲單位積極響應,推出一系列舉措。昨天,記者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  姜先生說,所謂「光碟有禮」,即消費者能夠做到「光碟」或者打包,商家便會贈送一張價值數十元的代金券,消費者下次就餐可獲得相應優惠。據了解,代金券推出前,該餐飲店每晚大致只有10%的消費者會選擇打包,推出後打包比例已超過四成。  近日,「光碟有禮」活動再加碼——只要顧客吃完後選擇打包,便有機會獲得一份包裝精美的休閒食品禮包,裡頭有枇杷梗、梅菜花生、醉棗和下酒酥豆等。
  • 學校不建議學生出去就餐,到底為何?食堂管理員說出了實情!
    在我國的很多學校裡,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基本上都有這麼一條規定,那就是不建議、不提倡學生去外面的小餐館就餐,而是建議和提倡學生們到學校食堂用餐。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去學校外餐館就餐,和在學校食堂就餐,究竟有哪些區別呢?很多學生都不解,食堂管理員說出了實情,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流動餐廳」接過防疫接力棒 北京物資學院學生食堂設立午餐售賣點
    每天中午11點30分左右,宿舍樓內便開始瀰漫起飯菜的香味。「流動餐廳」的菜式色香味俱全,還提供有免費的湯羹,學生們足不出「宿」便可吃到可口的飯菜。圖為售飯點現場 學校供圖秋季學期正式開學後,在校生分批次全部返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下,學生就餐保障壓力巨大。
  • 高校食堂全部實行!大學生就餐要變…
    有條件的中小學食堂儘可能採取「選餐制」供餐,減少「套餐制」供餐。教職工食堂必須採取「選餐制」供餐,要求教師適量選餐,節儉節約,抵制浪費,為學生作出示範。基本大夥菜全部實現半份菜供應。米飯實行多檔次份量售賣。各學校食堂要在就餐區域明顯位置張貼宣傳標語或宣傳畫,擺放提示牌,提醒用餐人員健康飲食,適量取餐。
  • 探秘東京大學食堂,讓人驚訝!
    ,在日本,很多大學食堂都是對外開放的,同時也能起到「宣傳作用」,影響考生和家長對大學的印象和判斷。因此,日本很多大學食堂都在營養搭配、飯菜口味以及就餐環境和服務等方面不斷改進。今天讓我們走進日本頂尖的東京大學的食堂一起來看看吧!   東京大學的校區—現代和歐式建築交叉呼應,形成一種獨特的寧靜氛圍。
  • 中青報:大學食堂為何能做到「光碟」
    原標題:大學食堂為何能做到「光碟」   節約糧食的教育需要個體與社會的互動,當大家都以節約而不是鋪張浪費為行為標準時,也會對個別人的浪費行為形成制約。   中國農業大學曾有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脂肪,就高達1100萬噸,這相當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前,華商報記者對西安古城的部分就餐場所進行調查走訪,發現除一些學校食堂較能做到「光碟」外,其他不少就餐場所浪費糧食之嚴重,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 高校食堂光碟可送水果!網友:全國推廣!
    在江西理工大學食堂裡的顯眼位置及每張餐桌上,都貼有倡導節約的宣傳標語,「節約糧食」「節儉養德,文明就餐」食堂內還懸掛了「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 節約糧食從每一餐做起」橫幅食堂門口的餐盤迴收處放著幾筐蘋果,不時有學生拿著「光碟」來換蘋果。
  • 你知道中午十二點的食堂是什麼樣子嗎?
    究其原因,當下的主流就餐結算模式在速度和準確率上都難說多優秀,往往成為影響就餐體驗和效率的「卡口」:要麼口算,容易算錯,總要多確認幾次;要麼超市收銀模式,一個個菜品計算十分耗費時間;要麼是餐盤晶片模式,要求不同盤子裝不同菜品,盤子多了結算容易出現麻煩。然後,是吃多吃少一抹黑,卡路裡爆棚。
  • 北京大學食堂學生站著吃飯就餐擁擠圖片 北大回應
    10月24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布圖片稱,北京大學食堂存在就餐擁擠、學生站著吃飯等現象。記者隨後實地探訪發現,在北大燕南食堂就餐高峰期間,確實存在此現象。對此,北京大學餐飲中心回復稱,正計劃修建近4萬平方米的大食堂,改善學生就餐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