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啟蒙教育:幼兒園裡的死亡教育課程,科學否?可行否?

2020-12-24 騰訊網

多年前有一部電影《漂亮媽媽》,以非常平民化的視角展現了下崗女工孫麗英獨自撫養兒子鄭大的故事。

鄭大天生失聰,需要助聽器才能聽清楚外面的聲音。

這部樸素、簡單、近乎白描的小電影,感動了很多人。

其中有一段,講到孫麗英的老公鄭佩東出車禍死了,孫麗英非常傷心難過,兒子鄭大卻不知道。

孫麗英就拿來了兩隻蝦,說:「鄭大,這隻蝦是死的,這只是活的,懂嗎?」

鄭大不知道什麼意思,只是一直說蝦紅了,蝦紅了。

孫麗英痛苦難耐,近乎咆哮地說:「鄭大,你爸爸已經死了。」

鄭大似懂非懂,拍著手開心地喊著:「爸爸紅了,爸爸紅了。」

無疑,鞏俐扮演的孫麗英,是在對鄭大做早期的死亡教育。

然而,在很多成年人的意識裡面,這個話題太沉重、太沉重,對孩子談的話太殘酷、太殘酷。

很多人的潛意識裡面,認為死亡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在生活的很多個方面都要刻意迴避;好像只要我們不提起,死亡就永遠不會發生。

面對人生中的失去,面對生命裡的死亡,我們該不該向孩子談論死亡呢?可以嗎?有這種可能嗎?

作為中醫幼兒園、國學幼兒園、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果雪兒攜手北京師範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推出了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繪本,在108個活動主題中,直接涉及到死亡教育的就 有3個。

我們來了解下。

其中一個是故事「神農嘗百草」。

講了神農氏為了救百姓水火,解黎民病痛,遍嘗百草,最後因嘗了斷腸草,而斷送了性命。

神農氏,嘗百草;

中國藥,最古老。

神農氏為了世代人民的健康,創中醫,制本草。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了藥王廟,塑了神農像,四時香火祭祀不斷。

神農氏死了,卻並沒有離去。

他已經化作了千秋萬代的春風浩蕩,帶來青翠的燕子呢喃和牧歌陣陣;

化作了夏夜的漫天繁星,閃耀著鑽石般不熄的光芒;

化作了金色的萬丈陽光,以及陽光下那金色的谷穗蕩漾;

化作了神州大地皚皚白雪,好像一個純潔的童話夢境。

還有一個,直接以「生命」作為主題,講述了人之一生的五個階段。

人生長,壯老已;

此身體,終與始。

也許有些教師和家長會有所擔心,這樣會不會嚇著孩子啊?甚至會認為,小孩子怎麼可以理解死亡這樣深奧的話題呢?

其實呢,當果雪兒的幼師與幼兒一起互動討論生命的話題時候,自然而然就涉及到了死亡,而且會發現在3-6歲的年齡階段,很多幼兒已經多多少少具備了面對死亡的經驗。

經過了一個暑假,因為沒有及時澆水,男孩果子發現幼兒園教室裡的一盆花死掉了。

幼兒園放學回家的路上,女孩小雪和媽媽突然發現,一隻流浪狗跑過來,被一輛疾馳的小汽車碾壓死掉了。

今年春天,小明的爺爺感染了新冠病毒,奶奶說爺爺很可能就會死去;沒有想到,後來爺爺康復出院了。

……

在幼兒的現實生活之中,死亡和性一樣,是不可避免的事件。

只是因為成年人自身的恐懼、敏感、迴避,死亡教育一如性教育一樣,遠離了幼兒。

伴隨著死亡教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實施,果雪兒驚喜地發現,幼兒並沒有表現出成年人想像中的那般恐懼、害怕;而且,小傢伙們會非常好奇這樣的話題。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同樣的,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對於包括每一個小朋友在內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至關重要。

果雪兒了解到,就在12月19日,央廣網報導,江蘇省常州市五星幼兒園裡,已經為小朋友們開設了死亡教育課程。

面對死亡這個成年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話題,小朋友們可謂腦洞大開。

有的說:「我怕死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不想變成泥土。」

有的說:「我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有的說:「我明白了人只能活一次,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有的說:「我們大家、昆蟲(等)小動物們也都是有生命的。」

家長看過後,這樣表示:「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對生命的尊重、理解。」

還有家長表示:「我覺得這其實很好,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時候,讓小朋友以這樣一個特別的角度去切入,去了解死亡、了解生命,進而讓他們來敬畏生命、珍惜生命,過好每一天。」

果雪兒認為,與其刻意迴避死亡問題,不如直接而坦誠地與幼兒一起面對;這樣更能消除幼兒對死亡的恐懼,讓他們理解死亡是生命過程中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當然,死亡教育作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歸根結底還是要融匯於愛的教育,落實於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

向死而生,面死而活,就好像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樣,在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小朋友會更加自覺地參與進來。

這樣,在清明時節,小朋友參觀烈士紀念館,會很自然地獻上一束花,鞠上一個躬。

這樣,在觀看抗美援朝影視作品時候,小朋友對其中的中國志願軍,會更多一份敬重。

這樣,在參加模擬「汶川大地震」的地震演習中,小朋友會更加認真,感同身受。

這樣,哪怕面對家裡面的一盆君子蘭,小朋友也會給與太陽般無私的關愛。

這樣,在媽媽收留一隻奄奄一息的流浪狗之後,小朋友也會給與一份小小的照顧。

……

宇宙蒼茫,月明星稀;

死亡環伺,生命不息。

作者簡介

黃潤然實戰型中國特色幼兒園培訓師,移動網際網路+現代化學前教育品牌指導師,「做一名幸福幼獅(幼師)」的倡議發起人。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智慧及移動網際網路思維,服務過近千家幼兒園,洞悉學前行業政策趨勢,擅長幼兒園園長崗位培訓、幼師崗位師德建設、國學幼兒園及中醫幼兒園品牌打造,促進更多幼兒園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現為北京果雪兒國學教育團隊成員,北京師範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專家,北京市保護未成年人先進個人。

中醫幼兒園,國學幼兒園,新時代中國特色幼兒園,北京果雪兒學前國學幼兒園教育研發服務中心,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階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首都國學.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紮根首都北京,深耕細播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五進工程

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機關事業單位

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幼兒園學校

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街鄉社區

4、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家庭

5、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企業公司工廠

北京國學講座,就找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北京漢服服裝及漢服禮儀宣講教育活動,就找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傳統文化教育與傳統美德教育課程,就找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首都國學.果雪兒學前幼兒園國學教育

果雪兒,學國學,小朋友,最快樂!

幼兒國學玩起來

國醫養國娃,國學為國家

中醫特色幼兒園、國學特色幼兒園、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的倡導者、推動者、實踐者、研發者;

國內第一套3到6歲幼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繪本;

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幼兒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

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幼兒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

關愛幼師健康倡議者;

全民中醫啟蒙健康教育發起者;

中醫幼兒園公益聯盟組織者。

點個「在看」,願您的所有遇見,皆是美好

點個「在看」,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場終身修行

點個「在看」,成長自我,是今生的使命和責任所在

相關焦點

  • 「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 。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園長: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園長: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老師們準備了周詳的預案採訪中,孫宇陽老師告訴記者,在孩子們看來,皮球蟲是「突然死亡」,但是這次課程卻是老師們謀劃已久的。「皮球蟲的死亡是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的,我們覺得這是孩子們近距離觀察生命,是一次通過死亡課程,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機會。」
  • 江蘇一幼兒園設「死亡課程」,引發生命教育熱議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她家教|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園長: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常州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園長: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課程啟動!
  • 常州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最近常州一個幼兒園因為開設死亡課程引來了網友的討論。根據家長啊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透露說,他家的孩子剛上中班,前兩天回來的時候跟家長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老師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比較了活的蟲子跟死的蟲子的區別,討論了死亡的話題。
  • 「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引熱議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思維」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不談死亡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面對這個問題,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打破常理,將「死亡課程」搬進了幼兒園園區,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死亡課程」,讓孩子體會到生命的奇妙,進而引發對生命的尊重。五星幼兒園在一次開展林地興趣課程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對皮球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老師的組織下,小朋友們與昆蟲為伍,將皮球蟲帶回了教室飼養起來。小朋友們觀察皮球蟲的外形,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慣與餵養方式。
  • 幼兒園開「死亡課程」網友質疑瞎搞,生命教育不應嫌早
    近日,江蘇常州幼兒園做了一個「死亡課程」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認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有網友質疑:「有必要嗎?瞎搞。」事情是這樣的,今年開學後常州市五星幼兒園天鵝班的小朋友在開展林地課程的過程中,對皮球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老師的組織下,孩子們便開始和昆蟲為伍。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展現教育智慧
    江蘇常州市一所幼兒園的家長一開始以為孩子是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是幼兒園開設的「死亡課程」。(12月8日 《揚子晚報》)「死亡課程」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怎麼教才不會刺激和傷害孩子們的情感?這考驗教育者的智慧。
  • 幼兒園裡舉行「葬禮」,老師稱是「死亡課程」,如此教育有必要嗎
    幼兒園裡舉行「葬禮」,老師稱是「死亡課程」常州市的一家幼兒園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開設了「林地課程」,讓孩子們觀察各種昆蟲,還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去捉皮球蟲。原來,這個皮球蟲已經死亡了,老師卻很淡定,直接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命教育課」,這位老師表示孩子們對死亡沒有概念,對於孩子們來說,昆蟲死亡和玩具損壞是一個道理,所以他打算讓孩子們去討論「死亡」。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引發網友熱議,生命教育這節課你怎麼看?
    但其實,「死亡」跟「新生」一樣,是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幾天前,常州某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這堂生命教育課由皮球蟲的死亡引發,通過給死去的皮球蟲辦一場葬禮,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課程,目的是讓孩子們觀察生命,品味離別和失去。體驗生命的單向性、不可逆的特點。
  • 論見|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這個可以有!
    據報導,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通過給死去的皮球蟲辦一場葬禮,讓孩子們觀察生命,品味離別和失去。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少家長自發在朋友圈曬圖、曬感想,引起網絡熱議。這是一個頗為暖心的新聞。
  • 論見|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這個可以有
    據報導,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程,通過給死去的皮球蟲辦一場葬禮,讓孩子們觀察生命,品味離別和失去。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少家長自發在朋友圈曬圖、曬感想,引起網絡熱議。每日相伴的昆蟲突然死亡,由此啟動關於「死亡」的生命教育,可以看出這家幼兒園老師非常用心。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充分引導孩子們思考到底什麼是死亡,並經過一番討論,非常正式地給皮球蟲辦了一場葬禮。其間,既有童真童趣,又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死亡教育,在我國是相對缺乏的。白巖松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理解生命,直面死亡,讓「死亡教育」真正走到陽光下
    「死亡是什麼?」「爸爸媽媽,你們也會死嗎?」每當這時,家長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解釋,只能閉口不談或含糊其辭。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諱言死亡話題,往往以「不吉利」予以迴避。而近日,江蘇常州一家幼兒園卻反其道而行之,帶著小朋友們為皮球蟲「辦葬禮」,對小朋友們開展了一場關於死亡的教育,園長稱:「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
  • 江蘇幼兒園的「死亡課程」
    五星幼兒園因為一節「死亡課程」,火上了熱搜。 天鵝班的小朋友在開展林地課程的過程中,對皮球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們研究皮球蟲的外形,還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甚至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抓皮球蟲。 自然界的萬物,皆是生命靈性。
  • 江蘇一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原標題: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 陽西縣首家全面開啟科技啟蒙創新教育的幼兒園
    本月初,筆者獲悉陽西縣首家引入未來科技屋項目的幼兒園 —— 陽西貝斯特中英文幼兒園,為了一探究竟,筆者親身來到幼兒園體驗有關未來科技屋的科學課程。「同學們,想知道水是怎麼淨化出來的嗎?」班老師問到,「想」所有小朋友們齊聲回答,老師開始針對水的來源、水對身體的影響、及水的重要性等知識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給孩子們展開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