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9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9月12日、13日兩天,上海高校陸續迎來了第一波學生返校、入學。記者注意到,為了迎接8個月後重返校園的同學們,上海各大高校放出了「大招兒」。有的高校出動無人駕駛接駁車,有的高校拿出智慧機器人,還有的高校派出一大群保安24小時幫助學生搬運行李。
在今年「特殊」的迎新季,復旦大學的校園裡出現了一臺來自學校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智能工業機器人實驗室的消毒機器人。它不僅可以實現大範圍消毒,還可以實現對特定目標的定點、跟蹤噴灑消毒及擦拭消毒。
在邯鄲校區報到入口處,智慧機器人小助手「小曉應」也熱情迎接新生,與大家揮手、握手。它雖然身材嬌小,腦子裡卻裝滿了各類常見問題,能夠對答如流,解答新生的困惑,不但如此,還能在休息時間唱歌跳舞,引得新生們笑聲不斷。
每所學院都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來歡迎學生。馬克思主義學院為新生特別準備了裝有體溫計、學院特色的筆記本和文件夾;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和泛海金融學院都製作了各式各樣的KT板,搭建具有學院特色的背景牆、設計「大頭照」相框,提供趣味手拿標語牌,為新生拍照留影;新聞學院通過採訪新生,錄製影像記錄每位新生的入學感言,為他們踏入復旦的第一天留下寶貴紀念;哲學學院準備了由學院特色文創帆布袋、院名筆記本、院名衫以及介紹學院學習生活的打卡紀念冊、研究生會風採展示手冊等「禮包」;復旦上醫則啟用了遊泳館西側連廊作為報到現場,半開放式空間既保證了通風,又避免了雨水對新生報到的影響;化學系準備了今年「特殊又實用」的入學禮物——口罩夾。復旦各小區食堂則為新生們準備了迎新月餅,清真食堂為大家提供棗糕,新生可以憑一卡通或學生證登記領取。
開學典禮上,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提出,讀懂世界、讀懂中國和讀懂未來是每個人需要深度思考的主題。他對「復旦人」提出3點希望,一是復旦人要胸懷世界,堅守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是復旦人要紮根祖國,常懷成才報國之志;第三,復旦人要把握未來,培養源頭創新思維。
在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對同學們度過「加長版」高三加入上海交大表示了祝賀,「學校的老師們一定會用心用情培養好、呵護好每一位同學,讓大家在充滿創新活力與人文關懷的校園裡成長成才。」他期望同學們「站在前人站立過的地方,開啟新的人生旅程」,成長為錢學森、吳文俊、徐光憲、王振義、黃旭華……這樣的民族脊梁,在中國的強國之路上留下獨特印記。
開學典禮上,上海交大的4部暖心視頻令人動容。原創視頻《爸媽》從新生們剛到學校想起爸爸媽媽說起,來到了湖北新生康樂的家庭,拍攝康樂爸爸媽媽對他的思念和關愛。視頻中,孩子離家後,爸爸媽媽在家悵然若失,他的每一個點滴進步、每一個問候電話和問候微信讓爸爸媽媽萬分欣慰欣喜。作為醫生參加了武漢抗疫的康樂爸爸說:「我們希望他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視頻結尾,父母在面對「有什麼話對孩子說」時,紛紛表示「爸爸媽媽愛你」「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平安就好」「希望他能夠照顧好自己」……開學典禮現場,新生們用熱烈的掌聲向父母致敬。
除了《爸媽》,原創歌曲視頻《我用青春報答你》,致敬教師主題視頻《選擇》,學生參與抗疫抗洪視頻《青春·志願》都勵志又暖心,很多學生家長也通過在線視頻一同分享了這些激動人心的時刻。
記者了解到,此前,在迎接學生入學期間,上海交大拿出了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接駁車和24小時保安搬運行李兩項「殺手鐧」,引起廣泛關注。這次「走心」的開學典禮,又讓學生們感受了一回「不一樣的上海交大」。
同濟大學今年迎來4841名2020級本科生,其中中國學生4409人、國際學生432人。返校日當天一早,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分別來到四平路校區校門口,衷和樓、瑞安樓兩個報到點,西北三樓、西南二樓等學生社區,圖書館以及小紅帽志願者迎新站等處,與前來報到的新生及校門口的家長交流。
學校大門口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讓學生「刷臉」快速驗明身份,完成報到。來自湖北黃岡的小董同學打開「同濟學生服務站」小程序,將實時動態生成的「進校碼」進行掃碼,驗證成功後,掃碼終端語音自動播報:「歡迎來到同濟大學!正在為您開通校園一卡通權限。」 隨即他的校園一卡通權限被開通,順利入校。
「同濟學生服務站」學生事務綜合管理系統集學生端微信小程序、教師端後臺管理平臺和一系列智能硬體終端於一體,能實現對學生單日風險和30日綜合風險的智能研判,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對學生風險點的智能管控。系統還採用「重點地區智能名單」功能實現了對學生一卡通權限的智能動態管理。如全國某地區突發疫情狀況,管理員通過更新重點地區名單,系統即可完成對學生風險的實時標註。對於存在任何一類風險記錄的學生,系統將對相關學生的權限進行實時凍結。
新生家長不能進校,為幫助解決新生行李多、運送難問題,今年同濟大學將人工智慧無人車引入校園場景,為新生提供「一站式行李運送服務」。新生在校門口做好登記、領取行李號碼牌後,即可憑牌在終點處拿取行李。據悉,同濟大學後續還將進一步拓寬無人車應用場景,在校內路線巡航、危險預警、零售配送等方面發揮作用。
這所學校為了喜迎8個月未見的同學們,還推出了「迎新套餐」——A套餐包含紅燒大排、五彩秋葵、五香素雞、青椒豆芽;B套餐包含紅燒肉、泡椒魚條、四喜烤麩、炒青菜;C套餐包含肉餅蒸蛋、魚香肉絲、臭豆腐、蔥油捲心菜,每份套餐售價8元。
在上海大學,一場隆重的畢業典禮正在進行中,來自五洲四海的1.1萬餘名2020級本科生、研究生和國際留學生新生,齊聚體育場。他們身著主題分別為「青春」、「追夢」、「自強」、「卓越」八種顏色的服裝迎接盛典。典禮採用5G無人機室外航拍技術,通過五六家平臺直播。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未必是你在大學裡的最佳狀態。」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黃曉春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時提醒同學們,要在公共生活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而非封閉於自我的世界。「更好的自己,並非追求私人生活的極致體驗,而是在增進整個社會的普遍福祉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更吸引人的精神氣質。」黃曉春說。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昌勝院士把「持續創新」作為關鍵詞提醒廣大學生「實幹贏得未來」。他說,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和最強音」,是把握先機、贏得未來的「金鑰匙」,「創新是我們未來躬身踐行的決勝利器。」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