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最早鍾情於書法要追溯到N多年前了,96年加入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當時書法方興未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很多書法家(毛筆)也紛紛加入到硬筆的隊伍,開創了全民學書的熱潮,以王正良、鄒慕白為代表的書法領軍人物通過各自的書法媒體(王正良主編《中國鋼筆書法》,鄒慕白為《鋼筆書法報》社社長)在硬筆書法界擁有各自的影響力,在隨後的20年時間,隨著電腦的普及和推廣,硬筆書法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多元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書法在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裡重現生命力,寫毛筆和硬筆字變成了日常修身養性和表現自我的一個文化標籤。
硬筆書法作為以線條為載體的藝術表現形式,書寫工具的選擇是學習硬筆書法的頭等大事,也是很多初學硬筆書法的童靴們會經常問到的問題,以下根據我個人的學書經驗,對不同的筆類進行比較,硬筆書法書寫工具有鋼筆和中性筆,原子筆,鉛筆,粉筆等,目前學習硬筆書法最常用的是鋼筆和中性筆,原子筆,我自己平時用得最多的是中性筆,所以從中性筆開始,先上圖
選擇中性筆時,在筆身上都有相對應的筆芯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中性筆的質量的關鍵是筆芯,筆芯包含筆尖(筆芯頭、筆芯球珠)和筆芯杆(內裝油墨),看似簡單的筆芯還是有較大的區別,有童靴說進口的筆尖會比較好,這個還真不一定, 上次給上海一個童靴寫了一副字,筆是他自己寄過來的,說是日本Mitsubishi 製造的,油墨控制很好,雖然上面傲姣的印著「Made in Janpan",但是誰用誰知道。
國產的晨光、寶克,得力都還是不錯的,性價比高,而且和鋼筆比,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適合絕大多數紙張,不洇墨。說了這麼多,上一幅0.7mm寫的作品吧。
平時做作業、記手帳可以用0.5的中性筆,現在好多書法紙的格子在1.5-1.6左右,如果寫書法作品,用0.7的中性筆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對於想要有視覺衝擊的童靴是不二的選擇,但0.7的筆頭會有些過粗,如果不是很熟練掌握不好,筆鋒不容易表現出來。
中性筆頭一般有全針管的,子彈頭和葫蘆頭,這裡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普及,如果有興趣自行度娘,針管適合造比較細的筆頭,比如0.25mm, 半針管適合造相對細的筆頭,比如0.35mm, 子彈頭適合比較粗的筆頭,比如0.5mm,1.0mm, 有童靴反饋用全針管的有彈性,手感好,但是個人比較偏好子彈頭的。因平時一直用的是自彈頭,這裡就不上圖片了。
用中性筆寫字,需要注意輕重緩急,這樣才能夠將筆鋒和字的抑揚頓挫表現出來。以下為中性筆書寫的84字古詩,
中性筆的介紹暫告一段落,哥寫過的鋼筆基本在300元之內,0.7的中性筆基本可以達到鋼筆想要表現的效果,目前為止寫過Lamy, 英雄和王者,
鋼筆的筆尖和中性筆一樣也有粗細之分,練字時最好選擇筆尖稍粗一點的練習。想好好練字,不推薦美工筆和EF尖。如果剛開始練習,國產筆推薦用永生101,英雄616,田英章的兒子開的一家淘寶店有田英章用的同款筆,價格大概是200多,接近300的樣子。
關於原子筆和中性筆一樣有0.5, 0.7等粗細之分,這裡不做多的說明,因鉛筆和粉筆字日常使用概率較低,這裡也不做講解,如果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我會抽時間回復大家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