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內蒙古人曾經乘坐這樣的交通工具出行

2020-12-22 內蒙古新聞網

現代化的內蒙古

出行方式有

飛機、火車、汽車、自行車等

但是傳統的出行方式

最為人所熟知的是騎馬、騎駱駝

其實

還有一些交通工具

其製作技藝已列入「非遺」

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

勒勒車歷史悠久,通過漢代古籍的記載,可知秦漢之際,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區的匈奴人就已經掌握了造車的技術。

圖片來源於網絡

勒勒車是牧民流動的家,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地帶運行,載重數乃至數百千克,用牛拉、馬拉、駱駝拉都行。製作勒勒車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見的樺木為原料,樺木質地堅硬,耐磕碰,車體又輕,著水受潮不易變形,製作勒勒車整體不用鐵件,便於製造和修理。

達斡爾車製作技藝

達斡爾車,達斡爾語稱之為「達斡爾·特日格」,也稱為大軲轆車。

達斡爾車有三種:圍廂車,是供人們乘坐外出之用;農用車,主要是搞運輸;加重特製車,用來運輸木材。

達斡爾車由車轂、輻條、輞子、車軸和車廂五大部件組成,輪高約1.6米多,轅長約3--4米,一般用黑樺木、柞木為材料製成,載重量可達500公斤以上。

現代交通工具的迅猛發展,達斡爾車已為數不多,但這一傳統交通運輸工具在民間仍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

通古斯鄂溫克木製四輪車製作技藝

四輪車,鄂溫克語叫「魯擦特爾格」。陳巴爾虎旗通古斯鄂溫克民族木製四輪車文化是通古斯鄂溫克人特有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能夠製作這些傳統交通工具的人幾乎沒有了。

騎駱駝、騎馬也不那麼簡單

需要做好準備工作

比如製作騎乘用具

蒙古族駝具製作工藝

蒙古族駝具製作工藝是一項具有系統製作理念和技巧的傳統手工製作技能,它包含和滲透了阿拉善駱駝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獨特元素,是地區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

使役駱駝,需具備相應的駝具。駝具不同於其他畜用器具,是別具一格的。駝具主要分為繩類和鞍類。繩類包括籠頭、韁繩、駝絆,其中籠頭又包括公駝籠頭、駝羔籠頭、騎駝籠頭、母駝繫繩;韁繩又包括馴駝繩、套駝繩、騎駝繩、大繩、蹄繩、拴繩。鞍類分為騎鞍和馱鞍兩類。駝具內還包括鼻棍、駝鈴、駝印用具、閹駝用具、駝搭褳等。相關器具主要有:蒙古刀(削鼻棍、閹公駝)、薩巴(撣毛用具)、額爾古勒格(合繩用具)、特奔(縫製駝用籠頭、肚帶、毛氈、毛口袋等製品的針)、額如勒(打駝毛線用具)、海如勒(燙閹駱駝的工具)。駝具的製作工藝充分體現了西北少數民族勞動者在生活中的智慧和才幹。駝具大多就地取材,以皮毛、紅柳、手工毛氈、牛羊角等原料製成。

馬鞍具製作技藝

馬具包括馬鞍子、籠頭、嚼子、馬鞭子、馬絆、刮汗板、套馬杆、馬印子等。其中馬鞍製作最為講究,用木工、鐵工將原料加工組合成完整的鞍子,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又要十分精細。

多倫縣出產的馬鞍,因其做工精緻而馳名遐邇。馬鞍具由木質鞍橋、鞍翅和馬韉、馬屜、水屜、馬鐙、肚帶根、鞘繩、小韉、鐙皮、壓條等組成。馬鞍製作工藝主要靠師徒口傳心授傳承下來,至今仍有技師以馬鞍具製造為業。

克什克騰馬鞍具製作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晚清時期,克什克騰旗的馬鞍子就享有盛譽,製品多供官兵和牧民使用,倍受青睞。民國年間,在經棚縣城河西燈棚底下設有「朱疙瘩」私人鞍子鋪,李涵及李進生父子帶徒傳藝,將這一技藝傳承至今。

但是能騎的馬

不一定能參加比賽

參賽的馬

還需要進行這一步

——

走馬馴養技藝

烏審旗被譽為「天生走馬」的「烏審馬」重要發源地。

走馬分為賽布日吉擾,海日查格吉擾、德古日吉擾、塔拉吉擾、胡日頓吉擾等五種。小走是走馬中最一般的行走方式,不費多大力氣。海日查格吉擾是小走的基礎上稍微快一點的行走方式,這是馬的天生的步式之一。德古日吉擾是賽布日吉擾和海日查格吉擾的基礎上訓練出來的走馬步式。把這種步式再加訓練,比前稍快,能進入賽場就稱為塔拉吉擾。馬的塔拉吉擾還存在於訓練階段,只有經過進一步的訓練才能使馬的四肢之間的距離均衡,成為胡日頓吉擾(快走馬)。

草原上有專門的走馬馴養手,他們針對天生的走馬進行平地上騎、窪地上騎、參加小型比賽等一些列訓練方法規範走馬的步伐,訓練胡日頓吉擾(快走馬)。

你還知道哪些出行方式

留言告訴我們!

記者: 包小婷 楊文娟 綜合整理自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網站 陳巴爾虎旗人民政府網 鄂爾多斯市群眾藝術館等

編輯:包小婷

校對:寧佳歡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孕媽如果要出行,如何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這樣更安全!
    孕期是幸福又痛苦的漫長過程,這漫長的十個月裡,孕媽尤其是職業女性,每天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上下班。隨著孕期的推移,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移動變得困難。究竟孕媽出行適合哪種交通工具,原因是什麼?
  • 孕媽如果要出行,如何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這樣更安全
    孕期是幸福又痛苦的漫長過程,這漫長的十個月裡,孕媽尤其是職業女性,每天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上下班。隨著孕期的推移,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移動變得困難。究竟孕媽出行適合哪種交通工具,原因是什麼?,這些交通工具幾乎是向所有人群開放的,當然也會限定某些人群不能搭乘。
  • 曾經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
    想起了曾經的「三輪車」文/群英 圖/薛飛那個年代,三輪車是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個年代,三輪車是很多人全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那個年代,三輪車是最能體現社會人人平等。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那個年代,三輪車是市民出行最主要、最便利的交通工具。記得93年剛上班時,單位只有一臺桑塔納轎車,城市還沒有開通公交,所以街道上的三輪車大軍數以百計,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為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印象中三輪車拉一個人是一塊錢,2-3個人兩塊錢足夠了,距離太遠時,則要討價還價一番。那個年代,三輪車是一些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
  • 新疆人: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這些方面要注意!
    網易新疆一個有態度的新聞媒體市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應對方向盤、門把手、圍欄等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車輛在運行中要處於良好的自然通風狀態公交車上,人們隔位散坐。陳敏提示乘客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要保持防範之心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建議使用紅山通等電子客票減少接觸汙染
  •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大家好,各地和企業逐漸開始復工返崗,但疫情沒有完全解除的同時,我們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首先,出行前如果無可疑症狀,比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就可以正常出行。如果出現可疑症狀,媛媛建議還是要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
  • 公務出差超標準乘坐交通工具 普陀13名幹部被查
    飛機頭等艙 網絡配圖是否存在超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情況?是否書面說明超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原因?是否按規定報銷或支付相關費用?今年一季度,普陀區在全區範圍內對區管領導幹部上年度國內公務出差乘坐交通工具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經檢查,普陀區各鎮、街道、區屬單位、區屬國有企業共207名區管領導幹部計934人次有公務出差乘坐飛機、火車(高鐵、動車)情況,其中2名區管領導幹部公務出差超規定等級乘坐了飛機頭等艙或公務艙,11名區管領導幹部公務出差超規定等級乘坐了動車一等座。
  • 出行哪種交通工具最划算?
    我是雲南的,去年出來打工回家,就選擇交通工具這方面走了些新的認識。我們離家遠的同事們回家,都需要考慮乘坐什麼交通工具省錢。畢竟我們出來打工。就說明我們不富有。我可以坐火車,28小時左右到昆明。坐高鐵,八九個小時到昆明。到昆明坐10小時左右的大巴車才到縣城,從縣城到家2小時。我可以坐飛機到麗江,再從麗江到縣城,再到家。飛機差不多3小時。
  • 現代交通工具千千萬萬,那麼古代出行,是靠什麼交通工具呢
    現代旅行非常方便,有飛機、火車、輪船、汽車和各種類型的交通工具,但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交通也很不方便。那麼古人也需要旅行。他們使用什麼交通工具?1,轎子轎子是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轎子的形式多種多樣。轎廂的結構是一種無輪結構。乘客們坐在裡面,然後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抬走。這種車輛的特點是速度慢,但更穩定舒適,適合近距離出行,由於需要僱傭轎夫,所以一般用戶是身份人。
  • 乘坐交通工具的這幾個小知識,孕媽媽,需要多加注意
    過年講究的是一家人在一起,每一個外出的人都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回家團圓。不過呢,像新新這樣的準媽媽,在乘坐交通時需要多加注意,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另外準媽媽在回家過年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必備知識,這樣才能為自己減少一些風險。接下來,就為準媽媽們講一些知識,爸爸們也可以學習一下。
  • 乘坐火車出行時,為什麼靠站停的時候不讓上廁所?是什麼原因?
    導語:乘坐火車出行時,為什麼靠站停的時候不讓上廁所?是什麼原因?大家好,外出旅遊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隨著我國的發展,各個行業都是發展的很壯大,旅遊這幾年逐漸的進入到人們的是視線當中,外出旅行要麼就是自駕遊,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現在出行有很多選擇,火車,飛機、高鐵、大巴等等,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乘坐飛機、高鐵,經濟條件一般的還是會選擇乘坐火,火車雖然慢但是價格相對別的交通工具略微便宜。
  • 武漢獨有的特色公共運輸工具:一刻鐘乘坐全程,騎電瓶車能過長江
    長江漢江穿武漢市區而過,這使得武漢有一種獨有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公共運輸工具,它載客量非常巨大,但又只在固定的很短的線路之間運營,導致全程乘坐也不過一刻鐘時間,更有大部分人還可通過這個交通工具騎上電瓶車輕鬆過長江,這種交通工具就是過江輪渡,簡稱輪渡。獨有的特色交通工具。
  • 日本歷史上奇特的交通工具,真不知道小日本怎麼想的!缺德
    當下的日本是世界強國之一,各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已是民眾出行的主要方式。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一組照片,還原了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日本交通情況。照片中的交通工具顯得更加原始,人力拉車是上層階級主要的出行方式。
  • 中國的一種交通工具即將被淘汰?老一輩拍手說:早該這樣了!
    目前,交通運輸方式在不斷變化。從最初的綠色列車到火車、高鐵、飛機等,我們看到了每一個變化,所有這些變化也使我們的旅行越來越好。我不知道當你談到長途運輸時你是怎麼想的?在老一輩人眼中,綠色列車是他們當時的主要工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綠色列車逐漸被淘汰,因此更為破舊的出行工具也逐漸被淘汰。雖然很多人認為綠色列車很懷舊,但由於技術落後、速度慢,現在有了列車,所以淘汰是合理的。但小編今天告訴你的不是綠色列車,而是臥鋪客車。我以前沒聽說過年輕人或別提,但在那個時代,老一代人經常坐臥鋪巴士。
  • 如何利用乘坐交通工具來培養高財商小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計其數外出與人交流的機會,而這些交流中,其實蘊含著眾多的管理知識。首先我看一下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乘坐交通工具。我們日常生活中有無數次機會乘坐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而在這些交通工具運行的過程中,我們又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實際上是讓孩子理解什麼是錢的好機會。
  • 「小舟獨棹煙波間」:關於出行工具,宋代女性真的只獨愛舟船嗎?
    到了宋代,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普通民眾的交通工具,與皇后乘的龍肩輿相比,宋代普通女性乘坐的則是小輿。北宋大臣李彥邦曾經乘婦人小輿的經歷,不過與男性相比,女性所乘的小輿在規格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簷子簷子本是器物上類似於屋簷的部分,但是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在《舊唐書.輿服志》中同樣有記載,簷子是用肩抬,無障礙的一種交通工具,在唐初極為興盛,當然也是為婦人所乘的一種交通工具。
  • 為什麼說是限制失信人乘坐高鐵等交通工具的規定,想法好結果壞?
    乘坐交通工具也算是高消費的話,確實是有問題的。另外失信被執行人所違背的是生效的法律判決。這份判決未被履行損害的是法院的既判力。從根本上損害的是國家司法機關的公信力,無論未履行判決的權利主體是誰。不知道這樣一個規定,最後怎麼通過審議執行的,真的想不明白。限制別人的出行方式,損害客運方的利益,沒有道理。客運方不解的是,他們招誰惹誰了?
  • 乘坐過這些交通工具的乘客請注意 涉及哈爾濱、牡丹江...
    該患者返鄉交通路線及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如下:1月16日,19:50從武昌站乘Z38(04車廂15號中鋪)於6:40到達北京西站。1月17日,從北京西站乘坐地鐵到北京南站。1月17日,10:50從北京南站乘G393(14車10B號)於20:16到達牡丹江。
  • 小學英語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知識考點總結,讓你站在頂點看問題!
    二輪機動車:motorcycle(摩託車)2、三輪(機動)車:tricycle3、四輪車:car(小轎車,小汽車);bus (公共汽車,公交車);schoolbus(校車);taxi(計程車);ambulance(救護車);truck(貨車)(三)特立獨行,在軌道上跑的車
  • 香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歷史悠久,票價2元眺望維多利亞
    渡輪也是香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來往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主要工具,現在渡輪的主要路線包括尖沙咀-中環/灣仔、北角-紅磡、中環-各離島(如長洲、南丫、梅窩、坪洲)等。渡輪較其他交通方式便宜,沿途還能順道欣賞維港海上和兩岸的風景,也是到各離島的唯一交通手段,是遊覽香港的另一不錯的選擇。天星小輪是渡海小輪的一種,始於1880年的天星小輪,曾經是香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現在天星小輪仍往返於尖沙咀-中環(7號碼頭)/灣仔碼頭之間,票價港幣2.5-3.4元,月票港幣125元。運行時間大約6:30-23:30,每6-14分鐘一班。
  • 這些交通工具,你乘坐過幾個?
    這些交通工具,你乘坐過幾個?交通工具是現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周圍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下面盤點一下常見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吧!自行車環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