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過的人,應該對堪稱「瘋狂」的垃圾分類規則都不陌生,對日本人來說,這種嚴格的分類規則不僅是為了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保護環境整潔,也是在提醒人們節約資源、注重環保。
因此很多在我們看來是垃圾的無用之物,在日本人手中卻可以「變廢為寶」,換一種方式再次為人們服務。
日本有很多設計師會專門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進行創作,比如衛生捲紙的紙芯可以改造成紙雕花束,廢紙瞬間變藝術品;
日清杯麵吃完了杯子不要扔,可以做成太空人;
動一動小手,巧克力盒子變城堡、變遊艇;
聖誕節快到了,用對合適的廢紙盒就能做出聖誕樹!
事實上,紙箱、包裝盒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廢棄物了,尤其是愛買快遞的網購達人們,家裡的紙盒那都是成堆成堆的啊!
日本有一位愛好手工的小姐姐發現了紙箱的妙用,對其進行了各種奇妙的創意改造,從小尺寸的復古豪車,到超大隻的「豪華」手錶,從樂器、坦克、槍械到玩具、鞋帽、jk制服,小姐姐通通可以用紙盒搭配剪刀、尺子和膠水分毫不差地DIY出來。
這一手「神乎其技」驚呆了一眾網友,雖然小姐姐放出了不少的製作教程,但我等凡人只能說一句:一看就會,一做就廢……
光是廢紙盒還不足以體現日本的手工達人們有多厲害,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任何「廢物」都可以被改造成你想像不到的「寶貝」。
用廢舊T恤做成的地墊你見過嗎?花色、尺寸任意選擇,可以用作防滑墊、寵物墊、房間地毯,絕對的實用又美觀!
家裡養了貓貓狗狗的,寵物掉的毛一點都不能浪費,給主子做成小帽子、小被子,簡直萌到吐血!
日推上有一位網友養的狗去世了,朋友用狗狗的毛為他做了一隻栩栩如生的「小小狗」,這樣就能永遠陪伴主人不再分離了……
有時候,這一手巧妙技藝還能幫助緩解一場「家庭危機」。有位網友表示,疫情期間4歲的兒子一直在家玩鬧,結果弄壞了丈夫心愛的汽車模型,眼看熊孩子一頓打是跑不了了,心靈手巧的媽媽將小車進行塗裝、改造,再搭配綠植和沙子,變成了像電影場景一樣的帥氣藝術品。
日本人連廚餘垃圾都能回收物盡其用,最近網上有一則「日本人把吃剩的炸雞骨頭拿來煮粥」的帖子引起了熱議,帖子下很多關西地區的人都表示「我家經常這樣吃啊」、「煮粥、熬湯味道都很好」,震驚了一票外國網友,看來這種廢物利用的方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但日本對廚餘垃圾的循環再利用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把吃剩的食物集中回收粉碎成末,變成動物飼料或種植肥料;餐館和家庭用過的廢油經過提煉加工,可以製成肥皂、用來發電供熱等等。
據悉,日本的新式公寓會在廚房中安裝一個「生垃圾處理機」,把剩飯剩菜倒進去後就能被打碎烘乾成粉末,平時可以拿來種花種菜,又好用又環保。
除了衣食上的廢物利用,日本人改造起大型器物也同樣不在話下!
在日本有很多房齡數十年的老屋,看著髒亂不說,繼續居住還可能有危險,有些屋主索性就「放棄治療」,任由房子荒廢下去。日本的建築專家們從中發現了商機,通過更現代的設計手法對舊屋、廢屋進行改造,還因此誕生了一檔王牌綜藝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
在節目中我們能看到各種瀕臨廢棄的老房子,被施了魔法一般改裝成充滿現代感的住宅;
原本陰暗擁擠的老屋,通過合理的空間利用和設計,可以變成囊括庭院、陽臺、閣樓、適合一家人居住的舒適居所,完全不輸那些新建的豪宅。
除了舊屋,廢棄貨櫃也能在設計師的「金手指」下煥發新的生機。
埼玉縣有一家幼兒園就用貨櫃改造成了學生活動空間,既抗震又環保,還能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環保教育的薰陶;
栃木縣的佐野市還有一家用貨櫃打造的酒店,材料來源於曾經供給震災重建人員用的住宿設施,回收之後大變身成為當地的特色旅館。
或許是因為國土狹小、資源有限,日本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注意節約資源,對廢舊物品的重複利用和創意設計更是令人驚嘆,這一點也是我們應該向其學習和借鑑的。
你在日本遇到過哪些有趣的廢舊物改造呢?留言評論跟我們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