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解釋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制度所涉三個法律問題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1月22日電 (記者 趙建華)應邀訪港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22日出席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級官員座談會。會後,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提供了李飛的講話稿。在講話稿中,李飛說,從目前的情況看,落實基本法規定的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制度,主要涉及三個法律問題:

  這三個問題包括,怎麼理解香港基本法關於「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和怎麼確定行政長官候選人數目。

  怎麼理解「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

  對於怎麼理解香港基本法關於「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的規定,即提名委員會應當怎麼產生和組成。李飛說,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規定,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香港基本法附件一有關選舉委員會的現行規定組成。這一規定考慮到選舉委員會的實踐情況和當時香港社會多數意見,在法律上是有充分依據的。

  李飛認為,從香港基本法的規定及相關法律文件看,「廣泛代表性」一詞是有確定含義的。與香港基本法同時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現行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的相關規定中,提到的「廣泛代表性」體現為推選委員會和選舉委員會由工商界等四個界別、每個界別同等比例的成員組成。同一部法律中的同一個用詞,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或根據上下文具有其他含義,應當作出同一理解。

  李飛說,按照這一法律解釋規則,香港基本法第45條規定的「廣泛代表性」一詞,應當與附件一和全國人大有關決定規定的「廣泛代表性」一詞具有同樣的含義,這個提名委員會應當由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立法會議員、區域組織代表、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等四個界別組成。

  李飛表示,香港基本法起草文件也印證了上述觀點。香港基本法最終採納了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的方案。這個提名委員會的組成與基本法附件一規定的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是完全一致的。

  李飛強調,從香港基本法起草過程看,行政長官普選時,候選人要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是基本法起草過程中香港社會的共識,從立法原意上講,提名委員會和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原則是相同的。

  怎麼理解「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

  對於香港基本法關於「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的規定,即提名委員會提名的性質和程序,李飛說,從法律角度可從三個層次加以分析理解:

  第一,「提名委員會」這個概念,清楚表明這是一個機構,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權屬於這個機構。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在性質上是一種機構提名。

  第二,由於提名委員會是一個機構,其履行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職責需要「按民主程序」。至於這個「民主程序」是什麼,需要在制定行政長官普選辦法時加以規定。

  第三,怎麼規定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民主程序」,從法律的角度來講,這種民主程序應當符合三項要求:一是提名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參與提名時具有同等的權利,二是所有符合法定資格的人都可以向提名委員會爭取提名,三是提名結果必須反映提名委員會的集體意志。

  李飛指出,符合這三項要求的「民主程序」可以有不同的實現方式。這方面需要香港社會深入加以討論,凝聚共識。

  怎麼確定行政長官候選人數目

  李飛說,行政長官普選時,提名委員會應提名多少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是制定行政長官普選制度時必須明確的一個問題。

  李飛指,提名委員會是一個機構,這個機構作出提名決定時,必須明確要提名多少正式候選人。規定候選人數目不屬於不合理限制,根據香港實際情況,規定適當的候選人數目,在確保行政長官選舉成為真正有競爭的選舉的同時,可以避免候選人過多帶來的選舉程序複雜、選舉成本高昂問題,有利於選舉在莊嚴、有序的情況下順利進行。

  李飛強調,行政長官普選時,其候選人要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這是香港基本法規定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的一個重要特色。

  李飛說,行政長官實行普選時,全港合資格選民均有一人一票的投票權,選舉權普及而平等。這也是普選最重要的標準和最核心的內涵。任何符合法定資格的人都可以向提名委員會爭取提名,獲得提名的人可以平等地進行競選,被選舉權、被提名權沒有不合理限制。這種制度是公平合理的,從這個角度來講,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選制度沒有實質的差別。(完)

相關焦點

  • 頭條︱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進入候選人提名期
    澳門晚報7月8日電(記者冰潔)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7月8日進入候選人提名期。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法》的有關規定,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訂定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期為7月8日至23日。由‪7月8日起,有意參選的人士可親自或指派代表到行政長官選舉事務專區索取適當數目的《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表》,並在獲得不少於66名選委會委員聯合籤署《提名表》作出提名後,以向管委會交回《提名表》的方式進行報名。
  • 「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問題
    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當然委員,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條例》沒有限制選委會委員被提名為行政長官候選人的資格,因此參選人保留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在香港本地法律上是允許的;參選人當選並被任命為行政長官後,也沒有法律規定必須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也就是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兼任全國人大代表在特區本地法律上沒有障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亦如是。
  • 王萬裡丨「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問題
    關於應然與否,主要以前述港澳地區全國人大代表和行政長官的憲制角色為邏輯內核,從三個維度予以分析闡述。第一,從規範要求的視角看,現行有效法律是否對這個問題存在清晰明確的規範性要求。國家憲法和港澳基本法等國家層面現行有效的法律規範內容均對此沒有直接的明文規定,既沒有要求應當兼任的規範,也沒有要求不得兼任的規範。由此從表面上,法律對這個問題顯示「中立」或「無涉」面相。
  • 李飛: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基本法附件的解釋說明
    目前對這兩條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主要集中在四個問題上:(1)「二00七年以後」是否含二00七年;(2)「如需」修改是否必須修改;(3)由誰確定需要修改及由誰提出修改法案;(4)如不修改是否繼續適用現行規定。
  • 香港特首普選須組提名委員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等通過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31日下午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會議認為,實行行政長官普選,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關係到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關係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必須審慎、穩步推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源於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即「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
  • 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
    這是香港特區舉行的第六次行政長官選舉。 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於今年2月14日開始接受提名,提名期至3月1日結束。一名候選人必須獲得不少於150名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籤署提名,每名選委會委員只可以提名一名候選人。 提名期結束後,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三人獲得足夠有效提名,成為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候選人。
  • 關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考點清單
    這是考點清單陪你的第 747 天1.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最高代表澳門特區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的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在澳門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在任職期內不得具有外國居留權以及不得從事私人盈利活動。
  • 澳門行政長官選舉拉起「競爭」,誰才是您心目中的候選人?
    據澳門選舉法,選委不得參選行政長官;因為他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是選舉委員會的當任委員,想要參選,就必須辭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賀一誠透露,參選意向只是初步決定,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申請辭任第13屆全國人大代表。剩下的,一切要按法律程序做事,我既然作為立法會主席,很清楚澳門選舉法的規定,一定要按照法律程序去做事。
  • 林鄭月娥當選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
    選舉提名——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2月14日開始接受提名,提名期至3月1日結束。根據香港基本法和有關法律規定,任何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沒有外國居留權、年滿40歲,並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不少於20年,均符合資格獲提名為候選人。胡國興、葉劉淑儀、林鄭月娥、曾俊華等人先後宣布參選。>>詳細
  • 張曉明:政改要有制度自信 必將為世界政治制度作出新貢獻
    張曉明在昨日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深入剖析了行政長官普選制度源於基本法、具有香港特色、符合香港實際情況以及普選制度無國際標準、應放在「一國兩制」制度框架內考量等基本問題。 張曉明說,「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主張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罔顧基本法,背離基本法另搞一套。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確定的普選制度完全依照基本法規定,具有堅固的法律基礎。 二是民主性。
  •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笑答港反對派三軌提名 回贈基本法「真品」
    有議員送上象徵「三軌制提名」的基本法紙盒模型,並稱「三軌制提名在基本法之內」。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笑答:內地的古玩市場非常活躍,但是有贗品,也有真品,需要專家鑑定,「所以我要給馮委員基本法的真品」,隨後以基本法這件「真品」作回禮贈予每位議員。所謂「三軌提名」,是香港某些反對派要求在提名委員會提名以外,增加「公民提名」及「政黨提名」候選人。
  • 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和二零零八年立法會產生...
    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行政長官產生的具體辦法由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規定。」        3.09    《基本法》第六十八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選舉產生。
  • 快訊 | 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
    3月26日,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其得票已超過選舉條例規定的600張有效選票。▲來源:觀察者網,林鄭月娥——旗幟鮮明反港獨的香港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1957年5月13日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紫荊勳章,畢業於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其後升讀香港大學。她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家裡兄弟姐妹五個,她排行第四。
  • 中國憲法解釋制度的三個基礎理論問題
    無論是1954年憲法規定的全國人大負責「監督憲法的實施」,還是1982年憲法規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都未能真正落實。其中原因十分複雜,但憲法解釋理論的落後和混亂是我國憲法解釋制度未得發展的重要原因。面對今後「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的改革任務,確有必要先把憲法解釋理論上的問題作一梳理,以尋求制度的理論支撐。
  • 關於《人大關於〈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草案...
    目前對這兩條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主要集中在四個問題上:(1)「二00七年以後」是否含二00七年;(2)「如需」修改是否必須修改;(3)由誰確定需要修改及由誰提出修改法案;(4)如不修改是否繼續適用現行規定。
  •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等法律案問題舉行發布...
    在這之前,無論是關於行政長官辭職以後補選產生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還是剛果(金)案,都是有案件正在法院進行審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以後,香港的司法機關就完全按照人大的釋法來執行。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和基本法具有同等效力。基本法是特區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必須要一體執行的。所以我在這表示,我相信香港的政權機構能夠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來執行。
  • 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周六開始,港府公報提醒:候選人必須籤聲明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
    鑑於此,發言人為提醒所有候選人籤署提名表格內聲明時要清楚明白有關《基本法》的條文,以及作出虛假聲明的刑事責任,選管會自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時起就擬備確認書讓候選人籤署,並在隨後的行政長官選舉、區議會選舉及補選、立法會補選及鄉郊代表選舉沿用,今年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也有此安排。
  •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特點由於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發展,程序法律已經衝破司法範疇,擴大到一個更為廣闊的領域。這種擴大,不僅表現在行政領域,還表現在立法領域。現代程序法律制度分為立法程序法律制度、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司法程序法律制度三個部分。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特點是:1.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調整的對象是行政行為。
  • 南方航空:獨立董事提名人聲明和候選人聲明
    提名人認為,被提名人具備獨立董事任職資格,與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之間不存在任何影響其獨立性的關係,具體聲明如下: 一、被提名人具備上市公司運作的基本知識,熟悉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文件,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經濟、財務、管理或者其他履行獨立董事職責所必需的工作經驗,並已根據《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