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

2020-12-19 騰訊網

中國擬修法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陳菲)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再次審議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規定了國家秘密的範圍,並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和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的原則。

針對修訂草案此前規定的國家秘密範圍,一些常委會委員和部門提出,國家秘密的範圍比較寬泛、定密標準不明確,不便於掌握執行。法律委員會經同內務司法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國家保密局研究,考慮到秘密事項應當區分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業秘密,本法應對什麼是國家秘密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建議增加規定「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一旦洩露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這些具體事項包括:(一)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偵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開的事項,不屬於國家秘密。

此外,一些常委會委員、部門和地方提出,為增強保密意識,強化保密責任,建議明確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的原則。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贊成上述意見,建議增加規定:「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經過保密安全審查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崔清新)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開始二審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從事國家秘密載體製作、複製、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安全審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據介紹,修訂草案此前規定,從事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具備保密資質,並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授予。一些常委會委員、企業事業單位和專家學者提出,對保密條件進行安全審查是必要的,但將其作為一種面向社會的行政許可,要慎重研究。法律委員會經同內務司法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國家保密局研究,建議作出上述修改。

一些常委會委員、企業事業單位和專家學者還提出,機關單位委託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涉密業務,應當通過籤訂保密協議的方式,向受託方提出保密要求。基於此,修訂草案作出規定,機關、單位委託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國家秘密載體製作、複製、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的業務,應當與其籤訂保密協議,提出保密要求,採取保密措施。

中國擬修法嚴格限定定密層級和定密權限防止定密過多過濫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陳菲)為了有效防止定密過多過濫,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開始二審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擬增加規定,嚴格限定定密層級和定密權限。

修訂草案規定:「確定國家秘密的級別,應當遵守定密權限。」「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具體的定密權限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修訂草案還規定,機關、單位執行上級確定的國家秘密事項,需要定密的,根據原密級確定。下級機關、單位認為本機關、單位產生的有關事項屬於上級機關、單位的定密權限,應當先行採取保密措施,並立即報請上級機關、單位確定;沒有上級機關、單位的,應當立即提請有相應定密權限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同時,考慮到公安、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的特殊性,修訂草案規定:公安、國家安全機關在其工作範圍內按照規定的權限確定國家秘密的密級。

發現涉嫌洩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督促有關機關進行調查處理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崔清新)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開始二審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發現涉嫌洩露國家秘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督促有關機關進行調查處理。

據介紹,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此前規定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洩露國家秘密或者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的調查權和行政強制權。一些常委會委員、部門和專家學者提出,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保密規章制度和指導、檢查、監督機關、單位的保密工作,而對涉密案件的查處主要應當發揮公安、國家安全機關的職能作用,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組織、督促。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贊成上述意見,建議刪去原相關規定,並在修訂草案中增加規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機關、單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況進行檢查,有關機關、單位應當配合。」「發現涉嫌洩露國家秘密的,負責組織、督促有關機關進行調查處理。」

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不得違反規定就業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陳菲)管理好涉密人員,是做好保密工作的核心。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開始二審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擬增加相關規定,加強對涉密人員管理。

針對此前修訂草案對涉密人員管理所作的規定,一些常委會委員、部門和公眾提出,應對涉密人員的管理作出更加具體的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同內務司法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國家保密局研究,建議增加相關規定:「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洩露知悉的國家秘密。」

修訂草案還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涉密人員管理制度,明確涉密人員的權利義務和崗位要求,對涉密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

我國擬修法明確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絕密級一般不超過30年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陳菲)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開始二審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明確了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並對及時解密條件作出規定。

一些常委會委員、部門和公眾提出,保密時限既要體現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又要注意及時解密,修訂草案應當明確保密期限與及時解密條件。

法律委員會經同內務司法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國家保密局研究,建議增加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修訂草案還對及時解密條件作出規定:「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罰款難以解決保密問題

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清晰界定十二種違規行為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陳菲)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再次審議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針對用罰款的辦法難以解決保密問題的說法,修訂草案對相關條文作出修改,以解決保密責任問題,維護保密法的嚴肅性。

據介紹,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此前曾規定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罰款權。一些常委會委員、部門和公眾提出,用罰款的辦法難以解決保密問題,應當通過督促機關、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處理來解決保密責任問題,維護保密法的嚴肅性。

修訂草案明確,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的;(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四)非法複製、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五)在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七)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八)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用作其他用途的;(九)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十)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十一)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十二)郵寄、託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修訂草案規定,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且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發生重大洩密案件的,由有關機關依法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責任編輯:blackchen]

相關焦點

  • 保密法修訂草案二審首次明確保密期限不超30年
    旋風/CFP  保密法修訂草案二審首次明確  保密期限最長不超過30年  本報記者 王亦君 崔麗  哪些機關、單位可以確定國家秘密的級別?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有多長?這些問題在今天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進行第二次審議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中有了明確規定。
  • 「國家秘密」範圍將有明確界定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等法律案    據新華社電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昨日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議程草案、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列席人員名單草案,並繼續審議國防動員法草案、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審議行政監察法修正案草案、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等。
  • 保密法修訂「亮點」凸顯 為信息公開鋪路
    在這種大背景下,保密法的修改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989年開始實施的保密法對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特別是信息化建設快速推進和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保密法存在著一些不適應新形勢要求、需要加以修改的地方。修訂後的保密法將如何把握「保護國家秘密」與「信息公開」的關係?
  • 《保密法》修訂有限突破 絕密級信息30年解密
    強化保密總體格局未變,透明、公開之路猶遠  《保密法》二審微調  2月24日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下稱《保密法》)第二次提交審議。
  • 關於對《北京市保守國家秘密條例(草案)》的說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的委託,現對《北京市保守國家秘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作說明。  一、立法背景和工作過程  1988年9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保密法。
  • 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二審 下放行政處罰權條件進一步明確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二審稿明確,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決定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的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交由能夠有效承接且符合條件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使。
  • 紀念《保密法》修訂頒布10周年(一)
    學習保密法 宣傳保密法 遵守保密法法律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 國家秘密保密期擬不超30年 定密權力上收防過濫
    本報訊 (記者楊華雲)時隔半年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昨日第二次審議保密法修訂草案,此次修訂在諸多方面作出重大修改,涉及到區分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上收定密權、設定保密期限以及取消一審草案中保密部門的行政許可權、調查權和罰款權等。
  • 公務員法修訂草案新增「違反家庭美德」等禁止性規定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公務員法也逐漸出現一些不適應、不符合新形勢新要求的地方,需要與時俱進地加以修改完善。  廳局級以下分四等十二級  此次公務員法修訂草案調整完善了公務員職務、職級以及分類管理等有關規定。
  • 新修訂的《保密法》新增和修改條款的解讀
    法國《部際保密條例》規定,有權定密的官員由各部部長在其職權範圍內根據規定的條件進行確定。近年來,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先後在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國家機關組織開展了定密責任人制度試點工作。下一步,將制定具體辦法,進一步明確定密責任人的職責權限、資格條件、指定程序及管理培訓制度等。    2、上收定密權限。  第十三條 確定國家秘密的密級,應當遵守定密權限。
  • 機關單位應加強即時通信工具保密管理
    機關單位應加強即時通信工具保密管理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市保守國家秘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昨天開始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官網公開徵求意見
  • 加強新時代國家科學技術秘密持有單位管理——科技部副部長、國家...
    《辦法》修訂的背景是什麼?修訂後體現了哪些變化?近日,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科技保密辦公室主任李萌接受了《保密科學技術》雜誌記者的專訪。    記者:為什麼要對《辦法》進行修訂?修訂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李萌: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科技創新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引起世界各國高度關注。
  • 保密法明確定密權限 不需要繼續保密應及時解密
    保密法明確定密權限 不需要繼續保密應及時解密 會議表決通過了保守國家秘密法。該法明確了定密權限,並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審核所確定的國家秘密,對在保密期限內因保密事項範圍調整不再作為國家秘密事項,或者公開後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繼續保密的,應當及時解密。  這部法律對國家秘密的範圍和密級、保密制度、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了規定,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明確禁止違法食用野生動物
    摘要:10月13日,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總則擬修法明確對違法食用野生動物說「不」。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在總則中明確規定禁止違法食用野生動物。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明確界定嚴重不良行為,完善專門...
    據法制日報23日報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今天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 修訂草案二審稿規定了嚴重不良行為的定義。有意見建議該定義應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相銜接,避免掛一漏萬。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不得佔用假期組織未成
    中新網10月12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今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進一步明確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學生集體補課在10月12日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審稿規定,學校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未成年學生集體補課,加重其學習負擔,社會公眾對這一規定有一些不同看法。請問,未保法修訂草案是否將對這一規定作出修改?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明確界定嚴重不良行為!
    就在昨天,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一)修訂草案二審稿規定了嚴重不良行為的定義。有意見建議該定義應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相銜接,避免掛一漏萬。修訂草案三審稿在列舉具體行為同時,進一步明確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有刑法規定、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行為,以及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 保密法宣傳月 | 「按洩露國家秘密處理」的三種情形
    長期以來,對於洩露國家秘密的內涵和外延存在不同認識和爭議,給實際業務工作開展造成一些困擾。2018年起施行的《洩密案件查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充分吸收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多年工作實踐和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洩露國家秘密」是指違反保密法律、法規和規章,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使國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觸範圍,而不能證明未被不應知悉者知悉的行為。
  • 證券法修訂草案本周再審 律師:集體訴訟需進一步探索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法說資本新浪財經訊 12月23日至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京舉行,委員會將會對以證券法草案為代表的多項法律草案進行審議,這也是證券法修訂草案四年來的第四次審議
  • 保密宣傳丨保密法基本知識須知
    什麼是國家秘密?「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洩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洩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洩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實行什麼方針?其主要含義是什麼?《保密法》第四條規定: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實行積極防範、突出重點、既確保國家秘密又便利各項工作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