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成為大學科研發展的舞臺
---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校長馬爾科姆·格蘭特
■實習記者 平超
開學是一個標誌,各高校在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徵程上又要邁出新的步伐。本期我們集納了國外大學強化科研力量和培養高水平人才方面的一組稿件,以期為那些準備揚帆起航的大學送一陣風、加一把勁。
---編者
倫敦大學學院董事長兼校長馬爾科姆·格蘭特
倫敦大學學院(簡稱UCL)創建於1826年,是繼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之後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在倫敦成立的第一所大學。倫敦大學學院是英格蘭第一所將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地理等設立為專業的大學,也是第一所提供工程、醫藥、法律系統教育的大學。一直以來,它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學院和倫敦政經學院一起並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在全球各大重要世界大學排名中,倫敦大學學院長期穩居世界前25位。在2008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榜中,名列第九。
近日,在北京什剎海會館的「倫敦之家」,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倫敦大學學院董事長兼校長馬爾科姆·格蘭特。
大不列顛歷史上第一所無差別接收不同民族、信仰學生的高等學府
嚴格標準保障入學公平
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所無差別接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學生的高等學府,也是第一所賦予女性與男性同等教育權利的大學,被認為是英國教育平權的先鋒。對於當前英國社會對於高等教育的收費和入學考試帶來公平問題的諸多爭論,格蘭特怎麼看?
「保證入學公平很重要,我們會採取多次審查來保證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據格蘭特介紹,倫敦大學學院主要是通過對學生以往學習經歷的嚴格審查來保證入學的公平。對於英國本土的學生來說,首先要看高中的成績,但是現在有一些科目幾乎所有申請大學的人都可以拿到A級成績,這就需要看中學給學生建的檔案,通過學生的具體表現和態度等方面來考查。對於一些競爭非常激烈的科目,如數學、建築設計等,倫敦大學學院還有單獨的測試考查學生。格蘭特說,該校會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審查來保證入學的公平,「但是不可否認,做到真正的公平的確十分困難,需要學校的招生錄取部門做更多的工作」。
被稱作「高爾街上的無神論學院」的倫敦大學學院至今仍嚴格保留自身的非宗教色彩,並且是唯一沒有設立祈禱間的英國大學。在學校裡沒有對學生和教員宗教自由的限制,並且有一個安靜的房間為所有不同信仰人士開放。倫敦大學學院堅持世俗觀念的初衷就是為了使不同教派的學生和睦相處,共同進步。這項傳統保留至今,反映了倫敦大學學院民族和宗教上雙重的多樣性。
提到在該校學習的中國學生,格蘭特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中國學生非常棒,中國學生很聰明,在我們那裡是最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在數學方面。倫敦留學生人數在過去的5年增加了近一倍,而申請倫敦大學學院的中國學生也越來越多。」對於考慮去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格蘭特認為良好的英語水平和出色的成績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更有可能被好大學錄取,特別是科研方面非常強的大學,像帝國理工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此外,直接聯繫和報考倫敦大學學院的學生也會獲得更高的錄取率。
希望發揮科研優勢,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提供支持
科研發展應與城市連通
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奧運會既是一次全球體育盛會,更是一次全球文化創意的盛會。能夠在奧運期間來到北京,格蘭特感到非常高興。他認為,奧運會不同於一般的體育比賽,是集體育、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各種要素於一體的超級國際盛會。這種多維的性質決定了它對舉辦城市的挑戰是全面的。同時,奧運會的召開也蘊含著極大的教育財富。他特別強調說,大學應該抓住城市發展的契機,促進大學科研的發展,注重大學科研和整個城市的連通性。大學應和城市各界合作,共同分享知識和成果。
格蘭特說:「你知道,倫敦大學學院是一所開放式大學,由眾多分散的建築組成,校園沒有圍牆。學校的主要部分位於倫敦中心,緊鄰著名的大英博物館與大英圖書館,與幾所有著合作關係的醫學科研機構相連,就地理環境而言,高校和城市本身就是連通的。」
對於2012在倫敦舉辦的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格蘭特對倫敦大學學院的角色定位也有著自己的設想:「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我們的科研力量很強大,我們希望可以為整個奧運會提供保障。」格蘭特說:「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英國將建立10個交通樞紐和很多科技企業,倫敦奧運會和大學的合作方式會和北京奧運會相似。我們也期待奧運會能給倫敦帶來和北京相似的機遇。2012年倫敦奧運會主要開發倫敦現在相對落後的東部地區。在教育方面,如果倫敦東部發展起來,東部一些大學有新的騰飛、新的發展和新的項目,我們會抓住機遇和他們合作,發揮我們的科研優勢。」
此外,格蘭特也非常強調大學科研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大學與企業的有效合作,這對於科研成果的轉化和促進是非常有幫助的。」他舉例說,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國際大都市,在倫敦有43所大學,從大學整體實力來講,工程、數學、經濟、物理、化學、生化、製藥等方面是倫敦高校的強項。學生在倫敦不僅處於學術卓越的世界知名的城市中心,而且接近商業創新的中心,完全有可能與許多世界上最大的且最具超前意識的科技企業進行接觸和合作。當前,高達70%的英國國民保健體系的研發預算都花在倫敦,並且倫敦也是5家醫學院、許多專業醫療研究機構及慈善團體的所在地。企業與學生、研究人員一道工作,這對於商業研究也是非常有利的。
把最好的學生、最好的科研力量和最好的部門聯合起來
「我們時刻準備好去競爭」
近年來,世界知名高校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但是在留學生、科研方面的競爭也不容忽視。格蘭特如何看待這種競爭與合作?又如何帶領倫敦大學學院走自己的發展之路?
格蘭特說,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面來回答。從英國國內情況看,倫敦大學學院現在仍然是倫敦大學的一部分,由幾所高校共同組成的倫敦大學在規模、科研能力等方面能夠和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相提並論,倫敦大學學院既是這種優勢的組成部分,又可以藉助整體優勢獲得新的發展。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像哈佛大學這樣的美國高校是很難超越的,其他高校不應該盲目將之定為自己比較的目標」。
提到倫敦大學學院的優勢,格蘭特不無自豪地說:「倫敦大學學院最大的優勢是它的學術力量和嚴謹學風。此外,論文的引用和出版物也可以和美國大學相比擬。倫敦大學學院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學校,這不僅在於自身學術上的實力,而且我們和倫敦很多大學都有特殊的合作關係。倫敦範圍的合作使每個大學都可以受益,我們把最好的學生、最好的科研力量和最好的部門聯合起來,通過聯合和互動達到共贏。」
據介紹,倫敦大學學院目前約有學生1.8萬人,教職員工約3800人,其中有35名皇家科學院院士、13名皇家工程院院士,27名不列顛學會會員、75名醫學學會會員。同時,倫敦大學學院歷史上共有20位諾貝爾獎得主。
談到倫敦大學學院未來的發展願景,格蘭特充滿期待:「我們的教師、學生時刻準備好去競爭,我們所有人都準備好了去競爭。」他很有信心地表示,倫敦大學學院是倫敦出色大學的代表,這裡有十分充足的科研儲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而且倫敦是個高等教育機構聚集的地方,面對激烈的競爭,倫敦大學學院期待合作與創新,希望通過聯合來分享知識,未來的倫敦大學學院會繼續致力於新技術的開發,注重大學和企業合作,強調把科學技術轉化成項目成果,與商業和工業發展連通起來,把發展的理念變成現實。
《中國教育報》2008年9月4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